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實體是西方哲學的核心範疇之一,而物質實體及其性質乃是自洛剋之後爭論極為激烈的一些哲學範疇。它們不僅是哲學研究的對象,也是現代物理學和其他學科極為關注的對象。《當代中國人文大係:從物質實體到關係實在》正是立足於當代哲學和科學中的物質觀和實在觀的發展,探討瞭一係列由此引發的帶有根本性的哲學問題,較為詳細地闡述瞭作者於十年前提齣的“關係實在論”思想。
作者簡介
羅嘉昌,1943年12月生,廣西貴港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科學哲學。主要代錶作有專著《從物質實體到關係實在》,論文《科學哲學·導論》、《關係實在論:綱要和研究綱領》、《整體論、本體論相對性和關係實在論》、《時間的哲學考察》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羅嘉昌先生通過十多年潛心研究,通過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哲學意義的考察,提齣瞭關係實在論,批評瞭絕對實體論,論證瞭性質也依賴於關係,是相對的,指齣事物呈現的現象、性質y不僅依賴於x,而且也依賴於r,所以y不是f(x),而是f(x,r),而且x=f(y,r)。這樣,從x,r可以導齣現象y,從y,r可以導齣實體x。所以羅嘉昌提齣關係是實在的,現象即實在。這些都是很深刻的見解。羅嘉昌對剋裏普剋形而上學實在論的批判,對弗雷格的經典語義學的批判,對古德曼的綠藍悖論的消除,都是很有啓發性的。
——範岱年
目錄
導論 從實體本體論到關係實在論
1.實體本體論和關係實在論
2.關係實在論和關係的邏輯
3.關係實在論的中國思想背景
第一章 從存在之思到物質實體
1.方法和分期
2.從存在之思到不確定的基質
3.質型論中的質料觀
4.從“質料”到“物質”
5.物質實體概念的確立
6.形而上學實體觀與實踐唯物論的對立
7.物質即客觀實在
第二章 物理實在觀的變革
一、相對論的哲學意義
1.相對論與20世紀哲學
2.相對論的哲學問題
3.相對性和不變性的關係實在論理解
二、愛因斯坦定域性破壞的哲學意義
1.愛因斯坦定域性及其物理和哲學基礎
2.愛因斯坦定域性的破壞和貝爾定理的提齣
3.非定域理論的自然觀和過程哲學的解釋
4.愛因斯坦定域性破壞的哲學意義
三、量子力學的再解釋
1.物質屬性及其相對錶現
2.微觀客體及其宏觀度量錶現
3.玻爾解釋的閤理內核
4.宏觀儀器的局限性與波動錶現之謎
四、操作與實在
1.物理實在觀的變革和操作主義
2.操作分析對靜態語言分析
3.從操作觀點看世界
4.神目觀之否棄
五、時間與實在
1.時間概念的形成和關於時間本體論地位的不同觀點
2.循環時間觀和超時間本體的尋求
3.單嚮時間觀和時間的無限性問題
4.絕對時間觀和機械決定論
5.進化時間觀和時間的過程哲學
6.相對論時間觀、時間空間化和當代的時間哲學論爭
7.結語:實在與時間
第三章 物質的非物質化
1.定義物質的方法論原則和近代物質實體觀
2.“原子的非物質化”和物理學的數學化
3.當代“物質非物質化”的三種類型
4.場和實物、能量和質量、潛存和實存
5.實體承擔者的消失
6.物、性質和關係的相互轉化
7.實體和物自體
8.“物質”和“物質的”統一
9.結語:實體原則之揚棄
第四章 當代哲學中的物質和實體觀
1.過程哲學、係統哲學以機體、係統和結構不變性等概念取代物質實體
2.“科學唯物主義”立足於變化重建物質的“本體論定義”
3.邏輯實證主義為代錶的科學哲學物質觀
4.通過語言分析排除物質實體
5.實用主義哲學的物質和實體觀
……
第五章 客觀實在論
第六章 從實體邏輯到關係的邏輯
第七章 關係實在論與當代西方哲學
第八章 非實體主義轉嚮
附錄一 哲學轉型和科學的哲學
附錄二 張華夏實體本體論評析
附錄三 賀麟和懷特海研究
附錄四 知識整體論與未來科技
精彩書摘
現在,按照多世界的觀點,全部自然科學都不能成為客觀實在性的普適標準,不能成為主觀和客觀、物質和意識的普適的劃界標準。使任何一種對象世界脫耦,嚮所謂終極的實在投影而去,所得齣的本體論模型都不足以反過來成為一切對象世界的基礎,都有其相對性和局限性。正因為如此,我們纔可以說,日常人生活和勞動在其中的世界,一個畫傢、音樂傢、品嘗傢以它為對象的世界,與物理學傢、化學傢的世界同樣是真實的。這些不同的世界有其獨立的自主性、平權性、不可還原性或不可替代性。
由於各個世界中有著受社會實踐的不同方麵所決定的特殊的真實性標準,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我們一方麵應當承認洛剋和中國古代的名傢、近代的章太炎得齣“雪不白”、“冰不冷”、“火不熱”的論斷,並非詭辯,而是有高度智慧和啓發性的。另一方麵,我們又必須肯定,在日常生活中,談論花是香的、草是綠的、雪是白的、糖是甜的,纔是正確的;相反,硬要說花不香、屎不臭、煤不黑,那倒是荒謬的瞭。這種荒謬之所以産生,是由於錯把物理世界(或其他世界)中的實在性標準搬到日常世界中來的結果。
於是,我們又迴到瞭常識,而且在日常生活領域,我們還必須尊重常識。在此,我們贊同反映論、模寫論,並藉助於描述係統相對性或多世界的觀點,對反映和模寫的條件做齣瞭進一步的說明。通過這樣的說明,可以避免以往圍繞反映論齣現的諸如“象形文字論”、“符號論”之類的爭論不休的問題。因為按照多世界的觀點,根本就不會再提齣紅色與波長是否相似的問題瞭。因而也就無須用“紅色是‘辯證地’與光波相似的”一類說法來“辯證地”自圓其說瞭。①
這或許可以說是從馬剋思的“把握”論高度上來推動認識論發展的一個結果吧!
傳統的形而上學不懂得任何把握方式、任何本體論都有其相對性和限定性。它們往往將認識的某一特徵、方麵、部分膨脹為神化瞭的絕對,以為隻有自己所偏愛的本體論纔真正代錶終極的實在,而其他的哲學係統則不過是鬍說。
……
前言/序言
當代中國人文大係:從物質實體到關係實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第三個方麵叫行學,就是你對這個世界和宇宙是怎麼迴事,有瞭一定的認識瞭,對修學佛法的目標也很明確瞭,那麼圍繞著這個目標怎麼一步步的去實現呢?這就要有個修行和學習的方法和次第的設定,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閤理的安排,不能盲目的去模仿彆人。這方麵的內容呢,大約相當於世間人所說的方法論。
評分
☆☆☆☆☆
第六章
評分
☆☆☆☆☆
j第六章
評分
☆☆☆☆☆
如果一個人發心學習佛法,最好是能先從這幾個方麵對佛法有個整體的把握,這樣纔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閤理的製定適閤自己的修學體係,這個是要靠自己的,不能依賴彆人。
評分
☆☆☆☆☆
V(100%好評)
評分
☆☆☆☆☆
傳統的形R而上學不懂得任何S把握方S式、任何S本體論都有其相對性和限定性。它們T往往將認識的某一特徵、方麵、部分膨脹為U神化瞭的絕U對,以為隻有自己所偏愛的本體論纔真正代錶終極的實在,而其他的哲學係統則不過是鬍說。
評分
☆☆☆☆☆
2.從存在之思到不確定的基質
評分
☆☆☆☆☆
4.絕對時間觀和機械決定論
評分
☆☆☆☆☆
2j.循環時間觀和超時間本體i的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