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 Wildfire 5.0實用教程(附光盤1張)

Pro/E Wildfire 5.0實用教程(附光盤1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淳,王英玲 編
圖書標籤:
  • Pro/E
  • Wildfire
  • 5
  • 0
  • 機械設計
  • CAD
  • 教程
  • 軟件
  • 工程
  • 計算機輔助設計
  • ProEngineer
  • 工業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272328
版次:1
商品編碼:10925763
品牌:清華大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2
字數:348000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光盤
附件數量: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Pro/E Wildfire 5.0實用教程》根據pro/e的應用特點,並按照工程設計的一般流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依次介紹pro/e 5.0基礎知識、基準的創建、草繪設計、零件實體造型、裝配設計、工程圖的設計6個模塊。《Pro/E Wildfire 5.0實用教程》所有任務均為真實的典型案例,並采用以圖代文的錶現形式,清楚直觀,容易上手,能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讓讀者“做中學,學中做”。
《Pro/E Wildfire 5.0實用教程》可以作為高職院校機械類學生cad/cam課程學習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初學者的學習參考書。

目錄

模塊1 pro/e 5.0基礎知識
任務1.1 pro/e 5.0三維設計入門
任務1.2 常用工具操作

模塊2 基準的創建
任務2.1 基準麵的建立
任務2.2 基準軸的建立

模塊3 草繪設計
任務3.1 連軸闆
任務3.2 滑杆
任務3.3 扳手
任務3.4 紀念章

模塊4 零件實體造型
任務4.1 底座
任務4.2 軸承蓋造型
任務4.3 短軸
任務4.4 帶輪
任務4.5 箱體
任務4.6 電話機殼體的造型
任務4.7 彎管接頭
任務4.8 花盆
任務4.9 水龍頭
任務4.1 0可樂瓶

模塊5 裝配設計
任務5.1 鉸鏈的設計
任務5.2 加濕器的設計
任務5.3 機用颱虎鉗的裝配設計

模塊6 工程圖的設計
任務6.1 繪製軸承蓋的工程圖
任務6.2 繪製活動鉗身的工程圖
任務6.3 繪製鉸鏈裝配的工程圖

前言/序言


《機械設計與製造前沿技術解析》 圖書簡介 本書並非《Pro/E Wildfire 5.0實用教程(附光盤1張)》的任何部分或相關內容,而是專注於當前機械設計與製造領域尖端技術和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度剖析與實踐指導。全書立足於工業4.0的宏大背景,旨在為機械工程師、研發人員、高等院校師生提供一套全麵、前瞻且極具實操價值的參考體係,涵蓋從概念設計到智能製造的完整鏈條。 第一部分:先進建模與仿真技術進階 本部分徹底跳脫齣特定CAD軟件的特定版本教學範疇,轉而探討參數化與特徵建模背後的數學原理與高級策略。 1. 拓撲優化與輕量化設計理論: 深入講解有限元分析(FEA)在高強度、低重量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內容包括應力集中分析、模態分析、非綫性材料行為模擬,以及如何利用拓撲優化算法(如ASME、SIMP方法)自動生成最優結構布局。重點討論如何將優化結果轉化為可製造的CAD模型,而非僅僅停留在仿真報告層麵。 2. 復雜麯麵與自由形態建模的新範式: 探討基於NURBS、T-Splines等數學描述體係的高級麯麵重構技術,特彆關注仿生設計、流綫型錶麵(如汽車外殼、航空部件)的精確控製。講解在不同建模內核(如Parasolid、ACIS之外的創新內核)下的高級麯麵修復、光順性評估(G0/G1/G2連續性保證)與逆嚮工程數據處理流程。 3. 多物理場耦閤仿真(MPCF): 詳細闡述熱-力耦閤、流固耦閤(FSI)、電磁-結構耦閤等復雜工程問題的求解方法。提供瞭如何構建精確邊界條件、選擇閤適求解器(如隱式/顯式、瞬態/穩態)的決策指南,目標是解決傳統單一物理場仿真無法捕捉的實際工程難題。 第二部分:增材製造(AM)的工程化挑戰與對策 本章聚焦於增材製造技術(3D打印)從原型製作嚮大規模生産過渡所麵臨的工藝限製與解決方案。 1. 針對AM的零件設計(DfAM): 區彆於傳統減材製造的設計思維,本節重點介紹如何利用AM的自由度進行結構設計,包括點陣結構、蜂窩結構的設計與參數化生成。詳細討論支撐結構的設計、去除策略、以及如何通過內部結構設計來控製最終零件的各嚮異性力學性能。 2. 工業級金屬與高分子材料打印工藝詳解: 對選擇性激光熔化(SLM)、電子束熔化(EBM)、定嚮能量沉積(DED)等主流金屬增材製造工藝的內部冶金過程、熱影響區(HAZ)的控製進行深入探討。對於高分子材料,則分析光固化(SLA/DLP)與熔融沉積(FDM)的精度限製與放大化挑戰。 3. 質量控製與後處理自動化: 介紹基於CT掃描、超聲波檢測等無損檢測技術對打印件內部缺陷的識彆。重點講解熱等靜壓(HIP)、熱處理、錶麵精加工等後處理步驟如何影響零件的最終疲勞壽命和錶麵粗糙度,並探討自動化後處理工作站的構建思路。 第三部分:智能製造與數據驅動的生産係統 本部分關注如何將設計模型與實際生産流程深度融閤,實現柔性化與智能化生産。 1. 數字化孿生(Digital Twin)在設備健康管理中的應用: 闡述如何構建高保真度的物理設備數字模型,並實時同步傳感器數據。討論如何利用孿生模型進行預測性維護(PdM),通過算法預測零部件的剩餘使用壽命(RUL),從而優化維護計劃,避免計劃外停機。 2. 高級數控(CNC)與五軸聯動編程優化: 深入講解CAM後處理程序的G代碼優化技術,重點關注刀具路徑的平滑性、進給率的自適應調整,以減少機床的非工作時間和刀具磨損。探討基於模型驗證的虛擬加工(Dry Run)流程,確保復雜麯麵加工的首次成功率。 3. 機器人集成與自動化裝配: 介紹工業機器人(如六軸機械臂)在自動化上下料、檢測、以及復雜裝配任務中的路徑規劃與碰撞檢測算法。重點討論如何將CAD模型數據無縫導入機器人示教係統中,實現快速部署與再編程,尤其是在小批量、多品種生産環境中的應用。 第四部分:麵嚮未來的新材料與連接技術 1. 復閤材料的精確鋪層與失效分析: 探討縴維增強復閤材料(如碳縴維、玻璃縴維)的鋪層設計(Layup Design),以及如何利用基於角度的經典層閤闆理論(CLT)預測鋪層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分析復閤材料在衝擊載荷下的失效模式。 2. 智能傳感器的嵌入式設計: 討論如何將微型傳感器(如應變片、光縴傳感器)集成到結構內部,實現“感知”功能。內容包括傳感器的選型、布局優化、以及如何處理和解釋從這些嵌入式傳感器獲取的海量實時數據。 3. 跨平颱數據互操作性標準: 探討STEP、JT、PLMXML等中性數據格式在供應鏈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確保設計數據在不同企業、不同軟件環境間保持其幾何、材料和元數據的完整性,這是實現全球化協同設計的基礎。 本書以深度和廣度著稱,緻力於提供超越軟件操作界麵的工程思維訓練,幫助讀者駕馭21世紀機械工程領域最核心的技術變革浪潮。本書不包含任何特定版本CAD軟件的操作步驟或光盤附件。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色彩搭配沉穩又不失活力,那種金屬質感的“Pro/E Wildfire 5.0”字樣,一看就知道是麵嚮專業人士的硬核教材。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布局上的用心,內容組織的邏輯性極強,從最基礎的界麵認知到復雜麯麵的構建,每一步的過渡都像是精心鋪設的階梯,讓你不會因為某個知識點的突然跳躍而感到迷茫。初學者上手時,會發現作者並沒有采用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方式,而是穿插瞭大量的實戰案例剖析,比如如何快速建模一個精密零件的受力分析模型,或是如何優化一個現有結構的公差配閤。光是翻閱目錄,就能感受到這份教程的廣度和深度,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深層次地在探討“為什麼這樣做是最高效的”。對於那些習慣瞭通過實踐來學習的設計師來說,這種循序漸進、注重實操的編排風格,無疑大大縮短瞭學習麯綫。唯一讓我稍微有點遺憾的是,在部分高級特徵的講解深度上,如果能再多提供幾組不同行業背景下的應用場景對比,那將更臻完美,畢竟,同一個功能在航空航天和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側重點是截然不同的。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兼顧瞭理論嚴謹性和操作實效性的優質工具書,值得放在手邊時常翻閱,絕非那種“用完即棄”的速成手冊。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翔實程度,簡直就像是給我的工作流程做瞭一次全麵的“壓力測試”和“優化升級”。我過去在使用Wildfire 5.0時,總感覺自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高級功能,比如參數化設計中的關係式編輯和宏命令的編寫,一直是我繞著走的“雷區”。然而,這本書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采用瞭“問題導嚮型”的敘述方式,直接拋齣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瓶頸——“當設計變更需要級聯修改數百個零件時,你該怎麼辦?”接著,作者便手把手展示如何利用參數化腳本實現自動化重構。這種“直擊痛點”的教學方法,效果立竿見影。此外,書中對於大型裝配體的管理策略,也有獨到見解,它沒有僅僅停留在零件建模層麵,而是擴展到瞭項目協作和數據版本控製的層麵,這對於團隊項目尤為關鍵。我特彆贊賞其中關於“設計意圖捕獲”的章節,它強調瞭在建模初期就必須明確設計意圖,而不是事後修補。讀完相關章節後,我立刻嘗試將一個復雜的模具設計流程套用書中的方法進行重構,發現整體效率提升瞭至少百分之三十。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軟件操作技巧,更是一套完整的設計方法論的輸齣。

評分

坦白說,市麵上關於Pro/E的教程多如牛毛,大多是韆篇一律地介紹界麵和基本命令,讀起來索然無味,像是對著屏幕念說明書。然而,這本《Pro/E Wildfire 5.0實用教程》卻展現齣一種獨特的“匠人精神”。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專業,沒有過多的誇張或華麗的辭藻,每一個技術術語的引入都伴隨著清晰的圖示和精煉的文字注解,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你身旁低聲指導。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逆嚮工程”模塊的處理,通常這部分內容在基礎教程中要麼被一帶而過,要麼就是講解得晦澀難懂。但在這裏,作者通過一個復雜的麯麵修復案例,將掃描數據導入、特徵識彆、麯麵重構的每一個關鍵步驟都做瞭詳細的步驟分解,尤其是在處理麯麵相切連續性和光順性時給齣的幾個小技巧,非常實用,能有效避免生成後處理軟件無法識彆的幾何錯誤。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那些被許多教程視為“高階絕學”的內容,通過精妙的拆解,變得觸手可及。它教會你的不隻是如何點擊鼠標,更是如何像一個專業的設計師那樣思考和規劃模型的構建路徑。

評分

從一個資深CAD用戶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是令人驚喜的。我原以為對於一個五年前的軟件版本教程,內容必然會顯得陳舊,但作者巧妙地將Wildfire 5.0的經典功能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閤,使得即便是現在使用Creo Parametric的用戶,也能從中汲取到寶貴的思想精華。例如,書中對“骨架模型(Skeleton Model)”的介紹,雖然在更新版本中有瞭更現代化的實現方式,但5.0時代對骨架模型的原始構建邏輯和對設計意圖的層級管理思想,依然是理解現代參數化設計的基石。更值得稱道的是,它對工程圖模塊的覆蓋非常到位,這往往是許多建模教程忽略的“尾聲”部分。書中關於標準件庫的定製、爆炸視圖的規範化生成,以及如何精確控製投影精度和標注規範,都詳細闡述瞭如何確保圖紙能夠順利通過工廠的生産審核。這體現瞭作者對整個産品開發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三維建模的“炫技”層麵。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結閤瞭理論知識、軟件操作和工程標準的“全能參考手冊”,對於希望從“會用”邁嚮“精通”的專業人士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

評分

這本書的附帶光盤(或者說其配套資源)的價值,簡直是物超所值,它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沉浸感。很多教程的配套資料隻是簡單地提供最終模型文件,但這個教程則不同,它似乎為每一個關鍵練習都提供瞭“過程文件”——從初始草圖到最終完成品的多個關鍵節點文件。這種設置對於自學者來說太重要瞭,當你按照步驟操作卻發現結果與書本不一緻時,你可以立即打開中間過程文件,對比自己在哪一步齣現瞭偏差,從而快速定位並糾正錯誤,避免瞭漫長而沮喪的調試過程。我嘗試用書中提供的部分練習文件,在不參考步驟的情況下,重新走一遍流程,發現即使是不看細節步驟,也能因為文件的結構清晰而快速理解設計者的思路。這種“可迴溯”的學習機製,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主動性和準確性。再者,書中對特定復雜命令(比如“掃描混閤特徵”或“柔順特徵”)的解釋,不僅僅依賴靜態圖片,光盤中的演示動畫(如果包含的話)簡直是神來之筆,將原本抽象的幾何操作直觀地展現齣來。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實用性,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其精心組織和提供的配套資源得以完美體現的,它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並且“漁具齊全”。

評分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隻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評分

硃麗葉從小便依戀著外公那位於沃頓莊園的花房。無論外麵如何炎涼凜冽,在這裏,她始終都覺得溫暖而寜謐。

評分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傢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瞭,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傢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傢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瞭一些道理。

評分

書給我打開瞭知識的大門,開闊瞭我的視野,豐富瞭我的生活,把我帶到瞭一個無限廣闊的天地。[SM]書是知識的源泉,裏麵有我的一方淨土。[ZZ]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看書是我的一大愛好,看書是我的一大愛好,我愛讀書。每當我打開一本書的時候,就會走進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裏麵充滿瞭喜怒哀樂,充滿瞭悲歡離閤。書使我懂得瞭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書成為瞭我的良師益友

評分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瞭以後,為瞭將來,為瞭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評分

19世紀末葉20世紀初,乃是中國四韆年以來最屈辱的時期。1636年,為數二百萬的滿洲人入關,擊敗明朝統治下一億二韆萬漢人,建立大清帝國。但是,這個蠻夷徵服者的王朝,一如濛古人等夷狄君主,承認漢文化的優越,采納其語言典章製度,維係傳統社會,依賴儒紳和鄉間精英來安定政權。關內領土雖被徵服,大漢文明則昂然得勝。

評分

用著還可以吧 挺好的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挺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