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缺乏安全知识、缺少自我保护能力是3~7岁儿童的一个弱点,所以幼儿是社会中最易受到意外事故伤害的弱势群体。在各地每天电视电台中、报纸新闻上。我们几乎都会看到、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幼儿伤害、伤亡事件的发生。因此,预防、杜绝生活中幼儿伤害、伤亡事故,保护幼儿的身心安康,是家庭教养、幼儿园教育头等重要的大事。《幼儿生活安全教育宝典》从“安全教育目标”“安全教育内容”“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学课例”“安全教养环境创设”“安全能力测评”这六个方面,对幼儿安全教育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讲述、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方法、我们相信《幼儿生活安全教育宝典》一书,定会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在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陆克俭,江苏南京人。教育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副教授。198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04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多年来一直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师资培养”“课题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在儿童家庭教养及幼儿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全面的实践经验.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幼儿生活安全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扎实的实践和全面的总结.具有“独特的视角”“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白洪,湖北武汉人。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深圳市西丽幼儿园园长。198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学士学位。从事幼儿教育近20年。在幼儿园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探索。曾获评广东省优秀幼儿教师、深圳市热爱儿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参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实例》(海天出版社)《幼儿园新课程教学活动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编写或撰文。     
内页插图
          目录
   1.幼儿生活安全教育目标
一、安全知识教育目标
(一)关于电的安全知识
(二)关于火的安全知识
(三)关于水的安全知识
(四)关于交通的安全知识
(五)关于预防割伤的知识
(六)关于预防中毒的知识
(七)关于急救电话的知识
二、安全行为养成目标
(一)防止电击伤
(二)防止迷路、走失
(三)防止落水、溺水
(四)防止交通事故
(五)防止砸伤、摔伤、夹伤
(六)防止烧伤、炸伤、烫伤
(七)防止异物人体
(八)防止食物中毒
(九)防止被害虫、动物咬伤
(十)防止被坏人伤害、挟持、绑架
2.幼儿生活安全教育内容
一、关于用火的生活知识
(一)火柴的安全使用常识
(二)打火机的安全使用常识
(三)煤气、天然气炉灶的使用知识
(四)蚊香的使用知识
(五)燃放爆竹的使用知识
二、关于用电的生活知识
(一)电风扇的安全使用常识
(二)电冰箱的安全使用常识
(三)洗衣机的安全使用常识
(四)电饭锅的安全使用常识
(五)热水器的安全使用常识
(六)一次性电池的安全使用常识
(七)可循环充电电池的安全使用常识
(八)电源插头、插座的安全使用常识
(九)电梯的安全使用常识
三、关于公共场所的安全常识
(一)电线杆与高压电线
(二)变压器、电表箱
(三)窨井和下水道
(四)建筑施工、维修工地
(五)马路边与交通路口
(六)池塘边、游泳池
(七)多层、高层楼房墙根下
3.幼儿伤亡事故案例与分析
一、家中幼儿伤害、伤亡事故
事件之一:玩鞭炮炸瞎男童眼
事件之二:两兄弟烤火取暖烧了家
事件之三:一家人去看新楼把女儿“看”没了
事件之四:去银行办事儿子吃了鼠药
事件之五:三龄男童命丧大巴车轮下
事件之六:火灾中忙逃生小儿被遗落
事件之七:五岁小女孩没了回家路
事件之八:五龄童独处家中从五楼阳台坠下
事件之九:饮料里的迷药
事件之十:玩电插座触了电
事件之十一:铁丝插进插座幼儿触电身亡
事件之十二:在建筑工地玩手臂被轧断
事件之十三:给玩具充电灼伤双手
事件之十四:喂错药导致孩子药物中毒
事件之十五:三龄童跌落电梯井溺亡
事件之十六:洗澡玩泡沫摔成脑震荡
事件之十七:三岁孩子学奥特曼从三楼跳下
事件之十八:刀片刮伤孩子的脖子
事件之十九:小手伸入了绞肉机
事件之二十:两岁女童从七楼坠下奇迹生还
事件之二十一:糖还在孩子却没了
事件之二十二:好奇心夺去孩子的生命
事件之二十三:三岁女童掉进水沟溺亡
事件之二十四:被烟花炸伤脸
事件之二十五:猪油烫伤了孩子
事件之二十六:马路上女童被泥头车辗死
事件之_十七:替游乐场做宣传孩子胳膊折断
事件之二十八:商场超市不安全
事件之二十九:误服消毒水幼童中毒
事件之三十:抓蜜蜂被蜇伤
事件之三十一:喂猫食被抓伤
事件之三十二:喂饭时幼童发生意外事故
事件之三十三:误食避孕药导致性早熟
事件之三十四:一根棒棒糖骗走三个孩子
事件之三十五:孩子爬进洗衣机受了伤
事件之三十六:“杀手”塑料袋
……
4.各年龄班幼儿安全教育课例
5.幼儿安全教育环境的创设
6.生活安全能力测评内容方法      
精彩书摘
       玲玲对童童说:“你用的剪刀是我的,还给我!”
    童童对玲玲说:“是我先拿到的。”
    玲玲说:“这把剪刀是我上次用过的,就是我的。”
    童童说:“又不是你家的,谁先拿到就是谁的。”
    玲玲说:“就是我的,因为上次是我用的。”
    童童说:“就不给!”
    于是,玲玲起身来到童童的座位旁,动手抢她手里的那把剪刀,童童一看玲玲来抢自己用的剪刀,就举起拿剪刀的右手在空中左右摇摆,躲避玲玲的抢夺。就这么一个抢夺、一个躲闪,剪刀在她们两个面前摇来摆去。这时意外发生了,童童手里的剪刀突然划到了玲玲的脸,把玲玲的脸上划出一个伤口,流血了!
    玲玲感觉左侧的脸庞一阵疼痛,马上用手捂着脸大哭起来,童童知道自己伤了人,站在旁边一动不动地吓呆了。其他小朋友一看不好,马上叫来了老师。
    老师跑来拿开玲玲捂着脸庞的小手,仔细一看,有一条很长的伤口在流血。      
前言/序言
       “生命与健康”是一个人获得生存与发展、快乐与幸福的第一条件。对于幼儿来说,身体的生长发育、智力的开启发达、未来的成人成才,都必须以生命的存在、身心的健全为首要条件。一个人如果在其幼年时期就因故没了生命、因故身体伤残了,那么他(她)未来的人生就再也不可能实现其期望、理想的美好了。对于幼年的儿童来说,“保护生命、健全身心”乃是每个家长(父母)、老师的第一教养“天职”。
    3~6岁的儿童正处于漫漫人生路途之初期。此阶段幼儿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动作不断发展,知识语言不断丰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的活动范围从婴儿期的家庭、生活小区逐步扩大到幼儿园、社区和社会。幼儿期的这一积极的变化,表现出他们生命的旺盛活力与发展的巨大潜力。在成人的眼里,幼儿就如同“干燥的海绵”“可塑的对象”,我们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懂得什么;我们让他们学什么,他们就会掌握什么;我们给他们吃什么,他们就长了什么。正是在这种儿童认知观的指导下,现实中家长、老师们都把注意力、精力放在孩子“智力开发”“才艺培养”“物质供给”等方面,忘却了儿童既是“潜能巨大、发展无限”的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    
				
 
				
				
					幼儿生活安全教育宝典:教师家长的良师益友  守护童年,点亮未来——一本不可或缺的安全教育指南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安全是基石,是让他们得以自由探索、快乐学习的保障。每一个孩子都像一颗含苞待放的花蕾,需要悉心呵护,远离风雨侵袭。而作为孩子最亲近的引导者——教师和家长,我们肩负着为他们构筑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网的重任。 《幼儿生活安全教育宝典:教师家长的良师益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在育儿道路上最值得信赖的伙伴,一份为孩子量身定制的成长宝典。  本书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教师和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幼儿生活安全教育方法,将安全意识深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充满活力的童年时光里,平安健康地成长。  内容丰富,覆盖全面:  本书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从最基本的居家安全,到户外活动中的风险防范,再到社会交往中的自我保护,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无一不备。我们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各种安全隐患,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应对策略,让您能够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一、居家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防火防电,警钟长鸣: 详细阐述了家庭中常见的火灾和触电隐患,如插座使用不当、电器老化、易燃物品存放位置等。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图文并茂的指导,教您如何检查家居安全隐患,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并远离火源和电源,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报警和逃生。我们将重点讲解用火、用电的安全常识,例如:        火灾预防: 如何安全存放火柴、打火机,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油漆、空气清新剂等);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即使是在成人监护下也不允许;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电线;不在家中储存过多的易燃物品。        触电预防: 如何正确使用插座,不使用时拔掉插头;教育孩子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和插座;不往插座孔里插入金属物品;定期检查电器的电线是否破损;不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使用电器。        燃气安全: 如何正确使用燃气灶,使用后及时关闭阀门;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是否老化、漏气;家中安装燃气报警器;一旦闻到煤气味,立即开窗通风,关闭燃气阀门,并迅速撤离。        一氧化碳中毒预防: 室内使用炭火盆、煤炉时,注意通风;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确保通风良好;定期检查烟囱是否堵塞。    防跌防撞,细节致关: 针对婴幼儿好动、好奇的特点,本书细致地讲解了如何防范跌落和碰撞伤害。从高处坠落(如窗户、阳台、楼梯)、家具棱角、地面湿滑等方面,提供了实用的防护措施,包括安装防护栏、使用安全角、保持地面干燥、收纳好地面杂物等。        高处坠落预防: 窗户和阳台安装牢固的防护栏,确保间隙小于10厘米,防止幼儿钻出;窗户和阳台附近不堆放可供攀爬的家具;教育孩子不在阳台或窗户边玩耍、倚靠。        家具安全: 选择圆角、无锐利边缘的家具;为有锐角或棱角的家具安装防撞角、包角;定期检查家具是否稳固,防止倾倒。        地面防滑: 保持地面干燥,尤其是在浴室、厨房等易湿区域铺设防滑垫;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水渍、油渍、玩具等杂物;教育孩子不在室内奔跑嬉闹。        楼梯安全: 楼梯通道保持明亮,不堆放物品;在楼梯顶部和底部安装安全门,防止幼儿独自上下楼梯。    溺水、烫伤、误食,风险远离: 深入剖析了生活中常见的溺水、烫伤、误食等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并提供预防方法。例如,浴缸、水桶等容器在使用后要及时清空;不让幼儿靠近热水、蒸汽;将药品、清洁剂、电池等危险物品存放在幼儿不易接触的地方。        溺水预防: 即使是浅水(如水桶、浴缸),也要时刻看管幼儿;教育孩子不独自靠近水源,如池塘、河流、泳池等;学习基本的游泳和急救知识。        烫伤预防: 将热饮、热食放置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使用热水时,先试水温;教育孩子不要触摸热炉、热蒸汽、热电器;提醒孩子小心使用热水器。        误食预防: 将药品、维生素、清洁剂、电池、硬币、小零件等小件物品存放在幼儿够不到的上锁的柜子里;教育孩子不随意将不明物品放入口中;家长应了解常见毒物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方法。    锐器、尖物,小心守护: 提醒家长和教师注意刀、剪、针等尖锐物品的安全存放,并教育幼儿认识它们的危险性,不随意拿取。        锐器安全: 刀具、剪刀等锐利物品应存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抽屉或柜子里,并保持刀刃朝下;不让幼儿随意玩耍剪刀或刀具;在成人指导下,教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睡眠安全,静谧守护: 关注婴幼儿的睡眠安全,包括正确的睡姿、床铺选择、以及防止窒息的措施。        婴儿床安全: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婴儿床,床垫应与床框紧密贴合;床栏间隙应小于6厘米;床上不放置柔软的枕头、被子、毛绒玩具,以防窒息。        睡眠姿势: 鼓励婴儿仰卧睡眠,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风险。        其他: 确保睡眠环境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二、户外活动,安全第一:     交通安全,从小培养: 深入讲解了交通规则,包括认识红绿灯、斑马线,学习安全过马路的方法,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的安全注意事项。        过马路: 教育孩子“一看二慢三通过”;在人行横道内过马路;不突然冲入马路;过马路时牵着大人手。        乘车安全: 乘坐私家车必须系安全带,儿童应使用适合其体重的安全座椅;不让孩子在车内玩耍、站立、打闹;乘坐公共汽车时,抓住扶手,不挤在车门附近。        认识交通标识: 引导孩子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如“禁止通行”、“减速慢行”等。    游乐安全,快乐无忧: 针对幼儿园、公园等游乐场所,提供了游乐设施的使用安全指导,如何选择安全的游乐设备,以及在玩耍中如何避免碰撞和摔倒。        游乐设施选择: 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游乐设施;检查设施是否有松动、损坏的部件;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游玩须知: 按照设施的指示使用;不推搡、打闹;轮流排队;注意脚下,防止绊倒。    自然探索,安全同行: 引导孩子在接触自然时,了解潜在的危险,如不认识的植物、昆虫、以及天气变化等,并学会如何应对。        认识动植物: 教育孩子不随意触摸不认识的植物(如带刺、有毒的植物)和昆虫(如毒蛇、毒虫);了解常见的有毒动植物的特征。        天气预警: 教育孩子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户外活动,如大雨、雷暴、高温等天气避免户外活动。        野外活动: 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熟悉环境;注意饮水和防晒。  三、社会交往,自我保护:     陌生人警惕,远离诱惑: 详细讲解了如何教育孩子识别陌生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跟陌生人走,以及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        “安全距离”原则: 教导孩子与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        “不跟陌生人走”: 强调无论陌生人说什么,都不能跟他走。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提醒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物或饮料。        “告诉信任的人”: 教导孩子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告诉父母、老师或其他信任的成人。        “密码”或“暗号”: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设定家庭“密码”或“暗号”,以验证来接孩子的陌生人是否是家人委托。    网络世界,安全上网: 随着科技发展,网络安全也成为重点。本书将提供指导,帮助家长和教师引导孩子安全使用网络,辨别网络不良信息,以及保护个人隐私。        内容过滤: 使用家长控制功能,限制孩子接触不适宜的内容。        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孩子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        隐私保护: 教育孩子不要在网上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学校、电话号码等。        辨别信息: 引导孩子分辨网络信息的真伪,不轻信虚假信息。        网络欺凌: 提高孩子对网络欺凌的认识,并教导他们如何应对。    预防拐卖,警钟长鸣: 强调预防拐卖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和教师如何提高孩子的警惕性,以及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如何应对。        “不跟陌生人说话”: 简单而直接的原则。        “大声呼救”: 教导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固定联系人”: 告知孩子家里最信任的几位联系人,并牢记他们的电话号码。        “安全区域”: 告知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可以向谁求助,如穿制服的警察、商店工作人员等。  四、心理健康,心灵守护:     情绪管理,快乐成长: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孩子认识、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情绪识别: 帮助孩子认识和命名自己的情绪,如高兴、难过、生气、害怕等。        情绪表达: 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哭闹或攻击行为。        情绪调节: 教导孩子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拥抱玩具、听音乐等。    人际交往,友善和谐: 指导家长和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分享、合作、以及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分享与合作: 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并一起完成游戏。        解决冲突: 教导孩子用沟通和协商的方式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同理心培养: 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五、应急处理,沉着应对:     急救常识,关键时刻: 提供了基础的幼儿急救知识,如处理跌伤、擦伤、蚊虫叮咬等常见情况,并强调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止血: 轻微擦伤,用清水冲洗后消毒,创可贴包扎。出血较多时,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        包扎: 学习正确的包扎方法,避免过紧或过松。        伤口处理: 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过敏反应: 认识常见的过敏症状,如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并了解简单的处理方法。    安全演练,有备无患: 鼓励教师和家长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的疏散演练,提高孩子的应急反应能力。  本书特色:     科学系统: 内容体系完整,覆盖全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系统学习幼儿安全教育的权威指南。    通俗易懂: 语言生动活泼,案例贴近生活,避免了专业术语的晦涩难懂,让教师和家长都能轻松理解和运用。    图文并茂: 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示意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安全知识和操作方法,更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实用性强: 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日常的教育和生活中。    互动性高: 鼓励教师和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式教学,寓教于乐,让安全教育融入游戏和生活。    贴近实际: 关注当前社会发展和儿童成长特点,及时更新安全知识和理念。  献给每一位爱孩子的您:  《幼儿生活安全教育宝典:教师家长的良师益友》是您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一份知行合一的安全保障。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初为人父母的新手家长,这本书都将成为您育儿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藏。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童年,让他们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勇敢地走向未来。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责任,一份承诺。让我们一起,为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纯真笑容,为点亮他们光明的人生,付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