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后面的“文法理工农医”六字就是由中文系教授刘赜(刘博平)书写,表示武大办学的理想规模。刘先生书法自成一家,郭沫若曾称赞他的书法是“珍品”。
评分刘博平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他用日记记录40余年治小学之心得,于1953年冬石印成35册《简园日记》,在校内广为流传。后又觉尚有不足,便毫不客气地全部收回,只取其中1947-1953年间札记题名为《简园日记存钞》。黄焯先生(黄侃之侄,时亦任教武大)为其作序高度评价:“盖其所钞而存者乃其四十年来閟声光一室之中,覃精冥悟,深造自得,信足达颉诵之玄意,将质诸百世而无疑者。”但刘博平仍觉得此存钞还有待补充修订而未出版面世。今世人所见《小学札记》,是他1964年以73岁高龄将存钞改写,76岁重新修订,82岁正式定稿时仍然打算继续修订。但不久便卧病在床,抱憾而去。
评分有红线书签。刘赜,字博平,湖北广济人,1891年生于湖南牛鼻滩一舟上,故自号牛鼻滩生。1914-191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著名国学大师黄侃先生。1929年始就教于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授文字、声韵、训诂和《周易》研究诸课程,兼任系主任多年,1956年由教育部评定、国务院公布为一级教授。至1978年病逝,50年贡献于武大,为中文系“五老”之一。1929-1963年间,刘博平先后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武汉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说文〉释例匡谬》、《楚语拾遗》、《古声同纽字义多相近说》、《〈说文〉形声释例》等多篇重要论文,1963年出版《说文古音谱》一书,1978年病逝时留有《初文述谊》和《小学札记》两部遗著。
评分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后面的“文法理工农医”六字就是由中文系教授刘赜(刘博平)书写,表示武大办学的理想规模。刘先生书法自成一家,郭沫若曾称赞他的书法是“珍品”。
评分 评分刘赜先生传承了黄季刚的治学理路,且极精书法。此书即以影印行世。
评分刘赜遂出生于湖南牛鼻滩舟中,故自号牛鼻滩生。著名语言文字学家。1914-191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湖北蕲春县同乡、国学大师黄侃先生治语言文字之学。1927年任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29年经黄侃推荐转武汉大学中文系执教,自此在武汉大学工作凡五十年,直到1978年病逝。讲授文字,声韵、训诂、毛诗、周易研究等课程。曾多年担任中文系主任。1956年被教育部评定为一级教授。新中国建立后被国家评为一级教授,是第三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对家乡广济方言颇有研究,1958年出版有《广济方音之调类与调值》。
评分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后面的“文法理工农医”六字就是由中文系教授刘赜(刘博平)书写,表示武大办学的理想规模。刘先生书法自成一家,郭沫若曾称赞他的书法是“珍品”。
评分刘赜先生传承了黄季刚的治学理路,且极精书法。此书即以影印行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