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临证应用 套装3本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临证应用 套装3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子益李可校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圆运动
  • 经络
  • 穴位
  • 诊断
  • 治疗
  • 临证
  • 传统医学
  • 养生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802316461
商品编码:1043563061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套装目录 (以实物为准)
  序号   ISBN   书名    105.00(元)   作者
  1   9787506747332   书名 圆运动古中医临证应用   39.00(元)   作者
  2   9787802312074   书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8.00(元)   作者
  3   9787802316461   书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   39.00(元)   作者
  内容简介

圆运动古中医临证应用

用圆运动的理论阐述、指导中医临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力求把“复杂的问题直观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帮助大家对圆运动的理解,对如何在临证中去应用圆运动的理论有所参考。用“圆运动的理论指导临证,以临证的实例印证圆运动的理论”就是出版本书的宗旨。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 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 中医系统科学,成为当代继承发展中医学的入门向导、成功阶梯。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

本书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续集,按照原书下篇目录,从彭子益作品的其他版本:《系统的古中医学》、《惟物论的系统医学》、《实验系统医学》中辑录,以补充完善全书,力求全面体现彭子益学术思想体系全貌,并附录部分临床应用论文,帮助读者更好的学习理解本书,具体内容情况如下: 一、原理下篇 此篇内容是原理上篇的进一步深化,是民国29年四川国医学院版《系统的古中医学》原理篇内容,其内容有部分与上篇重复,为了便于上下文理解,同时为保持原貌予以保留。此篇内容适于学医已成,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学习。 二、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 彭氏认为人身表有荣卫,里有脏腑,皆六气之所生,《伤寒论》六篇是讲伤寒本气自病的道理,本篇从六气表里人手,理清伤寒六篇的理路,以本气自病为主线,把全书内容贯穿起业。本篇分上、中、下三篇以及传经篇、疑难篇、类伤寒病篇,由易到难,每篇后对读法又作一总结,是学习《伤寒论》好教材。 三、时方改错篇 是作者针对当时学医多从《汤头歌诀》入手,而此书方义解释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本书用河图圆运动的理,阐述方义,改正原书的错误,是一本极有价值的方剂书。对《汤头歌诀》中解释完备的,则评为“原解极好”,具体内容可参阅原书。 四、杂症治法篇 此篇内容以《惟物论的系统医学》杂症治法篇为底本,参考《实验系统中医学》杂病根源篇辑录,此篇主要内容为用圆运动的原理,讲解十二经升降主病,寒热虚实诸证,用温清补泻之法,恢复升降之理。 五、金匮药性脉法医案女科外科读法篇 此篇是彭氏学医的心得,他从圆运动的原理出发,介绍了金匮、药性、脉法、医案、女科、外科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的著作。 六、附录 1.《实验系统中医学》伤寒理路篇 此篇包括《伤寒论》药性简释、方名次序、六经提纲、经方歌括以及《伤寒论》原文(未录入)。其经方歌括不以背诵药物组成为目的,而是讲方剂功效应用为主,是独具特色的方歌,也是学习、运用经方的助手。 2.中医的王道之法是李建西医生在李可老师指导下,研究《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心得,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圆运动的理,生动活泼地用自己的实践证实了古中医的疗效,是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不可多得的好资料。 七、此次点校出版对原书段落重新标点,并整理出目录,对明显印刷排版错字、缺字、重复在原文上直接改正,统一修改了古今通假字,竖排改为横排,以求更易于阅读。 八、原书“注释王孟英先生医案篇”遗失,未能补入;《实验系统医学》温病汗泄篇与温病本气篇类同,未录入;《实验系统医学》系统药性篇与药性提纲篇类同,未录入;《实验系统医学》伤寒理路篇中的经方原文未录入。

  目录

圆运动古中医临证应用


中气

——气机升降出入之动力

中气极虚昏厥一例

——中气大虚,症非不治

自幼哮喘,中气虚散危症

——久病及肾,固纳元气为急

表与荣卫

——荣卫交合宣收平衡即是表

外感流涕与荣卫

——外感病均由外邪引发

外感缠绵高热,太少同病

——荣卫之虚缘于中气之虚

外感一例

——气虚外感汗兼补

肺结核咳嗽治验一例

——至今年过八旬,健康胜过往昔

上火便秘中气虚,运轮复轴调荣卫

——内病外治,和外以安内

温病疑似甲流感(附温病预防方)

——误用石膏,犯了虚虚之戒

乌梅三豆汤预防温病的意外疗效

——白发转黑,数年高血压症亦愈

乌梅白糖汤三豆饮的临症应用

——这些食品如何能治病

人流术后高热一例

——甘温能除大热

圆运动的脾胃运化原理

——胃气右旋而降,脾气左旋而升,形如“石磨”

胃经不降痞胀

——运旋中气降胃气

胃不和则寐不安

——不用安神之药而取效

抑郁不寐,冲气上干,木土不和

——便燥三年,心情抑郁,疑虑重重

大便秘结梗阻一例

——重症危象,急救元气

三年失眠,胆经不降,相火上逆

——子时发热,上热下寒

脾经不升,下利清谷

——便溏腹泻四十年,久治不愈

肝经不升痔下血

——培补中气,以助运旋之力

肝木气郁疏■失常

——中气运旋无力,相火不能下降

数日不寐一例

——肝肾虚寒,胆经不降

经行崩漏一例

——肝木不升漏血崩,肝肾损伤元气弱

月事淋漓不净一例

——下焦虚寒肝不升,漏下亦因金不敛

少腹剧痛八年,厥阴寒邪深伏

——急则治标,先通大便

胆经能决十一经

——真阳不秘,龙雷之火逆腾

甲状腺肿大,多发结节

——胆胃不降先治中

乳腺增生,左乳结节,甲状腺结节

——厥阴伏寒

嗜酒伤肝肾,面目黧黑心悸时发

——寒湿之邪外出,腹泻黑水

肾水亏虚经水闭,胆经不降右目赤

——未用调经之方,而经水来潮

经闭半年,中气虚衰,肾水不足

——气血充盈,自能行经

小儿疱疹,木火刑金

——儿病治母,亦是给药途径之一

自汗盗汗,元气不敛虚极欲散

过用温阳,肺胆不降耗伤真阴

——为何附子用量已近100g,反大汗出

眩晕欲倒,下元虚损

——虚阳上越则头晕

2型糖尿病,中重度脂肪肝

——服药月余,中重度脂肪肝完全康复

火不生土,糖尿病轰热自汗一例

——服药一月,血糖正常,诸症好转

盗汗自汗数月,肺金不能收敛

——服药发出陈年痼疾,手术切除不能治本

高血压致眼底出血

——真阳虚损不能镇纳群阴

高血压,阳明不降

——浊滞阳阴,降机不畅

高血压二十余年,肝用太过

——升散而不收,肝阳上亢

疑难病一例

——冷热不定,游移疼痛,十剂而愈

三十多年肩周炎,筋脉拘挛

——见效之快实出意料

风湿性关节炎,痛不可忍,感寒更甚

——太阳少阴表里同病

强直性脊柱炎两年

——寒凝督脉

腰痛不能俛仰,腰椎间盘膨出年余

——骨病从肾论治

干燥综合征

——圆运动复圆,命火自然化生

更年期综合征

——中气虚则不能收摄

肾炎潜血,脾肾虚寒,自幼孱弱,嗜食寒凉

——温补肾阳以制少阴寒邪

肾炎十多年,视物不清如隔雾水

——肾精不能上达于目

风心病心衰,喘憋不得卧寐

——外邪内陷,邪之来路即是邪之出路

心脏病搭桥四根术后,脑动脉梗阻百分之九十

肾萎缩积水,腹主动脉瘤

——心阳衰微,血脉凝阻

一气贯穿圆运动

——道生一气

人体十二经圆运动图解

——如环无端.生生不息

十二经与天之六气

——天人相应

五脏六腑及主病略述

——皆本气自病

脏腑的五行生克

——圆运动自身维持其运动之圆的本质

煎药、服药方法须知

服药禁忌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一、原理上篇

导言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阴阳

五行

五行相生相克

六气

人秉大气五行而生脏腑

十二经名词的说明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详细说明

大气圆运动范围图说

二、古方上篇

导言

理中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麦门冬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桂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麻黄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四逆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附子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乌梅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桃核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小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读“伤寒论”十方读法五条

三、温病本气篇

导言

温病的意义

病在荣卫

病在气分

病在肠胃

病在血分

两感温病

冬温

鼠疫

湿温

温病的坏病

温病系阴虚亦系阳虚

养阴液保阳根必先保中气

温病脉是虚象

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

温病出疹之关系

温病汗下之过

温病与燥病之分别

温病误用石膏必死

《内经》经文读法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

《温热经纬》与《温病条辨》的学法

乌梅白糖汤治愈温病发热十五案

四、儿病本气篇

五、时病本气篇

六、古方中篇

七、古方下篇

八、脉法篇

九、舌胎篇

十、药性提纲篇

十一、金匮方解篇

十二、伤寒论方解篇

十三、生命宇宙篇

编后语

后记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


一、原理下篇

系统的认识

阴阳的认识

五行的认识

五行相生相克的认识

人秉五行气质丽生脏腑的认识

六气的认识

十二经名词的认识

五脏所主的认识

气血的认识

荣卫的认识

药性大概的认识

脉法大概的认识

结论

二、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

读法总纲

上篇

中篇

下篇

传经篇

疑难篇

类伤寒病篇

读法总结

三、汤头改错篇

补益之剂

发表之剂

攻里之剂

涌吐之剂

和解之剂

表里之剂

消补之剂

理气之剂

理血之剂

祛风之剂

祛寒之剂

祛暑之剂

利湿之剂

润燥之剂

泻火之剂

除痰之剂

收涩之剂

杀虫之剂

痈疡之剂

经产之剂

四、杂症治法篇

十二经升降主病提纲诀

胃经不降主病诀

脾经不升主病诀

胆经不降主病诀

肝经不升主病诀

肺经不降大肠经不舞主病诀

心经不降小肠经不升心包

经不降三焦经不井主病诀

膀胱经不降肾经不升主病诀

总结

五、金匮药性睬法医案女科外科读法篇

金匮读法

药性读法

附录:《长沙药解》——甘草、薯蓣、羊肉、附子、黄连、黄芩

脉法读法

医案读法

女科读法

外科读法

附录一 伤寒理路篇

要旨

《伤寒论》药性简释

方名次序

六经提纲

《伤寒论》歌括

附录二 中医的王道之法——李建西

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用户评价

评分

认真学习

评分

书不错,发货很快。很满意

评分

书是全新,应该是正品,给个好评。

评分

书还好,就是物流太慢。

评分

书还好,就是物流太慢。

评分

很好

评分

分开发货的,很快就收到了,书很好,保护很好

评分

老师推荐的看到后有点恐慌,这么多啊,看不完了,书还是蛮好的,慢慢研究吧

评分

认真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