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懂村庄,读懂中国。熊培云数年沉潜,心血之作,其中部分篇章曾以“乡村纪事”连载于《南方周末》,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备受各界关注。以自己家乡的村庄为考察对象,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历史,反映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学者熊培云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重要的一部著作。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
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代表作有《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思想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香港田园书屋)。
★我素来认为要知道乡村的秘密,和农民的隐情,唯有到乡下去居住,并且很好是到自己的本乡本土去居住。依着表格到乡下去从事调查,只能得到正式的答案。正式的答案,多半不是真确的答案。
——董时进
★就物质生活而言,我的村庄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庄。
——甘地
自序我的村庄我的国
第一章 万物生长
1. 谁人故乡不沦陷?
2. 墓畔回忆录
3. 为什么不是农民拥有土地?
4. 为什么是土地拥有农民?
5. 讨伐李四喜
6. 幸福的自留地
7. 六畜兴旺周杰伦
8. 生育的故事
9. 摸着石头进城
10. 几户人家
第二章 前线与后方
1. 会开枪的农具
2. 到农村去
3. “不建设,毋宁死”
4. 计划政治下的“盲流”
5. 革命的水稻田
6. 识特务者为俊杰
7. 几位乡镇干部的心里话
第三章 阴阳界
l. 鬼子来了
2. 刺刀下的公民课
3. 阴阳界上的乡村
4. 农民为什么消极抗日?
5. 两位县长的故事
6. 地方如何记忆?
第四章 隐忍、混乱与抵抗
1. 城乡不平等的起源
2. 无权无势者如何抵抗?
3. 第二颗子弹
4. 故乡之斯巴达
5. 人类为什么会失去温良?
6. 有不公,为什么没有大动荡?
第五章 乡村民主
1. 第五大发明333
2. 为什么要有乡镇精神?
3. 从民选省长到民选村长
4. 村治与县政
5. 答案就在风中飘
6. 民主日记摘录
第六章 生活与信仰
1. 乡村“拉斯维加斯”
2. 麻将与宪政
3. 德先生、赛先生,还有一个无小姐?
4. 以家为事业信仰
5. 农民怎样修行?
6. 山坳上的赞美诗
7. 沦落风尘的村姑
8. 保卫乡村,守护灵魂
结语 推土机年年作响,回不去故乡?
后记 有故乡的人心存敬畏
附录一 两千分之一的改变
附录二 没有土地,就没有灵魂一一熊培云专访
第一章 万物生长
1.谁人故乡不沦陷?
“我刚刚离开我的摇篮,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大约在两百多年前,当夏多布里昂回到湿漉漉的布列塔尼故乡时,曾经这样感慨。因为在那里,作家再也寻找不到“儿时的圣马洛了”,小时候曾在船舶的缆索间玩耍,现在港内看不到船;而自己出生时的公馆也已经变成了旅店。故乡,游子梦里的天堂,和作家远去的岁月一起,一去不返。
作为一个异乡人,我曾经在一个雨水涟涟的季节穿行大西洋边的圣马洛。那几天圣马洛正在举行一场帆船比赛,满街都是敲锣打鼓的人。到了晚上,更是热闹非凡。
孤身一人,远在异国,虽然当时我还没有认真读过夏多布里昂的许多作品,但对他笔下 “望不见故乡,望不见童年”的伤感却一点也不陌生。无论是在那次旅行之前,还是之后,我都体会到了那种因失去故土家园而独有的刻骨铭心的疼痛。
和夏多布里昂不同的是,在我的疼痛里不仅有失去故土的惆怅,更有失去故土的羞耻。一切是那么猝不及防地发生了,而且是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年代里,这里没有硝烟蔽日的战争,没有饿断人肠的饥荒,更没有手握刺刀一进村子就牵猪抢鸡的日本兵。
……
喷一些好闻的古龙香水
评分这个类型信息,用来告诉你,在这个地址空间上,存放着什么类型的变量。
评分书收到了,还没来得及看,应该不错!
评分看到介绍页面说可能会有作者签名,刚好这次搞活动,立马下单。可是收到货后发现这书竟然连塑封都未拆,心想肯定没有签名了,特别失落。结果拆开塑封打开书就惊呆了,竟然有亲笔签名!!给京东比心!!
评分内容很不错,很有思想性,质量也可以,就是不知为啥纸张是两种颜色,求解!
评分当代中国人上数三代,绝大部分都是农民,了解了农民社会,就知道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渊源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但是几个版本厚薄不一,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书已经看完了,很不错
评分只是为了填充家里的书柜 而且前两天京东在书本上面的折扣很大 平均一本书也就十几块钱 就是不知道质量怎么样 已经寄回家里 等回家后再补充评论 下面的图片可以忽略 另外书都是一些榜单推荐的内容应该不错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