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卦多断技法是李计忠大师首创的高级预测技法,也是当代易学研究的新成果。李大师是一卦多断技法的zhangmenren、开山祖师。本书从多角度、多方位详细介绍了一卦多断高级技法提取信息的方法,并且运用实例透切剖析,将八卦阵法的布排窍门向广大读者公开,既沿袭宗法,又推陈出新,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李计忠,周易文化的优秀传人。中国著名的企业策划专家,搜狐网、新浪网“风水频道”顾问,多家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网站策划投资顾问;海口紫竹策划有限公司暨东方河洛研究中心董事长、总经理。
1953年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青年时曾在北京某警卫部队服役,及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在易学上曾师从震阳子等众多名家,其首创的一卦多断属易学领域前所未有的技法开拓。此系列书为其三十多年研究心血及实例精粹。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阳宅风水
第一章 六爻断阳宅风水基础知识
第一节 阳宅概述
第二节 阳宅的坐向
第三节 六爻占阳宅秘诀
第四节 六爻占阳宅的方法
第五节 六亲断阳宅
第六节 六神断阳宅
第七节 六亲和六神的综合运用
第八节 住宅吉凶总断法
第九节 吉宅与三不遇宅
第二章 阳宅卦例
第二部分 阴宅风水
第一章 阴宅风水基础知识
第一节 阴宅风水概述
第二节 六爻坟墓占断法
第三节 六爻地理占断法
第四节 葬埋占断法
第五节 六神卦宫的作用
第六节 六亲坟墓定位
第七节 阴宅实地风水
第八节 阴宅卦例
第三部分 一卦多断的综合运用
第一章 关于学习的要领
第二章 十二地支的运用
第一节 十二地支歌诀
第二节 十二地支的性质
第三节 十二支与身体
第四节 论地支三合局
第五节 论寅申巳三刑
第六节 十二地支在风水上的运用
第三章 爻位细论
第四章 爻位六亲六神总论
第五章 论房屋吉凶的方法
第六章 看房秘诀
第一节 房屋十字煞
第二节 房屋吉凶信息
第三节 九星应验定位
第四部分 风水调理之108阵法摘选
第一章 企业与民宅调理
精彩书摘
十三、丙山壬向兼巳亥,为亥卯未局之向,所纳癸水之财,生卯禄子,旺在亥方,宅内取天井水宜倒左,出辛或庚坤方吉。若放右边,则向水相反不利,子破禄犯煞,丑方不育,正门宜乾或挨壬。丙山壬向兼午子,为申子辰局之向,所纳癸水之财,生甲禄亥,旺在壬方,各天井水宜倒右,出乙方或甲辰癸方吉,若放左边,则向水相反不利。放亥方犯黄泉煞,损丁。正门宜壬方。
十四、午山子向,为申子辰局之向,所纳壬水之财,生申禄亥,旺在壬方,宅内取天井水宜倒右,出乙巽或艮甲方吉。若放左边,则向水相反不利,亥方犯煞损丁,正门宜挨壬癸。
十五、丁山癸向,为寅午戌局之向,所纳乙木之财,生午禄寅,旺在癸方,宅内取天井水宜倒左,出乾辛或壬方吉,若放右边,则向水相反不利,寅犯黄泉损丁,正门宜癸方。
十六、未山丑向,为申子辰局之向,所纳壬水之财,生申旺子,衰在丑方,宅内取天井水宜倒右,出乾辛或甲方吉。若放在左边,则向水相反不利,子方犯黄泉损人口,正门宜挨艮方。
十七、坤山艮向,为寅午戌局之向,俱纳乙木之财,俱生子禄卯,惟坤山旺在艮,申山旺在寅。宅内天井水俱放在左,出辛乾或壬癸方吉。若俱放右边,同为向水相反不利,艮寅放水犯黄泉,损人口,正门俱宜艮方。
十八、申山寅向,为寅午戌局之向,俱纳乙木之财,俱生子禄卯,惟坤山旺在艮,申山旺在寅。宅内天井水俱放在左,出辛乾或壬癸方吉。若俱放右边,同为向水相反不利,艮寅放水犯黄泉,损人口,正门俱宜艮方。
十九、庚山甲向兼甲寅二分,为寅午戌局之向,所纳乙木之财,生午禄卯,旺在寅,宅内取天井水宜倒左,出乾或辛壬癸方吉。若放右边,向水相反,卯方犯黄泉损丁,正门宜甲或艮。
……
前言/序言
自伏羲画卦、文王演易以来,《易经》就被看成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道学大师萧天石先生曾说:《易经》“由无入有,由简入繁,由无极而太极、而阴阳、而四象、而八卦、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至于无穷之象,无穷之数,无穷之变,无穷之理,均可推而得之,籍而用之。由一本而万殊,由万殊而复归一本;本一而无穷”(萧天石:《道德经圣解》)。不仅如此,《易》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根源,为诸子百家之所祖。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其中心思想无不以易为体,仅法易有别而已。儒法乾,道法坤。易之要在乾坤,以乾坤为门户。《系辞上传》日:“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儒法乾,乾为纯阳之卦,法乾之“天行健”,而主“自强不息”,主先、主动、主上、主刚、主强、主进取,主张积极作为,是入世之学;道法坤,坤为纯阴之卦,法坤之“地势坤”,而主“厚德载物”,主后、主静、主下、主柔、主弱、主顺应,主张消极无为,功成身退,为出世之学。也就是说,儒家学说以周易中的第一卦乾卦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立论乾卦刚健特性,以此推演出自己对人生、社会、国家以至于万事万物的看法;而道家学说以坤卦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立论坤卦厚德品性,以此推演出对人生、社会、国家以至于万辛万物的看法。
《天地灵枢:周易卦象的宇宙奥秘与兵家奇阵》 序章:星辰轮转,大道至简 自古以来,人类便仰望星空,试图从浩瀚宇宙的规律中窥探生命的真谛与世事的走向。《周易》,这部饱含东方智慧的古籍,以其精妙的卦象和深邃的哲理,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万物演变的规律,以及个体生命在其中应如何安身立命。它不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蕴含着天道、地道、人道的深刻洞察。 而“阵法”,自古便是兵家智慧的结晶,是将对天地自然规律的理解,巧妙地运用到排兵布阵、攻守进退之中的实战艺术。它要求决策者洞察敌我态势,理解地形地貌,更需要对能量的流动、气机的变化有着精准的把握,才能布下乾坤挪移、变化无穷的奇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天地灵枢:周易卦象的宇宙奥秘与兵家奇阵》并非简单地将《周易》的卦象生硬地套用到军事阵法之上。本书的创作初衷,在于探索《周易》卦象所蕴含的宇宙运行的普遍性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如何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通过阵法的形式得以具象化和应用。我们将一同拨开层层迷雾,深入理解卦象背后所象征的自然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在军事策略中的微妙映射。 第一卷:六十四卦的宇宙缩影 《周易》的核心在于六十四卦,每一卦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境、一种能量的组合,以及一种变化的方向。我们将逐一剖析这些卦象,不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宇宙论、哲学观和人生观。 乾卦:阳刚的极至与潜藏的变革。 乾为天,代表着纯粹的阳刚、创造力和领导力。我们将探讨乾卦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等爻辞,并非作为占卜的指引,而是理解一种力量从萌芽、发展到成熟,再到巅峰的完整生命周期。在军事上,乾卦象征着充沛的士气、强大的先发优势,以及如何把握时机,一鼓作气。 坤卦:阴柔的包容与孕育的生机。 坤为地,代表着包容、承载、顺应与滋养。我们将深入理解坤卦的“先迷后得”,以及“母仪天下”的哲学内涵。在战场上,坤卦可能意味着坚守阵地、保存实力、以退为进,利用地利,等待时机,最终通过柔韧的力量赢得胜利。 屯卦:混沌初开,万物萌生。 屯卦象征着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充满着不确定性与挑战。我们将从卦象的组合中,理解“屯”的“难”与“遇”,并非意味着绝望,而是强调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混沌中寻求突破。在军事上,这可能对应着初期的战略部署,如何在新生的军队中建立秩序,如何在不利的局面下组织有效的抵抗。 蒙卦:启蒙与教导,智慧的开启。 蒙卦象征着蒙昧与启迪。我们将探讨“童蒙求知”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打破愚昧,开启智慧。在军事领域,这可以理解为对新兵的训练,对战略战术的传播,以及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教育和引导来增强整体战斗力。 需卦:守候与等待,蓄势待发。 需卦强调的是“等待”,但并非消极的等待,而是积极的蓄势。我们将理解“需”中蕴含的“雨”,以及“饮时”的哲学。在战场上,这对应着战略上的耐心,如何通过观察、分析、等待敌方的失误,从而抓住决定性的战机。 讼卦:争议与辩论,解决之道。 讼卦象征着纷争与诉讼。我们将探讨“讼”的“不宜动”,以及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解决冲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在军事上,这或许是对外交手段的强调,在战争爆发前尽量通过谈判和制约来化解危机。 师卦:军队与战争,秩序与力量。 师卦直接关联到军队的组织与作战。我们将深入分析“师”的“贞,亨”,理解军队的“正道”在于何处,以及如何建立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部队。这部分将直接与军事应用相关联,探讨军队的构成、指挥体系、以及作战的基本原则。 比卦:亲近与融合,团结的力量。 比卦象征着“亲比”,即相互亲近、团结一致。我们将理解“无不利”,以及“其心”的重要性。在军事上,这对应着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士兵与将领之间的信任,以及盟友之间的协作,如何通过团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整体。 小畜卦:积累与微小的进展。 小畜卦象征着“微小而能有所蓄积”,积少成多。我们将理解“密云不雨”,以及“载阳”。在战场上,这或许是小规模的战术胜利,通过一系列微小的优势积累,逐渐削弱敌人的力量,为最终的大决战奠定基础。 履卦:践行与谨慎,规避风险。 履卦象征着“履”,即行走、实践,但强调的是“行险而颠”,需要高度的谨慎。我们将理解“履虎尾”,以及“贞厉”。在军事上,这对应着承担风险,例如深入敌后,或者执行高难度的突击任务,需要精确的计算和高度的风险控制能力。 我们将继续深入解读剩下的五十四个卦象,每一卦都将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宇宙运行的某个侧面,以及这些侧面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军事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映射。我们不拘泥于传统的占卜解读,而是致力于发掘其背后蕴含的普适性原理。 第二卷:阵法之道,卦象的具象化 在理解了六十四卦所象征的宇宙能量和情境后,本卷将开始探索这些抽象的原理如何在具体的军事阵法中得以体现。我们并非要创造全新的阵法,而是要揭示许多经典阵法背后,与《周易》卦象相契合的逻辑。 天罗地网:乾坤之法的演变。 乾卦代表的刚健、主动,坤卦代表的包容、静止,如何通过阵法的排布,形成“天罗地网”式的围困或防御?我们将分析一些经典的围困阵法,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兵力的部署,形成压迫性的优势。 八门遁甲:动静相宜的能量流转。 八门遁甲是中国古代一种著名的军事阵法,其核心在于对九宫八卦方位、时令以及星象的结合运用。我们将尝试将其与《周易》的卦象变化联系起来,探讨八门(开、休、生、伤、杜、景、死、惊)与卦象之间可能存在的能量属性对应,以及如何通过阵法的开启与关闭,引导和控制战场上的能量流动,实现“奇门遁甲,天地变化”的奇效。 太极八卦阵:阴阳相济的圆融之道。 太极是《周易》思想的源头,而八卦则是太极的再发展。太极八卦阵以其圆融的结构,象征着阴阳的和谐与转化。我们将分析这种阵法如何通过内部的相互配合,以及对敌人攻击的化解与反击,体现“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哲学思想。 四象与五行:战场元素的构成与变化。 《周易》中常与八卦相配的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是理解自然运行和事物变化的重要工具。我们将探讨这些元素如何在阵法中体现,例如兵种的配置(步兵、骑兵、弓兵等)如何对应不同的元素属性,以及战术的转换如何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无中生有”与“有中化无”:阵法中的虚实之道。 《易经》中的很多概念,如“无平不险”,“天险不可测”,都揭示了事物发展中虚实相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将探讨阵法如何通过虚张声势,以弱示强,或者利用地形地貌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或者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在敌人的“虚处”进行致命打击,从而体现“无中生有”和“有中化无”的智慧。 “损益”之道:战场上的得失计算。 损卦和益卦象征着“减损”与“增益”。在军事上,这不仅仅是兵力的增减,更是战略上的取舍,战术上的得失计算。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阵法的灵活调整,在战场上实现“损而益之”的利益最大化,避免“损益而益之”的损失。 第三卷:天人合一,将帅的智慧 《易经》不仅关注天地运行,更强调“天人合一”,即个体如何在宇宙规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与之和谐共处。这对于将帅而言,意味着将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升华为一种洞察人心、把握全局的智慧。 顺天应人:兵贵在“时”与“势”。 “时”与“势”是军事决策的关键。《易经》强调顺应天道,而将帅的智慧则在于把握“时机”和“趋势”。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对卦象的理解,预判战场的“时”(最佳进攻或撤退时机)和“势”(力量对比、士气高低、地形地利等)。 知己知彼,卦象的洞察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易经》提供了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对外洞察的工具。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卦象的象征意义,来理解敌我的优劣势,分析对方的意图,从而做出最优的决策。例如,乾卦的刚猛是否意味着对方的急躁,坤卦的包容是否意味着对方的隐忍? “潜龙勿用”的耐心与“飞龙在天”的时机。 并非所有战争都需要一触即发。有些时候,需要的是“潜龙勿用”的耐心,韬光养晦,积蓄力量。而当“飞龙在天”的时机成熟时,则需要果断出击,一举克敌。我们将探讨这种战略上的张弛之道,以及如何通过对卦象的理解来把握。 “小畜”与“大畜”:积少成多的战略。 并非所有战役都是以强大的兵力优势取胜。很多时候,胜利来自于“小畜”式的点滴积累,通过多次小规模的胜利,逐渐蚕食敌人的力量,最终达成“大畜”的战略目标。我们将探讨这种“蚂蚁啃骨头”的战略智慧。 “蛊”之辨:拨乱反正的决心。 蛊卦象征着“治乱”,即混乱不堪的局面。我们将探讨如何在这种混乱中找到秩序,如何通过雷霆手段,拨乱反正,重塑军心,恢复战斗力。这需要将帅的魄力与决断。 “观”与“临”:审慎的观察与果敢的行动。 观卦代表着观察与审视,临卦代表着临近与行动。我们将探讨将帅如何在战场上做到“既能观照全局,又能临危不乱,果断出击”。 结语:智慧的传承,永恒的启迪 《天地灵枢:周易卦象的宇宙奥秘与兵家奇阵》希望能够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周易》这部古籍的深刻内涵,以及它与兵家智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并非鼓吹迷信,而是致力于发掘其中蕴含的普适性原理,这些原理跨越时空,至今仍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 这本书的目标,是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隔阂,去感受古人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去理解他们如何在对自然规律的模仿与运用中,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和精妙的战略。它是一次对智慧的探索,一次对古老哲学的致敬,一次对人类思考方式的深刻挖掘。愿本书能够引发您对宇宙、对生命、对战争的全新思考,并在您的人生道路上,点亮一盏智慧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