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央一级的全国最大的文学出版社的社长,韦君宜的工作是十分繁冗的。莫应丰的《将军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均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是她排除各种困难,亲自修订,主持出版的。在百忙中,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母与子》,中篇小说《洗礼》(获中国
评分一九六九年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一九七六年夏,自菲律宾修习两年神学后,再次回到台湾,在新竹山区的清泉天主堂任职神父,融入泰雅族人的生活,至今仍生活在那里。
评分因着对爱与生命相似的心灵感悟,三毛以感性轻灵的文字翻译了他所写下的系列作品《兰屿之歌》《清泉故事》《刹那时光》,将爱与希望传达给更多的人。
评分好书难得。
评分一九六九年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一九七六年夏,自菲律宾修习两年神学后,再次回到台湾,在新竹山区的清泉天主堂任职神父,融入泰雅族人的生活,至今仍生活在那里。
评分评分
丁松青,一九四五年生于美国圣地亚哥,九岁时便立志做神父,十八岁进入耶稣会修道院修习。
评分了解国史党史的重要史料
评分韦君宜,原名魏蓁一,1917年10月26日生于北京。女。作家。清华大学肄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后任新华社《中国青年》杂志编辑,晋绥《中国青年》分版主编。建国后,历任《中国青年》总编辑,《文艺学习》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辑,《文艺学习》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社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文学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2002年1月26日12时33分在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5岁。韦君宜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魏仲衡早年留学日本,专修铁路,是孙中山手下一批年轻人之一,发表文章,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13年回国后在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即今北方交通大学前身)任教,后到交通部任职,又派长春任铁路局长。参加修建吉长线、吉敦线两条铁路。韦君宜在北京叔叔家里读完小学二年级时去长春,入了当地的铁路子弟小学三年级。铁路局长魏仲衡很重视铁路子弟的教育,在长春车站附近办了一所扶轮小学和一所职业中学,从大城市北京等地延请名教师为学生开课。母亲司韵芬,为湖北沙市举人之女,婚前念私塾九年,在君宜与妹妹莲一上学前,便在家里叫她们背诵《琵琶行》、《阿房宫赋》等古典诗词以及新旧《三字经》等。这是一个不算守旧的家庭,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