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名家:谢朓 庾信诗选

古典诗词名家:谢朓 庾信诗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杜晓勤 著
图书标签:
  • 诗词
  • 古典诗歌
  • 谢朓
  • 庾信
  • 文学
  • 唐诗
  • 南朝诗歌
  • 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
  • 名家诗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46557
版次:1
商品编码:10424649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4
字数:161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谢脁的诗丽新警,圆美流转,代表了齐梁时期诗歌的最高成就,对中国中古诗歌的格律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庾信则“穷南北之胜”,入北后更是形成独特诗风——“庾信体”,是整个南北朝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二人的诗境、诗艺对唐代诗人诗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诗歌天空中璀璨的明星。《古典诗词名家:谢朓庾信诗选》精心择取了谢胱诗64题68首,庾信诗61题80首, 而题解和注释亦有益于全面了解二人生平及诗作。

内容简介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最深厚、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由于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两大艺术特质,以简约的形式蕴涵了丰厚的韵味,所以一直受到作者与读者的青睐,其粹参与的广泛程度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时至今日,诗词在海内外仍拥有大批爱好者:自发成立的众多业余创作团体,大量的相关读物,为数众多的诗词网站,无一不在昭示着这种古典形式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谢胱的诗清丽新警,圆美流转,代表了齐梁时期诗歌的最高成就,对中国中古诗歌的格律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庚信则穷南北之胜,是整个南北朝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二人的诗境、诗艺对唐代诗人诗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诗歌天空中璀璨的明星。《古典诗词名家:谢朓庾信诗选》精心择取谢脁诗6堪题68首,庚信诗61题80首,按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分加题解和注释,对全面了解二人生平及诗作很有帮助。

目录

前言 1
谢胱诗选
答王世子 3
永明乐十章(其六) 4
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 5
临高台 6
琴 7
乌皮隐几 8
席 9
咏竹火笼 10
芳树 11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 12
和别沈右率诸君 14
离夜 15
鼓吹曲十首
入朝曲 16
校猎曲 17
从戎曲 19
登山曲 20
泛水曲 21
临溪送别 23
答张齐兴 23
春思 25
同羁夜集 27
望三湖 28
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 29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 31
和宋记室省中 36
同谢谘议咏铜爵台 37
奉和随王殿下(其十) 39
蒲生行 40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41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44
和王中丞闻琴 45
酬王晋安 46
直中书省 48
观朝雨 50
游东田 52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 53
同王主簿有所思 54
京路夜发 55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57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59
始之宣城郡 6l
出下馆 64
高斋视事 65
宣城郡内登望 66
后斋迥望 68
游敬亭山 69
游山 71
赛敬亭山庙喜雨 73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 75
落日伥望 77
冬日晚郡事隙 78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 80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 81
秋夜 84
同赋杂曲名秋竹曲 86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 87
送江水曹还远馆 88
赋贫民田 89
在郡卧病呈沈尚书 9l
和刘绘人琵琶峡望积布矶 93
将游湘水寻句溪 96
休沐重还丹阳道中 97
移病还园示亲属 100
治宅 101
玉阶怨 102
金谷聚 103
王孙游 104
怀故人 105
咏风 106
庾信诗选
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 111
入彭城馆 112
将命至邺酬祖正员 114
将命至邺 116
西门豹庙 119
燕歌行 121
奉和山池 125
梦入堂内 127
和咏舞 128
赠周处士 129
寻周处士弘让 130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其一、其二、其三、其六、
其八、其九、其十) 132
和张侍中述怀 142
和裴仪同秋日 150
奉报穷秋寄隐士 152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 154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 157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 159
集周公处连句 161
别周尚书弘正 162
重别周尚书(其一) 163
从驾观讲武 164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二首 166
和赵王送峡中军 169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一、其五、其六、其七、其十、
其十一、其十八、其二十二、其二十六) 171
对宴齐使 186
就蒲州使君乞酒 187
和侃法师三绝(其一) 188
正旦上司宪府 189
任洛州酬薛文学见赠别 192
奉报寄洛州 195
和刘仪同臻 198
园庭 199
寒园即目 201
游山 203
奉和示内人 204
夜听捣衣 205
归田 209
望野 21l
奉和赵王游仙诗 212
山斋 214
奉报赵王惠酒 215
有喜致醉 216
奉和夏日应令 218
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 220
和灵法师游昆明池二首(其一) 222
别张洗马枢 223
舟中望月 224
喜晴 225
晚秋 226
咏画屏风诗二十四首(其二、其三、其十三、其十六、
其二十一、其二十二) 226
寄徐陵 232
和庾四 233
忽见槟榔 234
秋夜望单飞雁 235
对酒歌 236
昭君辞应诏 237
出自蓟北门行 239
乌夜啼 240
怨歌行 242
舞媚娘 243

精彩书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自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题解
三山,《文选》李善注云:“山谦之《丹阳记》日:‘江宁县北十二里
滨江,有三山相接,即名为三山。旧时津济道也。”’此诗为建武二年
(495)春,谢胱出守宣城途中作,写诗人登山远眺,回望京城所见江边美景
及依依不舍的思乡之情。“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境界宏阔,色彩
绚丽,成为谢脁诗中最受人推崇的写景名句。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
中写道:“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即表示了对谢胱此诗的激
赏。

前言/序言


《古韵新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流转与意境营造》 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绵延千年的河流,流淌着华夏民族最深沉的情感,承载着最细腻的智慧。它以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万千气象,抒发着悲欢离合,传递着人生哲思。这门艺术,不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灵魂的低语,是对自然、社会、个体命运的深刻体察与诗意表达。 本书《古韵新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流转与意境营造》并非专注于某一位或某几位特定诗人,而是致力于从更宏观的视角,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方面的普遍规律与独特魅力。我们将穿越时空的藩篱,拂去历史的尘埃,去感受那些在诗句中跳跃的脉搏,去领略那些跃然纸上的壮丽山河与细腻心绪。 一、情感的万花筒:诗词中情感的维度与流变 中国古典诗词,堪称人类情感的百科全书。从喜悦到悲伤,从激昂到低沉,从孤寂到团圆,几乎所有人类可能体验到的情感,都能在诗词中找到最贴切的表达。 离愁别绪的千古绝唱: 离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永恒的主题。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不舍;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净,到“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凄婉。这些诗句,不仅仅是对一次分别的记录,更是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对友谊、亲情的珍视。我们将在诗词中追溯离愁别绪的不同层次,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写、动作刻画、心理抒发等多种方式,将内心的不舍与思念层层递进,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山河壮丽与家国情怀: 壮丽的祖国山河,是无数诗人灵感的源泉,也是他们抒发家国情怀的载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无不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深沉的家国情怀。本书将探讨诗人如何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山川之间,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烘托或映射自己的壮志、忧虑,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关切。我们将看到,壮丽的山河不仅是诗歌的背景,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延伸。 爱情的婉转与隐晦: 相较于现代直白的爱情表达,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爱情,往往更加含蓄、婉转。即使是炽热的爱意,也常常被巧妙地藏匿于对花鸟、月色的描绘之中。“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欲语还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物是人非,“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无奈,都饱含着深刻的爱情主题。本书将剖析诗人们如何运用象征、比喻、设问等手法,将缠绵悱恻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朦胧中传递出别样的韵味。 人生哲思与生命感悟: 许多诗词不仅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社会哲学的深刻思考。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及时行乐,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缘而安;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之道,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时光易逝。这些诗句,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生命感悟,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将深入解读这些诗篇背后的哲理,思考诗人是如何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体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意境的丹青:诗词中意境的营造与审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最迷人的艺术特质之一。它是一种情与景的交融,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体验到的、超越文字本身的、丰富而生动的整体感受。 情景交融的典范: 优秀的诗篇,总能做到情与景的浑然一体。诗人并非简单地堆砌景物,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景物之中,使其拥有生命,与诗人的心绪产生共鸣。例如,在写景时融入哀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写愁时借景,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表现离人的无限思念。本书将深入分析诗人们是如何通过“移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将客观的景物赋予情感色彩,从而创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 时空塑造的艺术: 意境的营造,离不开对时间与空间的巧妙运用。诗人可以在寥寥数语中,勾勒出广阔的空间,例如“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也可以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绘,营造出历史的沧桑感或瞬间的永恒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笼寒沙,月笼白沙”营造出凄冷迷茫的夜景,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勾勒出一幅宁静幽远的月夜图。我们将探讨诗人们如何通过对“景”、“物”、“声”、“色”、“味”等多重感官元素的调度,以及对“开合”、“虚实”、“动静”等空间的把握,营造出不同时空下的独特意境。 虚实相生的妙处: 诗词的意境,常常建立在虚与实之间。实景是诗歌的基础,而虚境则是诗歌的升华。诗人通过对现实景物的描绘,引出内心的联想,创造出诗歌的“境”。例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实景,引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虚境,将孤独的情感推向了极致。本书将分析诗人们如何运用“留白”、“暗示”、“联想”等艺术手法,在实与虚之间穿梭,让读者在感受具象景物的同时,也能捕捉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意念,产生丰富的想象。 留白与想象的空间: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常常通过“留白”,将情感和意蕴的空间留给读者去填补。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看似平淡,却足以引发读者对春日美好,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淡淡情思的无尽联想。本书将探讨这种“留白”艺术的精妙之处,以及它如何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诗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与解读。 三、语言的魔力:诗词的凝练与韵律之美 诗词的强大生命力,离不开其精炼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 锤炼字句的极致: 诗歌的语言,讲究“炼字”之功。一个字的增减,可能就会让整首诗的意境天翻地覆。例如,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本书将通过对经典诗句的分析,揭示诗人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挖掘出词语最深层的含义和最恰当的语境,达到“言简意赅”、“句句珠玑”的效果。 声律的和谐之美: 诗词的音韵,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平仄、押韵的交织,使得诗歌具有音乐般的美感,易于吟诵和记忆。无论是律诗的严谨格律,还是绝句的清丽明快,亦或是词的婉转跌宕,都体现了语言在声律上的高度成熟。我们将初步探讨诗词的声律特点,理解它们是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何在阅读时带给读者听觉上的享受。 《古韵新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流转与意境营造》 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全新视角。我们不预设固定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在感受、体悟、思考中,与千年前的诗人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去品味那份独特而隽永的东方美学,去感受古典诗词穿越古今、永不褪色的生命力。这既是一次文学的探索,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一同沉醉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璀璨星河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拿到《古诗文名家:谢朓 庾信诗选》时,我有些犹豫。毕竟,对于谢朓和庾信这样稍显“古老”的诗人,是否真的能够读出新意,我心中并无十足把握。然而,读过之后,我的顾虑不翼而飞。谢朓的诗,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让我觉得他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他的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意味深长,细品之下,总能发现新的妙处。

评分

这本《古诗文名家:谢朓 庾信诗选》的出现,无疑是对我个人阅读品味的一次极大拓展。过去,我总觉得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似乎总笼罩在一层“承前启后”的尴尬氛围中,既不如汉魏的雄浑,又不及唐诗的辉煌。然而,阅读谢朓的诗,我看到了他诗中描绘的山水之美,那种清新淡雅,却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着实让我为之动容。特别是他笔下的“江南”,仿佛一下子具象化,不再是抽象的地域概念,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真实写照。

评分

我一直对文学作品中“时代”与“个体”之间的关系颇感兴趣。而《古诗文名家:谢朓 庾信诗选》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谢朓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风雅与对自然的依恋,即便身处官场,也似乎不忘诗意的栖居。而庾信的诗,则深深地烙上了那个分裂动荡时代的印记,他的悲歌,既是个人的命运写照,也是时代的一声叹息。这本书的选本编排,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将这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伟大的诗人并列,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文学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独特魅力。

评分

翻开《古诗文名家:谢朓 庾信诗选》,最先吸引我的,是那股扑面而来的苍凉与悲壮。庾信的诗,尤其是他后期在战乱中的作品,那种家国飘零的无奈,个人命运的跌宕,读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我尤其喜欢他那首描绘战乱场景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绝望和不屈,让我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本书的注释也非常到位,对于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唐诗宋词的痴迷,远胜于对其他朝代的文学作品。然而,最近偶然翻阅一本《古诗文名家:谢朓 庾信诗选》,却意外地开启了我对南北朝诗歌的全新认识。说实话,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谢朓和庾信这两个名字,仅限于模糊的印象,知道他们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但具体作品风格,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诗歌,而是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带领读者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评分

少年

评分

不错

评分

质量还行吧书内容很好的,编写还行吧东西,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我们没有把重点放在语法规则的叙述上,而是放在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上,通常由几个例题引出一种语法规则,通过一些求解具体问题的程序来分析算法,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既注重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又注意易读性和启发性。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一开始就介绍程序,要求学生编写程序,通过反复编写、运行程序来掌握语言的规定和程序设计的方法。同一个语法规则、同一种算法,在选择例题时也是由简到难,逐步呈现给学生。在学习上不要求学生死记语法规则,而是要求学生能把各个孤立的语句组织成一个有机的、好的程序。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让学生在编制程序过程中不断总结、巩固,达到学会方法、记住语法规则,提高设计技巧的目的。 《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之一。作为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 能够熟练地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具备调试程序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及其他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该课程有实际应用价值,为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是后续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计算机二级考试所统一要求的课程之一。 笔者多年来为从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与实习,结合国内外优秀编程语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最快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扎实地掌握C语言的内容,并能运用自如  恩格斯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初学者能尽快地掌握计算机知识,进入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接触计算机时,很多学生感到新奇、好玩,这不能说是兴趣,只是一种好奇。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大量的规则、定义、要求和机械的格式出现,很容易使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为了把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学习兴趣,授课时我们改变过去先给出定义和规则的讲授办法,而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努力把枯燥无味的“语言”讲的生动、活泼。   在第一节课上,就给学生找一些《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已学课程的问题,用算法语言来求解,使学生体会程序设计的用途和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个语法规则、同一种算法,在选择例题时也是由简到难,逐步呈现给学生。在学习上不要求学生死记语法规则,而是要求学生能把各个孤立的语句组织成一个有机的、好的程序。

评分

名家选译,注释精准,值得阅读

评分

非常喜欢,支持京东!

评分

乘着活动屯书。

评分

这套书不全了真可惜,买一本算一本吧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质量挺好的,质量挺好的

评分

将就,买多了一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