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篆书是汉字中很古老的书体,它包括甲骨、钟鼎、石鼓、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其象形意趣在篆书中体现得很为淋漓尽致。从夏商周三代至秦王朝,其间,古贤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璀璨的古文字精华:甲骨的隽利劲挺,钟鼎的雄健奇谲,石鼓的凝重恣放,斯篆的婉通典雅。可以说后世无论何种书风,均可于篆书中找到神契的源头。其艺术震撼力,真可谓『天雨粟,鬼夜哭』,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秦汉以后,篆书一度沉寂,但唐之李阳冰,宋之徐铉仍以篆书闻名,『能存其法』。到了清代中期,在大倡碑学的时代背景中,篆书再度中兴,大家辈出,群星灿烂:邓石如、吴让之、莫友芝、赵之谦、杨沂孙、徐三庚、吴大潋、吴昌硕、章太炎等等,精彩不断,让人目不暇接。历来书家都极力主张书法从篆书中取法、汲取营养,一代大师、学者宾虹老人就一再强调『笔力圆劲,纯由篆隶得来』,『古人用笔,等这本厚重的《中国篆书大字典》(上下册)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装帧精美,纸张的质感也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能感受到编纂者倾注的心血。我尤其欣赏它收录的字例之广,不仅仅局限于秦系小篆,对于先秦时期各种刻石、青铜器铭文上的字体都有涉猎,甚至连一些早期的金文和陶文的 نمونه 都能找到影子。对于我们这些想深入研究篆书演变脉络的人来说,这套书提供了极其扎实的基础材料。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考证一个古代文献中的生僻字写法,翻遍了手头几本字帖都无果,最后在这套字典里找到了权威的、多个版本的对照,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可供翻阅的篆书史料集,每一个字形背后都似乎藏着一段历史的回响。对于初学者来说,虽然内容可能略显深奥,但作为长期目标,它无疑是最佳的指引。
评分作为一名在篆刻领域摸索了多年的创作者,我深知篆刻对“印面处理”和“线条趣味”的苛刻要求。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大众熟知的标准小篆,而是那些在金文、玺文或简帛中才能瞥见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字形。这套《中国篆书大字典》对于印人来说,简直是“活的宝库”。我经常在构思印稿时,故意选择一些较为古奥或少见的异体字来增加印面的陌生感和张力,而这套书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参照系。不同于某些只收录了“主流”字体的工具书,它敢于收录那些边缘、甚至有些“野路子”的字体,这恰恰是艺术创作中最需要的“灵感激发点”。它的印刷质量非常高,即便是那些刻在青铜器上模糊不清的锈蚀字形,也能被清晰地还原出来,这对我们进行细微的笔画辨认至关重要。
评分我购买这套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说实话,我感觉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真正“翻完”它,但这正是它价值的体现——它是一个永远挖不完的知识矿藏。我发现,即便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卷册(上、下)中,由于编排逻辑的不同,呈现出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区别,这说明编纂团队在构建这个体系时做了极其复杂的考量。它似乎并不追求“一目了然”,而是鼓励读者带着问题去深入挖掘。相比市面上那些追求简洁明了的速查字典,这套书更像是一位沉稳、博学的老师,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为你铺陈出所有的可能性,让你自己去辨析、去选择。对于真正想在篆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而言,这套书的重量,不在于它有多厚,而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厚度,是任何其他单一字帖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老实说,这套字典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初次上手时确实有点“下马威”的感觉。它不像一般的字典那样提供清晰的楷书释义和现代汉语的解释,而是更偏向于古文字研究者的视角,更强调字形的结构和源流。一开始我甚至觉得有点不知所措,大量的异体字和古音标注让人眼花缭乱。但当我真正沉下心,开始把它当作一本“寻根”的指南时,它的价值才真正显现出来。我开始尝试着去“拆解”每一个字,去理解它如何从象形、指事演变到符号化。比如,研究“月”字的演变,就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逼迫你从“工具性使用”转向“学术性探索”,让你的书法学习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技巧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汉字文化本源的探寻,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享受。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篆书最怕的就是“千篇一律”,很多市面上的字帖往往只选取了某一家碑刻的风格进行摹写,时间长了,眼睛和手都会变得僵硬,缺乏变化。而这套大字典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字形,更重要的是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篆书风格进行了细致的归类和对比。比如,在同一个“马”字下,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吴越之地的弧线圆转和中原地区的方正凝重之间的差异。这种宏观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审美边界。我不再满足于仅仅“写对”一个字,而是开始思考这个字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其笔画的提按、结构的高低错落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这套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人性化,索引清晰,便于快速定位,即使面对如此海量的资料,也不会让人感到迷失。
评分送货速度快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送货速度快
评分送货速度快
评分送货速度快
评分送货速度快
评分不错
评分送货速度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