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的书
评分表面看来仍是传统的四乐章形式,但骨子里,抱负和手段是整个的不同了。他的旋律是复杂而非歌唱性的,感官层面上有点懒洋洋的,和声的风格介乎清亮和缥缈之间。第二乐章拨奏的铿锵和第三乐章的缠绵形成鲜明对照。在一个精准而富有生气的演奏中,这一切都会熠熠生辉。德彪西的音乐要求人们对他精雕细琢,不然你会漏掉许多东西。
评分g小调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893年。在这期间,德彪西已完成了根据马拉美的诗所写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并且正在创作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首作品是献给伊扎依四重奏团的成员——伊扎依(Ysaye,Eugene)、克瑞克布姆(Crickboom,Mathieu),冯·豪特(Leon Van Hout)和雅克布(Jacob,Joseph),并由该团首演。1894年由迪朗(Durand)出版社出版。
评分 评分 评分g小调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893年。在这期间,德彪西已完成了根据马拉美的诗所写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并且正在创作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首作品是献给伊扎依四重奏团的成员——伊扎依(Ysaye,Eugene)、克瑞克布姆(Crickboom,Mathieu),冯·豪特(Leon Van Hout)和雅克布(Jacob,Joseph),并由该团首演。1894年由迪朗(Durand)出版社出版。
评分如果问我听德彪西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会说:没有旋律。旋律对他并不重要,他的音乐不是要人记住某段旋律。甚至节奏也不重要,他并没有特别用节奏去表现什么东西。如果这些不重要,那么,音乐是什么?答案是:音响,一种没有预定结构的音响。
评分第四乐章:非常适度地
评分简直就是小册子,音符太小而密集 看起来好难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