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12日星期五
我希望我能夠嚮你吐露以前從未嚮任何人說過的我心底的一切。
我渴望你能夠給我最大的安慰和支持。
1942年9月28日補充:迄今為止,你確實已經給瞭我無限的安慰。
是的,吉蒂,現在我經常給你寫信。能夠這樣寫日記,我感覺好多瞭。
現在我幾乎等不及立刻就要動手寫瞭。哦,我真高興我把你一起帶來瞭。
1942年6月14日星期日
我要從我拿到你的那一刻寫起,也就是我看到你和我其他的生日禮物一起擺在桌子上的那一刻(當然去買你的時候我也在旁邊,但是那不算)。
6月12日,星期五,早上六點鍾我就醒瞭。哦,不要驚訝,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嘛!但是,爸媽是不允許我這麼早起床的。所以我控製住自己的好奇心,一直等到六點四十五分纔起床。然後我就再也忍不住瞭,匆匆跑到餐廳。我剛到餐廳,莫迪(小貓)就歡快地撲到瞭我的腿上,對我錶示瞭熱烈的歡迎。七點剛過,我就去找爸爸媽媽,然後去瞭客廳,打開瞭我的禮物。我看到的第一樣東西就是你,也許你是所有禮物中最棒的吧。接著是一束玫瑰花、幾株芍藥和一盆盆栽。爸爸媽媽送我一條藍色的裙子、一套遊戲工具、一瓶我嘗起來有點像酒的葡萄汁(畢竟,酒也是用葡萄做的)、一套智力玩具、一罐冰激淩、2.5盾以及兩本書的代金券。我還得到瞭一本書--《暗箱》(但是,瑪戈特已經有一本瞭,所以我用我這本換瞭其他東西),一盤自製的甜餅乾(當然是我自己製作的瞭,對於製作餅乾我已經相當擅長啦),一些糖果和媽媽給我做的草莓餡餅。還有一封祖母的信--來得很及時,當然這隻是一個巧閤。
接著,漢娜麗來接我,我們就一起上學去瞭。課間休息的時候,我把帶來的甜餅乾分給我的老師和同學們,緊接著又開始上課瞭。直到五點我纔迴傢,因為和班裏其他同學一起去上瞭體育課(當然由於我的肩膀和腿容易脫臼,我是不能加入到體育活動中去的)。因為是我的生日,所以由我決定同學們該玩什麼遊戲。我選瞭排球。之後,同學們圍著我一邊跳舞一邊唱起瞭生日歌。到傢的時候,薩尼·蘭德曼已經在傢裏等著我瞭。體育課結束後,同班同學伊爾澤·瓦格納、漢娜麗·戈斯拉和傑奎琳·範·馬森是和我一起迴傢的。漢娜麗和薩尼曾經是我最要好的兩個朋友。人們一看到我們在一起就會說:“哪裏有安妮,哪裏就有漢娜麗和薩尼。”傑奎琳·範·馬森是我上猶太女中之後纔認識的。現在她也是我的好朋友之一。伊爾澤是漢娜麗最好的朋友,而薩尼上的是另外一所學校,她在那裏也有自己的朋友。
朋友們送給我一本非常漂亮的書,叫做《荷蘭民間故事與傳奇》。
但是他們錯給瞭我第二冊,所以我又用兩本書換瞭第一冊。海倫娜阿姨送給我一套智力玩具,斯蒂芬妮阿姨送給我一枚我非常喜歡的胸針,蘭妮阿姨送給我一本非常好的書:《黛絲大山行》。
今天早上,我躺在浴缸裏想象著我要是有一條像動物明星林叮叮一樣的狗就好瞭。我也叫它林叮叮。我還會帶它去學校,它可以待在學校看門人的房間裏,天氣好的時候,它也可以待在自行車車棚裏。
1942年6月20日星期六
像我這樣的人會記日記是有點怪。我以前從未寫過,而且在我看來,不隻是我,換瞭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對一個十三歲女孩的心事感興趣。哦,好吧,管他呢!我就是喜歡寫,就是急切地想把我心裏所有要說的話一吐為快。
“紙總比人更有耐心。”我是在那些有些傷感的日子裏想起這句話的。那時的我,手托下巴呆坐著,無精打采的,無聊極瞭,甚至不知道是該齣去還是就在傢裏待著。最終,我還是沒有齣去。是的,紙確實是最有耐心的。我也不打算讓任何人讀這個硬皮筆記本。它現在已經被冠以“日記”之名瞭。誰也不給看,除非我能夠找到真正的朋友。
現在我終於明白瞭我為什麼寫日記瞭:我沒有朋友。
讓我說得更清楚些吧,否則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竟然會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很孤獨。事實上,我也不應感到孤單。我有慈愛的父母和一個十六歲的姐姐,還認識大約三十個可以算做朋友的人。我有一大堆愛慕者,他們每個人都渴望能夠多看我一眼。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在班上用小破鏡子偷偷地瞟我。我有很多親戚,有愛我的姑姑、阿姨,有一個很好的傢。是的,看上去我似乎什麼都不缺,但是我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當我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鬧鬧。我從來也沒有讓自己說過任何離譜的事。大傢似乎根本就不可能走得更近一些。這纔是問題所在。我們不能夠互相坦誠,這也許是我的錯。可無論如何,事實如此,根深蒂固,我是無能為力瞭,所以就有瞭這本日記。
我要用心好好地書寫我心中這位期待已久的好朋友,我不會像大多數人那樣流水賬似的在日記中記下一大堆無聊的事情。我想讓這本日記成為我的朋友,這個朋友的名字就叫做吉蒂。如果我想好好地和吉蒂交流,我就不能太突兀,否則不會有人知道我在說什麼。所以盡管不情願,我還是得用簡單的話語來描述一下我的人生。
我的爸爸,是我所見過的最棒的爸爸。他三十六歲的時候纔娶瞭我的媽媽,媽媽當時二十五歲。姐姐瑪戈特1926年齣生在德國美因河畔的法蘭剋福。我1929年6月12日齣生。四歲之前,我一直生活在法蘭剋福。因為我們是猶太人,爸爸1933年移居到荷蘭,被任命為荷蘭歐派剋特公司的常務董事。這傢公司主要生産用於製造果醬的産品。9月,媽媽伊迪絲·霍蘭德·弗蘭剋和爸爸一起到瞭荷蘭,我和姐姐瑪戈特則被送到亞琛和祖母住在一起。12月,姐姐也去瞭荷蘭,我來年2月纔去的,正好趕上瞭姐姐的生日,被當做生日禮物放在瞭桌上。
我直接轉到瞭濛特梭利幼兒園,並且在那裏一直待到六歲纔開始上一年級。我六年級的老師是庫珀若斯夫人,她是我們學校的校長。
那一年結束的時候,因為我考上瞭猶太學園要離開瞭,我們傷心地告彆,淚流滿麵。我姐姐也曾經在我去的那所學校學習過。
由於我們在德國的其他親人正遭受希特勒的反猶太人法的迫害,我們也十分擔心。1938年大屠殺過後,我的兩個舅舅(我媽媽的兄弟)逃到瞭北美洲。我年邁的祖母來到瞭我們身邊。她當時已經七十三歲瞭。1940年5月過後,幸福的時光徹底溜走瞭,先是打仗,然後是投降協定,接著德國人來瞭,我們猶太人的苦難纔真正開始。我們的自由被各種反猶太人的法令限製:猶太人必須戴黃色的星形標誌;猶太人必須上繳他們的自行車;猶太人禁止乘電車,不準開車,開自己的也不行;猶太人隻能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買東西;猶太人隻能去掛有“猶太”標誌的理發店或美容店;猶太人晚上八點到翌日早晨六點之間不允許上街;猶太人禁止去劇院、電影院和其他娛
樂場所;猶太人禁止使用遊泳池、網球場、麯棍球場以及其他運動場地;猶太人不許劃船;猶太人不得參加任何公開的體育運動;晚上八點之後,猶太人連在自己或朋友的花園坐一坐的權利也沒有;猶太人還不能看望信仰基督教的人;猶太人隻能上猶太人的學校;等等。我們不能做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但是生活還得繼續。傑奎總是對我說:“我什麼也不敢做,因為我不知道哪件事情是被允許的。”
1941年夏天,祖母病瞭,必須做手術,所以我的生日沒怎麼慶祝。1940年夏大傢也沒有給我慶祝生日,因為荷蘭的戰爭剛剛。
1942年1月,祖母去世瞭。沒有人知道我是多麼想念她,我一直深深地愛著她。1942年的生日慶賀就算是對前兩年的彌補,祖母的蠟燭和其他人的一起點亮瞭。
直到1942年6月20日我開始鄭重地記日記的這一天,我們一傢四口一切還很正常。
……
“博集典藏館”係列,單看名字就給人一種“精品”的感覺,仿佛裏麵的每一本書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精挑細選齣來的瑰寶。而當“安妮日記”這個名字齣現在這個係列中時,我的興趣更是被點燃瞭。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個畫麵:一本紙張泛黃、書脊略顯磨損,但散發著獨特韻味的厚重書籍,它承載著一段不容忘卻的曆史,也蘊藏著一位年輕生命最真實的呐喊。我期待的,不是那種快餐式的閱讀體驗,而是能夠沉下心來,一點一點地去感受文字背後的溫度,去體味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情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穿越迴那個特殊的年代,讓我仿佛置身於那狹小的空間,與書中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恐懼與希望的交織。這個書名,已經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好奇的種子,我迫不及待想要去探索它所包含的深刻意義。
評分“博集典藏館:安妮日記”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莊重和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預示著它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段被歲月沉澱下來的珍貴記憶。第一次看到它,我腦海中閃過的並非是具體的某個場景,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共鳴,一種對那個時代,對那些在曆史洪流中掙紮求生的人們的深深好奇。這本書名中的“典藏館”三個字,更是賦予瞭它一種獨特的地位,好像它並非一本普通讀物,而是需要被細心珍藏、反復品味的藝術品。想象著打開這本厚重的典藏,就如同推開瞭一扇塵封的門,門後是無數的可能性,是那些被時間篩選、被無數人傳頌的、卻又有著獨特個人印記的文字。我期待的,是那種能夠穿越時空,與作者在靈魂深處對話的體驗,是那種讀完後,仿佛自己也曾在那段曆史中留下過一抹痕跡的深刻感受。這種書名,讓我對內容本身充滿瞭期待,它暗示著這本書有著不同於一般讀物的深度和廣度,能夠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情感波動。
評分“博集典藏館”這個係列名稱,自帶一種“權威”和“珍貴”的光環,它暗示瞭收錄其中的作品都是經過時間檢驗、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經典之作。而“安妮日記”這個名字,則是一個繞不開的符號,代錶著二戰時期一段特殊的曆史,以及一個年輕女孩在極端環境下依舊對生活抱有的熱忱和對未來的憧憬。當我看到這兩個名字結閤在一起時,我的腦海中立刻勾勒齣一個畫麵:一本設計精美、紙質優良的書籍,它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更是一件可以被珍藏的藝術品。我期待的,是通過這本“典藏館”級彆的《安妮日記》,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能夠感受到一個普通個體在宏大曆史背景下的獨特視角。我希望這本書的呈現方式,能夠讓我感受到一種儀式感,讓我更加珍惜閱讀的過程,仿佛在進行一場與曆史的對話,與一位偉大靈魂的交流。
評分“博集典藏館:安妮日記”這個書名,讓我的思緒一下子飄到瞭那些充滿曆史氣息的圖書館角落,那種感覺就像是在尋覓一件被時光精心打磨過的珍寶。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本外觀樸實卻內涵豐富的書籍,它不僅僅是紙張和油墨的堆砌,更是一扇通往過去、通往某個特定靈魂深處的窗口。我期待的,是一種能夠引發深度思考和情感共鳴的閱讀體驗,是一種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生命韌性和人性光輝的震撼。這個書名,似乎在告訴我,這是一本值得被鄭重對待,被反復品讀的作品,它蘊含著某種超越時代的價值,能夠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並在讀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我渴望通過它,去理解那些在曆史洪流中普通人的不易,去感受那些即使身處黑暗,依然不放棄對光明嚮往的偉大精神。
評分我一直對曆史的細節,尤其是那些來自普通人視角下的曆史記錄,有著莫名的迷戀。當“安妮日記”這個名字齣現在“博集典藏館”係列中時,我立刻被它吸引住瞭。這個係列的名字本身就傳遞齣一種嚴謹的態度,仿佛每一本書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值得被反復閱讀和研究的。而“安妮日記”,這個名字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代錶著一種生命的力量,一種在絕境中依然閃爍著希望的光芒。我好奇的是,在“博集典藏館”的包裝下,這本書會呈現齣怎樣的麵貌?是否會在翻譯、注釋、甚至是版式設計上,都體現齣一種對原作的尊重和對讀者的誠意?我期待的,是那種拿到手中便能感受到它非凡質感的書,是那種打開扉頁,就能被深深吸引、沉浸其中的閱讀體驗。這本書名,給我一種信號:這是一本值得認真對待的書,它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朝聖。
評分的確也沒有塑料包裝(很好,我討厭塑料,環保主義)
評分不錯,挺好的
評分老闆不錯,東西也很優秀,快遞也很好,服務到位。可以給五分。
評分書是小開本,方便攜帶,字不大,勝在喜歡看這本書。
評分Anne Frank and her family, fleeing the horrors of Nazi occupation, hid in the back of an Amsterdam warehouse for two years. She was thirteen when she went into the Secret Annex with her family.
評分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好書,京東送貨也很快,我很滿意!開捲有益,讀書好處多,陶冶情操,修身養性,還會再來的哦。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摺射一個世界。“讀萬捲書,行萬裏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懸梁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升華人的思想。
評分學校讓買的,整體不錯。
評分商品是否給力?快分享你的購買心得吧~
評分正版圖書 值得信賴的網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