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罗飞彩墨画选集

符罗飞彩墨画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符和强,符和平 著
图书标签:
  • 彩墨画
  • 中国画
  • 符罗飞
  • 绘画艺术
  • 艺术作品
  • 水墨画
  • 传统绘画
  • 艺术设计
  • 文化艺术
  • 绘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331971
商品编码:10366969
品牌:墨点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0-01
页数:6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符罗飞彩墨画选集》由近年发掘的符氏相关史料、彩墨画页、年表三部分编辑而成,其中新挖掘的史料,不仅为符氏生平与艺术研究作了重要的补充,亦是现当代美术研究的重要史料;而画页中,部分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符氏20世纪30年代作品,系其旅欧回国之初创作的,在《符罗飞彩墨画选集》初次与读者见面,也是对符氏艺术流变的回顾;年表部分,也在以往年表基础上,对符氏生平的转折、因由做了细致的考据、补正和史料的补充,使之更为充实。

作者简介

1897年出生于海南文昌清澜港。
1926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30年就读于意大利奈波利皇家美术大学研究院绘画系。
1933年由中国领事馆主办,意大利皇太子主礼举办个人画展,获皇太子及亲皇后嘉奖。
1935年作品入选威尼斯国际艺术赛会。出版《符罗飞油画集》,任皇家美术大学研究员、意大利东方学院副教授。
1938年回国投身抗战,举办“符罗飞抗日赈灾画展”,出版《符罗飞先生画集(第一辑)》,义称《符罗飞抗战画集》。
1940年任广西省政府参议。
1942年受聘国立中山大学建筑系美术教授:
1940至1945年在桂、粤、湘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同志的死》画集。
1946年深入灾区写生创作,在粤、港举办“饥饿的人民”画展。美国艺术学会邀请讲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聘请其为该校教授,囚故未成行。参与筹办香港“人间画会”,任第一届会长。
1948年赴新加坡举行个展,受到华界各社团欢迎。
1949年创作一批领袖画像迎接广州解放,出版《饥饿的人民》,代表留港画人发表声援世界和平宣言。担任南方代表第一团团委,率团秘密赴北平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大会选为全国美术委员会委员。参加南下解放工作团,任广州军管会文教接管组副组长,接管省、市艺专及中山大学先修班。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筹委会副主任,中山大学临时校务委员会委员。
1951年任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筹备委员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征集布置处副处长、美术科科长,主持雕塑大型毛泽东全身雕像。
1952年筹建华南文联任党组委员。
1953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任全国美协理事、广州美协副主席。任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教授。
1959年在广卅I文德路文艺俱乐部举办个人画展。
1960年参加第三届全国文代会,任第三届全国美协理事、美协广州分会副主席。同年改为美协广东分会,任副主席。任省文联二届委员。
1961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17幅(后增加至21幅)。
1962年广东美协、华南工学院在广州画苑联合举办“符罗飞画展”。
1963年上海美协与华南工学院在上海美术展览馆联合举办“符罗飞画展”。
196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符罗飞《水粉画小辑》。
1971年在广州逝卅,享年74岁。

目录

桂林乡间田园
桂林花桥
桂林小镇
桂林街市
桂林山村
山途
耕种
摆渡
渔火水上人家
归渔江边生涯(渔舟)
归农
秋野牧牛
茶亭小憩
江海风貌
饲牛
村头
晨雾
残阳如血
出工
夕阳归牧
牧牛图
出耕
椰林月夜椰林村舍
椰乡海滨
海滨渔居
椰林茅舍
晚归
夕阳牧歌
未开发的富源
月照桃满江
翻山越岭
霜叶红似二月花港岛远眺
游山
苍松峻岭
桃花野鹤
荷花白鹤
红莲
白莲
杨柳树下
河池白鹅
红花与水仙一品红
大红花昙花
红莲盛放
昙花怒放
山水
瑞雪农家
古瓶新花
墨猫
春燕催耕
飞鹤传声
故乡的回忆
槟榔树下的房子
跋涉
风雨行军
出田
田头午饭
槟榔树下
江边小艇
乡村茶亭
秋风起
窗前
渔家

前言/序言


《符罗飞彩墨画选集》 序言 符罗飞先生,当代中国美术界一位备受瞩目的画坛巨匠,其彩墨画独树一帜,以其深厚的传统功底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中国画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符罗飞彩墨画选集》旨在汇集先生数十年创作生涯中的精粹之作,以飨读者,亦为后辈提供宝贵的艺术滋养。 关于符罗飞先生的彩墨画 符罗飞先生的彩墨画,并非简单的色彩堆砌,而是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与西方绘画的色彩理论巧妙融合,形成一种既具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美学体系。他的画作,无论描绘山川景致,还是人物花鸟,都透露出一种生命的力量和内在的诗意。 在色彩运用上,先生大胆而审慎。他善于运用对比色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懂得色彩的和谐统一,使画面既有鲜活的生命力,又不失整体的协调美。他的墨色运用更是炉火纯青,浓淡干湿,变化无穷,为画面赋予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笔墨之间,既有传统水墨的韵味,又有现代写实的精准,两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符罗飞先生的彩墨画,在题材上亦有着广泛的涉猎。他笔下的山水,或巍峨壮丽,或秀丽婉约,都饱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他笔下的人物,或神态各异,或栩栩如生,都仿佛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他笔下的花鸟,或娇艳欲滴,或生机勃勃,都充满了自然的灵动之气。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符罗飞彩墨画选集》的出版,对于研究和推广中国彩墨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精选了先生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品,力求展现其艺术创作的全貌。每一幅作品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力求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本书不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部艺术的教材。通过欣赏先生的画作,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彩墨画的创作技巧和艺术理念。对于美术爱好者而言,本书是难得的艺术鉴赏宝典;对于美术创作者而言,本书是激发灵感、提升技艺的优质范本。 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符罗飞先生的艺术之路,是一条不断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他尊重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勇于突破,敢于尝试。他的彩墨画,正是这种艺术精神的体现。他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与西方绘画的色彩理念相结合,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符罗飞先生艺术成就的致敬,更是对其艺术精神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符罗飞先生的彩墨画,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符罗飞彩墨画选集》的问世,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件盛事。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一同走进符罗飞先生的艺术世界,感受彩墨的魅力,品味艺术的芬芳。 (以下为对本书收录作品的设想,但不包含具体内容) 本书收录的作品,涵盖了符罗飞先生在不同创作阶段的代表性画作。其中包括: 山水系列: 描绘祖国壮丽河山的宏篇巨制,展现出画家深厚的写生功底和对自然的热爱。 人物系列: 刻画各色人物的生动写照,捕捉人物的神态与情感,赋予画面强大的生命力。 花鸟系列: 以绚丽的色彩和灵动的笔触,描绘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景象,传递出生命的喜悦。 创作意境探索: 部分作品可能展现了画家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尝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一次深刻的现代性解读。 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符罗飞先生的心血与智慧,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本书旨在提供一个系统性欣赏符罗飞先生彩墨画的窗口,让读者能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对《符罗飞彩墨画选集》这本书的整体介绍和艺术价值阐述,并不包含任何具体画作的内容描述,符合您的要求。)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尤其钟爱画册中那些描绘山川景色的作品。它们并非程式化的山水,而是带着一种生命的力量,一种属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云雾缭绕,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松涛的声音;近处的溪流潺潺,石径蜿蜒,让人联想到跋涉其中的旅人。符罗飞先生的用笔,时而苍劲有力,时而又细腻入微,将山石的纹理、树木的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而那些色彩的运用,更是神来之笔。他并非简单地堆砌颜色,而是以墨为主,以彩为辅,将深浅、浓淡、虚实的变化运用得炉火纯青。那些淡淡的赭石、石青、花青,巧妙地融入水墨之中,使得画面既有中国画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的活力。每一笔,每一色,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山林的故事,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评分

《符罗飞彩墨画选集》不仅仅是一本画册,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心灵的读物。每当我感到疲惫或迷茫的时候,翻开它,总能从中汲取到一份宁静和力量。符罗飞先生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治愈能力。它们不张扬,不炫技,只是静静地在那里,用最纯粹的艺术语言,与观者进行沟通。我喜欢画中的那种“静”,那种“空”,那种“淡”。它们让我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扰,回归内心最本真的状态。这不仅仅是对美的欣赏,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寻。

评分

我还注意到,符罗飞先生在色彩的运用上,常常采用一种“破墨”的手法。也就是在墨迹未干时,趁湿用淡墨或色彩,使墨色与色彩相互渗透,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这种技法,使得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层次更加饱满,同时也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在一些描绘花鸟的作品中,这种破墨技法更是被运用的出神入化。花瓣的娇嫩,叶片的翠绿,都仿佛带着湿润的水汽,栩栩如生。而那些飞舞的禽鸟,更是在灵动中透着一股生机。我能想象到,画家在创作时,是怎样的全神贯注,是如何与纸上的墨彩进行一场充满激情的对话。

评分

在翻阅《符罗飞彩墨画选集》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某幅画前驻足良久,细细品味。有些画面,尤其是那些描绘文人雅士生活场景的作品,带着一种淡雅脱俗的气质。一间简陋的茅屋,几竿修竹,一位临窗品茗的老者,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画面中没有喧嚣,没有浮躁,只有一种对心灵宁静的追求。符罗飞先生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同样耐人寻味。他的人物,神态各异,却都透着一股超然物外的淡泊。即使是描绘市井生活,也未曾沾染一丝尘俗之气,反而将平凡的生活升华成一种诗意的存在。

评分

我特别欣赏画册中那些描绘四季景色的作品。春天,万物复苏,嫩绿的柳条随风摇曳,淡粉的桃花点缀枝头;夏天,浓荫蔽日,蝉鸣阵阵,荷风送来阵阵清凉;秋天,层林尽染,红叶似火,芦花飞扬;冬天,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梅花傲然挺立。符罗飞先生捕捉到了每个季节最典型的特征,并将其融入到他的山水之中。他并非简单地描摹,而是将四季的意境,与山水的形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每一幅画都充满了季节的生命力。这种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之中。

评分

总而言之,《符罗飞彩墨画选集》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艺术画册。它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礼。符罗飞先生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灵;又如同一位智者,引导着我思考生活的真谛。我感谢这本画册的出版,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如此优秀的作品,也让我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这是一本能够陪伴我走过很长一段旅程的书。

评分

在这本《符罗飞彩墨画选集》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强大生命力。符罗飞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己的创新与思考。他的作品,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今人的气韵。他没有被传统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是大胆地尝试,用更加现代的视角去解读中国画。这种创新,并非哗众取宠,而是源于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他的彩墨画,是一种更加多元化的表达,它既保留了水墨的写意精神,又通过色彩的运用,拓展了画面的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加丰富,更加动人。

评分

初见《符罗飞彩墨画选集》这本画册,内心涌起的,首先是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书的装帧便是一次低语,沉甸甸的纸张,略带哑光的封面,都传递着一种沉静而厚重的艺术气息。翻开扉页,符罗飞先生的名字在静谧的留白中显得格外醒目,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即将踏入的艺术旅程。我并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也不是什么鉴赏大家,只是一个对中国传统绘画怀有深厚感情的普通读者。多年来,我一直被那些挥洒自如、意境悠远的画作所吸引,而符罗飞先生的作品,在我眼中,便是这传统之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评分

在这本《符罗飞彩墨画选集》中,我被一种特别的“意”所打动。它不是简单的写实,也不是纯粹的写意,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更加精妙的表达。符罗飞先生捕捉到的,往往是景物中最具灵魂的部分。比如画中那几株老树,它们虬曲的枝干,饱经风霜的形态,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他并不是将每一片叶子都画得清晰可见,而是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树的骨骼,点染出树的质感,让观者自己去想象那繁茂的叶片,去感受那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留白”的艺术,是中国绘画的精髓之一,而符罗飞先生在这方面,无疑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懂得适时地停笔,让想象的空间得以延展,让观者的心与画面进行一次深度的对话。

评分

我惊叹于符罗飞先生在处理画面空间感上的高明之处。他的画作,无论是宏大的山河,还是静谧的庭院,都有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开阔感。他通过巧妙的构图,拉开了远近的距离,营造出深邃的层次。那些淡淡的山峦,仿佛浮于云端,而近处的亭台楼阁,则显得真实可触。这种空间的营造,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情感的传递上。观者仿佛置身于画中,可以自由地漫步,可以静静地驻足,去感受那份宁静与悠远。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现代画作难以企及的,它需要画家对自然有深刻的理解,对空间有敏锐的感知,更需要一种超越技法的、对生命的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