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蔡骏早年力作全新修订版
文青时代的中短篇小说盛宴
展现长篇悬疑之外的文字魔力
一段隐秘的宗教过往,暗藏现代人命运异数的玄机
作品总销量高达700万册 连续7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高畅销纪录
内容简介
《圣婴》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二篇。作者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里溯流而上,寻找真相,然而真相始终隐藏在迷雾之后,命运无可避免地陷入轮回……
作者简介
蔡骏,中国最受欢迎的悬疑小说家,已出版长篇小说15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作品总销量突破700万册,并连续7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代表作《天机》系列,自2007年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240万册。最新力作《谋杀似水年华》开启中国社会派悬疑小说先河,再续畅销传奇。
蔡骏作品,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引人入胜的悬念及严密的逻辑著称,不仅赢得了全球华语地区数千万读者的喜爱,还被翻译为俄文、泰文、越南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圣婴
飞翔
小白马
遗骸
赤兔马的回忆
刻漏
一个少年之死
今夜无人入眠
父子
神秘岛
杀人墙
苏州河
蔡骏创作大事年表
精彩书摘
圣婴
这是一座海边城市,沿江胡乱停泊着许多中国人的小木船。在水泥码头边,一艘巨大的英国轮船喷着黑烟停靠在了岸边。它从地中海北岸的某个意大利港口驶出,是热那亚还是那不勒斯,这无关紧要,它是出直布罗陀海峡走大西洋绕好望角入印度洋还是走苏伊士运河的捷径也无关紧要,甚至它是否在科伦坡、新加坡、香港中途停靠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在这座中国城市停了下来。一个三十岁的意大利人选择了这座城市,或者说这座城市选择了这个意大利人。在我的记忆里,这个意大利人有着一双棕色的眼睛,隐隐约约发出淡淡的光,这双眼睛的深邃,让许多人终身难忘。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下摆特别长,吸引了几个法国贵妇人的眼神。他挺直了身体,拎着一个沉甸甸的黑色皮箱,没人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他走下舷梯,看了一眼东方的天空,看了一眼这个神奇的城市,他知道,这就是他的目的地了。下了船,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却不需要签证。码头上飘扬着欧洲各国的国旗,四下忙碌的有英国人指挥的印度士兵,也有留着长辫子的中国搬运工。他叫了一辆人力车,进入了这座城市,当人力车载着他穿过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时,他有一种回到欧洲的感觉。走了很远,他才看见中国的国旗—黄龙旗,在黄龙旗下,有一个中国人,与他一样穿着一件黑色长下摆的衣服,胸前挂着十字架,向他微笑着。他下了车,和那人以极其细微的声音说着什么,那人的脸色有了些变化。然后他们走进一个阴暗的房间,他打开了他的皮包,这一瞬,改变了他在中国的命运。
以上所述的时间是1900年,现在回到2000年,我开始讲述一个女孩的故事。
在那个致命的清晨,我所要讲述的这个故事中的女孩醒来了,我没有必要给她以姓名,我只须称她为“她”。她是从一个奇怪的梦中醒来的,在她将来的人生中,她会不断地回忆起这个梦。她的房间常年处于阴暗中,只有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倾泻在她身上,那些光影像一张黑白条纹的面具覆盖着她,她在床上支起的身体也有了些斑马般的野性。当然,这只是一种意象,如十九世纪的油画体现出的意象。她的眼睛处于百叶窗的影子里,所以从瞳仁的深处,就出现了一种光亮。她似乎能直接看到这种光,来自她的体内。她下了床。她总是在阴暗的房间里关着的皮肤呈现一种病态的苍白,仿佛是透明的玻璃,一碰就会变得粉碎。
她有了一种冲动,于是她拉开百叶窗,这个清晨的阳光异样明亮,像一把把利剑刺入了她的体内,于是,她体内的某种感觉上升为直接的行动。她捂着嘴,满脸痛苦地冲出房间,躲到卫生间里去了。她如此反常的行为恰好被父母看见了,父母不安地看着她把卫生间的门重重地关上,然后里面传来了某种母亲所熟悉的声音,接着是抽水马桶和水龙头放水的声音。接着,门开了,她那张面无血色的脸,以及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和惊慌失措的神情都被父母一览无余地收入眼中,母亲轻轻地问:“怎么了?”此刻,母亲的语气是暧昧的,相当暧昧。但女孩没有听出来,她还不明白母亲暧昧的原因。
母亲又说:“我们两个谈谈,好不好?”然后她拉着女儿走进了一间小屋,关紧了门。门外的父亲面色铁青地点了一支烟,此刻他的脑海中正放电影一般重复着许多镜头,仔细地搜索有关女儿异常的一切蛛丝马迹。一个小时过去了,他的搜索毫无结果,这时,母女俩从房里出来了,母亲的神色相当不安,而女儿却显得平静得多。她们一定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对话,纯属女性的对话,男人非礼勿听的对话,而这种私密对话的结果恐怕是敏感的父母所深为担忧的。
“走,我们去医院。”母亲的语气有些生硬。
女孩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带她去医院,经过了在她看来不可思议的检查之后,她和父母走出了医院。她发现在正午的阳光下,父母呈现出一种绝望的表情。
回到家,母亲继续与她进行纯女性的对话,但是她完全听不懂母亲所说的,唯一听懂的是母亲不断重复的那句话:“那个男人是谁?”
她无法回答,因为她的确不知道,面对母亲凌厉的攻势,审问般的口气,她不知所措。可她越是不知所措,母亲就越是认为她在撒谎,越是认为女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堕落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可怜的女孩,她是无辜的,请相信。
母亲最后真的生气了,她打开门,让父亲进来,父亲扇了女儿一个耳光。女孩的眼里闪着泪花,她逆来顺受地忍住了。她无法理解父母的行为,就像无法理解醒来前的那个梦,还有她身体深处某些微妙的变化。她茫然无知地看着父母,瞳孔仿佛是透明的,她想要以此来向他们证明什么,但这没有用。
最后她大声地对父母说:“我也想知道,到底那个男人是谁!”
母亲的脸上掠过了一丝绝望:“你连到底是哪一个都不知道吗?天哪,难道还不止一个?那你有几个男人?”
“住口!”父亲愤怒了,他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耻辱感,仿佛是他自己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剥光了衣服,失去了贞操一般,他再次给了女儿一个耳光。
女孩终于失去了忍耐力,她的泪水滴落在地板上,她仔细地看了看父母,突然感到陌生。她一把推开父亲,夺门而去,离开了这个家。
那个男人是谁?
她漫无目的地在这个城市里徘徊,穿着短裙和拖鞋,就像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的问题少女。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脑子里总是重复着那句话:“那个男人是谁?”她真的希望能有人来帮她回答这个问题。
……
前言/序言
圣婴 引子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个古老而隐秘的传说悄然流传,它低语着一个并非凡人的诞生,一个承载着无数期盼与诅咒的生命。这个故事,并非关于救赎的光辉,也非预言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一个在命运十字路口徘徊的个体,以及他身边那些被卷入漩涡的灵魂。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村,这个村庄依山傍水,世代守护着一项古老的习俗。村里最受尊敬的“婆婆”——一位年迈而充满智慧的女性,是村庄的守护者,也是传统的传承者。她掌握着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也肩负着维护村庄平衡的责任。 某日,村庄迎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婴儿,他的出生伴随着一系列奇异的征兆。一些村民视他为神祇降临,预示着村庄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而另一些村民则心生恐惧,认为这个婴儿的到来会打破宁静,招致不祥。这个婴儿,便是故事的中心。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身上显露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似乎能感知到常人无法察觉的事物,与自然界有着一种莫名的联系。他的存在,让村庄原本平静的生活泛起了层层涟漪。 故事的主线并非描绘“圣婴”如何施展神迹,或者如何领导村民走向辉煌,而是深入刻画了围绕着他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如何影响了村庄的个体和集体。 主要人物群像 老妇人(婆婆): 村庄的灵魂人物,德高望重,经历过岁月洗礼,对村庄的过去与未来有着深刻的洞察。她既是“圣婴”的守护者,也是他成长的引导者,但她的引导并非一味地顺从,而是包含着警示与考验。她深知“圣婴”的特殊性,也明白这份特殊性可能带来的挑战。她的内心并非完全平静,在对“圣婴”的呵护与对村庄安危的考量之间,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的智慧体现在她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圣婴”: 故事的核心,但并非一个被动接受命运的角色。他的成长伴随着困惑、迷茫,以及对自身身份的探索。他并非生来就拥有超凡的力量,他的“特殊”更多地体现在他独特的感知能力和与周遭世界的互动方式。他被村庄的期望与恐惧所裹挟,在被神化与被质疑的双重压力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他渴望被理解,也试图理解这个赋予他复杂身份的世界。他的成长历程,是对个体在群体认知压力下如何寻找自我的深刻写照。 村长: 代表着村庄的世俗权力与保守势力。他对“圣婴”的态度,既有对传统和村庄安稳的维护,也夹杂着对未知力量的警惕和不信任。他可能试图将“圣婴”纳入现有的社会秩序,或者将其视为潜在的威胁。他的立场,反映了普通人在面对颠覆性力量时的普遍心理。 年轻的猎人(或类似角色): 一个在村庄中有着独立思考能力,并对“圣婴”抱有好奇甚至同情态度的年轻人。他可能成为“圣婴”在村庄中少数的理解者和支持者。他与“圣婴”的互动,会揭示“圣婴”更人性化的一面,以及他并非完全脱离世俗的情感。他可能代表着一种开放和进取的精神,与村长代表的保守力量形成对比。 被边缘化的村民: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处于村庄边缘的人物,他们可能对“圣婴”的出现有着更加复杂的解读,甚至从“圣婴”身上看到了自身命运的影子。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村庄的社会图景,也让故事更具现实的厚度。 情节发展与主题探讨 故事的展开,并非围绕着一个清晰的“任务”或“目标”展开,而是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层层剥开“圣婴”及其周围世界的秘密。 初露端倪: 婴儿时期,“圣婴”的特殊性开始显现。他会因为某些人内心的情绪而产生反应,会吸引来某些特殊的自然现象。这些事件,既让村民们感到惊叹,也加剧了他们的分歧。 成长的烦恼: 随着“圣婴”长大,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他可能会在接受教育时遇到困难,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感到格格不入。他的困惑,也是整个村庄对“特殊”的恐惧与接纳之间拉扯的缩影。 群体认知的拉扯: 村庄内部,关于“圣婴”的解读逐渐演变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将其神化,认为他拥有超自然力量,是村庄的救星;另一种则是将其妖魔化,认为他带来厄运,是潜在的危险。这种分歧,不仅仅是观点之争,更是村庄内部权力、信仰和未来方向的博弈。 危机与选择: 某个事件的发生,可能打破村庄的宁静,并将“圣婴”推向风口浪尖。这个事件可能是自然的灾难,也可能是人为的冲突,甚至可能源于“圣婴”自身某种不自主的“显现”。在这个危机时刻,“圣婴”需要做出选择,而村庄也面临着选择。 关系的演变: 故事会深入刻画“圣婴”与婆婆、村长、年轻猎人等人的关系。婆婆的守护与引导,村长的疑虑与限制,年轻猎人的支持与理解,这些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圣婴”的成长轨迹,也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与互动。 非神化的视角: 故事的重点,并非在于“圣婴”是否真的具有神性,而在于他作为一个个体,如何在被赋予了“圣婴”这个标签后,挣扎求生,寻找自我。他可能会经历失望、痛苦,也会有欣喜和成长。他的“非凡”,更多地体现在他对生活、对情感的独特体验,以及他对周遭世界的回应方式。 回归个体: 最终,故事可能不会给出一个关于“圣婴”是否是神明的明确答案。取而代之的,是对“圣婴”个体命运的关注,以及村庄在经历这场风波后的变化。他可能最终选择了离开,或者选择留在村庄,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生活。重点在于,他的存在,无论其“身份”如何,都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与他有过交集的人,也改变了村庄的轨迹。 主题升华 《圣婴》这个故事,并非要描绘一个神话人物的传奇,而是试图探讨: “特殊”与“普通”的界限: 当一个个体被赋予了“特殊”的身份,他与周围普通人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群体如何定义和接纳“特殊”? 信仰与迷信的边界: 在未知面前,人类的信仰会如何被扭曲,又会如何转化为迷信? 个体在群体认知下的挣扎: 当一个人的命运被无数双眼睛盯着,被赋予了过多的期望或恐惧,他如何才能保持自我,找到真正的方向? 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与选择的力量: 即使是身负“圣婴”之名的孩子,也无法完全摆脱命运的安排,但他对自己的境遇所做的选择,同样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性的复杂性: 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扮演何种角色,都将展现出人性的多面性——善良与自私,勇气与怯懦,智慧与愚昧。 《圣婴》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认知、关于人性,以及关于一个被特殊光环笼罩下的个体,如何在平凡的世界中寻找真实自我的故事。它没有惊天动地的神迹,只有扎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命运的风雨中,个体所展现出的坚韧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