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棺夫日记

纳棺夫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青木新门 著,左汉卿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南海出版社
ISBN:97875442490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395267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字数:1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奥斯卡大奖电影《入殓师》原著
★诗人亲历纳棺四十年
★清澄旷达 大彻大悟
★日本最著名“纳棺夫”记录星空之下最温柔最神秘的生死边界

内容简介

落魄诗人青木新门于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辍学后,因缘际会踏入殡葬一行,一做就是近四十年。每天见识各种各样的死者,以及与他们生离死别的亲人,青木从最初的心怀恐惧,到泰然自若,再到心生慈悲,最终在生死边界大彻大悟。
用双手让逝者以最安详、最真实、最美丽的面容与亲友道别,对纳棺夫来说,是责任也是义务,是道德也是慈悲……作品以诗人的笔触和哲人的睿智,清澄而旷达地写就星空之下最温柔的生死悲欢。

作者简介

青木新门,日本作家、诗人、著名纳棺夫。
1937年出生于富山县,早年在中国东北度过。早稻田大学辍学后,一度经营餐饮业,因经营不善倒闭。1973年,因缘际会之中加入丧葬礼仪一行,做纳棺夫迄今已近四十年。1993年,将多年的日记心得整理成书出版,感动了万千心灵。2009年,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奥斯卡金像奖。
纳棺夫,即负责敛葬事宜的礼仪师。“汤灌”和“纳棺”为葬礼前两大重要步骤,即为亡者整理仪容,以酒精为之净身,让死者展现祥和庄严的容颜。

精彩书评

★这部优秀的作品将一位纳棺夫的生活描绘得忧郁而惆怅。
──《纽约时报》
★我真诚而由衷地对纳棺夫的生活世界和那些仪式怀有浓厚的兴趣,我想找到大多数人隐藏在谎言外衣下面的真实,找到生死背后隐藏至深的真实。
──泷田洋二郎(《入殓师》导演
★这是一段亲身“纳棺”历程的感受,从家庭、感情、亲情、宗教、科学……来尝试解析生死的现象与意义,以及他自己的过程与品味。
──李岗(知名导演)
★青木新门以全新的视野照亮了这个时代,成为了我们的新灯塔。作品探索生与死的界限,让人忍不住深思再三!
──高史明(日本知名作家)
★这是一部罕见的杰作,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生死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毕生问题,但这里用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的方式来观察。
──马克·谢林(评论家)
★作品可以说是奥斯卡上最不被青睐的一部,但它最终以罕见的题材和罕见的角度打动了所有评委。
──《东方早报》
★这部杰作将一位纳棺夫的生活与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万万千千人无不为之泪下。
──《新民晚报》
★这部优秀的作品以独特细腻的讲述方式,赢得了世人的普遍赞誉。
──《北京青年报》

目录

纳棺夫日记
第一章 雪雨时节
第二章 死之种种
第三章 光与生命
写在《纳棺夫日记》成书之后
后记
文库版后记

精彩书摘

纳棺夫日记
第一章 雪雨时节
今晨一早,就看见立山上已有落雪。
一股透骨的寒气在我的全身游走。从今天起,我就要开始汤灌和纳棺的工作。
答应接下这个活儿后,犹豫了两三日,但既然应承了人家,也不好反悔。咬咬牙决定,硬着头皮干吧。
所谓“汤灌。,是指清洗尸体.可不是真的伺候死者沐浴,而是用酒精把尸体擦拭一遍,再穿上叫“佛衣。的白色寿衣,为之梳头整理仪容,把两手摆放在胸前,并在手上戴上数珠,等等。“纳棺”则是指将“汤灌”之后的尸体装殓。
我第一单生意的对象,是一个七旬老人的尸体。我时运不济,老人是个大块头。他生前是个木匠,喝了酒后,从酒馆骑自行车回家,在路上摔倒了,头撞在路边排水沟的沿儿上,因而致死。
我人这行以来,一直只看别人干这些汤灌、纳棺的活儿,虽说见识了不少,然而一旦亲手来做,却难得要领,全身较劲,满身大汗。尸体的胳膊大都僵硬,很难顺利地穿上寿衣。
系腰带时,如果不像拥抱一般紧紧搂着尸体,根本无法完成。
我干这些活儿的时候,死者的二三十个亲戚朋友都屏气敛声地观看。
我一开始对死还抱有些许恐惧和厌恶,渐渐地,这些情感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是焦急和极度紧张,最后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捣鼓一番,总算是干完了。
尽管如此,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虽然守夜的诵经已经开始,丧主还是亲自送到大门口,跪坐下来双手触地,朝我深深施礼,诚恳道谢。这情景让我觉得有些奇妙。
回到家,我打开热水器,放水洗澡,妻子对我的举动满脸惊讶。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可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一些教育专着,很有感触。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阐述了自己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思考,这实实在在是作者以一个学者的思想在为我们解惑;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使我的心灵受到激荡,“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着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让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随意”与“从容”,突然间我觉得以前的“随意”是一种逃避,以前的“从容”包含着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运用了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他们凝练、隽永的文字和独到教育的阐释给我深深的启迪,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观和教育观。

评分

托泽,以教书为业的人。当他还是一个学生,一个十六岁的文科中学学生的时候,与艾克曼博士住在距歌德寓所仅几步之遥的同一幢房舍里。施托泽与跟他同住的一个同学有时当老人坐在他的窗下时,偶然会伴随着怦怦心跳瞥见他若明若暗的身影。两个孩子怀着真正从近处仔细看他一眼的热切愿望,求助于这个与他们同舍居住的助手,恳请他无论如何要为他们寻找这样一次机会。艾克曼天性和善可亲;他让两个孩子在一个夏日从后门进入这个著名寓所的花园,他们惴惴不安地站在那里等待着歌德,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他确实也走了过来,身着一件浅色外衣——大概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件法兰绒睡衣——每逢这一时刻在这里漫步,由于他看见了这两个孩子,便向他们走去,散发着eau-de-Cologne(科隆香水)的香味,自然是背着手,挺着腹,面带一副帝国直辖市法律顾问的表情,借以掩饰——这已被证明是可信的——他的尴尬,他站在他们面前,问他们的名字和要求——很可能同时问两个孩子,若果真如此,这就显得很严肃了,而且几乎不容作出回答。由于他们有点儿吞吞吐吐,老人建议他们努力学好功课,他们也许将这领会为:这胜似在这里张着嘴巴发呆,他们最好是坐下来做好自己的功课,——接着他继续走下去了。这个迷人的小伙子被吓丢了魂儿。这一场戏之后,伊莎贝拉来到监狱,与弟弟谈他们的处境--他们的讨论受到公爵的监视(3.1.48-149)。这是伊莎贝拉最糟糕的一刻。她告诉弟弟,她遭受着不堪的重负,希望弟弟接受死刑,这是她保住童贞的代价。他不能自己活着,却让她的耻辱蒙着自己的良心。弟弟的死与自己将会做出的牺牲相比,简直什么也不是。她接着公爵的话题告诉弟弟,死是多么不足挂齿。她的主题曲是死亡,而不是失去荣誉,但是,克劳迪奥以及大多数人,人性地--太人性地想要知道,是否就是应该这样。当她说明自己为了救弟弟的命必须要做的可怕的、不可能的事时,克劳迪奥就死的决心开始动摇。这是让人背脊发凉的一个场景,但也以其特点成为莎士比亚最具喜剧性的发明之一。当克劳迪奥发现伊莎贝拉根本无意按照安哲罗提出的方式救他的命时,他带着善意放弃了,他说:“你不能那么做。”伊莎贝拉欢欣地回答说,如果只是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正如克劳迪奥的命受到威胁一样,她就会像扔掉一个别针一样扔掉自己的生命。对她的这个说法,克劳迪奥回答说:“谢谢你,亲爱的伊莎贝拉。”话中的语气可想而知。于是,克劳迪奥开始让自己沉浸在那种

评分

想看又不敢看。。。。。。

评分

书是全新的,还没来得及看

评分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

评分

评分

看过电影了之后购买的,看了之后很多事很有感悟,好书

评分

  读书,让我更自信地面对生活。

评分

入殓师原作,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