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之王:坦克

陆战之王:坦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铁血工作室 编
图书标签:
  • 军事历史
  • 坦克
  • 陆战
  • 二战
  • 军事科技
  • 战争
  • 战略战术
  • 装甲部队
  • 军事装备
  • 冷兵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46110
版次:1
商品编码:1039513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陆战之王:坦克》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坦克的起源、坦克的发展方向和作用等知识,让读者对坦克的作用和性能指标等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此外,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现代各主要军事大国的主战坦克,以及历史上曾出现的一些奇特有趣的坦克做了详细的介绍。
《陆战之王:坦克》适用于广大军事爱好者作为科普读物阅读参考,对青少年亦有裨益。

目录

目 录
第1章 陆战之王--坦克
1.1 坦克的起源和发展
1.2 坦克的组成
1.3 坦克在战争中的运用
1.4 坦克的性能指标
1.5 坦克的种类
第2章 一战经典坦克
第3章 二战坦克传奇
3.1 漫话二战坦克
3.2 前苏联精锐
3.3 德国虎豹
3.4 英国双雄
3.5 二战功臣--美国M4谢尔曼
第4章 冷战时期的坦克
4.1 美国M48巴顿中型坦克
4.2 美国M60巴顿主战坦克
4.3 美国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
4.4 前苏联T-54主战坦克
4.5 英国酋长式主战坦克
4.6 法国AMX-32主战坦克
第5章 世界现役主战坦克
5.1 王中王--德国“豹2A6”第三代主战坦克
5.2 美国陆军的急先锋--M1A2第三代主战坦克
5.3 中东传奇--以色列“梅卡瓦4”第三代主战坦克
5.4 俄罗斯的骄傲--T-90第三代主战坦克
5.5 法国“勒克莱尔”第三代主战坦克
5.6 英国“挑战者2”第三代主战坦克
5.7 印度次大陆的猛虎“阿琼”第三代主战坦克
5.8 日本90式第三代主战坦克
5.9 韩国K1型第三代主战坦克
5.10 T-72没落的王者
第6章 坦克猎奇
6.1 “小游民”和大游民
6.2 乘员最多的A7V坦克
6.3 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鼠”式超重型坦克
6.4 炮塔最多的坦克T-35
6.5 现役最小的英国“毒蝎”坦克
6.6 战场开路者--扫雷坦克
6.7 地狱来客--俄罗斯TOS-1喷火坦克
第7章 著名坦克战
7.1 坦克首次参加战斗--索姆河战役
7.2 首次大规模使用坦克--康布雷战役
7.3 一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亚眠会战
7.4 “闪电战”中的德国装甲部队
7.5 非洲战场的转折点--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7.6 史上最大的坦克战--库尔斯克会战

前言/序言


血与钢的交响:战火中的钢铁巨兽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战争如影随形,而改变战争形态的,往往是技术的革新。当人类挣脱了冷兵器的束缚,踏入机械化作战的时代,一种新的战争之神应运而生——坦克。它不仅仅是一台冰冷的战争机器,更是人类智慧、勇气与血肉之躯的结合体,是那个时代最令人敬畏、也最令人心生畏惧的钢铁洪流。 这本书,将带领你穿越历史的迷雾,深入探究那些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钢铁巨兽的传奇。我们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参数和冰冷的数据,而是要挖掘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战术思想、战场命运、以及那些塑造了它们、又被它们所改变的时代印记。 从蹒跚学步到叱咤风云:坦克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泞战壕。当固守的机枪和堑壕战将双方拖入漫长的消耗战,人类的军事思想家们开始寻求突破。蒸汽机车的强大动力、火炮的远程打击能力、以及装甲防护的设想,都在悄然孕育着一种全新的陆地作战平台。 我们将细致地描绘坦克诞生的那个关键时刻。从最初那些笨拙、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发的原型车,到它们如何在战场的硝烟中,第一次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撕裂敌人的防线。你将了解到,那些早期坦克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技术上的难题、战术上的质疑、甚至来自战场一线的反馈,都共同推动着这种新型武器的成长。 我们会着重介绍那些早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坦克型号,例如英国的“马克”系列,它们是如何克服了在泥泞、弹坑遍布的战场上行进的难题。法国的“雷诺”FT-17,以其革命性的炮塔设计,成为了日后坦克布局的经典蓝本。以及那些在战场上昙花一现,却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的实验性型号。 这段早期历史,不仅仅是技术的演进,更是战术思想的萌芽。当坦克第一次被投入实战,指挥官们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这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是从战术层面将其作为步兵的支援,还是已经开始构想其独立作战的潜力?我们将通过对史实的还原,展现那些在实战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的早期坦克战术。 黄金时代的光辉与阴影:二战坦克的辉煌与蜕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坦克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坦克的研发和生产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技术的飞跃、战术的革新、以及国家战略的博弈,共同谱写了二战坦克战的史诗。 我们将深入分析那些在二战战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坦克型号。德意志的“虎”式和“豹”式,以其强大的火力、精良的装甲和高超的工艺,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战争机器,它们的出现,无疑给盟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我们也会客观地审视它们的弱点,以及德军在战术运用和生产能力上的局限。 苏维埃的T-34,以其简洁的设计、优秀的机动性、以及在生产上的优势,成为了二战时期产量最大、影响最广的坦克之一。它那倾斜的装甲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坦克防护的理念。我们将探讨T-34是如何在战争初期,以其数量和性能上的优势,扭转了战场局势。 美国的“谢尔曼”坦克,以其庞大的产量和可靠性,成为了盟军地面作战的基石。虽然在火力上可能不及德军的重型坦克,但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易于维护的特性,使其在消耗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分析“谢尔曼”坦克是如何通过战术配合和升级改造,弥补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这段时期,我们将重点展现坦克的战术革新。从“闪电战”中坦克集群的协同作战,到苏德战场上大规模的坦克会战,例如库尔斯克战役,人类看到了坦克力量的极限。我们将解析这些战术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以及它们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同时,我们也绝不会回避战争的残酷。那些被击毁的坦克残骸,那些坦克兵的英勇牺牲,都构成了这段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历史资料和口述回忆,展现坦克战的真实面貌,以及它对参战人员身心带来的巨大冲击。 冷战的对峙:新一代坦克的设计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核武器的出现,使得大规模的常规战争的风险陡增,但陆地战场的重要性并未因此减弱,反而因为核威慑的存在,坦克的地位更加凸显。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坦克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苏联和西方国家在坦克的设计哲学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苏联倾向于制造数量庞大、火力强大、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坦克,以应对其广阔的国土和可能的集团冲突。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坦克的火控系统、成员防护、以及战场的信息化能力。 我们将详细介绍冷战时期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坦克型号。例如苏联的T-55、T-62、T-72等系列,它们是如何在技术上不断迭代,成为华约集团的主力。同时,也会分析西方国家如何应对,例如美国的M48、M60,以及英国的“挑战者”系列。 这个时期,火控系统的发展是重中之重。从最初的光学瞄准镜,到夜视仪、激光测距仪,再到后来的热成像技术,火控系统直接决定了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打击效率。我们也将探讨弹药的革新,例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和破甲弹(HEAT),它们是如何显著提升了坦克的穿透能力。 坦克的机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动机功率的提升、悬挂系统的改进,使得坦克在复杂地形下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增强。而成员的防护,也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和主动防护系统的出现,得到了持续的提升。 现代坦克的演进:技术与战术的融合 步入二十世纪末至今,坦克的设计和运用,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趋势。信息化作战、网络化协同、以及应对非对称威胁,成为了现代坦克发展的新课题。 我们将深入剖析现代主战坦克的设计特点。例如,更加先进的复合装甲,能够有效抵御各种类型弹药的攻击;更加精密的火控系统,能够实现“猎-歼”模式,并能在行进间精确打击;更加强大的动力系统,保证了坦克的机动性;以及越来越完善的战场管理系统,使坦克能够与其他作战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同时,我们也会探讨现代战争对坦克提出的新挑战。例如,城市作战中,传统坦克容易暴露在反坦克武器的威胁之下,这促使了坦克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城市作战适应性。无人机、精确制导弹药等新兴技术,也对坦克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动防护系统”(APS)的出现,标志着坦克防御能力的一次飞跃。它们能够探测来袭的弹药,并进行拦截,极大地提高了坦克的生存率。此外,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以及战场侦察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地重塑坦克的战场角色。 不仅仅是机器:坦克兵的视角与精神 坦克的传奇,离不开那些驾驶、操作、维修它的人——坦克兵。这本书,不会只关注冰冷的钢铁,更会着重描绘那些在狭小炮塔里,与战火搏斗的英雄们。 我们将通过历史资料、回忆录,展现坦克兵在恶劣环境下,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危险。炮塔内部的闷热、震动、烟雾,以及随时可能面对的致命威胁,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和勇气。 坦克兵之间的战友情,如何在生死考验中铸就?他们是如何与自己的坦克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将冰冷的机器视为生死相依的战友?我们将通过生动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那些普通士兵身上蕴含的伟大精神。 结语:钢铁意志的传承 “陆战之王:坦克”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军事装备的史料汇编,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在战争中,不断挑战极限、追求胜利的史诗。它展现了科技的进步如何改变战争,也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气与牺牲。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泞战场,到现代战场上的信息化对决,坦克始终是陆地作战的核心力量。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塑造了战争的未来。这本书,希望能带领你走进那个充满硝烟与荣耀的钢铁世界,感受那些不朽的传奇。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对坦克这个武器的了解主要停留在一些影视作品和游戏里,总觉得它是一种非常酷炫的战争机器。这本书的书名“陆战之王:坦克”,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期待它能以一种非同寻常的视角,来解读坦克在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或许,它会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坦克兵的日常,他们的训练、他们的生活、他们在战场上的恐惧与坚韧。又或许,它会深入探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坦克的研发理念和战术运用,揭示坦克在战术演变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坦克有一个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它的强大火力,更是它背后所蕴含的科技、智慧和人性。这应该是一本既能满足我对战争的好奇心,又能引发我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的作品。

评分

我一直觉得,坦克作为陆地作战的绝对主力,其发展史就是一部军事科技与战争艺术的演变史。这本书的书名,恰恰点出了这一点。“陆战之王:坦克”,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和霸气。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从坦克的起源讲起,一直讲到现代最新型的坦克?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事实,而是能通过生动的故事,将那些冰冷的机械赋予灵魂。比如,某位伟大的坦克设计师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创造出划时代的坦克;或者某位杰出的坦克指挥官,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带领他的队伍屡建奇功。我相信,一本好的军事作品,不仅仅是给军事爱好者看的,它应该能够吸引那些对历史、对人类智慧、对英雄主义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从名字上看,就有这样的潜力,能够带我们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坦克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硬朗和力量感,金色的字体在深邃的绿色背景上闪耀,仿佛战场上硝烟弥漫后的黎明。我一直对军事题材的作品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深入展现战争的残酷与英雄主义的。虽然我对坦克的专业知识并不算精通,但从书名“陆战之王:坦克”就能感受到一种史诗般的厚重感,仿佛能够听到钢铁洪流在广袤战场上奔驰的轰鸣声。我期待它能讲述一段荡气回肠的坦克兵传奇,不仅仅是机械的性能展示,更重要的是背后操纵这些庞然大物的那些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勇气、牺牲、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光辉。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战场上的紧张氛围,炮火的硝烟、坦克的震动、战友间的生死与共,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体验的。这本书应该是一部能够让人血脉贲张,同时又能引发深刻思考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关于战争,更是关于生存、关于信仰、关于人类在冲突中的挣扎与不屈。

评分

我之前读过几本关于二战的史实记载,对于那些钢铁巨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从书名来看,“陆战之王:坦克”,我就联想到了那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传奇坦克,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战争机器,更是承载着无数生命和希望的移动堡垒。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着重描写某几款具有代表性的坦克,深入剖析它们的研发历史、技术特点,以及在关键战役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非常期待能够了解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某辆坦克如何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战局,或者某支坦克部队如何凭借高超的战术与精湛的驾驶技术,在敌军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我想,作者一定花费了不少心思去考证那些历史细节,并将它们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亲眼见证“陆战之王”的威风凛凛。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陆战之王:坦克”,给我一种宏大叙事的感觉,仿佛能够看到一部关于装甲战车史诗的展开。我对坦克这个概念一直以来都充满了神秘感,它们是冰冷的钢铁巨兽,却又承载着战场上无数将士的命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描绘坦克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概念萌芽到如今的尖端科技,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应该充满了故事性。我尤其期待能够了解到一些关于坦克兵的真实写照,他们的训练日常,他们在生死关头的抉择,以及他们如何与这些庞大的机械融为一体,成为战场上最锐利的矛。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介绍坦克的技术参数,更重要的是展现坦克在战争中的战术运用,以及它对整个战争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期待它能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激情的作品,能够带我领略“陆战之王”的辉煌与荣耀。

评分

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评分

(理论-实例-上机-习题)4阶段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讲解方式,方便学习和教学,众多典型的实例操作,注重培养动手能力,PPT电子教案及素材免费下载,专业的网上技术支持。  《电脑入门实用教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电脑入门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13章,分别介绍了电脑基础知识、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WindowsXP基础知识、汉字输入法、WindowsXP的资源管理、WindowsXP的控制面板、WindowsXP的常用附件、Word2003文字处理系统、Excel2003电子表格系统、网上冲浪、收发电子邮件和下载网络资源及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最后一章介绍了电脑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电脑入门实用教程》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于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及各类社会培训学校的优秀教材,也是广大初、中级电脑用户的自学参考书。  《电脑入门实用教程》对应的电子教案、实例源文件和习题答案可以到网站下载。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譬如人们使用电脑来进行军事、气象、航天、高能物理、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解决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简单或复杂的问题等。电脑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必须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学习电脑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关于电脑的知识。  本书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安排知识结构,从零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电脑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本书共分为13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了电脑基础知识,电脑的常用外设以及启动和关闭的方法。  第2章介绍了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第3章介绍了WindowsXP的操作。  第4章介绍了最常用的几种汉字输入法的使用方法。  第5章介绍了在WindowsXP中管理电脑资源的方法。  第6章介绍了WindowsXP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  第7章介绍了WindowsXP常用附件的使用方法。  第8章介绍了Word2003文字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创建和编辑文档,设置段落格式,使用图形,创建与使用表格以及文档的打印输出。  第9章介绍了Excel2003电子表格系统。其中包括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数据的编辑与输入,公式、函数和图表的应用以及工作表的打印输出。  第10章介绍了在WindowsXP中进行网上冲浪的方法。  第11章介绍了收发电子邮件和下载网络资源的方法。  第12章介绍了WindowsXP中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13章介绍了电脑的日常维护与安全以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本书图文并茂,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都配有相应的实例,方便读者上机实践。同时在难于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上给出相关提示,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提高操作技能。此外,本书配有大量综合实例和练习,让读者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更加牢固地掌握书中讲解的内容。  除封面署名的作者外,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洪妍、方峻、何亚军、王通、高娟妮、杜思明、张立浩、孔祥亮、陈笑、陈晓霞、王维、牛静敏、牛艳敏、何俊杰、葛剑雄等人。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邮箱是  小型机:小型机的运算速度在每秒几百万次左右,通常用在一般的科研与设计机构以及普通高校等。  微型机:微型机也称个人电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型。如通常所说的奔腾系列等机型都属于微型机。  工作站:工作站主要用于图形图像处理和电脑辅助设计中。它实际上是一台性能更高的微型机。  电脑的快速性、通用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等特点,使

评分

好好干好好干!!!!

评分

普及类书籍,质量不错,就是书有些旧

评分

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评分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

广大军事爱好者作为科普读物阅读参考

评分

书还可以!!!!!!!!!!!!!!!!!!

评分

提高效益,亦可谓“教学相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