| 量子计算机研究 上 | ||
| 定价 | 120.00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1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李承祖等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56 | |
| 字数 | 400 | |
| ISBN编码 | 9787030318350 | |
上册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从经典到量子 1.1 计算机的基本条件 1.1.1 计算 1.1.2 计算机的物理本质 1.1.3 在一个物理系统实现计算机的必要条件 1.1.4 量子计算概念的起源 1.2 早期的计算工具 1.2.1 数、原始的计算工具 1.2.2 筹算--用筹的位置、横竖、数量状态编码 1.2.3 珠算--用算珠的不同位置和数量状态编码 1.3 机械计算机和电磁计算机 1.3.1 机械计算机 1.3.2 电磁计算机 1.4 电子计算机 1.4.1 电子管计算机 1.4.2 晶体管 1.4.3 现代电子计算机 1.4.4 电子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1.4.5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逻辑电路 1.4.6 电子计算机的各种存储设备 1.4.7 经典计算机 1.5 量子态和量子计算机编码 1.5.1 量子态的描述--波函数和量子态叠加原理 1.5.2 量子态的时间演化和计算操作 1.5.3 量子计算机的输出--量子测量 1.5.4 量子测量和量子计算机编程 1.6 量子计算机编码态的非经典性质 1.6.1 量子纠缠现象 1.6.2 量子态非克隆定理 1.6.3 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位和量子逻辑门 2.1 量子位 2.1.1 量子位概念 2.1.2 量子位态的表示 2.1.3 多量子位态 2.2 经典通用逻辑门组和经典可逆计算 2.2.1 经典通用逻辑门组 2.2.2 Landauer原理 2.2.3 经典可逆计算 2.2.4 经典可逆计算的通用门--Toffoli门 2.3 量子逻辑门 2.3.1 量子一位门 2.3.2 量子二位门 2.3.3 量子多位门 2.4 量子计算的通用逻辑门组 2.4.1 量子通用逻辑门组 2.4.2 证明量子通用逻辑门组的引理 2.4.3 证明两位控制非门和一位U门构成量子通用逻辑门组 2.5 量子通用逻辑门组的其他形式 2.5.1 包括两量子位控制相位门的通用逻辑门组 2.5.2 交换门的平方根和包含交换门平方根的通用量子逻辑门组 2.5.3 单量子位H门的分解 2.5.4 两量子位C门 参考文献 第3章 量子算法 3.1 算法的概念和算法复杂性 3.1.1 可计算性理论、Turing机 3.1.2 计算和算法的概念 3.1.3 算法复杂性理论、P类和NP类算法 3.1.4 量子计算和经典算法复杂性 3.2 几个简单问题的量子算法 3.2.1 Deutsch问题的量子算法 3.2.2 Deutsch-Jozsa问题的量子算法 3.2.3 Bernstein-Vaziranl问题的量子算法 3.2.4 Simon问题的量子算法 3.3 随机数据库搜索的量子算法 3.3.1 随机数据库搜索问题 3.3.2 量子Oracle 3.3.3 Grover迭代算法的构造 3.3.4 Grover算法性能估计 3.3.5 Grover搜索算法是zui优搜索算法 3.4 Shlor分解大数质因子的量子算法 3.4.1 求zui大公约数的Euclid算法 3.4.2 把分解大数质因子归约为求阶问题 3.4.3 求随机数阶的量子算法 3.4.4 量子离散Fourier变换算法 3.5 量子Fourier变换及其应用 3.5.1 量子Fourier变换 3.5.2 量子Fourier变换的有效实现 3.5.3 量子Fourier变换和相位估计 3.6 量子算法和隐藏子群问题 3.6.1 指数加速量子算法的群论描述 3.6.2 Abel群上函数的Fourier变换 3.6.3 指数加速量子算法和隐藏子群问题 3.6.4 非Abel群隐藏子群问题 3.7 量子系统的动力学模拟算法 3.7.1 量子系统动力学模拟原理 3.7.2 Fermi系统的量子模拟算法 3.7.3 Bose系统的量子模拟算法 3.7.4 从模拟结果中获得信息的测量 参考文献 第4章 量子计算机动力学模型 4.1 量子计算机系统Hamilton量的一般形式 4.1.1 量子位动力学的半自旋Fermi子模型 4.1.2 两体相互作用Hamilton量 4.1.3 量子信息读出--测量 4.1.4 环境作用、量子计算机Hamilton量普遍形式 4.2 单量子位门操作(Ⅰ) 4.2.1 单量子位动力学方程 4.2.2 单量子位态绕z轴的任意转动 4.2.3 单量子位态的任意转动变换 4.2.4 单量子位态转动的几个特例 4.3 单量子位门操作(Ⅱ) 4.3.1 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单量子位Hamilton量 4.3.2 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单量子位态的时间演化 4.3.3 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单量子位态的共振激发 4.4 两量子位门操作 4.4.1 相互作用表象中的时间演化算子 4.4.2 Baker-Campbell-Hausdorf公式 4.4.3 利用特殊形式的两体相互作用执行两量子位门操作 4.4.4 相互作用势取Ising势时的两量子位门操作 4.5 辐射场和物质量子位的相互作用 4.5.1 辐射场的Hamilton量、电磁场的量子化 4.5.2 原子、离子系统的Hamilton量 4.5.3 辐射场和两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旋转波近似 4.6 量子计算机系统消相干理论、超算子方法 4.6.1 子系统态的约化密度算子描述及其演化 4.6.2 超算子和超算子的算子和表示 4.6.3 量子态消相干理论 4.7 量子位态消相干的例子 4.7.1 单量子位和环境相互作用算子基 4.7.2 量子位去极化引起的消相干 4.7.3 量子位相对相位阻尼引起的消相干 4.7.4 量子位自发衰变引起的消相干 4.8 量子计算机系统消相干理论、主方程方法 4.8.1 Markoff近似 4.8.2 量子计算机非幺正演化的主方程 4.8.3 阻尼振子 4.9 实现量子计算机的物理条件 4.9.1 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基本条件 4.9.2 量子计算机中的通信问题 4.9.3 关于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 参考文献 第5章 离子阱量子计算机 5.1 线性Paul阱和离子晶体 5.1.1 Paul势阱和单离子运动 5.1.2 离子在阱中的平衡位置 5.1.3 Paul阱中离子振动模 5.2 囚禁在阱中的离子和激光场的相互作用 5.2.1 囚禁离子运动的Hamilton量 5.2.2 囚禁离子和激光场相互作用 5.2.3 光场和离子内部态耦合常数的计算 5.3 离子阱量子位、量子位态的初始化和读出 5.3.1 40Ca+离子的能级结构 5.3.2 离子振动量子态的初始化 5.3.3 离子内态的初始化和读出 5.4 用40Ca+离子量子计算的通用逻辑门 5.4.1 单量子位门操作 5.4.2 振动量子位的单量子位转动--复合脉冲技术 5.4.3 两量子位门操作 5.5 Deutsch-Josza算法的离子阱验证 5.5.1 Deutsch-Josza算法的主要步骤 5.5.2 算法在离子阱量子计算机上的实现 5.6 离子阱量子计算的简要评述 5.6.1 实验研究进展 5.6.2 离子阱量子计算中的消相干问题 5.6.3 离子阱量子计算机规模化问题 5.6.4 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研究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计算机 6.1 半导体量子点 6.1.1 半导体异质结构自组织生长量子点 6.1.2 2维电子气门限量子点 6.1.3 横向门限量子点门电极设计 6.2 量子点物理(Ⅰ) 6.2.1 能量量子化 6.2.2 量子点模型和常数相互作用假设 6.2.3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库仑阻塞 6.3 量子点物理(Ⅱ) 6.3.1 量子点上的单电子态 6.3.2 量子点上双电子态 6.3.3 双量子点上的电子态 6.3.4 Pauli自旋阻塞 6.4 电子自旋量子位和通用逻辑门操作 6.4.1 电子自旋量子位 6.4.2 电子自旋量子位的一位门操作 6.4.3 电子自旋量子位的二位门操作 6.4.4 使用交换相互作用的通用量子计算 6.5 电子自旋态的制备和测量 6.5.1 电子自旋态制备 6.5.2 量子点上电荷态测量 6.5.3 单电子自旋态读出 6.6 量子点量子计算机简要评述 6.6.1 实验进展 6.6.2 消相干问题 6.6.3 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固体超导量子计算机 7.1 超导体物理 7.1.1 超导体的零电阻效应 7.1.2 超导体的Meissner效应 7.1.3 超导体比热 7.1.4 超导能隙和同位索效应 7.2 超导体理论 7.2.1 两流体模型 7.2.2 London方程 7.2.3 BCS理论:Cooper对模型 7.2.4 Ginzburg-Landau(G-L)理论 7.2.5 磁通量子化 7.3 Joseplason效应 7.3.1 Josephson效应 7.3.2 Josephson方程 7.3.3 Josephson结的性质 7.3.4 Josephson结的伏安特性 7.4 超导量子干涉器 7.4.1 A-B效应 7.4.2 超导量子干涉现象 7.5 超导Josephson结电路的量子化 7.5.1 包含Josephson结电路的动力学性质 7.5.2 正则量子化方法 7.5.3 电流偏置Josephson结电路的动能和势能 7.5.4 电流偏置Josephson结电路的Hamilton量 7.5.5 磁通偏置Josephson结电路的Hamilton量 7.6 超导电荷量子位 7.6.1 简单电荷量子位 7.6.2 具有可调Josephson耦合的电荷量子位 7.6.3 电荷量子位间的耦合 7.7 超导磁通量子位 7.7.1 磁通量子位 7.7.2 三结磁通量子位 7.7.3 磁通量子位耦合 7.8 超导量子位态读出和态制备 7.8.1 超导相位量子位的直接破坏测量 7.8.2 电荷量子位态非破坏读出 7.8.3 磁通量子位态读出 7.8.4 超导量子位态制备 7.9 关于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简要评述 7.9.1 超导量子计算机实验研究 7.9.2 消相干问题 7.9.3 超导量子计算机规模化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绝热量子计算 8.1 量子绝热定理及绝热近似成立的条件 8.1.1 量子绝热定理 8.1.2 量子绝热条件 8.2 绝热量子计算概要 8.2.1 绝热量子计算的基本思想 8.2.2 三元可满足性问题的绝热量子计算 8.2.3 关于绝热量子计算的几点评注 8.3 绝热量子算法的通用性 8.3.1 绝热和线路两个模型中单量子位转动的等价性 8.3.2 二量子位CNOT门的绝热量子计算模拟 8.4 容错绝热量子计算和时间zui优绝热量子计算 8.4.1 容错绝热量子计算 8.4.2 时间zui优的绝热量子计算 参考文献 第9章 簇态和簇态上的量子计算 9.1 簇态 9.1.1 簇态的概念 9.1.2 由簇态生成给出的簇态的表达式 9.1.3 簇态的几个例子 9.1.4 簇态的计算基展开表达式 9.2 簇态满足的本征值方程 9.2 1簇态满足的本征值方程、关联算子 9.2.2 用关联算子的量子数标记簇态 9.2.3 单量子位投影测量 9.2.4 测量簇态中部分量子位后态满足的本征值方程 9.3 簇态的性质 9.3.1 簇态上的σz测量 9.3.2 簇态上的σx、σy测量 9.3.3 簇态的熔接 9.3.4 簇态的纠缠性质 9.4 簇态上的基本逻辑门操作 9.4.1 在簇态上用单量子位测量模拟基本逻辑门操作的步骤 9.4.2 在簇态上用单量子位投影测量实现H门 9.4.3 簇态上以测量为基础的量子计算的简单解释 9.4.4 簇态上绕x轴的任意转动操作 9.5 在簇态上模拟量子逻辑门的定理 9.5.1 测量模式 9.5.2 关于在簇态上模拟基本量子逻辑门的定理 9.5.3 定理的证明 9.6 簇态上的通用量子计算(Ⅰ) 9.6.1 恒等门的实现--单量子位态的隐形传送 9.6.2 单量子位态绕z轴的任意转动 9.6.3 H门 9.6.4 π/2相位门 9.7 簇态上的通用量子计算(Ⅱ) 9.7.1 绕z轴转动任意角度α 9.7.2 单量子位态的任意转动 9.7.3 两量子位控制非门(CNOT) 9.7.4 交换门 9.8 基本逻辑门的级联、簇态上的量子计算 9.8.1 基本逻辑门的级联 9.8.2 副产品算子的传播和计算结果的输出 9.8.3 副产品算子的解释 9.8.4 簇态上的量子计算概述 9.9 关于簇态上量子计算的简要评述 9.9.1 簇态上量子计算的非网络性质 9.9.2 簇态上量子计算的时间顺序和时间复杂度 9.9.3 信息流矢量 9.9.4 簇态量子计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下册 第10章 经典线性纠错码 第11章 量子纠错和CSS量子纠错码 第12章 稳定子量子纠错码 第13章 无消相干子空间和无消相干子系统 第14章 容错量子计算 第15章 拓扑量子计算 附录A1 量子物理概要 附录A2 量子信息中的群论基础 附录A3 群表示理论 附录A4 李群和李代数 索引
老实说,我之前对量子计算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科普文章和新闻报道,总觉得它是一个非常高深莫测的领域,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很遥远。然而,当我看到《[按需印刷] 量子计算机研究 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涌起了一种强烈的探索欲。这本书,它的名字就有一种“深入研究”的意味,让我觉得它不是浅尝辄止的介绍,而是真正想要揭开量子计算机的面纱。我非常期待它能够详细地讲解量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量子门、量子电路的构建,以及如何设计和运行量子算法。我想知道,那些目前我们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计算任务,在量子计算机的帮助下,会变得有多么简单。这本书,我猜想它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里面藏着关于如何构建、操作和利用量子计算机的秘密。它可能会介绍一些前沿的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智力上的冒险,让我有机会去理解那些可能正在改变世界的技术。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量子计算机的书籍,而《[按需印刷] 量子计算机研究 上》这本书,它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似乎在努力地去搭建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迫切地想要了解书中所阐述的量子计算的基本模型,比如量子线路模型,以及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量子态和量子操作。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一些基础性的量子算法,并展示它们是如何通过利用量子特性来达到加速计算的目的。这本书,它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蓝图:它不仅会告诉我量子计算机是什么,更会告诉我如何去“构建”它,如何去“使用”它。我期待它能够引领我深入探索量子计算的计算模型、可编程性以及容错能力等关键技术议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计算未来,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索,更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一次深刻预演。
评分天哪,我最近真的被一本关于量子计算的书给迷住了!书名挺有意思的,叫《[按需印刷] 量子计算机研究 上》,感觉就像一本揭示未来科技奥秘的地图。我最近一直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总觉得量子计算机将会彻底改变我们计算世界的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这本书,它就像一个引路人,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到书中的每一个角落,但光是翻看目录和前言,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想象一下,那些超级复杂的计算难题,比如新药物的研发、更高效的材料设计,甚至是破解现有的加密系统,在量子计算机面前都可能变得迎刃而解。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吸引人,那种深邃的蓝色和流动的线条,仿佛在暗示着量子世界的神秘与无限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它究竟是如何构建这些神奇的机器的,从基本的量子比特到复杂的量子门操作,再到最终实现量子算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概念,毕竟我不是一个专业的物理学家,但又渴望触碰到最前沿的科技脉搏。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离那个令人兴奋的量子时代又近了一步,真是太棒了!
评分最近一股对科学前沿的探究热潮在我心中蔓延,而《[按需印刷] 量子计算机研究 上》这本书,无疑是点燃我好奇心的一颗火星。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觉是充满着一种严谨又不失前瞻性的学术气息。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对量子计算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特别是关于量子叠加与量子纠缠这两个核心概念,希望作者能用逻辑清晰的语言,辅以恰当的比喻,让我这个对物理学并非专精的读者也能领略其精髓。我也关注书中可能包含的对当前量子计算硬件技术的研究进展的介绍,比如超导量子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等等,它们各自的优劣势以及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我渴望了解量子计算机在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上能够展现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优势,是密码学、材料科学、药物研发,还是人工智能?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份关于未来计算能力的“技术白皮书”,它预示着一个计算能力被极大拓展的新时代的到来。
评分最近偶然间翻到了这本《[按需印刷] 量子计算机研究 上》,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它的名字吸引住的,总觉得“量子计算机”这几个字就充满了未来感和神秘感,像是科幻小说里的道具。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似乎在努力地试图将一个极其复杂和抽象的概念,用一种可能相对“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关注的是它如何去描述量子比特(qubit)这个核心概念,它与我们熟悉的经典比特有何本质区别,以及这种区别是如何赋予量子计算机强大算力的。书中提到的叠加态和纠缠态,这些听起来就如同魔法一般的量子现象,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生动的例子或者类比,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理解。这本书仿佛是在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期待它能够清晰地梳理出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脉络,从理论的萌芽到如今的初步实践。我猜想,它应该会涉及一些重要的量子算法,比如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了解它们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计算的未来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感觉像是站在了科技革新的前沿。
评分商品很好,商家服务很到位
评分非常实用,言简意赅,是我想要的
评分还可以,等着下册。同城发货,挺快的。
评分书是定制版的。然后很好。物流也比想象中的快。代替老师定的,老师觉得还不错。
评分还可以,等着下册。同城发货,挺快的。
评分很好很有用
评分书不错,但是时间好久
评分量子计算机研究 上 原理与物理实现
评分书是定制版的。然后很好。物流也比想象中的快。代替老师定的,老师觉得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