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与维修
作 者:于增信 等编著
I S B N :9787111452201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2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4年2月第1次
字 数:329000
页 数:205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原 价:29.80元
目录
前言
第1章发动机基本工作过程与总体构造
1.1能量转换与发动机的分类
1.1.1能量转换
1.1.2发动机的分类
1.1.3汽车用发动机
1.2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1.3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参数
1.4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分类
1.5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1.5.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5.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1.5.3工作循环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1.5.4发动机运转的平稳性
1.5.5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
1.6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1.6.1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6.2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1.6.3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的比较
1.7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8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发动机性能与评价
2.1发动机性能指标
2.1.1动力性指标
2.1.2经济性指标
2.2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2.2.1机械损失
2.2.2机械效率
2.3发动机使用性能特性
2.3.1发动机工况
2.3.2速度特性
2.3.3负荷特性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
3.1机体组
3.1.1机体组的组成及作用
3.1.2气缸体
3.1.3气缸盖
3.1.4气缸垫
3.1.5油底壳
3.1.6机体组的常见损伤
3.1.7机体组的检修
3.2活塞组
3.2.1活塞
3.2.2活塞环
3.2.3活塞销
3.2.4活塞组的损伤
3.2.5活塞组的检修
3.3连杆组
3.4活塞连杆组的装配
3.5曲轴飞轮组
3.5.1曲轴
3.5.2曲轴主轴承与轴向定位
3.5.3飞轮
3.5.4曲轴扭转减振器
3.6曲轴飞轮组的检修
3.6.1曲轴常见损伤形式
3.6.2曲轴裂纹的检修
3.6.3曲轴弯曲的检验与校正
3.6.4曲轴扭曲的检验与校正
3.6.5轴颈磨损的检修
3.6.6轴承(瓦)的选配与修理
3.6.7飞轮的检修
3.7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7.1曲轴主轴承异响
3.7.2连杆轴承异响
3.7.3活塞敲缸响
3.7.4活塞销响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换气过程与配气机构
4.1发动机换气过程
4.1.1发动机换气过程与配气相位
4.1.2充气效率
4.2配气机构的组成与类型
4.2.1配气机构的组成
4.2.2凸轮轴的布置形式
4.2.3凸轮轴驱动(正时机构)方式
4.2.4配气机构工作过程与气门间隙
4.2.5每缸气门数
4.3气门组件
4.3.1气门
4.3.2气门座与气门座圈
4.3.3气门导管与气门油封
4.3.4气门弹簧与弹簧座
4.3.5气门旋转机构
4.3.6气门组的检修
4.4气门传动组件
4.4.1凸轮轴
4.4.2挺柱
4.4.3推杆
4.4.4摇臂组
4.4.5气门传动组零件的检修
4.5配气机构的检查与调整
4.5.1气门间隙的调整
4.5.2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
4.6可变配气技术
4.6.1概述
4.6.2几种可变配气机构
4.7配气机构故障的诊断
4.7.1气门和挺柱异响
4.7.2气门漏气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汽油机燃油系统与燃烧
5.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5.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5.2.1混合气浓度
5.2.2化油器式汽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5.2.3电控燃油喷射式混合气的形成
5.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5.3.1正常燃烧
5.3.2不正常燃烧
5.3.3使用因素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5.3.4汽油机典型工况时混合气的形成、燃烧特点与控制策略
5.4汽油机燃烧室
5.5化油器
5.5.1供油装置
5.5.2化油器的类型
5.6汽油喷射系统
5.6.1汽油喷射系统的特点
5.6.2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5.6.3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5.7其他供油装置
5.7.1汽油箱
5.7.2汽油滤清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柴油机燃油系统与燃烧
6.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6.2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6.2.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6.2.2柴油机燃烧过程
6.2.3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6.3柴油机燃烧室
6.3.1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6.3.2分隔式燃烧室
6.4喷油器
6.4.1喷油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4.2喷油器的检修
6.5喷油泵
6.5.1柱塞式喷油泵
6.5.2分配式喷油泵
6.5.3喷油泵的检修
6.6调速器
6.6.1调速器的作用及分类
6.6.2两极式调速器
6.6.3全程式调速器
6.6.4调速器的检修
6.7喷油泵与调速器的调试
6.7.1供油时刻的调试
6.7.2调速器的调试
6.7.3供油量的调试
6.8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6.8.1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6.8.2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
6.8.3柴油机喷(供)油量控制
6.8.4柴油机喷(供)油正时控制
6.8.5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时间·压力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6.9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
6.9.1起动困难和不能起动
6.9.2动力不足
6.9.3转速不稳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进、排气系统
7.1进气系统
7.1.1空气滤清器
7.1.2进气歧管
7.2排气系统
7.2.1排气管
7.2.2消声器
7.2.3排气净化装置
7.3发动机增压和增压器
7.3.1增压度、增压比和增压的分类
7.3.2增压发动机的特点
7.3.3废气涡轮增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8章冷却系统
8.1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8.1.1冷却系统的作用
8.1.2冷却方式
8.1.3水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8.1.4冷却强度的调节
8.2水冷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8.2.1散热器
8.2.2散热器盖和膨胀箱
8.2.3水泵
8.2.4风扇和风扇离合器
8.2.5节温器
8.3冷却液
8.4水冷系统的检修
8.4.1散热器的检修
8.4.2水泵的检修
8.4.3节温器的检修
8.5冷却系统故障的诊断
8.5.1发动机过热
8.5.2冷却液渗漏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9章润滑系统
9.1润滑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9.1.1润滑系统的作用
9.1.2润滑方式
9.1.3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
9.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9.2.1机油泵
9.2.2机油滤清器
9.2.3机油冷却器
9.3曲轴箱通风
9.4润滑系统的检修
9.4.1机油泵的检修
9.4.2机油滤清器的检修
9.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
9.5.1机油消耗过多
9.5.2机油压力过高
9.5.3机油压力过低
9.5.4油位升高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发动机的装配、磨合及验收
10.1发动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10.1.1发动机装配前的准备
10.1.2发动机装配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10.2发动机的装配与调整
10.2.1安装曲轴
10.2.2安装(下置)凸轮轴
10.2.3安装活塞连杆组
10.2.4安装正时齿轮室盖及曲轴带轮
10.2.5安装机油泵、油底壳和集滤器
10.2.6安装气门组和气缸盖
10.2.7安装顶置凸轮轴
10.2.8安装飞轮、飞轮壳和离合器
10.2.9其他
10.3发动机的磨合
10.3.1概述
10.3.2冷磨合规范
10.3.3热磨合规范
10.4发动机大修竣工验收标准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内容介绍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与维修》以四冲程水冷发动机为主,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原理、拆装、检修、调整等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基本工作过程与总体构造,发动机性能与评价,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换气过程与配气机构,汽油机燃油系统与燃烧,柴油机燃油系统与燃烧,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发动机的装配、磨合及验收。
本书可作为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也适合汽车维修、汽车运用、汽车制造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阅读。
这本书就像我的私人汽车维修顾问,时刻为我提供专业的指导。我是一名兼职的汽车维修技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车型或者故障。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参考平台。它不仅涵盖了主流车型的发动机构造和维修方法,还包含了一些相对冷门的车型信息,这让我能够应对更广泛的维修需求。书中对各个部件的拆解和组装步骤都描述得非常详细,甚至包括了对一些特殊工具的使用说明。我记得有一次,我需要更换一台发动机上的正时皮带,之前我对此操作有些心虚,但当我参照这本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时,整个过程都显得非常流畅和有条理,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书中对电路部分的讲解也非常到位,对于我这种偏向机械维修的技师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它清晰地解释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之间的通信原理。这对于诊断一些电气故障非常有帮助。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ECU如何根据各种传感器信号来调整喷油量、点火时间等,从而实现最佳的发动机性能和排放。这本书让我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维修技能更加自信。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维修手册,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汽车“生命科学”的科普读物。我是一名对机械设计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一直以来都想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发动机的整体设计思路。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机械零件的罗列,更是从整体的“功能需求”出发,去分析各个部件的设计是如何服务于整体目标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发动机性能与排放”之间关系的分析,它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保证动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这背后涉及到无数的设计和调校的权衡。书中对各种“辅助系统”的介绍,比如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排气系统等,也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并且重点突出了它们与发动机核心部件之间的协同作用。我之前对“三元催化器”的作用一直不太清楚,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它在净化尾气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发动机燃烧效率之间的关联。这本书让我对汽车发动机的理解,从“零件的组合”提升到了“系统性的工程”。
评分作为一个对汽车结构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想深入了解我的“伙伴”是如何工作的,特别是那颗跳动的心脏——发动机。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本精美的汽车发动机百科全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让我欲罢不能。它从最基础的内燃机原理开始,层层递进,将复杂的机械运动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像。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类型发动机(如汽油、柴油,以及一些新兴的混合动力技术)的比较分析,让我对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的插图精美绝伦,不仅仅是静态的图示,很多甚至带有动态模拟的演示效果,仿佛能看到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燃油在高压下瞬间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如何驱动曲轴旋转。我经常会花很长时间去揣摩那些图示,试图将书中的知识与我日常看到、听到的车辆运行状况联系起来。书中对于发动机的日常保养建议也十分实用,比如如何根据季节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油,如何判断刹车片的磨损程度,以及一些简单的清洁和润滑技巧。这些内容对于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提升驾驶体验至关重要。我曾经因为不了解刹车系统的保养,导致刹车性能下降,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刹车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重要性,我以后一定会更加重视刹车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汽车发动机知识的探索欲,更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呵护我的爱车,让它保持最佳状态。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进入汽车维修行业的学徒,我真的非常幸运能够接触到这本书。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书中对发动机各个部件的名称、功能、材质等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并且配有清晰的图片,这大大减轻了我记不住陌生名词的压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发动机拆解与组装”的详细讲解,它将整个过程分解成了一个个小的步骤,并且强调了每一个步骤的注意事项。这就像是在我的脑海中预演了一遍,让我对实际操作更有准备。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故障排除的经验分享”,这些都是老师傅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我记得书中提到过一个关于“机油压力传感器故障”的判断方法,这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明白,汽车维修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背后的原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它让我从一个对汽车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了一个对汽车发动机有了初步认识的“准修理工”。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绝对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教学!虽然我接触汽车维修行业已经有几年了,但总感觉理论知识有些欠缺,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时,还是会捉襟见肘。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讲解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各种故障的根源和诊断方法。书中对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我理解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非常有帮助。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故障码”的解读,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代码,而是会解释每个故障码背后可能涉及的多个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检查和排除建议。这大大提升了我诊断问题的效率。此外,书中关于“维修流程”的讲解也很有条理,从初步检查到零部件拆卸,再到最后的装配和测试,每一步都清晰明了,充满了实操经验的智慧。我之前在维修一台发动机时,就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怠速不稳问题,翻阅这本书后,我找到了书中关于怠速控制系统故障排除的章节,对照书中提供的检查思路,最终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所在,解决了困扰我好几天的难题。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发动机性能提升和改装方面的基础知识,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了解一下总是好的,能开阔思路。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汽车维修不仅仅是机械的堆砌,更是对电子、力学、热力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提升自己对汽车发动机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的车辆维护工作。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期望值。它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原理和技术。书中对于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等,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并且配有精美的三维立体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方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配气机构”的讲解,它详细阐述了进气门和排气门是如何控制燃油和空气的进入以及废气的排出,以及凸轮轴是如何通过其形状来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机的。这对于我理解发动机的“呼吸”过程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一直以为只是简单地添加机油和冷却液就可以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些系统在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检查来确保它们的工作效率。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读取机油尺,如何判断冷却液的冰点和沸点,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生活技能。这本书让我对汽车发动机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了其核心构造和工作原理,让我对自己的爱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情。
评分这本书真的把我惊艳到了!作为一名汽车小白,我之前对汽车发动机简直是一窍不通,每次车子发出点异响都心惊胆战,只能乖乖去修理厂。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一堆我看不懂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活塞、什么是曲轴,它们在发动机里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书中大量的插图和清晰的图解,把那些原本抽象的机械原理变得生动形象,我甚至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发动机内部,亲眼看着那些零件如何协同工作。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讲解,而是非常接地气地结合了实际维修案例。当我看到书中对某个常见故障的分析,以及作者提供的详细排查步骤时,我脑子里立刻闪现了自己车子之前出现过的类似情况,瞬间茅塞顿开!而且,书中对于各种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也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包括一些日常保养的小技巧,比如如何正确检查机油、如何清洁空气滤清器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是普通车主完全可以自行完成的,大大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我特别喜欢它讲解“积碳”那一部分,原来那些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的罪魁祸首是这样产生的,而书中提供的清洗方法也详细易懂,让我不再对“积碳”感到神秘莫测。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的福音,它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直观的图示,带领我一步步走进了汽车维修的世界,让我从一个只会“打火”的司机,逐渐变成了一个对爱车有所了解、能进行简单维护的车主。
评分作为一名对汽车机械原理充满热情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内容详实的汽车发动机书籍。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满意的一本。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如何维修”的手册,更是一本关于“为何如此”的深度解析。书中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阐述,采用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方法,从热力学、流体力学到材料学,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燃烧过程”的章节,它详细解释了燃油在高压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点火时机和混合气比例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这对于理解现代发动机的精密控制非常有帮助。书中还对一些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比如缸内直喷、可变气门正时、涡轮增压等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并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优势。这让我对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曾经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迟滞”现象感到困惑,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其背后的物理原理,以及如何通过ECU的优化来改善这一现象。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知识水平,也为我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我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对汽车一直没有什么概念,但自从家里添置了一辆新车,我就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照顾它。这本书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揭开了汽车发动机的神秘面纱。书中大量的色彩鲜艳的插图和可爱的卡通形象,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一点都不枯燥。它从最基础的“汽车是如何启动的”开始讲起,就像讲故事一样,一步步告诉我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我学会了什么是“四冲程发动机”,以及活塞在里面是怎么跑“马拉松”的。书中还教我如何进行一些日常的检查,比如怎么看胎压,怎么检查雨刮器,还有怎么给汽车加“营养餐”(也就是燃油)。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安全驾驶的常识,比如在雨天或者雪天如何更安全地驾驶,以及在发现汽车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我以前总觉得汽车维修是很复杂的事情,只有男人才能做,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很多基础的保养工作,女生也可以轻松完成。我学会了如何检查车灯是否正常工作,如何清洁汽车内饰,甚至还学会了如何更换一个小小的保险丝。这本书让我对汽车不再感到陌生和畏惧,反而觉得它就像一个需要细心呵护的朋友。
评分对于许多车主来说,汽车就像一个“黑匣子”,我们只知道它能带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但对其内部 workings 却知之甚少。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翻译官”,将这个“黑匣子”的奥秘一点点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如活塞、气门、曲轴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点火系统”的阐述,它解释了火花塞是如何产生电火花的,以及这个电火花是如何引燃燃油,从而产生动力的。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车子在冬天启动时会比夏天更费力一些,原来是和温度、燃油雾化等因素有关。此外,书中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日常保养指南”,比如如何定期更换机油、如何检查冷却液、如何清理空气滤清器等。这些都是普通车主完全可以自行完成的,不仅能够省下不少维修费用,更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我以前总是懒得自己动手,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尝试自己给轮胎充气,并且学会了如何判断刹车片是否需要更换。这本书让我觉得,关心爱车的健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评分书有破损,
评分不错内容很实用
评分书不错。挺实用
评分不错,挺好的,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太慢了,建议效率高点
评分内容有点老,还在介绍化油器,不过多掌握些知识没什么坏处
评分还可以、、不错字迹很清晰、、内容很长细
评分不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