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实验是科学之母
才智是实验的女儿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
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
必定会在孩子的成才之路上
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
内容简介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一切自然科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我们有力的思想武器,从小动手做实验,能够很好地发展我们的科学素养。
其实,科学方法并不神秘。不妨试着做个研究,你会有许多体会的……
《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趣味科学实验》收集了许多利用家里的日用器皿与其他日用品就可以操作的科学小实验,爱动脑筋、爱动手的青少年,请你们也来试试看吧!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难度系数二
会跳远的乒乓球
会吃鸡蛋的瓶子
杯连杯
吹不大的气球
能托住水的纸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瓶子自己变瘪了
这个气球会爆炸鸣
吹不散的气球
会“变脸”的气球
吹不灭的蜡烛
手绢的秘密
浮球之谜
隔着玻璃瓶吹蜡烛
巧吹粉笔头
会走路的杯子
会吹泡泡的瓶子
铁圈“下蛋”
“烧不断”的棉线
小豆子力气大
不用嘴吹的气球
神奇的牙签
自己落水的硬币
巧化糖块
会漂浮的鸡蛋
冲不走的乒乓球
会动的纸鱼
会自动变圆的棉线圈
会漂浮的金属
会分合的水流
测量浮力
会“举重”的水
不会上浮的木板
神奇的如意罐
拉不动一本书
哪个声音大?
自制“电话机”
汤匙变磁铁
球儿“起飞”
纸蜘蛛
水流偏了
自己会变方向的箭头
变色水
瓶子赛跑
“会走路”的硬币
玻璃杯“溜冰”
最简单的方法辨别生、熟鸡蛋
看花了眼
针刺火柴
黑色吸热
水是纯净的吗?
会预报天气的花
洗不干净的衣服
血迹要用冷水洗
可恶的牙齿“杀手”
鸡蛋壳去哪了?
会变颜色的花
第2章 难度系数二
节日里的”花纸雨”
筷子提米
会“跳舞”的硬币
降落伞上神奇的小孔
“抓住”空气
云的形成
吸管穿土豆
自制“热气球”
防雾眼镜
大头针的体积去哪儿了?
可爱的浮水印
遥控钮扣
天是怎么黑的?
恐怖的“单眼脸”
莫比乌斯带
浮动的手指
巧认旋转的字
“分分合合”的气球
吸星大法
能够吸引硬币的梳子
拣盐粒
切不碎的冰块
会上坡的圆盒子
自动旋转的口袋
压不破的鸡蛋
巧落火柴盒
水中取钉
吹气变魔术
用线”钓冰”
烫不坏的手帕
有趣的花盆冰箱
散热的酒精
鸡蛋“冒汗”
水制放大镜
烧不坏的手绢
糖到哪里去了?
头发被溶化了
自己动手“染”衣服
酒瓶“开炮”
“流泪”的苹果
肥皂燃烧了
可以变色的墨水
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吗?
变绿的黄豆芽
你见过种子的“嘴”吗?
神奇的墨水
面包霉菌
能“祁福”的花
吸水的萝卜
不吃糖的熟土豆
食盐和鲜花是好朋友?
会变色的花儿
自己变色的叶子
第3章 难度系数三
烛火熄灭了一
有趣的樟脑丸一
变色的碘酒
植物会呼吸!
光合作用看得见!
自动转轮
自制灭火器
“换新衣服”的钉子
植物的向光性
向上和向下
吹不掉的纸
纸杯旋转灯
气球“黑洞”
会吸水的杯子
自制蜡烛抽水机
能吸水的空气
水中魔力¨
“听话的”火柴
奇妙的浮沉子
怎样搬动大石头?
能直接落水的鸡蛋
有趣的撞球实验
半生半熟的鸡蛋
玻璃纸的“怪脾气”
会跳舞的水滴
水中滑翔机
谁偷走了重量?
孔雀开屏
人造彩虹
针孔眼镜
烧不开的水
自制“吹哨”水壶
砂糖发光
有趣的液体分层
磁带指南针
混凝蜡的力量
自制潜望镜
西红柿电池
硬币和纸的赛跑
会自动倒下的一叠硬币
会“喷水”的脸盆
脚蹼的作用
神奇的电梯
潜水艇的奥妙
第4章 附录
科学加油站
如何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范例)
精彩书摘
当我们要做某一个小实验的时候,最好事前将实验要达到的目的、要准备的物品、材料等,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先规划好,并在实验完成后,及时地将实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相关的各种数据,以及我们对于这个实验的各种思考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后,就是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了。
实验报告能够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培养我们优秀的科学素养,为我们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渐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因此,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不允许草率、马虎,哪怕是一个小数点、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不容忽视。
实验报告大体上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来写:先写实验的时间,有的还应写明气候和温差的变化。再写实验的项目和次数。再写实验的内容,这是主要部分,要重点写明:
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二、仪器和配料,即被实验的实物和供实验时用的各种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
前言/序言
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的女儿。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才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创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一切自然科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我们有力的思想武器,从小动手做实验,能够很好地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这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孩子们要有一颗能够创新学习的头脑。
所谓创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这里的“新”,不仅指新发现,也指新发展,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方法,只要把他人已揭示的原理和发现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创新学习。
其实,科学方法并不神秘。不妨试着做个研究,你会有许多体会的……
本书收集了许多利用家里的日用器皿与其他日用品就可以操作的科学小实验。爱动脑筋、爱动手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成就一颗科学的头脑,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吧!
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七至十岁少儿趣味科学实验指南 这是一本专为七至十岁好奇心旺盛的小小科学家们量身打造的科学探险手册。书中不包含“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趣味科学实验 [7-10岁]”这本书的任何内容。我们将带领孩子们踏上一段充满惊喜和发现的科学之旅,通过一系列简单易行、安全有趣的科学实验,激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为何选择科学实验? 科学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隐藏在我们生活点滴中的奇妙规律。对于七至十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认识世界、建立初步科学观的关键时期。枯燥的文字描述往往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亲手操作、亲眼见证科学现象的发生,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科学实验,孩子们可以: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什么肥皂泡会呈现七彩颜色?为什么船能浮在水上?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实验都能找到有趣的答案,点燃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火花。 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仔细观察现象的变化,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并尝试分析原因,这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从准备材料、按照步骤操作,到最后整理实验成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孩子动手去完成。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科学方法: 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的体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得出结论。孩子们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当一个实验成功完成,孩子们会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这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更深奥的科学奥秘。 理解科学的乐趣: 科学不再是考试中的难题,而是充满趣味和惊喜的探索过程。让孩子们爱上科学,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特色与内容亮点: 本书的设计理念是“玩中学,学中玩”。我们力求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用简单有趣的方式呈现,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一、 覆盖广泛的科学领域: 我们将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从物理、化学到生物、地理,力求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多角度的科学视野。 奇妙的物理世界: 力与运动: 探索惯性、摩擦力、浮力、压力等基本物理概念。例如,制作一个能飞翔的纸飞机,研究不同形状的船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体验气球的推力,或者制作一个简单的空气炮。 光与影: 揭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孩子们可以亲手制作一个针孔相机,观察影子随光源位置的变化,或者用棱镜分解太阳光,制造出美丽的彩虹。 声音的奥秘: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我们可以用橡皮筋制作简单的乐器,探索声音的高低与长短,或者制作一个“传声筒”,体验声音的传播。 电的魔法: 介绍简单的静电现象和电路基础。通过摩擦气球产生静电,让头发竖起来,或者用电池、灯泡和导线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点亮属于自己的小灯。 神奇的化学反应: 物质的变化: 观察溶解、沉淀、酸碱反应等常见的化学现象。例如,制作“火山爆发”的小苏打和醋反应,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或者利用不同颜色的液体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空气的秘密: 探索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孩子们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的空气动力装置,感受空气的流动,或者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占有空间。 水的万象: 研究水的密度、表面张力、蒸发等特性。制作彩虹水柱,观察水滴的奇妙运动,或者利用水的蒸发原理制作一个小风车。 有趣的生命科学: 植物的生长: 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了解光合作用、种子萌发等过程。孩子们可以自己种植一盆绿豆,记录它生长的过程,或者观察叶脉的结构。 小动物的秘密: 探索昆虫的习性、动物的生长等。可以尝试观察蚂蚁搬家,或者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方式(此部分更侧重于观察和理解,不涉及活体实验)。 迷人的地球科学: 岩石与矿物: 了解不同岩石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孩子们可以收集不同种类的石头,观察它们的颜色、纹理和硬度。 天气与气候: 简单了解风、雨、云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或者观察云的形状变化。 二、 精心设计的实验步骤与图示: 每个实验都配有清晰、详细的操作步骤,并辅以生动有趣的插图,即使是初次接触科学实验的孩子,也能轻松理解并独立完成。我们将强调: 明确的目标: 每个实验开始前,都会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孩子带着目标去探索。 易得的材料: 大部分实验材料都取材于日常生活,例如纸张、塑料瓶、小苏打、醋、颜料、气球等,方便在家中进行。 清晰的指示: 步骤分解清晰,用词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关键的提示: 在操作过程中,会给出一些重要的提示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视觉化呈现: 图文并茂,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三、 深入浅出的原理讲解: 在实验操作之外,我们还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力求做到: 联系生活: 将科学原理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明白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动比喻: 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例子,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激发思考: 在讲解原理后,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孩子进一步思考和提问。 拓展阅读: 为感兴趣的孩子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内容,引导他们深入学习。 四、 安全第一的实验指南: 所有实验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对七至十岁的孩子是安全且可控的。我们将特别强调: 成人监护: 明确指出哪些实验需要家长或成人陪同进行。 安全提示: 在实验过程中,会反复强调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例如避免触碰尖锐物品、避免将小物品放入口中、避免直接接触强酸强碱等(当然,本书中使用的化学品都是安全无害的 household items)。 实验废弃物处理: 给出正确的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五、 激发创意的延伸活动: 除了固定的实验项目,我们还鼓励孩子们在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后,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个性化的探索。我们会提供一些“挑战一下”或“试试看”的环节,引导孩子: 修改实验条件: 改变水量、温度、材料比例等,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设计自己的实验: 基于所学知识,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并尝试设计自己的实验来解答。 记录与分享: 鼓励孩子用绘画、文字或制作模型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并与家人朋友分享。 本书的预期效果: 通过阅读和实践本书,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 爱上科学: 让他们认识到科学的乐趣和魅力,将科学学习视为一种有趣的探索活动。 提升能力: 显著提高观察力、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思维: 培养初步的科学思维模式,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解释世界。 拓展视野: 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受益终身: 为未来更深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这是一本充满魔力的科学冒险书,它将带领七至十岁的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未知与惊喜的科学世界,用双手去触摸,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科学的伟大与奇妙。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开启这段精彩的科学探索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