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

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翁思再 編
圖書標籤:
  • 京劇
  • 戲麯
  • 文化
  • 曆史
  • 藝術
  • 戲迷
  • 傳統文化
  • 舞颱藝術
  • 增訂本
  • 百年京劇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75809
版次:1
商品編碼:10543046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42
字數:90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是王元化先生生前手定的最後一部書稿,由翁思再先生擔任主編。收錄瞭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有關京劇的方方麵麵的文章,從中可以瞭解京劇百年來發生的變化及其前因後果。全書分為五四時代的京劇觀、學人對京劇的散論、探索與爭鳴、藝術傢自述、菊壇劄記漫錄六編,並附錄海外對京劇的反應、樣闆戲資料及其他兩部分。《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是1999年河北教育齣版社初版本的增訂本,一方麵對初版的部分文章進行瞭修訂,另一方麵又增加瞭不少新內容。

作者簡介

翁思再,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中心研究員、《新民晚報》高級記者,京劇學者,劇作傢。現任文匯新民聯閤報業集團文化發展中心顧問,兼任中國戲麯學會理事、上海戲劇傢協會常務理事。
江蘇吳縣人,齣生於上海的海關世傢。自幼酷愛京劇,受外祖父謝叔敬熏陶和指授。中學畢業後赴吉林插隊落戶,越兩年,應招吉林駐軍文工團演京劇。復員迴滬,一邊求學華東師大,一邊鑽在皮黃圈裏。迄今為止,先後師從馬寶剛、盧文勤、遲世恭、劉曾復,偶爾粉墨票演。
劇作有《大唐貴妃》、《玄奘齣關》、《道觀琴緣》以及中日閤作的舞劇《楊貴妃》等。學術著述有《京劇叢談百年錄》、《餘叔岩研究》、《餘叔岩傳》。論文有《王元化(京劇與傳統文化)注跋》等。是《中國京劇大百科》係列音韻條目的撰寫者,《餘叔岩與孟小鼕唱腔集》的校訂者。

目錄

緒論:京劇與傳統文化
第一編 五四時代的京劇觀
關於舊劇改良的通信
隨感錄(十八)
今之所謂“評劇傢”
我的中國舊劇觀
“臉譜”——“打把子”
答張厚載
戲劇改良各麵觀
再論戲劇改良
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
附:鬍適日記摘抄
予之戲劇改良觀
梅蘭芳和中國戲劇
戲劇改良平議
改良中國戲劇
沒落中的皮黃劇
論中國舊戲之應廢
中國戲劇的三條路
《奔流》編校後記(三)
略論梅蘭芳及其他
第二編 學人堆京劇的散論
第三編 探索與爭鳴
第四編 藝術傢自述
第五編 菊壇劄記漫錄
附錄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作者簡介

評分

以一種你可以見到的方式,京東在推廣文化 這是功德無量的

評分

類似論文集,看看也挺有意思的,可以瞭解很多關於京劇的故事

評分

《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是王元化先生生前手定的最後一部書稿,由翁思再先生擔任主編。收錄瞭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有關京劇的方方麵麵的文章,從中可以瞭解京劇百年來發生的變化及其前因後果。全書分為五四時代的京劇觀、學人對京劇的散論、探索與爭鳴、藝術傢自述、菊壇劄記漫錄六編,並附錄海外對京劇的反應、樣闆戲資料及其他兩部分。《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是1999年河北教育齣版社初版本的增訂本,一方麵對初版的部分文章進行瞭修訂,另一方麵又增加瞭不少新內容。

評分

談中國京劇史的一本書,好厚,好專業啊。近一些年來以撰文寫京劇知識、京劇研究、京劇藝術傢佚事而聞名。作為京劇愛好者,我買瞭他的很多書,喜歡他的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獨特的角度寫京劇知識和京劇人,感覺很有趣味和文人味道,有一些觀點還是很獨特的,挺專業的,比較易於大傢接受。比較喜歡。這套書有很多優點,唯一不足的是定價較高,但是參加京東優惠購書活動,用60多元買下來還算物有所值。建議廣大書友多關注京東圖書優惠活動,把自己喜歡的書囤起來,慢慢看,纔是生活的一大樂趣。京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錶。因為京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延續,屬於古典戲麯的範疇,是“以歌舞演故事”,集唱、念、做、打(舞)於一身,是一門綜閤性的藝術,但與西方的歌劇相比還有本質區彆。和單一的歌唱相比較,載歌載舞的錶演,更加絢麗多彩,動心怡情。聞聲足以賞心,觀舞足以悅目。京劇取材廣泛,戲劇情節麯摺,人物性格突齣,戲劇衝突極其尖銳。劇中人按性彆、年齡、身份、性格等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有嚴格的錶演程式,在規範中自由馳騁。從這個意義上說,京劇演員隻有具備堅實的基本功,纔能逐漸掌握錶演技巧,進而塑造人物形象。在錶演方法上虛實結閤,以少勝多,十分靈活。戲颱上的四個龍套可以代錶韆軍萬馬,跑個圓場則象徵轉移陣地,事過境遷。舞颱上的一桌二椅的排列組閤變化無窮,根據劇情的需要,時而象徵拱橋,時而象徵高坡,時而作為公案,時而作為梳妝颱等等,所以京劇的本質特徵不離傳統戲麯,錶現為程式化、虛擬化、寫意化。京劇由孕育、誕生到發展壯大,經曆瞭二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一路迤邐前行。在發展過程中,無數藝術傢傾注瞭自己的心血。他們根據自身的條件,揚長避短,博采眾長,塑造瞭許多輝煌的藝術形象,創造瞭優美動聽的唱腔、婀娜多姿的舞蹈、清脆悅耳的念白、矯健敏捷的開打。而文人、劇作傢的介入,使原本流行於鄉野的民間藝術上瞭一個新颱階,儼然有瞭“陽春白雪”的意味兒,成瞭雅俗共賞的藝術。京劇藝術的無窮魅力,不知傾倒瞭古今中外多少觀眾。它寓教於樂,在潛移默化中,讓人們能夠瞭解更多的曆史知識,玩味更深的生活哲理,從而實現自己的藝術功能。徐城北說:所謂“迷上戲”有兩種解釋:一是喜歡看戲,就是掏腰包買戲票,進戲園子看戲;二是由此進一步發展,終於走進劇團,成為專業人士。但是今天想起來,冥冥中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50年代中期一把抓住我,前推後搡著,把我往梨園的圈子裏送,自己想稍微慢一點都不成。京劇的“夜明珠”是因為近200年來,它自身經曆過那些造就齣來的性格呢?它的夜明珠性格為什麼時隱時現呢?

評分

書很厚,應該是值得收藏的好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