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 附光盘)》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混凝土结构,课程前半部分的教材,是该课程后半部分教材《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先修内容。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 附光盘)内容包括:绪论,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粘结与锚固,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构件斜截面、构件扭曲截面、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的性能与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混凝土?构的耐久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试验及基本要求。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 附光盘)适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1 绪论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和特点1.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1.1.2 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1.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1.1.4 混凝土结构的组成1.1.5 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1.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1.2.1 混凝土结构的诞生1.2.2 混凝土结构材料方面的发展1.2.3 混凝土结构体系方面的发展1.2.4 混凝土结构理论研究方面的发展1.2.5 混凝土结构的模型试验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1.3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1.4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思考题
2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2.1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2.1.1 钢筋的形式和成型2.1.2 单调荷载下钢筋的强度和变形2.1.3 钢筋的冷加工和热处理2.1.4 钢筋的徐变和松弛2.1.5 重复和反复荷载下钢筋的强度和变形2.2 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2.2.1 混凝土立方体受压2.2.2 混凝土轴心受压2.2.3 混凝土受拉2.2.4 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2.2.5 重复荷载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2.2.6 长期荷载下混凝土的变形2.2.7 混凝土的收缩、膨胀和温度变形思考题附表2-1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弹性模量及极限应变附表2-2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弹性模量及极限应变附表2-3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附表2-4 预应力筋疲劳应力幅限值附表2-5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弹性模量,疲劳变形模量附表2-6 不同疲劳应力比值P:时混凝土受压疲劳强度修正系数
3 粘结与锚固3.1 粘结作用与粘结机理3.1.1 裂缝出现前的粘结作用3.1.2 裂缝出现后的粘结作用3.1.3 粘结试验山3.1.4 粘结机理及粘结破坏形态3.1.5 搭接的工作机理3.2 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3.2.1 粘结强度3.2.2 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3.3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3.3.1 锚固长度的理论分析3.3.2 实用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思考题
4 轴心受力构件的性能与计算4.1 工程实例及构件的配筋形式4.2 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分析4.2.1 轴心受拉构件试验研究4.2.2 轴向拉力与变形的关系4.3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4.3.1 既有构件轴心抗拉承载力计算4.3.2 基于承载力的构件截面设计4.4 轴心受压短柱的受力分析4.4.1 短柱的试验研究4.4.2 短柱压力与变形的关系4.4.3 荷载长期作用下短柱的受力性能4.5 轴心受压长柱的受力分析4.5.1 长柱的试验研究4.5.2 稳定系数4.5.3 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4.6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4.6.1 既有构件轴心抗压承载力计算……5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计算6 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计算7 构件斜截面的性能与计算8 构件扭曲截面的性能与计算9 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性能与计算1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11 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12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精彩书摘
既有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评估一般认为是拟建结构设计的逆过程,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也一直这样去做。可是,既有结构是已经存在的客观实体,有着与拟建结构不同的显著特点:①一些在设计阶段按随机变量处理的永久荷载可以按确定量考虑。结构自重是最常见的永久荷载,在设计阶段考虑它的随机性,是由于存在材料、施工等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结构一旦建成,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便成为历史,结构自重在客观上是确定的。②对拟建结构而言,截面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等参量皆为随机变量,而对既有结构而言,则是这些随机变量的一次具体实现,理论上这些量也都是确定量,大部分是可测的。③既有结构的使用历史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比如结构所承受过的最大荷载以及在该荷载下的使用性能,等等。国内外对既有结构的性能评估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外已将部分成果写入规范,如美国AcI31895规范规定:如果构件的尺寸和材料的强度均通过实测获得,则可提高设计验算公式中的强度折减系数,以此来验算既有结构的承载力。作者对既有结构目标使用期内的荷载和结构抗力概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近似概率的既有结构构件安全性分析方法。并被上海市地方标准《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DG/TJ08—804—2005)所采纳。 3.结构的全寿命维护 结构全寿命维护涵盖结构检测、监测、既有结构性能评估、结构维修、结构加固和结构改造等多方面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大量学者在上述相关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较完善的结构全寿命维护理论体系,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目前,国内已在国家、行业、协会和地方等不同层次上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 1.2.5混凝土结构的模型试验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 结构试验在“混凝土结构理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都是以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体形特殊、结构复杂的混凝土结构物往往还要通过整体结构的模型试验来验证设计理论、改进设计方法。随着试验设备的不断改进、数据采集系统的不断完善、结构模型试验理论的不断完备,混凝土结构的试验已从单纯的材料性能试验发展至今天的材料、构件和结构试验并用;试验中的加载方式也由单纯的静力加载发展至今天的静力、伪静力、拟动力和动力等多种方式(图1一6)。但是,结构试验尤其是大型结构的试验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同样的试验很难重复做多次,且缩尺模型试验具有“失真”效应。若能建立一种通过计算分析来“模拟足尺模型试验”的方法,作为辅助的研究手段,则能弥补实体试验的不足,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仿真技术(又称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由最初的数值模拟以及数值模拟结果的图形显示,发展成为今天的与信息论、控制论、模拟论、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相关的一门高新技术学科。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进行试验模拟、灾害预测、事故再现、方案优化、结构性能评估等难以进行甚至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进行的一些工作。近年来,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国内外很多学者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日本东京大学的学者用离散单元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遭遇强烈地震作用时的倒塌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国内清华大学江见鲸等对混凝土构件的破坏过程进行过模拟。 ……
前言/序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教材应有明确的目标、合适的体系、创新的内容和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这正是编者所追求的。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由钢筋及混凝土两种材料所组成的结构构件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计算分析方法,了解该课程与先修力学课程的区别和联系,初步获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先修力学课程以及后续结构设计课程都有明显的不同。与前者相比,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不能仅靠严密的逻辑推导来建立;与后者相比,本课程较注重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的介绍,而不是趋于成为结构设计规范的说明书。为此,本教材在思维方式上既强调理论推导,又不忽视经验归纳;在体系的构架上力求理论与应用并重:在内容的选编上以材料性能、混凝土和钢筋的共同工作性能以及混凝土构件基本性能的分析与计算为主线,循序渐进,并注重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的特点是:注重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的介绍,以及基本理论在拟建结构设计和既有结构性能评估两方面的应用。教材每章都附有思考题和练习题。 本教材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列教材编写计划项目之一,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系和桥梁工程系长期从事混凝土结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通力合作、辛勤劳动的结果。全书共分12章。其中,顾祥林完成了第1章和第5章的写作,周克荣负责第2章和第9章的写作,苏小卒负责第7章和第8章的写作,林宗凡负责第11章的写作,屈文俊负责第10章的写作,汤永净负责第3章和第4章的写作,吴迅负责第6章的写作,张伟平负责第12章的写作,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陈少杰完成了第5章中所有例题的计算,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玉鹏协助进行了部分文档的处理和修改工作。最后,由顾祥林统一修订成稿。 在本教材编写之前,同济大学教授张誉先生已主编过一本《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材,并在三年多以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为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在此,谨向张誉教授及有关编写者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编者的学识,本书中定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 附光盘)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