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的书。刚开始买的掉页了,于是重新换了一本,速度很快,一天就收到了。这本大事记收录的资料还比较详细,对了解历史很有帮助。书的尺寸和A4纸差不多大。
评分(一)
评分《唐弢藏书:签名本风景》中收有一本《石下草》书影,封面上的字迹是作者应悱村签赠给唐弢先生“教正”,书是杂文集,出版于一九四九年三月。读方韶毅《泥土社往事》可知,这位应悱村先生虽当了泥土社的发行人,但只是挂名,真正的负责人是许史华(许思梅)。许当时因有“案”在身,不便出头露面,便把应悱村推到了版权页中“发行人”那一栏担个虚名。有趣的是,担虚名的应悱村用的也不算是真名,而是“应非村”,“悱”少了一颗“心”,变成了是非的“非”。五十年代初他还照写他的杂文,杭州《当代日报》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二日第四版“湖滨”副刊的头条,即是他写的《谈才气》,同一版面上还有王静、赵树理、孙犁等人的文章。泥土社因胡风案化为飞灰后,他到华东师大中文系当了教师。八十年代他给学生汪济生的本科论文写过如下评语:“全书引证广博,立论明确,文亦纵横恣肆,自成一格。我与该生多次接触交谈中,更知其读书面广,表达力强,才、识、学、胆兼备,实为青年学生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文风迥异时流。【○九、十、二十七】
评分钓鱼记补遗
评分“钓底”所用浮子,以雁翎孔雀翎为最佳,二者茎圆体轻,精确乃无匹。今市售钓具者,翎皆方茎,体特重,感动迟缓,不能确知鱼吞饵状,然视日人所制为种种形状者,则犹觉彼善于此。一日在北海公园观钓,钓者二人,持鱼竿皆精美,浮子频动,频掣而久不得鱼。浮子长可四寸,径分许,棱然作奇觚,一用日人木制,泽以彩绘,色殷红,望之若塔状,鱼方吞,浮子已摇荡,既摇荡则又寂然,久又动,摇荡如故,则又寂然,若是屡,卒不可掣。钓者于法颇精,能视浮子之动,而知鱼吞入与否。今见浮子之摇荡为未曾吞入,故不掣,而旁观者可两句钟,浮子摇荡已十数,终未吞,而钓者固未知浮子之彩绘易为鱼见,欲吞惊逸,卒莫得也。吾不忍其无所获,告之故,易以白色形小之鸟翎浮子,连有获,浮子之关乎钓有如是。
评分鲫鱼肉最鲜美,为立夏后讫夏至前。此际鳞皆被金光,灿烂耀目,不及此时,鱼特患瘦,一逾此时,鱼乃过肥,过肥则肉坚,不鲜嫩,二者之失维均:此善食鲫者所能知也。鲫鱼自立夏后始产卵,讫夏至止,为其身体一大变化,钓之者在此时期,多不易得,即得,亦鲜巨者。北平在四五月间每苦旱,旱则蚯蚓不肥,入土深难致。而钓者又不习鱼之性,徒苦饵之不易得,即得鱼亦不喜食,固无怪鱼之不易钓也。吾往者颇亦病此,作是徒羡鱼美,苦致之莫由。自吾以河中小白虾为饵,“戳草”“钓底”得独多,然后知鲫鱼在产卵期间,独以小虾为食,故其鳞泽而有光,其肉鲜美,而向之病鱼难致患饵不肥者,转觉取之易易焉。
评分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关注很久了
评分(二)
评分另外还有一部精装的大事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