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建築電氣工程:基礎、設計、實施、實踐(第2版)》以文字為主,配以大量圖錶。基礎篇含相關專業、建築電氣、建築智能化、基本計算及電氣工程設計五類基礎;設計篇通過對工程實例圖紙的剖析,講述瞭目錄、說明、材料錶及變配電、動力、照明、防雷與接地、消防監控、安全技防、信息通信、建築設備監控、建築綜閤智能化、電氣總體規劃十一類工程設計的基本做法;實施篇講述瞭施工、監理、工程經濟及運行及管理四個設計的後續環節。
實踐光盤以多媒體方式提供瞭常用設備及産品的技術資料掃描及照片、施工運行及生産現場工程實況的影像,三類四百餘條相關標準、規範目錄,Aut0 CAD對平麵圖形的繪製、編輯及加工簡述及百餘條附錄。
教學光盤包括分章編寫的電子教案,多套工程實例CAD圖,建築電氣工程常用規範(多數可展閱),教學建議及部分習題解答。
《建築電氣工程》適用於電氣類、建築類的本、專科及高職、成教不同層次的教學;也可作為建築電氣、工廠供電、電氣自動化類的設計、施工、建築、物管等技術培訓、集中提高的教材;還可供相應專業技術人員自學參考。教學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培養方嚮及目的、要求,讀者自學時可根據自身條件和工作需要,對全書的廣度和深度閤理取捨。特彆是《建築電氣工程:基礎、設計、實施、實踐(第2版)》可供建築供配電、建築電氣、建築照明、建築智能化、建築電氣設計實踐及建築電氣施工、管理實訓等係列課程教學連續使用。
作者簡介
馬誌溪,1944年生,湖南長沙人。從事領域為“民用建築電氣及智能化”與“工業電氣及自控”的教學、工程設計與應用性科研,以及相關産品的開發研究、工程的設計谘詢及項目的技術管理。首批國傢注冊電氣工程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高級會員、省、自治區級勘察設計谘詢論證及評審專傢、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智能建築”教學專業委員會成員、福建土木學會建築電氣及建築電氣情報網成員。
曾獲科技進步奬四項次、優秀工程設計奬二項次、國傢專利二項次(一項已轉讓企業生産,另一項獲第五屆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銅奬)、某儀器研製獲技術創新優秀成果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相關專業基礎
第一節 建築工程
一、建築
二、結構
三、總平麵
第二節 給、排水工程
一、給水係統
二、生活給水
三、消防給水
四、排水係統
五、給、排水與建築電氣
第三節 通風及空調工程
一、通風
二、空調
三、通風、空調的自控及保護
第四節 提升運輸設備
一、分類
二、升降梯
三、自動扶梯
四、電梯電氣
第五節 相關專業的圖形符號
一、建築總平麵
二、材料及剖麵
三、建築構件
四、建築設備
本章小結
本章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建築電氣基礎
第一節 供配電
一、按負荷重要性的分級供電
二、主接綫方式
三、變壓器的選用
四、變電所的設置
五、配電網接綫
六、備用電源與應急電源
第二節 動力
一、主要負荷--電動機
二、動力電氣係統
三、電氣控製綫路
第三節 照明
一、主要負荷--電光源
二、照明種類
三、燈具
四、照明綫路
第四節 安全及防護
一、建築防雷
二、係統接地
三、等電位連接
四、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
五、電磁兼容
第五節 規劃及總體布局
一、概述
二、基本做法
本章小結
本章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建築智能化基礎
第一節 概述
一、智能建築
二、通信
三、通信網
四、控製係統與控製網
第二節 樓宇自動化
一、消防監控
二、安全技術防範
三、建築設備監控
第三節 信息通信
一、音頻係統
二、視頻係統
三、綜閤布綫
四、通信係統
第四節 集成、管理及服務
一、係統集成
二、係統管理
三、信息服務
本章小結
本章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基本計算
第一節 供電負荷
一、供電對象的負荷歸整
二、需要係數法計算供電負荷--例題一(L4-1)
第二節 供電係統
一、概述
二、係統額定電壓的確定--例題二(L4-2)
三、係統主接綫的確定--例題三(L4-3)
四、備用柴油發電機容量的估算--例題四(L4-4)
五、多颱用電設備衝擊電流的計算--例題五(L4-5)
第三節 導綫截麵
一、概述
二、按導綫發熱限製選擇截麵--例題六(L4-6)、例題七(L4-7)
三、按壓降限製選擇導綫截麵--例題八(L4-8)、例題九(L4-9)
四、按經濟選擇及按強度校驗
相結閤選擇導綫截麵--例題十(L4-10)
第四節 低壓供電係統的保護
一、概述
二、熔斷器保護參數的選定--例題十一(L4-11)
三、斷路器保護參數的選定--例題十二(L4-12)
第五節 短路電流
一、概述
二、標幺值法進行短路的相關計
算--例題十三(L4-13)
第六節 防雷保護
一、概述
二、防雷保護範圍的確定--例題十四(L4-14)
第七節 照度
一、概述
二、民用建築的照度計算--例題十五(L4-15)
三、工業建築的照度計算--例題十六(L4-16)
第八節 揚聲器配接
一、概述
二、配接揚聲器的計算--例題
十七(L4-17)~例題
二十(L4-20)
本章小結
本章復習思考題
……
第二篇 設計篇
第三篇 實施篇
第四篇 實踐篇(實踐光盤)--隨書配贈
附錄
精彩書摘
(3)工作監護製度
工作監護製度是保證人身安全和操作正確的主要措施。
①完成工作許可手續後,工作負責人(監護人)應嚮工作班人員交代現場安全措施、帶電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項。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必須始終在現場,對工作班人員安全認真監護,及時糾正違反安全的動作,確保安全生産。
②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在全部停電時,可以參加工作班組的工作。在部分停電時,隻有在安全措施可靠,工作人員集中的工作地點,不緻誤碰帶電部分的情況下,方可參加工作。專職監護人員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③工作負責人在工作期間因故必須離開工作地點時,應指定能勝任的人員臨時代替。離開前應告訴工作班人員,並將工作現場交代清楚。當原始工作負責人返迴工作地點時,也應履行同樣的交接手續。
④若工作負責人需長時間離開現場,應由原工作票簽發人變更負責人,兩工作負責人應做好必要的交接手續。
⑤值班人如發現工作人員違反安全規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員安全的情況,應嚮工作負責人提齣改正意見,必要時可暫時停止工作,並立即報告上級。
(4)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製度
工作間斷(午休、吃飯、下班)或遇雷雨等威脅工作人員安全時,應使全體工作人員從工作現場撤離,同時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動,工作票仍有工作負責人執行。
①間斷後繼續工作時,無需通過工作許可人。每日收工,應清掃工作地點,開放已封閉的通路,並將工作票交迴值班員。次日復工時,應得到值班員的許可,取迴工作票,工作負責人必須事前重新認真檢查安全措施是否符閤工作票的要求後,方可工作。
②在未辦理工作票終結手續以前,值班員不準將施工設備閤閘送電。
③在工作間斷期間,若有緊急需要,值班員可在工作票未交迴的情況下閤閘送電,但應先將工作班組全體人員已經離開工作地點的確切根據,通知工作負責人或電氣分場負責人,在得到可以送電的答復後方可執行。並應采取下列措施。
·拆除臨時遮欄、接地綫和標示牌。
·恢復常設遮欄。
·換掛“止步,高壓危險!”標示牌。
·必須在所有通路派專人守候,以便告訴工作班組人員“設備已經閤閘送電,不得繼續工作”,守候人員在工作票未交迴以前,不得離開守候地點。
④檢修工作結束以前,若需將設備試加工作電壓,可按下列規定執行。
·全體工作人員撤離工作地點。
·將該係統的所有工作票收迴,拆除臨時遮欄、接地綫和標示牌,恢復常設遮欄。
·應在工作負責人和值班員進行全麵檢查無誤後,由值班員進行加壓試驗。
·工作班組若需繼續工作時,應重新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⑤對於連續性的工作,在同一電氣連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幾個工作地點轉移工作時,全部安全措施由值班員在開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辦理轉移手續,但工作負責人在轉移工作地點時,應嚮工作人員交代帶電範圍、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
⑥全部工作完畢後,工作班組應清掃、整理現場。工作負責人應先周密地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如下。
……��
工程實踐的智慧結晶:探尋建築電氣係統的脈絡 這是一本旨在引導讀者深入理解現代建築電氣工程全貌的力作。它並非對某一本具體著作的概述,而是從宏觀視角梳理瞭貫穿於建築電氣工程設計、實施與實踐各個環節的核心理念、關鍵技術與典型挑戰。本書的撰寫,力求以嚴謹的邏輯、清晰的條理和生動的案例,為讀者勾勒齣一幅全麵而深刻的工程圖景,激發對這一復雜而至關重要領域的好奇與求知欲。 一、 基礎理論的堅實奠基:電氣世界的基石 任何復雜的工程都離不開紮實的基礎理論支撐。在建築電氣工程領域,這意味著我們需要迴歸到電學的基本原理。從電流、電壓、電阻的歐姆定律,到功率、能量的計算,再到交流電的特性,如頻率、相位、阻抗等,這些都是理解後續一切復雜設計的起點。本書將帶領讀者重溫這些經典概念,並闡釋它們在建築電氣係統中的直接應用。 例如,理解電阻和功率的計算,對於選擇閤適的電綫截麵積,避免過載和發熱,保障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功率因數對於配電係統的效率有著直接影響,理解其原理並學習如何改善,是提升能源利用率的關鍵。交流電的相位關係則直接關係到多相電機的啓動和運行,以及電網的穩定性。 除瞭基本的電路理論,電磁兼容性(EMC)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基礎概念。現代建築中充斥著各種電子設備,它們會相互産生電磁乾擾。瞭解電磁乾擾的産生機理,以及如何通過閤理布綫、屏蔽、接地等措施來抑製和防護,是確保建築電氣係統穩定可靠運行的重要環節。 此外,材料科學的基礎知識也與電氣工程息息相關。導體的導電性、絕緣材料的耐壓等級和介電常數,觸點的接觸電阻等,都直接影響著電氣設備的安全性和壽命。瞭解不同材料的特性,是進行閤理選材、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 二、 設計理念的智慧之光:從需求到藍圖的轉化 建築電氣工程的設計,是一個將用戶需求、建築功能、安全規範和技術可行性巧妙融閤的創造性過程。它不僅僅是繪製圖紙,更是對未來使用場景的預判和對潛在風險的規避。 設計流程伊始,便是對項目需求的深入剖析。這包括但不限於:建築的功能定位(住宅、辦公、商業、工業等),各功能區域的用電設備類型、數量及功率需求,對照明、動力、通信、安防等係統的具體要求,以及用戶對智能化、節能化等方麵的期望。 在此基礎上,工程師需要遵循一係列國傢和行業的規範標準。這些規範是工程實踐的“紅綫”,涵蓋瞭電氣安全、防火防爆、節能環保、電磁兼容等方方麵麵。理解並嚴格執行這些規範,是設計工作的基石,直接關係到人身財産安全和公共利益。 接下來是係統方案的製定。這包括對整個建築的供電方式(市電、自備發電機、UPS等)、電力負荷的計算與分配、電能計量方案、接地係統設計、防雷保護設計等關鍵環節的規劃。例如,根據建築的規模和重要性,選擇閤適的變壓器容量和配電變壓器層級;根據負荷特性,設計閤理的電力迴路,確保各區域供電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照明設計是電氣設計中直觀且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綜閤考慮照度要求、眩光控製、色溫選擇、節能技術(如LED照明、智能調光)以及藝術美學等因素,為不同空間創造適宜、舒適且高效的視覺環境。 動力配電設計則關注電動機、空調、電梯等大功率設備的供電。這涉及到電動機的啓動方式、功率補償、過載保護等,需要保證動力係統的穩定運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通信、廣播、消防、安防等弱電係統的集成設計,也是現代建築電氣工程的重點。這些係統相互關聯,協同工作,共同構築起建築的安全、便捷和智能化。如何進行閤理的布綫、設備選型和係統集成,是提升建築整體價值的關鍵。 此外,綠色建築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日益滲透到電氣設計中。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智能樓宇管理係統(BMS)的應用,以及高效節能設備的推廣,都成為設計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三、 實施過程的嚴謹執行:將藍圖變為現實 設計方案的最終落地,離不開嚴謹的施工實施。這是一個將圖紙轉化為實體,將理論付諸實踐的階段,其中充滿瞭細節和挑戰。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這包括詳細的施工圖紙審查、施工方案的製定、材料設備的選擇與采購、施工隊伍的組織與培訓,以及與總包單位、監理單位的協調溝通。確保所有參與方對工程目標和技術要求有清晰一緻的認識。 現場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益求精。電綫電纜的敷設,要求按照設計規範進行,保證其走嚮閤理、固定牢固、不受損傷。接頭處理要規範,絕緣要可靠,避免因施工不當引發安全隱患。 配電箱櫃的安裝、接綫,需要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每一路迴路的標識要清晰準確。開關、插座、燈具等終端設備的安裝,要做到位置準確、安裝牢固、外觀整潔。 接地係統的施工,是電氣安全的關鍵環節。需要保證接地體的有效接地電阻,並且接地引綫的連接可靠,貫穿於整個電氣係統。 防雷係統的施工,同樣需要按照設計要求,確保雷電流能夠安全泄放入地,保護建築物及其內部的設備。 設備調試是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在安裝完成後,需要對各個電氣係統進行全麵的通電檢查和功能測試,確保其符閤設計要求,能夠正常穩定運行。這包括對照明係統進行亮度、均勻度測試,對動力係統進行帶載運行測試,對弱電係統進行功能性驗證等。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製和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嚴格執行各項質量檢驗規程,對隱蔽工程進行驗收,確保施工質量達到標準。同時,要時刻綳緊安全這根弦,做好現場的安全防護,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觸電、火災等事故的發生。 四、 實踐應用的深入剖析:經驗的傳承與創新 建築電氣工程的實踐,是理論與經驗的結閤,是問題解決與技術創新的動態過程。 從工程項目的實際案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教訓。例如,在實際項目中可能遇到的設備選型睏難、材料成本控製、工期壓力、與其他專業的接口協調等問題,都需要工程師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去解決。 運行維護是電氣係統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定期的巡檢、設備的保養、故障的診斷與維修,都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理解設備的運行特性,掌握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是保障建築電氣係統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 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化和數字化正在深刻地改變著建築電氣工程。物聯網(IoT)、大數據、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應用,使得建築電氣係統能夠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更智能化的控製和更個性化的服務。例如,通過智能照明係統,可以根據室內光綫和人員活動情況自動調節燈光亮度,實現節能;通過智能安防係統,可以實現人臉識彆、行為分析等高級功能。 節能降耗是當前建築電氣工程麵臨的重大課題。如何通過優化設計、選用高效節能設備、采用先進的控製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築的能耗,是衡量一個電氣工程師專業水平的重要標誌。 本書的目標,正是希望通過對這些基礎理論、設計理念、實施過程和實踐應用的深入探討,為所有緻力於建築電氣工程領域的讀者提供一個係統性的學習框架和豐富的實踐指導。它期待能成為您在理解、設計、建造和維護各類建築電氣係統過程中,一本可靠的參考和靈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