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精粹:韩非子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全一册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韩非子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全一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韩非子
  • 法家
  • 诸子百家
  • 国学经典
  • 传统文化
  • 哲学
  • 历史
  • 政治
  • 思想
  • 精粹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3446
商品编码:10786623983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5-11-25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内容简介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韩非子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必读本)
ISBN:   9787550243446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    价:   12 元
作    者:   (战国)韩非,著,申楠,译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5-07-01   版次:1   页数:160
  印刷时间:2015-07-01   印次:1   字数:130千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韩非(约前280—前233),汉族,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为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zui多的二人之一,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余万字。




目录
目 录

【韩非子 目录】

说难… …………………………005

说林上(节选)… ……………014

说林下(节选)… ……………024

内储说上七术(节选)… ……034

内储说下六微(节选)… ……053

外储说左上(节选)… ………070

外储说左下(节选)… ………091

外储说右上(节选)… ………107

外储说右下(节选)… ………120

五蠹… …………………………133




在线试读
精彩书摘

说难

【题解】

说(shuì)难,意指说服君主是一件困难的事

情。文章就向君主进言的困难进行了细致分析,强

调进言前要先弄清楚君主的心理;随后又介绍了进

言的实用方略,并列举了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予以

佐证。

【原文】

凡说之难:非吾知①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

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②而能尽之难

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

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

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

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

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

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

可不察也。

【注释】

①知:同“智”。

②横失:指进言话语无所顾忌。失,通“佚”。

【译文】

一般来讲,进说的困难不在于我的才智能否向

君主进说,也不在于我的口才能否阐明我的观点,

也不在于我是否敢毫无顾忌地讲清楚我的看法。进

说的困难一般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我用

恰当的说法去适应他。向那些追求名望的人进言,

却用厚利去说服他,进言者就会被视为节操低下,

并受到卑贱待遇,必然会遭人抛弃、被人疏远。向

那些追求厚利的人进言,却用高尚的名声去说服

他,进言者就会显得没有心计,而且脱离实际,其

建议也必然不会被采纳。对那些实为追求厚利而表

面追求美名的人,如果用高尚的名声向他进说,他

就会表面上采纳进言者的意见,而在实际上疏远进

言者;如果用厚利向他进说,他会在实际上采纳进

言者的主张,却在表面上疏远进言者。这些都是明

面上难以觉察的东西。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

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彼显有所出事,而

乃以成他故,说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

以为,如此者身危。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

之,事泄于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周泽未

渥也,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德忘;说不行而

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贵人①有过端,而说者

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贵人或得计而欲

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强以其所不

能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故与之论大

人,则以为间己矣;与之论细人②,则以为卖重。论

其所爱,则以为借资;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也。

径省其说,则以为不智而拙之;米盐③博辩,则以

为多而久之。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

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

【注释】

①贵人:文中指君主,后文“贵人或得计”亦同。

②细人:与前文“大人”相对,指君主近侍。

③米盐:泛指日常琐事。

【译文】

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谈话因泄密而失败。进

说者本人或许并没有泄露机密,谈话中却触及君

主心中的秘密,进言者可能就会因此身陷险境。

从表面上看,君主在做这件事,心里却可能想借

此做成其他的事,此时如果进说者不但知道君主

所做的事,还知道他要这样做的原因,可能也会

因此身陷险境。君主筹划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

情,而进言者的意见也刚好迎合君主心意,此时

如果有聪明人从外部迹象上揣测出了这件事并泄

露出来,君主一定会认为是进说者泄露的,如此

就会身陷险境。君主对进言者的恩泽尚不深厚,

而进言者却知无不言,倘若他的说词得以施行并

取得成功,功德就会被君主忘记;倘若他的说词

行不通而遭到失败,君主就会对他起疑心,此时

进言者就会身陷险境。君主有过错,若进说者只

顾倡言礼义来指出君主的毛病,进言者就会身陷

险境。君主有时计谋得当而想独自揽下功绩,若

进言者同样知道这条计谋,可能就会身陷险境。

勉强君主去做他无法完成的事,强迫君主停止做

他不想停下来的事,进言者就会身遭危险。所以

进言者若与君主议论大臣,就会被视为试图离间

君臣关系;和君主谈论近侍小臣,就会被视为试

图卖弄身价。谈论受君主喜爱的人,就会被视为

在寻找靠山;谈论君主所厌恶的人,就会被视为

在刺探君主的内心。说话太过直白,就会被视为

不懂变通之人;进言琐碎详尽,则会被视为废话

连篇之人。简略陈述意见,就会被视为胆小怯懦

不敢谏言之人;考虑事情空泛而放任,就会被

视为粗野无礼之人。这些进言的困难,是不可不

知的。

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彼

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其意有下也,然而

不能已,说者因为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其心有

高也,而实不能及,说者为之举其过而见其恶,而

多其不行也。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

者,多为之地,使之资说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资其

智。欲内①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

于私利也。欲陈危害之事,则显其毁诽而微见其合

于私患也。誉异人与同行者,规异事与同计者。有

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

必以明饰其无失也。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②之

也;自勇其断,则无以其谪怒之;自智其计,则毋

以其败穷之。大意无所拂悟③,辞言无所系縻,然

后极骋智辩焉。此道所得,亲近不疑而得尽辞也。

伊尹为宰,百里奚为虏,皆所以干其上也。此二人

者,皆圣人也;然犹不能无役身以进,如此其污

也!今以吾言为宰虏,而可以听用而振世,此非能

仕④之所耻也。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

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

以饰⑤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

【注释】

①内:同“纳”,进献。

②概:古代称量粮食时,用来刮平斗斛的工

具,此处引申为压抑、压平。

③悟:通“忤”,违逆、忤逆。

④能仕:指“智能之士”。仕:通“士”。

⑤饰:通“饬”,整饬、修治。

【译文】

一般而言,进言的要领在于懂得粉饰进言对象

自以为得意的事,并掩盖他自以为羞耻的事。君主

有要紧的私事,进言者一定要指明这是合乎公明大

义的事情并鼓励他去做。君主有难以克制的卑下念

头,进言者就应把它粉饰成美好的事情并抱怨他迟

迟不去做。君主有过于不切实际的想法,进言者就

要为他列出这件事的缺点、指明其中的坏处,并称

赞他不去做是明智的。君主想夸耀自己的才能,进

言者就要替他举出其他事情中的类似情况,多给他

提供根据,使他能从“我”这里借用说法,但进言

者自己得假装毫不知情,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他自

我夸耀。进言者要向君主进献与人相安的话,就必

须借用好的名义来进行阐明,并要暗示这么做也符

合君主的私人利益。进言者若想陈述有害的事,就

要直言这么做会招致诽谤,并要暗示它会对君主不

利。进言者要称赞与君主举止相似的另一个人,规

划与君主思路相似的另一件事。对与君主有相同劣

行的人,就必须对其加以粉饰,说这样的人没有什

么害处;对与君主有相同失败经历的人,就必须对

其予以掩盖,表明他没有什么过失。君主在夸耀自

己的能力时,就不要用他难以完成的事去压抑他;

君主自以为处事果断时,就不要用他的过失去激怒

他;君主自以为计谋高明时,就不要用他的失败经

历让他难堪。进说的主题不忤逆,言辞不与君主的

想法相抵触,这样就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和辩

才了。由此而得到的是君主对进言者的亲近不疑以

及进言者对君王的畅所欲言。伊尹曾为厨师,百里

奚曾为奴隶,都是为了求得君主重用。这两个人都

是圣人,但还是不能避免通过做低贱的事来换得重

用,他们是多么卑下啊!现在如果因为我的这番话

被用为厨师和奴隶,而被听从并采用就能拯救天

下,那么智能之士也不会以此为耻辱。长此以往,

君主的恩泽已经深厚,进言者说出再深入的谋划也

不会被怀疑,再据理力争也不会遭受罪罚,此时便

能明确剖析利害来成就君主的功业,直接指明是非

来端正君主的言行,能按这样的方式相互对待,便

是成功的进言。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

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①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

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

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

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

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

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故

绕朝②之言当矣,其为圣人于晋,而为戮于秦也,此

不可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

者罪刖③。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

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

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围,食桃而甘,不

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

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

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

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

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

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

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

鳞径尺,若人有婴④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

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注释】

①关其思:郑国大夫。


用户评价

评分

有线装书的感觉,遗憾的是字体小了些。

评分

可以的,就是小了点

评分

还好哦很不错划算

评分

可以

评分

不错,拿在手里有古书的感觉,很方便携带

评分

东西不错

评分

可以的,就是小了点

评分

这是一次神奇的购物体验!

评分

感觉不错,感觉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