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第2版)

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虹 编
图书标签:
  • 塑料成型
  • 塑料加工
  • 模具设计
  • 注塑成型
  • 挤出成型
  • 热成型
  • 塑料工程
  • 材料成型
  • 制造工程
  • 工业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37978
版次:2
商品编码:102809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第2版)》为高等学校教材。内容包括塑料成型的理论基础(概论、塑料成型理论基础、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模概述、注射模浇注系统、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注射模的导向及脱模机构设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注射模新技术的应用、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及材料选用);其他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热固性塑料的模塑成型、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

目录

第1篇 塑料成型的理论基础
第1章 概论
1.1 塑料及其应用
1.1.1 塑料的组成
1.1.2 塑料的分类
1.1.3 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1.2 塑料的加工适应性
1.3 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习题与思考

第2章 塑料成型理论基础
2.1 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2.1.1 牛顿流动规律
2.1.2 指数流动规律和表观黏度
2.1.3 假塑性液体的流变学性质及有关问题
2.1.4 影响聚合物流变学性质的因素
2.1.5 流体在简单几何形状导管内的流动分析
2.1.6 热塑性聚合物流变曲线的应用
2.1.7 热固性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2.2 聚合物熔体在模内的流动行为
2.2.1 端末效应
2.2.2 失稳流动和熔体破裂
2.2.3 聚合物熔体的充模流动

2.3 塑料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的物理变化
2.3.1 结晶
2.3.2 取向
2.3.3 残余应力

2.4 塑料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2.4.1 降解
2.4.2 交联
习题与思考

第3章 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
3.1 塑料制件的选材
3.2 塑料制件的尺寸和精度
3.3 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
3.4 塑料制件的结构设计
3.4.1 脱模斜度
3.4.2 壁厚
3.4.3 加强筋
3.4.4 支承面
3.4.5 圆角
3.4.6 孔的设计
3.4.7 螺纹设计
3.4.8 嵌件设计
3.4.9 标记符号
3.4.10 表面彩饰
习题与思考

第2篇 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4章 注射成型工艺
4.1 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4.1.1 成型收缩
4.1.2 流动性
4.1.3 结晶性
4.1.4 其他工艺性能

4.2 注射机的基本结构及规格
4.2.1 注射机分类
4.2.2 注射机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4.3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4.3.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4.3.2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4.3.3 制件的后处理

4.4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
4.4.1 温度
4.4.2 压力
4.4.3 成型周期

4.5 几种常用塑料的注射成型特点
4.5.1 聚苯乙烯塑料
4.5.2 聚丙烯塑料
4.5.3 聚酰胺塑料
4.5.4 聚碳酸酯塑料
4.6 典型注射制件的工艺条件与各种塑料的注射工艺参数
习题与思考

第5章 注射模概述
5.1 注射模的基本结构
5.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5.1.2 注射模具按结构特征分类

5.2 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5.2.1 注射量的校核
5.2.2 注射压力的校核
5.2.3 锁模力的校核
5.2.4 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
5.2.5 开模行程的校核
5.2.6 顶出装置的校核

5.3 标准模架的选用
5.3.1 普通标准模架的优点和局限性
5.3.2 标准模架简介
习题与思考

第6章 注射模浇注系统
6.1 流变学在浇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6.2 普通流道浇注系统
6.2.1 主流道的设计
6.2.2 冷料穴设计
6.2.3 分流道设计
6.2.4 浇口设计原则
6.2.5 浇口的类型

6.3 无流道凝料浇注系统
6.3.1 概述
6.3.2 热流道浇注系统类型
6.3.3 热流道浇注系统的设计

6.4 浇注系统的平衡进料
6.4.1 一模多腔浇注系统的平衡
6.4.2 一模一腔多浇口浇注系统的平衡
习题与思考

第7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7.1 型腔总体布置与分型面选择
7.1.1 型腔数目的确定
7.1.2 多型腔的排列
7.1.3 分型面的设计

7.2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7.2.1 凹模
7.2.2 凸模(型芯)
7.2.3 螺纹型芯与螺纹型环

7.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7.3.1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
7.3.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7.3.3 螺纹型芯与螺纹型环

7.4 成型型腔壁厚的计算
7.4.1 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7.4.2 型腔底板厚度计算
7.5 排气结构设计
习题与思考

第8章 注射模的导向及脱模机构设计
8.1 导向机构设计
8.1.1 导柱导向机构
8.1.2 锥面和合模销定位机构

8.2 脱模机构设计
8.2.1 脱模机构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8.2.2 脱模力的计算及推出零件尺寸确定
8.2.3 一次推出脱模机构
8.2.4 二次推出脱模机构
8.2.5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和自动脱落机构
8.2.6 塑料螺纹的脱模机构
习题与思考

第9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9.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9.1.1 手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1.2 液压或气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1.3 机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2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2.1 工作原理
9.2.2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主要参数的确定
9.2.3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结构设计要点
9.3 弯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4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4.1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
9.4.2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要点
9.5 齿轮齿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习题与思考

第10章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10.1 温度调节的必要性
10.1.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10.1.2 温度调节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0.2 冷却管道的工艺计算
10.2.1 冷却时间的计算
10.2.2 冷却管道传热面积及管道数目的简易计算
10.2.3 冷却管道的详细计算
10.3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10.4 冷却回路的形式
10.4.1 凹模冷却回路
10.4.2 型芯冷却回路
习题与思考

第11章 注射模新技术的应用
11.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
11.1.1 发展概况
11.1.2 工艺要点及模具简介
11.2 共注射成型

11.3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11.3.1 概述
11.3.2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工艺
11.3.3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制件和模具的设计特点

11.4 注射模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与辅助制造
11.4.1 注射模CAD/CAE/CAM技术的特点
11.4.2 注射模具CAD/CAE/CAM的工作内容
11.4.3 国内外简况及发展趋势
习题与思考

第12章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及材料选用
12.1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
12.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12.1.2 模具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2.2 注射模设计实例
12.2.1 塑料制件及模具设计依据
12.2.2 模具结构设计
12.2.3 分析计算
12.2.4 实际效果

12.3 注射模具材料选用
12.3.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
12.3.2 注射模用钢种
习题与思考

第3篇 其他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13章 热固性塑料的模塑成型
13.1 工艺特征及模具
13.1.1 压缩成型
13.1.2 压注成型

13.2 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13.2.1 压缩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13.2.2 料槽式压注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13.2.3 柱塞式压注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习题与思考

第14章 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
14.1 挤出成型
14.1.1 挤出成型机头的典型结构及设计原则
14.1.2 挤出成型机头的工艺参数
14.1.3 挤出制件的冷却定型

14.2 中空成型
14.2.1 中空成型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4.2.2 中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14.3 真空成型
14.3.1 真空成型的特点和方法
14.3.2 真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14.4 压缩空气成型
14.4.1 压缩空气成型的特点
14.4.2 压缩空气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习题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293第1篇 塑料成型的理论基础
第1章 概论
1.1 塑料及其应用
1.1.1 塑料的组成
1.1.2 塑料的分类
1.1.3 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1.2 塑料的加工适应性
1.3 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习题与思考

第2章 塑料成型理论基础
2.1 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2.1.1 牛顿流动规律
2.1.2 指数流动规律和表观黏度
2.1.3 假塑性液体的流变学性质及有关问题
2.1.4 影响聚合物流变学性质的因素
2.1.5 流体在简单几何形状导管内的流动分析
2.1.6 热塑性聚合物流变曲线的应用
2.1.7 热固性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2.2 聚合物熔体在模内的流动行为
2.2.1 端末效应
2.2.2 失稳流动和熔体破裂
2.2.3 聚合物熔体的充模流动

2.3 塑料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的物理变化
2.3.1 结晶
2.3.2 取向
2.3.3 残余应力

2.4 塑料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2.4.1 降解
2.4.2 交联
习题与思考

第3章 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
3.1 塑料制件的选材
3.2 塑料制件的尺寸和精度
3.3 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
3.4 塑料制件的结构设计
3.4.1 脱模斜度
3.4.2 壁厚
3.4.3 加强筋
3.4.4 支承面
3.4.5 圆角
3.4.6 孔的设计
3.4.7 螺纹设计
3.4.8 嵌件设计
3.4.9 标记符号
3.4.10 表面彩饰
习题与思考

第2篇 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4章 注射成型工艺
4.1 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4.1.1 成型收缩
4.1.2 流动性
4.1.3 结晶性
4.1.4 其他工艺性能

4.2 注射机的基本结构及规格
4.2.1 注射机分类
4.2.2 注射机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4.3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4.3.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4.3.2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4.3.3 制件的后处理

4.4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
4.4.1 温度
4.4.2 压力
4.4.3 成型周期

4.5 几种常用塑料的注射成型特点
4.5.1 聚苯乙烯塑料
4.5.2 聚丙烯塑料
4.5.3 聚酰胺塑料
4.5.4 聚碳酸酯塑料
4.6 典型注射制件的工艺条件与各种塑料的注射工艺参数
习题与思考

第5章 注射模概述
5.1 注射模的基本结构
5.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5.1.2 注射模具按结构特征分类

5.2 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5.2.1 注射量的校核
5.2.2 注射压力的校核
5.2.3 锁模力的校核
5.2.4 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
5.2.5 开模行程的校核
5.2.6 顶出装置的校核

5.3 标准模架的选用
5.3.1 普通标准模架的优点和局限性
5.3.2 标准模架简介
习题与思考

第6章 注射模浇注系统
6.1 流变学在浇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6.2 普通流道浇注系统
6.2.1 主流道的设计
6.2.2 冷料穴设计
6.2.3 分流道设计
6.2.4 浇口设计原则
6.2.5 浇口的类型

6.3 无流道凝料浇注系统
6.3.1 概述
6.3.2 热流道浇注系统类型
6.3.3 热流道浇注系统的设计

6.4 浇注系统的平衡进料
6.4.1 一模多腔浇注系统的平衡
6.4.2 一模一腔多浇口浇注系统的平衡
习题与思考

第7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7.1 型腔总体布置与分型面选择
7.1.1 型腔数目的确定
7.1.2 多型腔的排列
7.1.3 分型面的设计

7.2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7.2.1 凹模
7.2.2 凸模(型芯)
7.2.3 螺纹型芯与螺纹型环

7.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7.3.1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
7.3.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7.3.3 螺纹型芯与螺纹型环

7.4 成型型腔壁厚的计算
7.4.1 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7.4.2 型腔底板厚度计算
7.5 排气结构设计
习题与思考

第8章 注射模的导向及脱模机构设计
8.1 导向机构设计
8.1.1 导柱导向机构
8.1.2 锥面和合模销定位机构

8.2 脱模机构设计
8.2.1 脱模机构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8.2.2 脱模力的计算及推出零件尺寸确定
8.2.3 一次推出脱模机构
8.2.4 二次推出脱模机构
8.2.5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和自动脱落机构
8.2.6 塑料螺纹的脱模机构
习题与思考

第9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9.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9.1.1 手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1.2 液压或气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1.3 机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2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2.1 工作原理
9.2.2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主要参数的确定
9.2.3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结构设计要点
9.3 弯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4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4.1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
9.4.2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要点
9.5 齿轮齿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习题与思考

第10章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10.1 温度调节的必要性
10.1.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10.1.2 温度调节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0.2 冷却管道的工艺计算
10.2.1 冷却时间的计算
10.2.2 冷却管道传热面积及管道数目的简易计算
10.2.3 冷却管道的详细计算
10.3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10.4 冷却回路的形式
10.4.1 凹模冷却回路
10.4.2 型芯冷却回路
习题与思考

第11章 注射模新技术的应用
11.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
11.1.1 发展概况
11.1.2 工艺要点及模具简介
11.2 共注射成型

11.3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11.3.1 概述
11.3.2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工艺
11.3.3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制件和模具的设计特点

11.4 注射模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与辅助制造
11.4.1 注射模CAD/CAE/CAM技术的特点
11.4.2 注射模具CAD/CAE/CAM的工作内容
11.4.3 国内外简况及发展趋势
习题与思考

第12章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及材料选用
12.1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
12.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12.1.2 模具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2.2 注射模设计实例
12.2.1 塑料制件及模具设计依据
12.2.2 模具结构设计
12.2.3 分析计算
12.2.4 实际效果

12.3 注射模具材料选用
12.3.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
12.3.2 注射模用钢种
习题与思考

第3篇 其他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13章 热固性塑料的模塑成型
13.1 工艺特征及模具
13.1.1 压缩成型
13.1.2 压注成型

13.2 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13.2.1 压缩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13.2.2 料槽式压注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13.2.3 柱塞式压注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习题与思考

第14章 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
14.1 挤出成型
14.1.1 挤出成型机头的典型结构及设计原则
14.1.2 挤出成型机头的工艺参数
14.1.3 挤出制件的冷却定型

14.2 中空成型
14.2.1 中空成型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4.2.2 中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14.3 真空成型
14.3.1 真空成型的特点和方法
14.3.2 真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14.4 压缩空气成型
14.4.1 压缩空气成型的特点
14.4.2 压缩空气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习题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293第1篇 塑料成型的理论基础
第1章 概论
1.1 塑料及其应用
1.1.1 塑料的组成
1.1.2 塑料的分类
1.1.3 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1.2 塑料的加工适应性
1.3 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习题与思考

第2章 塑料成型理论基础
2.1 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2.1.1 牛顿流动规律
2.1.2 指数流动规律和表观黏度
2.1.3 假塑性液体的流变学性质及有关问题
2.1.4 影响聚合物流变学性质的因素
2.1.5 流体在简单几何形状导管内的流动分析
2.1.6 热塑性聚合物流变曲线的应用
2.1.7 热固性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2.2 聚合物熔体在模内的流动行为
2.2.1 端末效应
2.2.2 失稳流动和熔体破裂
2.2.3 聚合物熔体的充模流动

2.3 塑料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的物理变化
2.3.1 结晶
2.3.2 取向
2.3.3 残余应力

2.4 塑料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2.4.1 降解
2.4.2 交联
习题与思考

第3章 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
3.1 塑料制件的选材
3.2 塑料制件的尺寸和精度
3.3 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
3.4 塑料制件的结构设计
3.4.1 脱模斜度
3.4.2 壁厚
3.4.3 加强筋
3.4.4 支承面
3.4.5 圆角
3.4.6 孔的设计
3.4.7 螺纹设计
3.4.8 嵌件设计
3.4.9 标记符号
3.4.10 表面彩饰
习题与思考

第2篇 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4章 注射成型工艺
4.1 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4.1.1 成型收缩
4.1.2 流动性
4.1.3 结晶性
4.1.4 其他工艺性能

4.2 注射机的基本结构及规格
4.2.1 注射机分类
4.2.2 注射机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4.3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4.3.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4.3.2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4.3.3 制件的后处理

4.4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
4.4.1 温度
4.4.2 压力
4.4.3 成型周期

4.5 几种常用塑料的注射成型特点
4.5.1 聚苯乙烯塑料
4.5.2 聚丙烯塑料
4.5.3 聚酰胺塑料
4.5.4 聚碳酸酯塑料
4.6 典型注射制件的工艺条件与各种塑料的注射工艺参数
习题与思考

第5章 注射模概述
5.1 注射模的基本结构
5.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5.1.2 注射模具按结构特征分类

5.2 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5.2.1 注射量的校核
5.2.2 注射压力的校核
5.2.3 锁模力的校核
5.2.4 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
5.2.5 开模行程的校核
5.2.6 顶出装置的校核

5.3 标准模架的选用
5.3.1 普通标准模架的优点和局限性
5.3.2 标准模架简介
习题与思考

第6章 注射模浇注系统
6.1 流变学在浇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6.2 普通流道浇注系统
6.2.1 主流道的设计
6.2.2 冷料穴设计
6.2.3 分流道设计
6.2.4 浇口设计原则
6.2.5 浇口的类型

6.3 无流道凝料浇注系统
6.3.1 概述
6.3.2 热流道浇注系统类型
6.3.3 热流道浇注系统的设计

6.4 浇注系统的平衡进料
6.4.1 一模多腔浇注系统的平衡
6.4.2 一模一腔多浇口浇注系统的平衡
习题与思考

第7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7.1 型腔总体布置与分型面选择
7.1.1 型腔数目的确定
7.1.2 多型腔的排列
7.1.3 分型面的设计

7.2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7.2.1 凹模
7.2.2 凸模(型芯)
7.2.3 螺纹型芯与螺纹型环

7.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7.3.1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
7.3.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7.3.3 螺纹型芯与螺纹型环

7.4 成型型腔壁厚的计算
7.4.1 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7.4.2 型腔底板厚度计算
7.5 排气结构设计
习题与思考

第8章 注射模的导向及脱模机构设计
8.1 导向机构设计
8.1.1 导柱导向机构
8.1.2 锥面和合模销定位机构

8.2 脱模机构设计
8.2.1 脱模机构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8.2.2 脱模力的计算及推出零件尺寸确定
8.2.3 一次推出脱模机构
8.2.4 二次推出脱模机构
8.2.5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和自动脱落机构
8.2.6 塑料螺纹的脱模机构
习题与思考

第9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9.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9.1.1 手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1.2 液压或气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1.3 机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2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2.1 工作原理
9.2.2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主要参数的确定
9.2.3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结构设计要点
9.3 弯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4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4.1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
9.4.2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要点
9.5 齿轮齿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习题与思考

第10章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10.1 温度调节的必要性
10.1.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10.1.2 温度调节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0.2 冷却管道的工艺计算
10.2.1 冷却时间的计算
10.2.2 冷却管道传热面积及管道数目的简易计算
10.2.3 冷却管道的详细计算
10.3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10.4 冷却回路的形式
10.4.1 凹模冷却回路
10.4.2 型芯冷却回路
习题与思考

第11章 注射模新技术的应用
11.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
11.1.1 发展概况
11.1.2 工艺要点及模具简介
11.2 共注射成型

11.3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11.3.1 概述
11.3.2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工艺
11.3.3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制件和模具的设计特点

11.4 注射模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与辅助制造
11.4.1 注射模CAD/CAE/CAM技术的特点
11.4.2 注射模具CAD/CAE/CAM的工作内容
11.4.3 国内外简况及发展趋势
习题与思考

第12章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及材料选用
12.1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
12.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12.1.2 模具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2.2 注射模设计实例
12.2.1 塑料制件及模具设计依据
12.2.2 模具结构设计
12.2.3 分析计算
12.2.4 实际效果

12.3 注射模具材料选用
12.3.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
12.3.2 注射模用钢种
习题与思考

第3篇 其他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13章 热固性塑料的模塑成型
13.1 工艺特征及模具
13.1.1 压缩成型
13.1.2 压注成型

13.2 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13.2.1 压缩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13.2.2 料槽式压注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13.2.3 柱塞式压注成型模结构设计要点
习题与思考

第14章 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
14.1 挤出成型
14.1.1 挤出成型机头的典型结构及设计原则
14.1.2 挤出成型机头的工艺参数
14.1.3 挤出制件的冷却定型

14.2 中空成型
14.2.1 中空成型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4.2.2 中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14.3 真空成型
14.3.1 真空成型的特点和方法
14.3.2 真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14.4 压缩空气成型
14.4.1 压缩空气成型的特点
14.4.2 压缩空气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习题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概论
1.1 塑料及其应用
塑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制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所谓高分子聚合物,是指由成千上万个结构相同的小分子单体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形成的长链大分子。它既存在于大自然中(称为天然树脂),又能够用化学方法人工制取(称为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体,在合成树脂中加入某些添加剂,如稳定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着色剂等,可以得到各种性能的塑料品种。由于添加剂所占比例较小,塑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合成树脂的性能。
塑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以及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塑料的这种独特性能归根于高分子聚合物的巨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的低分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仅为几十至几百,如一个水分子仅含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而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含有成千上万个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几万乃至几十万、几百万。原子之间具有很大的作用力,分子之间的长链会蜷曲缠绕。这些缠绕在一起的分子既可互相吸引又可互相排斥,使塑料产生了弹性。高分子聚合物在受热时不像一般低分子物质那样有明显的熔点,从长链的一端加热到另一端需要时间,即需要经历一段软化的过程,因此塑料便具有可塑性。高分子聚合物与低分子物质的重要区别还在于高分子聚合物没有精确、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同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并不一样,因此只能采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描述。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万~15万,高密度聚乙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万~30万。
高分子聚合物常用来制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这三大合成材料成了20世纪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支柱。其中,合成树脂的产量最大,应用最广。
……

前言/序言

本教材第一版自2003年3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以来,经过6次重印,发行数近3万册。在此期间,被中国兵工高校教材工作研究会评为优秀教材,重庆工学院评为优秀教材。
本教材根据普通高等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精神,优化综合素质”为宗旨,对该教材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它保持了第一版教材的基本结构,以塑料成型理论基础、工艺过程和模具设计为三大主线,讲述和讨论了塑料注射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成型,中空塑件的成型,真空和压缩空气成型的原理、工艺和模具设计。与第一版相比,本教材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改进:
1.在教材编排上作了一定调整,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章节表达形式,使教材体系更为新颖和清晰;将个别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使结构更完善和更系统。
2.根据本教材第一版的教学实践和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情况,对问题的阐述、相关内容等作了一些修改,力求更加确切、简洁明了、深入浅出、语言通顺流畅、全书内容融会贯通。
3.对教材内容(包括文、图、表、公式)作了一定增删。引用了新的国家标准,将热流道技术归纳到注射模浇注系统章节内,增加和替换了一些图,增加了一些必要的公式,更改了一些文、图、表和公式中的错误等。
4.全书配套了多媒体课件,以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方便,需要者请与出版社联系。多媒体课件中,动画部分由江南大学郁文娟副教授、顾燕老师制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

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评分

评分

评分

3、压缩比增强料的比容,压缩比都较一般压塑料大,预混料则更大,因此在模具设计时需取较大的装料室,同时向模内装料也较困难,尤其预混料更为不便,但如采用料坯预成形...

评分

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评分

评分

评分

ABS塑料涂料涂装工艺 1 塑料 涂装工艺 流程 退火或整面处理 汽油洗 化学除油 水洗 水洗 纯水洗 水分干燥 除电除尘 喷ABS塑料涂料 流平晾干或烘干(60℃,30min)。 2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