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的倒影》
《素履之往》
《即兴判断》
《琼美卡随想录》
《温莎墓园日记》
《我纷纷的情欲》
《西班牙三棵树》
《鱼丽之宴》
《巴珑》
《伪所罗门书》
《诗经演》
《爱默生家的恶客》
《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谈木心》
《木心诗选》
这是文学的礼物,木心粉丝期盼已久的, 收入《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西班牙三棵树》《素履之往》《我纷纷的情欲》《鱼丽之宴》八种图书,这也是木心经典著作的珍藏版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 木心生前出版的后一批文学作品——木心编订自己的集子精益求精,跟此前出版的八种作品一样,这五种也是他精挑细选篇目而成的。弟子陈丹青说,“先生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本盒装书收入木心生前出版的后一批文学作品五种,《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爱默生家的恶客》。
《诗经演》——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相隔三千年,木心说:“诗三百,一言蔽,会吾中。”《诗经演》,依据《诗经》创造性地注入现代内容,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文字是古典的,观念是现代的。曾是木心“天书”,今由古文学专家注解。
《巴珑》——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巴珑”本是马德里的酒壶。巴珑在西班牙,也在木心家里。一如本书收录的诸诗,诗人是世界的异端,自我放逐,也是世界的中心,对人类的价值不可回避地面对。
《伪所罗门书:不期然而然的个人成长史》——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将他人的“文”句,醍醐事之,凝结为“诗”句,从魔毯上挥洒下来,岂非更其乐得什么似的。这是木心看重的“不期然而然的个人成长史”。
《云雀叫了一整天》——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收入《火车中的情诗》、《女优的肖像》、《伏尔加》等一百余首意境深远、金句纷披的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更具可读性。
《爱默生家的恶客》——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小说集。其中有木心一篇专写沮丧的文学作品,并重解三言二拍,再造中国古体小说的新风格。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
▲ 木心先生的“后时光”,陈丹青的“守护与送别”——
陈丹青在《守护与送别》中这样写道,“11 月中至12 月下旬,我几度守在木心病榻前,之后,是他的葬礼。谁曾守护亲属挚友走向后的路,或对人的殒灭的真相,不惊讶,不陌生?但这是我一次目击垂老的人,病危,衰竭,死。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后一课。”
▲ 首次发表若干珍贵照片,病榻前陈丹青一次描绘先生——
○ “木心从不让我画他,这是我一次描绘先生,也是后一次。画时,他浑然不知。”
○ 木心晚年诗集《伪所罗门书》手稿本
○ 木心《我纷纷的情欲》手稿本
○ 2005年木心回国探看乌镇为他故园营建的新居,在上海停留期间,与上海作家陈村、孙甘露、王淑瑾、尹庆一等有过愉快的会面,喜滋滋为他们签自己的书。
○ 2010年12月纽约电影人为木心拍摄纪录片期间,他已渐渐习惯面对摄像。
○ 12张珍贵照片。2011-1927的木心。
▲ 首次发表木心先生的《狱中手稿》对话、节录和致读者信
关于木心先生的66页狱中手稿,木心的研究者、翻译者童明教授曾与木心在2000年有过一次对话。此外,木心本人曾从手稿中选出5段摘录。这两份文本的汉语版从未面世,本纪念专号全文发表。
▲ 收录梁文道、陈子善、钟立风、童明、春阳、顾文豪等人文章
▲ 收录木心先生的丧仪文本和乌镇、北京两地追思会长篇实录
▲ 收录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来信选登、章节摘引、后一课
内容推荐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这是一份郑重的纪念,更是一组历史的见证——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与艺术史中,木心先生是一个的孤例:他的几乎全部创作生涯,鲜为人知, 直至他79岁那年,他的文学著作始得陆续在他的祖国大陆出版;到他逝世为止,木心著作被阅读的时间,仅仅6年;在他逝世之后,他的有限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人,才有机会来到他身边,向他致敬,与他告别。可以说,木心先生真正被重视、被尊敬的过程,仅在过去一年,刚刚开始。
因此,本辑的内容并非“温故”,而是一组当下的实录。虽然木心先生是已故的老人,他的创作与思想,却是簇新的遗产。
《木心纪念专号》(《温故》特辑)共分上中下三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上辑收入了木心先生的讣告、桐乡告别仪式的悼词、乌镇与北京两地追思会的长篇实录。中下辑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属、挚友、学生,及海内外读者的多篇文章,还有木心从未发表的《狱中手稿》对话和致读者信。
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2012年底,先生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的课堂笔录《文学回忆录》经整理出版,引起读书界巨大反响。许许多多普通读者开始关注木心,走近木心的文学世界,木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但阅读木心,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始。他留给时代的问题,留给艺术的问题,还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探讨。年来从读书界到学界,关于木心文学创作的研究评论文章越来越多,有感性表白,有理性对话,我们从大量的评论和纪念文章中,选取值得记录保存的,合编为《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温故》特辑)》。
特辑共分五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辑一收入了木心先生的遗稿两篇,辑二、辑三刊载了海内外读者、学者的多篇文章与座谈会的文字实录,辑四选录了台湾文化界十余位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关于木心的谈话录,以及《文学回忆录》出版一年来大陆读者的阅读反馈,辑五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友、学生的纪念文章,还有从未发表的木心先生晚年与青年读者的谈话实录。
每年 2 月 14 日,是年轻人记得的一个日子。在木心读者的记忆中,这一天,正是诗人的生日。他离开我们三年了,本社《温故》又到了推出纪念专号的日子。
近有位青年音乐人为木心的小诗《从前慢》谱了曲子,亲自弹唱,播出后,不胫而走。木心先生也曾经作曲,但生前从未被演奏,更没有人为他的诗谱曲,现在,他的读者唱出了一首木心的诗歌。
《木心逝世三周年纪念专号》共分四辑,每一辑篇首,我们再次披露木心遗稿中的若干短句和段落,与专号中的众声喧哗构成有趣而富深意的对照。本专号选用的图片也大致是此前从未发表的。
辑一,收入木心先生讲述的遗稿一篇《我的〈九月初九〉》。辑二,谈木心的家世和早年生活,与夏承焘、茅盾的关系,与读者的故事,寻访杰克逊高地木心故居,以及《再见木心》纪录片试映会实录。辑三,集录童明、巫鸿、李劼、杨泽、曹立伟诸文,李劼说:“木心的溘然谢世,无意间让文学诺贝尔奖……丧失了领受一个自屈原、李白、杜甫以来诗意盎然的中国诗人加冕该奖的机会。”辑四,陈丹青纪念木心逝世三周年的一篇文章《杰克逊高地》,以及在木心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的发言等。
三年来,木心在读者中的反馈与影响,应由生者的“怀念”与读者的“惊艳”,逐步趋向严肃而深沉的研究。这一研究尚待有形的机构、适切的人选,它的难点、规模、命题、方式,眼下难以测知。它向所有木心的读者开放,目前我们所能刊发的有限文本,显然是这一长途跋涉的初始。有鉴于此,从明年开始,本社拟将这份温故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仍于每年年初木心先生诞辰之日出版,为有志于此的读者与作者,贡献小小的空间,俾便木心研究初具雏形。
【一辑】
阿里山之夜
贡院秋思
思绝
还值一个弥撒吗
夜晚的臣妾
安息吧,仇敌们
河边楼
春汗
格瓦斯
而我辈也曾有过青春
点
杰克逊高地
【二辑】
芹香子
歌词
眉目
五月
脚
如歌的木屑
J J
以云为名的孩子
雅歌撰
十四年前一些夜
春寒
五岛晚邮
我至今犹在等候
论陶瓷
【三辑】
中世纪的第四天
圣彼得堡复名
从薄伽丘的后园望去
夏夜的精灵
末度行吟
东京淫祠
巴珑
智利行
伊斯坦堡
波斯湾之战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家餐厅
巴黎—法兰克福
洛阳伽蓝赋
中国的床帐 Ⅰ
中国的床帐 Ⅱ
清嘉录 其一
清嘉录 其二
【四辑】
色论
假的
雪掌
从前慢
道院背坡
槭Aceraceae
指纹考
大心情
火车中的情诗
时间囊
波斯王卡斯宾
帆船颂
啊,回纹针
牛奶?羊皮书
骰子论
醉史
论鱼子酱
论白夜
湖畔诗人
冬旅新英格兰
论悲伤
论幸福
它们在下雪
阿尔卑斯山的阳光面
旗语
论诱惑
咆哮
末期童话
索证者
跟踪者
哈理逊的回忆
普罗旺斯
【五辑】
知与爱
雨后兰波
啊 米沙
夕殿
祭叶芝
魏玛早春
《凡?高在阿尔》观后
俄国纪事
夜
叶赛宁
Parma
卡夫卡的旧笔记
再访帕斯卡尔
剑桥怀博尔赫斯
寄回哥本哈根
寄回波尔多
【六辑】
汗斯酒店
诸圣瞻礼节
艾伦
黎巴嫩
快乐的伤兵
尼罗河
那末玫瑰是一个例外
入埃及记
夜糖
预约
雪橇事件之后
我的农事诗
贝壳放逐法
黑海
巫女
望着苏门答腊海岸
OK
锡耶纳
生命
都灵
【七辑】
同袍
籊籊
黄鸟
七襄
玉尔
柔至
繁霜
肃肃
焕焕
负暄
污浣
关关
其雨
将骐
厥初
雾豹
如英
乌镇
怀里
不如
蟋蟀
恒骚
白鸟
何草
谓尔
他山
鱼丽
击壤
鹿鸣
终识
炰烋
英玉
上天
王事
鸠鸣
鱼在
日益
人有
有客
□旐
以濯
人异
人之
观水
为关
钧是
明道
【芹香子】
你是夜不下来的黄昏
你是明不起来的清晨
你的语调像深山流泉
你的抚摩如暮春微云
温柔的暴徒,只对我言听计从
若设目成之日预见有今夕的洪福
那是会惊骇却步莫知所从
当年的爱,大风萧萧的草莽之爱
杳无人迹的荒垅破冢间
每度的合都是仓猝的野合
你是从诗三百篇中褰裳涉水而来
髡彼两髦,一身古远的芹香
越陌度阡到我身边躺下
到我身边躺下已是楚辞苍茫了
【J J】
十五年前
阴凉的晨
恍恍惚惚
清晰的诀别
每夜,梦中的你
梦中是你
与枕俱醒
觉得不是你
另一些人
扮演你入我梦中
哪有你,你这样好
哪有你这样你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大卫】(交给伶长/ 用丝弦的乐器)
莫倚偎我
我习于冷
志于成冰
莫倚偎我
别走近我
我正升焰
万木俱焚
别走近我
来拥抱我
我自温馨
自全清凉
来拥抱我
请扶持我
我已衰老
已如病兽
请扶持我
你等待我
我逝彼临
彼一如我
彼一如我
【论诱惑】
“我能抗拒任何事物
除了诱惑”(王尔德)
我能抗拒任何诱惑
直到它们被我所诱惑
(作者), (作者)
[出版说明] 木心的九堂文学课,陈丹青的五册原始笔记
[ 一讲 ] 谈自己的作品 (1993.3.7)
同步阅读:《即兴判断》代序、《塔下读书处》
[ 第二讲 ] 再谈萨特,兼自己的作品 (1993.3.21)
同步阅读:《九月初九》
[ 第三讲 ] 续谈萨特,兼自己的作品 (1993.4.4)
同步阅读:《S. 巴哈的咳嗽曲》、《散文一集》序、《明天不散步了》
[ 第四讲 ] 谈加缪,兼自己的作品 (1993.4.18)
同步阅读:《明天不散步了》、《童年随之而去》
[ 第五讲 ] 续谈存在主义,兼自己的作品 (1993.5.9)
同步阅读:《哥伦比亚的倒影》
[ 第六讲 ] 谈法国新小说派,兼自己的作品 (1993.5.16)
同步阅读:《哥伦比亚的倒影》、《末班车的乘客》
[ 第七讲 ] 谈访谈 (1993.6.13)
同步阅读:《仲夏开轩》
[ 第八讲 ] 再谈新小说,兼自己的作品 (1993.6.20)
同步阅读:《遗狂篇》
[ 第九讲 ] 谈《素履之往》 (1993.9.11)
同步阅读:自序、《庖鱼及宾》、《朱绂方来》
[ 后记 ] 总算还原了《文学回忆录》全貌 / 陈丹青
[ 木心 ] 今天,破例,讲文学写作——讲我自己的作品。三个比喻:画家,画,你们看到的是后的效果。有说是把画家画画全过程拍下来的,我就是说这写作过程。其次,舞台、后台,我把我的后台公开。再其次,过去的音乐家,自己演奏自己的作品。肖邦演奏自己的作品, 好。今天算是木心文学作品演奏会。
[ 木心 ] 文中的作者,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是一个精灵。精灵,往上跳,天使,往下跌,魔鬼,他不跳,不跌,装出要跳要跌的样子,让人发笑。天使,魔鬼,一属天堂,一属地狱,都是有单位的。精灵是没有单位的。你找他,他走了,你以为他不在,他来了。我在艺术上求的是精灵这种境界。
[ 陈丹青 ] 木心终生无闻,暮年始得所谓“泛泛浮名”。一位艺术家,才华的自觉,作品的自觉,说,还是不说,熬住,还是熬不住,这话题,鲜见于通常的文学史,木心却在讲席中反复言及,虽举例者俱皆今古名家,但以他自身的际遇,度己及人,深具痛感—眼下这本《木心谈木心》,便是此中消息,便是他这个人。
[ 陈丹青 ] 现在回想,如果我们不曾围拢木心催他开课,年复一年撩拨他,他会有这份机会、场合,慨然自述吗?我记得那几堂课中的木心:恳切、平实,比他私下里更谦抑,然而惊人地坦白——好像在座全是他知心的朋友——同时,也如他俭省的用笔,点到即止,不使逾度。
木心作品
哥伦比亚的倒影
琼美卡随想录
温莎墓园日记
即兴判断
西班牙三棵树
素履之往
我纷纷的情欲
鱼丽之宴
诗经演
巴珑
伪所罗门书
云雀叫了一整天
爱默生家的恶客
文学回忆录
木心画集
木心纪念专号——《温故》特辑
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温故》特辑
木心逝世三周年纪念专号——《温故》特辑
[一讲] 谈自己的作品
说得性感一点:这是不公开的。杀手的拳,老师不教的。前几年的课,是补药,现在吃的,是特效药。
今文,古文,把它焊接起来,那疤痕是很好看的。鲁迅时代,否认古文,但鲁迅古文底子好,用起来还是舒服。
这么一段序中之序,说老实话:搭架子。搭给人家看。懂事的人知道,“来者不善”,不好对付。要有学问的。
要一刀刀切下去,像山西刀削面。鲁迅很懂这东西。
莫扎特,差一点就是小孩子,幼稚可笑,但他从来不掉下去。
写作是快乐的。如果你跳舞、画画很痛苦,那你的跳法、画法大有问题。
[第二讲] 再谈萨特,兼自己的作品
一篇文章,你要动手写,全部精力要定在头一句。中国从前叫做“破题”。一法是正面破题,一法是意外的侧面的来。
把整个题破掉,一般说,这种破法是傻的。但我把谜底拎在前面是比较大胆的——你得估量你在后面有足够的东西可以发挥。
我反对用韵。反对用韵,用起来就好。
我早就有艺术家不能当哲学家的想法。康德要是做音乐家多好,二律背反一定很好听,小提琴、钢琴一起来。
要用力气,所谓用力,就是举重若轻。
大家自己对自己,要落落大方。
[第三讲] 续谈萨特,兼自己的作品
在正经的场合,想到很不正经的事,很难控制。陀思妥耶夫斯基上刑场,注意到卫兵第三个铜扣生锈了。
英国苏佛克郡,我没去过,用资料用得好,比去过还好。去过了,外文不懂,东西太多,反而不好写。
这篇倒是我从前在大陆时写的风格,出来后,是换一种写法的。回头看,可传。幸亏那时写了,现在到底老了。那时居然有那种青春,借你们青春的光。我年轻时的东西,毁掉了,追不回来,这是青春的回光。
文中的作者,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是一个精灵。精灵,往上跳,天使,往下跌,魔鬼,他不跳,不跌,装出要跳要跌的样子,让人发笑。
天使,魔鬼,一属天堂,一属地狱,都是有单位的。精灵是没有单位的。你找他,他走了,你以为他不在,他来了。
我在艺术上求的是精灵这种境界。
[第四讲] 谈加缪,兼自己的作品
不用别人的话,自己讲,讲得再不行,文章总是本色的。炒青菜,总是好的。
我纪实?很多是虚的。全是想象的吗?都有根据的。写写虚的,写实了;写写实的,弄虚了——你们画画的几位,实的有本领,虚的不行。
道家语:“天风吹下步虚声”。“步虚”,在空的地方走。我的文章,常是“步虚”。
但这种“悬念”,要松。松嘛很松,绳子嘛是一条绳子,悬在那里。文字不要写死。
小孩总想模仿。我自杀过,蚊帐绳子哪里挂得住,断了,心想:还好挂不住。又想仿“割肉疗母病”,每次想,下次割,看看手臂,想,等明天吧——哈姆雷特。
[第五讲] 续谈存在主义,兼自己的作品
我早投稿,十四岁。在湖州、嘉兴、上海。退稿倒没有,但少量发表。后来几十年没有投稿,出国后,又开始投稿。到现在,一个记录:没有退稿。
这篇,我是感情、思想、感觉,混在一起写。或思想感觉化,或感觉思想化,或思想感情化……混在一起写。以前文章中大块的理论,尽量在这篇中溶解掉,放在感觉感情中写出来。
这在当时,是一篇力作。但没有人问过,我也不提出。当没有人理解你时,你自己不要出来讲。
后一段的写法,是音乐的写法。到后来是一种发作,这是音乐和写作的特权——都过去了。生活过去,人没有了,文化一定也会过去,只留下艺术,我称做“倒影”。这主题,再大也无法大了。
以后再出这篇,还要改。观点也要改。这篇中,说理的部分还有毛病。意象的,就没有毛病。
哈代说:“多记印象,少谈主见。”真好。所以哈代是我的家庭教师。
[第六讲] 谈法国新小说派,兼自己的作品
那天回去想想,今后发表,要改的地方大了,要改成诗。非诗的部分,全去掉。当时粉墨登场心理很重,很多粉,很多墨。
大家写时,不要真的老老实实去找意义连贯,而是意象上的连贯。古典写法,一定要在意象上协调。意义、意象的连贯,我是交合起来写的。
说穿了,这样写时,不能靠控制、设计,一定要天然流露。但平时对于音乐、蒙太奇之类,都要留心着。文学外的功夫,要纷纷落到文字上去。
写这一大段意象,心里狂喜。我的写法,是剑法,变化无穷,本身在变,方法在变,写的东西也在变。
这是生活中的小事。写呢,就这么一点。怎么写?艺术,质固然要紧,还有量的问题。所以一点感想,一点灵感,要懂得怎样装配起来。画肖像,不能画好一张脸,其他呢,不管了,那不行的。
[第七讲] 谈访谈
这种锻炼,很重要。在家画画,做书生,出去演讲,也要有一套。福克纳在诺贝尔奖会上轻轻讲了一通,没有反响,他不会演讲。结果第二天讲稿发表,全世界叫好。
艾略特会讲。不善辞令,不会演讲,也不要伤心。要学。对话,可以显示你的节制。
一句就要惊人。一句不要放过它。一个问题不要答得太长,也别太短:正好。也不能两三句就没了,煞风景。滔滔不绝,也不行,像个啤酒桶。
熟能生巧。你不要以为你不能巧,你还没有熟啊。
高上去,高上去,说起来是个本质的问题,其实也是个方法论。
[第八讲] 再谈新小说,兼自己的作品
一开头用四言古体诗作序幕。当时觉得: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写古体诗,要有现代感,又要把古典融进去。要给这种印象:何等气魄,何等来历。
理,容易讲清楚,真理、道,讲不清。
此段末一句,要讲回来。讲历史,要这样讲,又那样讲,yes,no,都要去掉。
你们看,魏晋人讲话都是又傲慢,又谦逊。
魏晋人善长啸。这是一种很个人主义的音乐,是人的高尚的兽性。
[第九讲] 谈《素履之往》
音乐家,自己作曲,自己弹。其他艺术家,没有这个前例。
我讲自己的书,不是骄傲,不是谦虚。毕竟文学和音乐不一样。我们两三知己,可以这样讲讲。在学堂、学府,能不能这样做?要看怎么做。
传出去,木心讲自己的书,老王卖瓜,自赏自夸。所以要讲清楚——传出去,也要传清楚。
文质彬彬。我不在乎这个。文质是在一起的,要文有文,要质有质。文质彬彬,我这样来解释。
你说这样子读者能不能懂?他懂不懂,与我无关。总会有人懂的。
写序是很快乐的事。什么快乐呢?自我居高临下。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写序,是该比自己高得多了,有一种快感。
老少两代闹不好关系,不是年龄的问题,是智慧的问题。我觉得和青年人很好相处。我懂得他们。青年人,从十四岁到二十四岁,是艺术家的年龄。热情,爱美,求知,享乐。
一整套都齐了,女儿表示很喜欢!
评分书不错,给力~
评分送人的
评分一整套都齐了,女儿表示很喜欢!
评分很好的书籍,送货快,品质好
评分一整套都齐了,女儿表示很喜欢!
评分好书,推荐推荐,推荐!
评分纸张很差,客服也很差看图说话,买了绝对后悔,首页显示送运费险,结果商家根本没有买运费险 ,还不给退 ,提交交易纠纷单,京东客服和专员没起到丝毫作用一点也不不对消费者负责,真是坑消费者,还白白浪费了我十几块钱的话费更重要的是让我心很累。
评分挺不错,是正品,很全,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