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工时间 最简单的家庭木工

我的手工时间 最简单的家庭木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地球丸木工编辑部,芙安 著
图书标签:
  • 木工
  • 手工
  • DIY
  • 家庭木工
  • 儿童木工
  • 简单木工
  • 手工制作
  • 兴趣爱好
  • 亲子活动
  • 木工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马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07411
商品编码:1095445080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我的手工时间简单的家庭木工

:38.00元

作者:(日)地球丸木工编辑部 ,芙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22107411

字数:327000

页码: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给不懂木工的人看的木工教学书,日本9位木工达人教你轻轻松松自己做家具。本书介绍了木材、配件和木工工具的基础知识,还介绍了木工制作的基本流程,并配有详细的制作步骤图解及文字说明,让你一学就会,轻松玩转木工。本书的24件具有较高收纳功能的实用性木制家具,按难易分类,既适合新手,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木工爱好者参考。

目录


章 24款简单木家具的基本介绍
001 开放式木架
A 四脚型开放式木架 5
B 板脚型开放式木架 6002 窄型木架
A 一抽木架 8
B 桌上型置物架 8
C 卫浴用品收纳箱 9
003 矮柜
A 移动式电视柜10
B 简约开放式方格柜11
004 厨房置物架
A 微波炉架12
B 方格橱柜餐车12
C 橱柜13
005 柜子
A 角柜14
B 杉木展示柜15
006 书架和CD架
A 并列式书架16
B CD架17
C 带桌面书架17
007 迷你木架
A 厨房活动架18
B 迷你开放式厨房活动架18
C 挂墙复古木架19
D 带钥匙圈装饰小木架19
E CD回转架19
F 挂墙香料架19
G 瓷砖方格箱19
008 鞋架
A 开放式鞋架20
B 组合式鞋柜21
009 茶几
A 带抽屉茶几22
B 小箱桌22
第二章 工具与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制作木架的工具24
木材24
金属零件25
制作木架的基本流程
测量和裁切26
钻孔28
涂装·粘贴30
固定33
制作木架的基本知识34
第三章 详细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作者介绍


译者:芙安 编者:(日本)地球丸木工编辑部

文摘


序言



深入探索木材的无限可能:进阶木工技艺精粹 图书名称: 深入探索木材的无限可能:进阶木工技艺精粹 图书简介: 木工,一门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和持久魅力的手艺,绝不仅仅止步于简单的修补与基础的家具制作。本书《深入探索木材的无限可能:进阶木工技艺精粹》并非面向初学者的入门指南,而是为已经掌握基本工具操作、熟悉木材种类与安全规范的木工爱好者和小型工作室从业者量身打造的进阶教程。我们将带领读者跨越“会做”的门槛,迈向“精通”的殿堂,专注于提升设计思维、掌握复杂连接技术、精细化表面处理以及工具的深度维护与优化。 第一部分:木材的深度解析与选材哲学 本书摒弃对常见软木(如松木、杨木)的宽泛介绍,而是将重点放在珍稀硬木、复合材料及特殊木材的应用上。 1.1 珍稀硬木的特性与采购策略: 我们将详细剖析北美黑胡桃、樱桃木、巴西花梨木(如需符合贸易法规的替代品)以及本土优质硬木(如梣木、枫木的特殊纹理品种)的密度、收缩率、抗弯强度及耐腐蚀性。内容包括如何解读木材年轮的走向,判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对成品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与可靠的木材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获取经过稳定烘干(Kiln Dried)的高品质板材。 1.2 胶合板与指接板的高级应用: 跳出传统认知,探讨多层胶合板(如桦木多层板)在现代极简主义家具中的结构优势,如何通过贴面技术(Veneering)实现视觉上的奢华感,同时保持结构轻量化。此外,对指接板(Butt-Jointed Panels)的强度评估、胶合剂的选择(如环氧树脂与聚氨酯胶)及其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表现进行深入对比。 1.3 木材的“脾气”管理——湿度与应力控制: 深度解析木材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重点阐述径切(Quarter-Sawn)与弦切(Flat-Sawn)木材在水分变化下收缩率的巨大差异。书中将提供精确的湿度监测方法,以及在制作大尺寸家具(如餐桌桌面)时,如何通过科学的“榫舌与槽”(Tongue and Groove)或“浮动式安装”(Floating Panel Systems)来吸收木材的自然形变,避免开裂和翘曲。 第二部分:复杂结构与精确连接技术 本书将彻底告别螺丝和钉子的统治地位,专注于展示传统与现代精密连接技术的应用。 2.1 榫卯结构的进阶应用与优化: 不仅限于基础的燕尾榫(Dovetail),我们将详尽拆解“斜接榫”(Mitered Dovetail)、“箱型榫”(Box Joint)的精密制作流程,以及如何利用数控技术(CNC)辅助实现高精度预加工。重点探讨“假榫”(Blind Mortise and Tenon)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如何通过“楔形榫”(Wedged Tenon)实现可拆卸或永久锁定。 2.2 隐藏式与增强型连接件的使用: 深入介绍Lamello饼干榫(Biscuits)、Domino榫(Festool Domino System)在快速定位与增强强度方面的优势,并提供严格的工具校准指南,确保连接件嵌入的深度与角度完美无误。对于需要承受高剪切力的结构,我们将展示如何巧妙地集成金属嵌件(如Hettich或Blum的隐形连接件),实现结构强度与美学的统一。 2.3 曲面与异形件的结构挑战: 探讨弯曲木技术的原理,包括蒸汽弯曲法(Steam Bending)与层压弯曲法(Laminating Bends)的工艺细节。对于需要复杂三维造型的部件,介绍如何使用模板(Jigs)配合带锯或雕刻机,精确切割和打磨出流畅的曲线结构,例如悬臂式椅子的承重结构设计。 第三部分:工具的精修与自动化辅助 高级木工对工具的依赖性更强,本书着重于如何让工具发挥出超乎想象的精度。 3.1 手动工具的“手术级”调校: 针对刨刀、凿刀、锯片的精细磨削是保证工艺质量的基石。内容涵盖高角度与低角度刨刀的锋利度标准(以日本或欧式磨石系统为例),以及如何使用专业工具校准刨床和平刨的工作台面平行度至0.05毫米以内。 3.2 路由器(修边机)的专业应用与模板制作: 将路由器从简单的开槽工具提升为精密加工中心。详细介绍如何设计和制作用于制作复杂边框、开槽或重复模板的导轨和夹具系统,确保在Router Table上操作的安全性与重复精度。 3.3 数控技术(CNC)的整合策略: 本章不教授编程,而是聚焦于如何将传统木工图纸转化为数控可执行文件,并有效利用CNC进行高重复性、高精度的开榫、钻孔或复杂三维雕刻。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End Mill),以及如何进行材料的固定与刀具路径优化,以减少材料浪费和表面损伤。 第四部分:表面处理的艺术与持久性 表面的处理是决定一件木工品寿命与观感的最终环节。本书将深入探讨专业级涂饰技术。 4.1 传统油饰的深度探究: 详细对比丹麦油(Hardwax Oils)、桐油(Tung Oil)与亚麻籽油(Linseed Oil)的渗透深度、光泽度与耐用性。传授多层油饰的打磨间隔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刮削”(Scraping)替代砂纸来获得极致光滑的底层。 4.2 漆器工艺的精细化: 重点介绍硝基漆(Nitrocellulose Lacquer)与聚氨酯漆(Polyurethane)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对于追求古典外观的部件,将教授法式虫胶(Shellac)的传统手工涂刷技术,包括“抛光”(French Polishing)的入门步骤,以实现镜面般的光泽。 4.3 染色与着色的化学反应: 讲解水性染料、油性染料以及化学反应染料(如蓝矾水对橡木的侵蚀)的原理。强调在染色前对木材进行“填砂”(Grain Filling)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遮盖技术实现艺术化的渐变或分层着色效果。 总结: 《深入探索木材的无限可能:进阶木工技艺精粹》旨在成为每一位有志于提升木工技艺的实践者的必备参考书。它要求读者具备基础知识,并渴望挑战更复杂、更精密的制作流程,最终成就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匠心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买这本《我的手工时间:最简单的家庭木工》的初衷,其实是想给家里的孩子找点益智的活动,顺便自己也能跟着学学。没想到,它带来的远不止这些。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简单”二字,但这份简单背后,蕴含着作者对木工的热爱和对初学者的极度体贴。它不是那种堆砌大量技术细节的书,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如何让更多人轻松体验木工乐趣”上。书中介绍的很多小物件,比如一个可以挂在墙上的置物板,或者一个可以摆在窗台上的小鸟屋,材料都非常容易获得,工具也都是家里常见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特别强调了安全性,比如在切割木板时要注意方向,在打钉子的时候要稳住木块等等,这些细节的提示,对于带着孩子一起做手工的家长来说,简直太重要了。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相框,步骤非常分解,从测量木条长度到用胶水固定,再到最后的装饰,都讲得特别细致。我带着孩子一起做了,孩子非常兴奋,虽然过程有些磕磕绊绊,但最终完成的相框,他宝贝得不行,天天都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这种参与感和创造力,是任何现成品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真的让我和孩子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亲子时光,也激发了他对动手能力的兴趣。

评分

这本《我的手工时间:最简单的家庭木工》真是让我惊喜!我一直对DIY项目挺感兴趣,但总是被复杂的工具和繁琐的步骤吓退。这本书简直是我的福音。它没有上来就展示一些高难度的橱柜制作或者精密的家具组装,而是从最基础的开始。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讲的是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搭建一个简易的花架,只需要几块木板、钉子和一把锤子,就能完成。我当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过程比我想象的要轻松愉快得多。作者的文字非常清晰易懂,就像跟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一样,一点点地教你,比如如何测量、如何切割、如何打磨。最关键的是,书中没有使用那些我听都没听过的专业术语,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图示,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看懂,并且能准确地操作。我最喜欢的是它鼓励动手的部分,告诉你“不要怕犯错,错误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这真的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心理门槛。完成第一个小项目后,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里其他的项目,比如那个可爱的笔筒,还有那个能收纳小物件的木盒。感觉我这个小小的书房,马上就要因为这些自己动手做的小家具变得温馨起来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给所有热爱生活、想要尝试亲手创造的朋友们的好书。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对《我的手工时间:最简单的家庭木工》这本书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觉得“最简单”可能意味着内容会比较浅显,甚至有些敷衍。但当我翻开它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所说的“简单”,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智慧,是一种将复杂技能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的设计。书中没有那种让你眼花缭乱的专业工具介绍,也没有那种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复杂图纸。它更像是邀请你走进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手工坊,里面有各种温润的木料,有能发出清脆声响的锤子,还有那些看似普通却能创造无限可能的小工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木材选择的建议,它告诉你哪些木材容易加工,哪些适合做小件家具,甚至还分享了如何在家用简单的方法处理木材,让它看起来更有质感。我尝试做了书里那个可以折叠的简易置物架,步骤清晰,图解生动,我一个人在周末的下午就完成了。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制作的乐趣,更是一种与自然材料对话的宁静。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在院子里敲敲打打的样子,那种亲手制作东西的温暖和实在感,在现代社会是很难得的。它让我觉得,原来只要有心,任何人都能成为一个小小木匠,为自己的家增添一份独特的手作温度。

评分

拿到《我的手工时间:最简单的家庭木工》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简洁而富有生活气息。翻开之后,我发现它完全符合我一直以来想要找一本真正“接地气”的木工入门书籍的期待。它没有那些令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也没有需要特殊培训才能掌握的高难度技巧。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教会你如何用最基本、最常见的工具,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木工小问题,或者去创造一些充满温情的小物件。我最喜欢它的一点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项目时,都会先分析这个项目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让你在开始制作之前,就对最终成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期待。然后,它会一步步地分解制作过程,确保即使是对木工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跟着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木制花盆架的项目。它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测量、切割、打磨,以及用最简单的螺丝和胶水进行固定。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且最终完成的花盆架,摆在阳台上,不仅稳固实用,还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这本书让我觉得,木工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能,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它鼓励你去尝试,去感受木材的纹理,去体验双手创造的快乐。这本书真的是一本能够点燃你居家手工热情的好伙伴。

评分

我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的人,但平时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去深入研究一门手艺。《我的手工时间:最简单的家庭木工》这本书,就像一阵清风吹进了我的生活,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它不是那种卖弄技巧或者炫耀工艺的书,而是真正从“家庭”和“木工”这两个关键词出发,提供了一种低门槛、高回报的手工体验。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化繁为简”的教学方式。比如,书中有一个章节讲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电话支架,它摒弃了复杂的榫卯结构,而是采用了最直接的胶合和螺钉固定方式,并且用非常直观的图例演示了每一步的细节。这让我这样的新手,完全没有畏惧感,而是跃跃欲试。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想到,原来家里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件,比如一个旧的收纳盒,或者一个需要修补的椅子腿,都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方式来改善和提升。它不仅仅是教你制作,更是在教你如何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身边的物品,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去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我最近正在尝试制作书中那个可爱的猫咪造型的木质书签,感觉完成后,我的阅读时光都会变得更加有趣。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慢生活”的乐趣,以及亲手创造的满足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