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德語新正字法編寫,滿足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使用
收詞11萬餘條,包括80多個專業門類及已通用的新詞、新義
按照近年來已在德語國傢正式實施通用的德語新正字法
釋義和用法並重,提供語音、詞法、語法、語用及詞源等核心信息
釋義精準、詳盡,語言規範,例證豐富、難點突齣,使用方便
《新德漢詞典(第3版·縮印本)》由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潘再平精心主編,是一部具有相當學術水平的外漢工具書,由多位德語專傢、教授曆時近十年的工夫,嘔心瀝血編撰而成。本詞典共收11萬多詞條,660萬字左右。所選詞條以一般生活用語為主,同時選收瞭一定數量的短語、成語和諺語。《新德漢詞典(第3版·縮印本)》還特彆注意瞭對最新政治、經濟、科技、信息、計算機等方麵的新詞、新義的選收,使本詞典更具時代特徵和更強的使用性。詞典與2010年齣版的《新德漢詞典(第3版)》內容完全一緻,采用縮小字號的方式使價格更加平易近人,攜帶更加方便,尤是學生族貼心的“背包本”。修訂後的詞典以全新的麵貌呈現在廣大讀者麵前,不但在外觀上徹底改變,並且在內容上得到瞭充實、更新、完善和提高:
1. 采用新正字法:按照2006年8月1日德語國傢正式實施通用的正字法新規則;
2. 新詞新義:詞目總數由舊版10萬多條增至約11萬,涵蓋文理、工商、科技、政治等80多個專業門類,新增瞭10多年來湧現的新詞新義;
3. 體例革新,編排閤理:所有的詞目將一律單獨列條,令人一目瞭然,查得率高。為瞭便於讀者查閱,所屬學科和修辭用法均作標注,而且對所有條目標注詞性。正文後的“人名和姓氏”、“地名”等若乾附錄則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
4. 釋義詳盡、準確,例句典型:每個條目的釋義都經過仔細推敲,做到釋義和用法並重,語言簡明精確,並提供語音、詞法、語法、語用及詞源等核心信息。
作為一本德語工具書,能夠充分滿足從事德語教學、翻譯等工作者,德語學習者,中德交流工作人員等的需求。
潘再平,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 長期從事詞典編寫工作。其間曾多次赴德,在海德堡大學進行詞典學研究和詞典編纂。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係主任,中國德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傢教委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主編齣版《德漢詞典》(修訂版)等多部詞典。除在國內外發錶的有關詞典學的著述和翻譯外,有德國古典名著《癡兒西木傳》、德國近代著名劇本《青春的覺醒》等翻譯作品共約一百多萬字。
《新德漢詞典》(第3版·縮印本)齣版說明
《新德漢詞典》齣版說明
《德漢詞典》前言
使用說明
音標簡錶
新德漢詞典正文
附錄
附錄Ⅰ 人名和姓氏
附錄Ⅱ 地名
附錄Ⅲ 德語讀音總錶
附錄Ⅳ 詞形變化錶
(一) 人稱代詞變格錶
(二) 反身代詞變格錶
(三) 物主代詞變格錶
(四) 指示代詞變格錶
(五) 不定代詞變格錶
(六) 疑問代詞變格錶
(七) 冠詞變格錶
(八) 名詞變格錶
(九) 形容詞變格錶
(十) 動詞變位錶
附錄Ⅴ 不規則變化動詞總錶
附錄Ⅵ 德語正字法新規定例釋錶
附錄Ⅶ 德語正字法新舊字形對照錶
如果要說這本書的“性格”,我會形容它為一位嚴謹、博學卻不失親和力的老教授。它沒有過度依賴花哨的圖錶或復雜的視覺元素來分散注意力,而是專注於信息的純粹傳遞。這種務實的風格,讓它成為瞭一種可靠的“後盾”。我發現,即便是對比我手上一些更厚重的德漢詞典,這本書在核心常用詞匯的解釋上,往往能提供更精準的中文對應詞,避免瞭那種“意思差不多”的模糊感。它的嚴謹性,讓我在使用它進行筆譯或校對工作時,能夠放下心來,相信其提供的準確度。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的結構上,初次使用者可能會被密集的詞條量所震懾,但一旦熟悉瞭它的檢索邏輯,效率就會大幅提升。它在動詞變位和名詞性彆的標注上,做得非常係統和人性化,這對於德語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省去瞭我頻繁翻閱附錄的麻煩。我記得有一次趕時間寫郵件,遇到一個形容詞的最高級形式不確定,隨手查閱,結果不僅給齣瞭正確的形式,還附帶瞭一個非常地道的例句,讓我立刻胸有成竹地應用到瞭郵件中,那種“手到擒來”的感覺,是很多其他工具書無法比擬的。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與德語打交道的學習者,我最看重的是詞條的覆蓋廣度和深度。這本書的選詞精準,很多在日常德語交流中不太常見,但在學術寫作或特定領域文獻中頻頻齣現的詞匯,都能在這裏找到令人滿意的解釋。我特彆喜歡它對多義詞的處理方式,不像有些詞典隻是簡單羅列,而是會用非常精煉的例句來區分不同語境下的含義側重,這種“語境化”的解釋,極大地幫助我理解德語的細微差彆。而且,我注意到一些新近齣現的網絡熱詞或技術詞匯也被收錄進去瞭,這對於保持德語的“鮮活度”非常有幫助。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確實是一大亮點,那種緊湊又不失清晰度的編排方式,讓人一眼就能看齣編者在細節上的用心。我記得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它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雖然是“縮印本”,但絲毫沒有廉價感,反而透著一股精良製作的意味。字體選擇上,不同深淺的灰度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長時間閱讀眼睛不會太纍,又在有限的空間內塞入瞭海量的信息。尤其是那些專業術語的標注,采用瞭小號宋體配閤斜體設計,顯得既專業又內斂,不像有些工具書那樣花裏鬍哨。
評分從攜帶性的角度來看,這本“縮印本”的定位非常成功。我經常需要帶著詞典在不同城市間往返,厚重的工具書實在是一種負擔。這本書的尺寸和重量控製得非常齣色,可以輕鬆放進背包的側袋,甚至厚外套的內兜裏。盡管如此,信息密度卻絲毫沒有打摺扣,這無疑是編輯團隊高超的取捨藝術的體現。對於那些需要在旅途中、咖啡館或圖書館等非固定工作環境進行深度學習和工作的用戶來說,它提供瞭一種完美的平衡——既保證瞭詞典的權威性,又兼顧瞭現代人對便攜性的極緻追求。
評分商品質量好 配送速度快 服務很周到
評分學德語必備
評分………………
評分還沒用,應該還不錯,查翻譯還是應該在網上查
評分學習德語的好幫手,詞匯量大。
評分質量不錯,畢竟是縮印本,字體還是有些小,但便於攜帶。
評分比較便攜,書質也還不錯
評分詞典是好詞典,沒問題。不錯
評分到京東買書。多讀書,讀好書。 讀書,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然,為什麼有人頭懸梁,錐刺股呢?讀書似乎又是一件快樂的事,否則,為什麼有人可以不吃飯,不睡覺,卻不可以不讀書呢? 有人說,讀書好,書中有黃金屋,有顔如玉,有韆鍾粟,有車如簇。看,有權有勢又有錢,更有一位“顔如玉”來“紅袖添香夜讀書”。你說,讀書好不好?誠然,名利聲色確實吸引瞭不少沽名釣譽之徒。但除此之外,讀書一定還有彆的什麼魔力,吸引著那些雖然清貧卻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莘莘學子吧? 我愛讀書,既不是為瞭“黃金屋”,也不希望有“顔如玉”,隻是從實踐中體會到讀書的無窮樂趣。 首先,讀書的一大樂趣在於隨心所欲。主人是你,是你去讀書,而是書來管你。試想,一個大書架,塞滿瞭書,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偵探、言情、武俠……看哪一種都可以,不著急。而它們對你,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那麼多古聖先賢,在靜默地等著你,為你述說他們的思想。你可以嚮孫子請教兵法,跟海明威談鬥牛,還可以跟司馬遷談天下大事——總之,當傢的是你。慢慢的,你會覺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之多彩,大自然如此奧妙無窮,仿佛所有的知識畫捲在你的腦海中一一展現。而你也已超然物外地掌握著曆史。久而久之,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感覺愈演愈烈。不變為“書癡”者鮮矣。 書趣之二,在於可以大發議論。凡著書立說者,必為一時之俊纔。雖是俊纔,有時也會有疏漏,而這疏漏偏偏被你看齣來瞭,你高興不高興?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有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句是寫李白的。但你想,如果把“臣”字寫成“爺”字,不是更好地錶達他的酩酊大醉之態麼?一時間意得誌滿,好像杜甫都要來拜你為“一字師”。大發議論,使你與作者有並駕之感,精神上快樂無比。 書趣之三,當你為一個問題絞盡腦汁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時候,又或是當你對某一個問題小有心得時,打開一本書,發現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齣瞭充分的論述。正好搔到你的癢處,正中下懷,喜樂不禁。於是一切都已明瞭,一切付齣的辛勞都有瞭迴報。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是什麼也換不去的。 書趣之四,當你看瞭一本好書,被它的內容所徵服,在你與朋友交流時侃侃而談,書中的妙語一句句往外跳。朋友們瞪著欽羨的目光:“士彆三日,可得颳目相看啊!”隻有你知道,這是看瞭書的緣故。小小的虛榮心再次被滿足。讀書好不好? 書趣之五。在於藏書,鑒於大傢都是中學生,沒什麼錢。這點,不談也罷。 曆數瞭這麼多書的好處,那麼你是不是覺得手癢癢,想翻開一本瞧瞧呢?書有很多種,有的要正襟危坐地鑽研,有的隻是一種消遣,還有一些會把人誘進死鬍同裏,再也齣不來的。既然我們讀書不是為瞭把書當作敲門磚去扣開那名利之門,那麼,我們就應該去讀好書,讀那些不光是為瞭消遣,更能提高我們的書。比如說《唐詩三百首》,這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再比如《三國演義》,日本人從中學到瞭企業管理,用人之道,我們能學到什麼?再比如《沙翁戲劇集》從中又能領會多少道理呢?不光隻看純文學作品,還應看看人物傳記之類的,看看彆人是怎樣為瞭理想不屈不撓地奮鬥至成功的。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辨。”總之,讀書能造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但不讀書,肯定是百害而無一利——讓我們都來讀書,讀好書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