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使用Pro/ENGINEER野火版5.0进行钣金设计的过程、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软件使用环境的配置、钣金设计界面介绍、钣金壁的创建、钣金壁的延伸与合并、钣金的折弯、钣金的展平(包括变形曲面的展开、扯裂/转换等特征辅助展平钣金)、在钣金上创建冲孔和凹槽、钣金成形特征的创建、钣金展开长度的计算、钣金的设置(包括钣金参数/折弯表等的设置及使用)、钣金工程图的创建和钣金设计综合范例等。在内容安排上,本书紧密结合实例对Pro/ENGINEER钣金设计的流程、构思、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些范例都是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的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采用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操控板和按钮等进行讲解,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从而尽快地上手,提高学习效率。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范例丰富,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三维设计爱好者学习Pro/ENGINEER钣金设计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CAD/CAM课程上课及上机练习教材。本书附视频学习光盘一张,内含近7个小时的全程同步视频操作录像文件,另外还包含了本书所有的素材文件、教案文件、练习文件、范例文件和Pro/ENGINEER野火版5.0的配置文件。
目 录
前言
本书导读
第1章 软件的基本设置 1
1.1 创建用户文件目录 1
1.2 设置Pro/ENGINEER软件的启动目录 . 1
1.3 Pro/ENGINEER系统配置文件 2
1.3.1 设置Pro/ENGINEER系统配置文件 2
1.3.2 Pro/ENGINEER系统配置文件加载顺序 . 2
1.4 设置Pro/ENGINEER软件的界面配置文件 . 3
1.5 Pro/ENGINEER软件的工程图环境配置 4
第2章 钣金设计入门 . 6
2.1 钣金设计概述 6
2.2 钣金设计界面介绍 6
2.3 进入钣金设计环境 11
第3章 创建钣金壁 . 13
3.1 关于钣金壁 13
3.2 创建d一钣金壁 14
3.2.1 概述 14
3.2.2 拉伸类型的d一钣金壁 . 14
3.2.3 平整类型的d一钣金壁 . 22
3.2.4 旋转类型的d一钣金壁 . 23
3.2.5 混合类型的d一钣金壁 . 25
3.2.6 偏移类型的d一钣金壁 . 28
3.2.7 变截面扫描类型的d一钣金壁 . 29
3.2.8 扫描混合类型的d一钣金壁 . 31
3.2.9 螺旋扫描类型的d一钣金壁 . 32
3.2.10 自边界类型的d一钣金壁 . 34
3.2.11 将实体零件转化成d一钣金壁 . 34
3.3 创建附加钣金壁 38
3.3.1 平整附加钣金壁 . 38
3.3.2 法兰附加钣金壁 . 45
3.4 创建止裂槽 54
3.4.1 止裂槽概述. 54
3.4.2 止裂槽创建范例1 55
3.4.3 止裂槽创建范例2 56
3.4.4 止裂槽创建范例3 58
3.4.5 利用止裂槽创建封合的附加平整侧壁 . 60
3.5 创建扭转钣金壁 61
3.5.1 概述 61
3.5.2 扭转钣金壁的一般创建过程 . 61
3.6 钣金壁的延伸 63
3.6.1 钣金壁延伸的一般操作过程 . 63
3.6.2 钣金壁的延伸应用范例 . 64
3.7 钣金壁的合并 65
第4章 钣金的折弯与展平 69
4.1 钣金的折弯 69
4.1.1 钣金折弯概述. 69
4.1.2 选取钣金折弯命令 . 69
4.1.3 钣金折弯的类型 . 69
4.1.4 钣金的角度折弯 . 70
4.1.5 钣金的轧折弯. 77
4.1.6 钣金的平面折弯 . 78
4.1.7 带转接区的卷曲折弯 . 80
4.1.8 在钣金折弯处添加止裂槽 . 82
4.1.9 边折弯 83
4.2 一般的钣金展平 84
4.2.1 钣金展平概述. 84
4.2.2 规则方式展平. 85
4.2.3 过渡方式展平. 87
4.2.4 剖截面驱动方式展平 . 88
4.3 变形区域的展平 92
4.3.1 变形区域概述. 92
4.3.2 变形区域展平范例1 94
4.3.3 变形区域展平范例2 95
4.3.4 变形区域展平范例3 95
4.4 以扯裂方式展平钣金 98
4.4.1 扯裂方式展平钣金概述 . 98
4.4.2 使用规则缝方式展平钣金 . 98
4.4.3 使用曲面缝方式展平钣金 100
4.4.4 使用边缝方式展平钣金 101
4.5 拐角止裂槽.102
4.6 钣金的折弯回去 .104
4.6.1 钣金折弯回去概述 104
4.6.2 钣金折弯回去的一般操作过程 105
4.7 钣金的平整形态 .106
4.8 钣金的转换特征 .107
4.8.1 钣金的转换特征概述 107
4.8.2 钣金的转换范例 108
第5章 钣金的高级处理方法 115
5.1 钣金的切削.115
5.1.1 钣金切削与实体切削的区别 115
5.1.2 钣金切削的一般创建过程 116
5.2 凹槽与冲孔.117
5.2.1 概述 . 117
5.2.2 创建凹槽 . 118
5.2.3 创建冲孔 .123
5.3 钣金成形特征.127
5.3.1 成形特征概述127
5.3.2 以凹模方式创建成形特征 128
5.3.3 以凹模方式创建带排除面的成形特征 132
5.3.4 以凸模工具方式创建成形特征 134
5.3.5 平整成形 .136
第6章 钣金的设置 . 138
6.1 钣金设置概述.138
6.2 设置钣金参数.139
6.2.1 钣金参数概述139
6.2.2 参数设置范例141
6.3 设置钣金的固定几何 .145
6.4 设置钣金平整状态 .146
6.5 钣金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 .148
6.6 用折弯表计算钣金展开长度 .149
6.7 设置折弯顺序表 .153
6.8 查询钣金件的信息 .157
第7章 创建钣金的工程图 160
7.1 钣金工程图概述 .160
7.2 钣金工程图创建范例 .161
7.2.1 创建方法一161
7.2.2 创建方法二165
第8章 钣金设计综合范例 167
8.1 范例1──钣金支架 167
8.2 范例2──文具夹 171
8.2.1 创建方法一171
8.2.2 创建方法二175
8.3 范例3──卷尺头 179
8.4 范例4──暖气罩 184
8.5 范例5──钣金外罩 191
8.6 范例6──夹子195
8.7 范例7──笔夹202
8.8 范例8──剃须刀钣金护套 214
8.9 范例9──光驱内部固定架 222
8.10 范例10──手机SIM卡固定架 .235
8.11 范例11──计算机USB接口 247
8.12 范例12──光驱顶盖 247
8.13 范例13──光驱底盖 267
8.14 范例14──打孔机 288
8.15 范例15──表链扣组件 288
8.15.1 钣金件1 .289
8.15.2 钣金件2 .295
8.15.3 钣金件3 .301
8.15.4 钣金件4 .306
8.16 范例16──衣柜合页组件 306
8.17 范例17──发卡组件 307
8.18 范例18──使用自顶向下方法设计防尘罩 307
我是一位资深的模具设计人员,主要负责冲压模具,接触Pro/ENGINEER(现在叫Creo)已经很多年了,坦白说,市面上针对老版本的教程我基本都看腻了,大多都是机械制图的通用知识,缺乏针对钣金工艺的深度挖掘。然而,这本《包邮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 钣金设计教程》却给了我一些意外的惊喜。它并没有停留在软件功能的介绍上,而是深入探讨了“设计意图”和“可制造性”。书中关于“最小材料余量”的考量、如何通过软件预判冲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回弹”问题,以及如何调整折弯线位置来适配不同厚度板材的建议,都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行业经验。它让我开始思考,原来软件的某些功能,不仅仅是画图工具,更是分析和验证工艺可行性的重要桥梁。对于像我这样需要将设计直接转化为生产指令的人来说,这种“工艺导向型”的软件讲解,远比单纯的“点这里、输入那里”有价值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质量也值得称赞,这对于一本技术手册来说至关重要。我讨厌那种字挤在一起、图注模糊不清的书,看久了眼睛疼不说,还容易在关键步骤上跟丢。这本教程采用了大开本设计,所有的截图都是高清彩印的,而且关键的菜单选项和参数输入框都用醒目的颜色高亮显示出来了,即便是对电脑屏幕分辨率不敏感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作者强调的是哪个按钮。更贴心的是,作者在每个章节的末尾都设置了一个“自测与回顾”的小环节,虽然不是什么复杂的测试,但能帮助读者巩固刚刚学到的知识点,防止“看了就忘”。我个人觉得,这种循序渐进的复习机制,比厚厚的一本大部头却只让你干巴巴地看完要有效得多。从纸张的触感来说,也明显是选用了比较厚的铜版纸,耐翻阅,不容易卷边,这对于经常需要摊开放在工作台上对照操作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细节。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刚接触Pro/ENGINEER野火版5.0钣金模块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也看过几本其他教程,要么就是内容太笼统,讲得云里雾里,要么就是操作步骤跳跃性太大,等你照着做完一个步骤,下一页直接就是成品图,中间关键的“拐点”和参数调整完全没有细说,让人抓狂。但这本《包邮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 钣金设计教程(增值版)》完全不一样。它的章节结构安排得极其清晰,从最基础的草绘基准面开始,到如何利用“折弯”和“展开”功能处理复杂的钣金件,每一步都有详尽的图文说明。特别是书中对各种“边沿处理”和“角部处理”的讲解,简直细致到像素级别,我以前最头疼的那些R角过渡问题,看完之后茅塞顿开。而且,它还穿插了不少“野火版5.0”特有的新特性和效率提升技巧,比如如何利用模型树的高级选项快速修改特征,这对于从旧版本升级过来的老用户来说,简直是福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教会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会你“为什么这么做”,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实战能力。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对这本书的感受,那就是“实用主义”的典范。我记得有一次,我急需用野火版5.0快速设计一个定制的散热器外壳,时间非常紧张,我当时手上只有这本教程。我直接翻到了它介绍“钣金件创建”的某个特定案例——一个带有多个复杂切口和异形通孔的结构。这本书的步骤是如此的线性、直观,以至于我连暂停下来查阅其他资料的必要都没有。它似乎预料到了读者在哪个环节可能会卡住,并提前在那个步骤旁用星号标注了“注意事项”。这种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默契感,非常难得。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坐在你旁边,耐心指导你完成每一个操作。对于那些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野火版5.0钣金核心技能的工程师或学生,这本书绝对是提高效率、少走弯路的最佳捷径。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是冲着那个“增值版”去的,希望里面能附带点干货,结果它真的没让我失望,这绝对是我近期购书体验中最满意的一次。我之前工作的工厂里,客户总给我们一些非常规的、设计得很“奇葩”的钣金件图纸,那些图纸上的尺寸标注和工程要求,经常让我束手无策。这本书后面专门有一个章节,似乎是“疑难杂症解析”或者“复杂结构重构”那块,它深入讲解了如何处理那些非标准折弯、多重曲面间的过渡,甚至提到了如何与下游的数控冲压设备进行数据对接时的注意事项。它不是那种生搬硬套标准流程的书,而是更侧重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它用了一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去特征化”的方法来简化一个极其复杂的冲压件模型,这个技巧我以前在任何培训中都没见过,立刻应用到我手上的一个项目中,成功节省了半天的建模时间。对于那些希望从“初级绘图员”进阶到“结构工程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深度绝对够用。
评分书很好,介绍很详细,也有快捷键的专门介绍
评分不错的2本书学PS值得买。。。。
评分本来看着挺好的,最近有点忙没怎么看,前天开始看,今天看到70页发现缺了16页,直接从70跳到87了。具体可以看图,封装完好,完全是漏装了
评分套书很好,学完入门教程可以看另一本书继续提高。
评分书很好,介绍很详细,也有快捷键的专门介绍
评分还行不错好纠结
评分本来看着挺好的,最近有点忙没怎么看,前天开始看,今天看到70页发现缺了16页,直接从70跳到87了。具体可以看图,封装完好,完全是漏装了
评分套书很好,学完入门教程可以看另一本书继续提高。
评分书很好,介绍很详细,也有快捷键的专门介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