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诗编年校注(套装全4册)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套装全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朝] 元好问 著,狄宝心 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5793
版次:1
商品编码:10395457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8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套装全4册)》为金元大家元好问诗集的全新整理本,分校勘、编年、注释三部分。校勘部分以毛本为底本,以李诗本、李全本、施本为主校本,参校方本、郭本、姚本,力求超过前贤,接近元好问诗的原貌;编年方面,主要以狄宝心的《元好问年谱新编》为基础,结合校注成果,对元氏全部诗作做系统考察,对相关成果得失做全面梳理;注释方面,近世注本皆为选本,此次针对现今研究需要提供较详的全诗注释。书后附录元好问诗篇目索引,便于查询。

目录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1册)》
前言
凡例
卷一 南渡前及三鄉时期
西溪二仙廟留题
初发潞州
结杨柳怨
长安少年行
隋故宫行
出京
阳兴砦
避兵阳曲北山之羊谷题石龛
梁園春五首
……
卷二 隐居嵩山时期
卷三 三为*令时期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2册)》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3册)》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4册)》

精彩书摘

卷一 南渡前及三乡时期
西溪二仙庙留题
期岁之间一再来(二)青山无恙画屏开(三)出门依旧黄尘道(四),啼杀金衣唤不回(五)。(校)
此诗姚本补收,其校记云:「此诗曾刻于陵川西溪二仙庙过殿之壁,又刻于元好问野史亭中。」
【注】
(一)二仙庙:在今山西省陵川县城南五里处。庙后殿廊檐内有金陵川状元赵安时所撰《重修真泽二仙庙碑》,言二仙女为唐贞元时人,受后母虐待,仰天号诉,感动上苍,乘龙仙去。阎凤梧等《全辽金文》收此文。
(二)期岁:一年。
(三)「青山」句:谓青山依旧像彩绘的屏风一样展示。恙:忧虑。
(四)黄尘道:黄尘飞扬的道路,兼喻凡俗的尘世。
(五)金衣:上引趟碑文言二仙「俱换仙服,绦衣金缕」。又金衣为黄莺的别名。句暗用唐金昌绪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谓黄莺直叫,一一仙所居清幽
雅境如梦破难寻。
【编年】此诗旧佚,编年向无考。元墓野史亭中石刻有《春服既成同冠者五六人重谒二仙庙》,末云「时泰和乙丑清明前三日并州元好问题」,下附刻此诗。本集《题张彦实陵川西溪图》诗有「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林影想依然。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句,自注:「此县,先君子旧治,宴游西溪,仆以童子侍焉。」此次宴游,有遗山嗣父元格等在,属泰和甲于年事。次年元氏「同冠者五六人重谒二仙庙」,故本诗首句有「期岁之间一再来」,是知作于泰和五年乙丑。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好货推荐!!!!!!!!!!!

评分

元好问的书,一直非常喜欢,这次买来珍藏!

评分

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是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辨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截至清末,大约不下于3000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目录 1简介 2代表作品 3新笔记小说 1简介 编辑 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特征。“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获得的自由空间,又可以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使其优势十分明显。 2代表作品 编辑 而笔记小说中的民间文学因素也是十分浓郁的,如在笔记小说相对较为成熟的魏晋、唐、宋时期以来的《搜神记》《世说新语》《太平广记》等,则是这方面的代表。然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笔记小说,又达到了相当高度。它的故事以及生活、视角与视点,均是平民化与带有十分明显的民间文学特色的,包含了许多传说、寓言、掌故、轶事,尤其是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带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它不仅是平民化的视角,即换句说,“是老百姓眼里的世界”,而且叙述及语言方式上则更是浓墨重彩,人物呈现出的想象与创造力,营构的鬼、狐世界,细节的夸张与变形,以及作品中的寓言性质及象征意义,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和人物与故事情节,则是他最大的特色。 但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尽管许多细节以及故事情节、甚至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作品从整体和宏观上却极其高度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真实。或许,无论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们都因吸取了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进行文学创作,才有了这异曲同工之妙。 3新笔记小说 编辑 现在新笔记小说的创作虽然还处于再创造与试验的阶段,它正方兴未艾,但我相信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人们一定会使新笔记小说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 在不久的将来新笔记小说一定会创造小说新辉煌的! 笔记小说可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宋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是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辨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截至清末,大约不下于3000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目录 1简介 2代表作品 3新笔记小说 1简介 编辑 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特征。“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获得的自由空间,又可以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使其优势十分明显。 2代表作品 编辑 而笔记小说中的民间文学因素也是十分浓郁的,如在笔记小说相对较为成熟的魏晋、唐、宋时期以来的《搜神记》《世说新语》《太平广记》等,则是这方面的代表。然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笔记小说,又达到了相当高度。它的故事以及生活、视角与视点,均是平民化与带有十分明显的民间文学特色的,包含了许多传说、寓言、掌故、轶事,尤其是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带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它不仅是平民化的视角,即换句说,“是老百姓眼里的世界”,而且叙述及语言方式上则更是浓墨重彩,人物呈现出的想象与创造力,营构的鬼、狐世界,细节的夸张与变形,以及作品中的寓言性质及象征意义,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和人物与故事情节,则是他最大的特色。 但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尽管许多细节以及故事情节、甚至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作品从整体和宏观上却极其高度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真实。或许,无论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们都因吸取了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进行文学创作,才有了这异曲同工之妙。 3新笔记小说 编辑

评分

非常经典的一套丛书,适合古典文学的爱好者,诗文有注解

评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评分

西汉马王堆《帛书》

评分

评分

活动期间买的,很不错!!!

评分

帮别人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