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心理疏导治疗

强迫症心理疏导治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爱国 著
图书标签:
  • 强迫症
  • 心理治疗
  • 心理疏导
  • 认知行为疗法
  • 焦虑症
  • 精神疾病
  • 心理健康
  • 自我疗愈
  • 行为矫正
  • 心理咨询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42618
版次:1
商品编码:1066618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8
字数:2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强迫症心理疏导治疗》主要适用于各类心理障碍者进行自我疏导治疗,也可供心理学爱好者参考。适合对象:强迫症、恐惧症(含社交障碍)、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疾病、心身疾病、适应障碍、精神障碍恢复期患者等。《强迫症心理疏导治疗》通俗易懂,贴近患者实际。因强迫症的治疗当前仍是世界性的难题,《强迫症心理疏导治疗》是作者总结自己十几年的经验撰写而成,也部分解读了心理疏导疗法,对强迫症和其他心理障碍朋友的自我疏导治疗,具有较大的价值,也是心理医生同道可以借鉴参考的一本资料。全书约20万字,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作者简介

黄爱国,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心理治疗师、心理学院教师,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1995年至今,师从我国心理治疗创始人之一、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鲁龙光教授学习、研究和推广“心理疏导疗法”,在各类心理障碍疏导治疗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各类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性心理障碍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强迫症及相关障碍
第一节 强迫症
第二节 恐惧症
第三节 强迫类障碍
第四节 患者及病情简介
附:心理疏导治疗的要求

第二章 认识强迫类障碍
第一节 强迫类障碍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节 强迫类障碍的特点
第三节 强迫类障碍的根源——性格之“过”
附:A反馈材料一

第三章 了解心理疏导疗法
第一节 心理疏导疗法简介
第二节 心理疏导治疗前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心理疏导治疗的三个阶段
附:A反馈材料二

第四章 认识病态思维
第一节 强迫类障碍的自我妨碍

第八章 克服心理障碍的经验
第一节 后续治疗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集体的智慧——克服心理障碍的经验
第三节 对家长的寄语
附:A反馈材料八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克服心理障碍的经验
第一节 后续治疗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集体的智慧——克服心理障碍的经验
第三节 对家长的寄语
附:A反馈材料八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心理障碍和不良的性格有关,而性格是从小逐渐形成的,改造起来难度很大,不是短期内能改变的。即使是治疗的第二阶段,克服“怕”字,摆脱症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心理障碍,特别是实践起来相对好操作的恐惧症,例如某些恐怖死人的、怕脏的,如果勇于挑战,短期内能够显著进步甚至痊愈。但对于一般心理障碍而言,克服症状至少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因为领悟、认识、实践都需要时间,症状的消除也需要反复的积累。具体到每个人,何时能走出来,因人而异。但从临床实践来看,一般都要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反复,经历“症状减轻或不在乎一剧烈反复,痛苦实践一再次减轻,无所谓一再次反复……”的过程。症状消失的快慢取决于什么?一是逃避与否;二是认识和领悟的程度。如果能做到不逃避,少想多做,坚决实践,坚决像大家那样去做,就能较快取得优化。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如果怕痛苦而一味逃避,就会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至于第三阶段,提高心理素质,改造性格,则是我们一生的“事业”。
当然,什么样才算优化?最终的目标是不是完全不要出现病态思维?不是的,而是出现病态思维后,自己知道这是病态思维,根本不在乎它,它对自己基本不构成干扰了,就算优化了。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心理咨询与治疗经W典案例(W第7版)

评分

强迫类障碍的Q特点

评分

中国文脉一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因为太重要,又处于隐潜状态,就特别容易产生误会。因此,我们必须开宗明义,指出那些最常见的理论岔道,不让它们来干扰文脉的潜流——一、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二、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民间主流;三、这股潜流,属于文学,并不从属于哲学学派;四、这股潜流,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五、这股潜流,并不一以贯之,而是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六、这股潜流,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寻得这股潜流,是做减法的结果。我一向主张,研究文化和文学,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减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减法难做,首先是因为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处于文化匮乏状态,见字而敬,见文而信,见书而畏,不存在敢于大胆取舍的心理高度;其次,即使有了心理高度,也缺少品鉴高度,与多数轰传一时的文化现象相比,“得脉”者没有那么多知音。大胆取舍,需要锐利斧钺。但是,手握这种斧钺的人,总是在开山辟路。那些只会坐在凉棚下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人,大多不懂斧钺。开山辟路的人没有时间参与评论,由此造成了等级的倒错、文脉的失落。等级,是文脉的生命。人世间,仕途的等级由官阶来定,财富的等级由金额来定,医生的等级由疗效来定,明星的等级由传播来定,而文学的等级则完全不同。文学的等级,与官阶、财富、疗效、传播等因素完全无关,只由一种没有明显标志的东西来定,这个东西叫品位。其他行业也讲品位,但那只是附加,而不像文学,是唯一。总之,品位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但是,这中间的所有流程,都没有清晰路标。这一来,事情就麻烦了。环顾四周,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训世,结果让人担忧。有些“儒商”为了营造“企业文化”,强制职工背诵古代那些文化等级很低的发蒙文言;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早就应该退出公共记忆的文化残屑;有些当代“名士”更是染上了古代的“嗜痂之癖”,如鲁迅所言,把远年的红肿溃烂,赞之为“艳若桃花”。颇让人不安的,是目前电视上某些文物鉴定和拍卖节目,只要牵涉到明清和近代书画,就对作者的文化地位无限拔高。初一听,溢美古人,无可厚非,但是这种事情不断重复也就颠覆了文化的基本等级。就像一座十层高塔,本来轮廓清晰,突然底下几层要自成天台,那么上面的几层只能坍塌。试想,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了“中国古代一流诗人”,那么,我们只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诗》付之一炬了。书法也是一样,一个惊人的天价投向一份中等水准的笔墨,就像一堆黄金把中国书法史的天平压垮了。面对这种情况我曾深深一叹:“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评分

¥24.60(8.8折)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100

评分

还没看,先评价

评分

评分

床头灯英语5000词57:X维多利亚女X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