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丛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著,领衔撰稿有俞平伯、霍松林、马茂元、萧涤非、周汝昌、周振甫等专家、学者几十位,他们以精到的见解、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优美的文笔,带领读者徜徉于中国文学的海洋。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还与苏轼并称“苏黄”。本书是本社中国文学名家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黄庭坚代表作品120篇,其中诗75篇、词25篇、文20篇,另请当代名家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书末还有附录《黄庭坚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可供读者参考。
黄庭坚是宋代诗文名家,与苏轼齐名,有“苏黄”之称,于诗、词、文领域都卓然成家,名篇众多,《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黄庭坚诗文鉴赏辞典》收录了其最有代表性的名篇和诸多专家的精彩鉴赏文。所收名篇涵盖诗、词、文几大类,较全面地反映了黄庭坚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而鉴赏文则出自陈伯海、缪钺等当代名家之手,深入浅出,流畅生动。既能深入剖析黄庭坚名作之佳处,又能使普通读者领略名作的音韵美、情感美。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黄庭坚诗文鉴赏辞典》收录了宋代与苏轼并称“苏黄”的著名作家黄庭坚的诗词文名篇,配以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所撰写的精彩赏析文。前言简要介绍作家生平和成就,附录《黄庭坚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以年表的方式让读者对其所处时代、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有一直观了解。
你说非常好,内容非常好。
评分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正版全新的
评分最近一直读唐诗,感觉里面有博大的中国式审美意境,令我深深陶醉。从汉到唐大约1000年,这一段时间应该是中国审美意境从厚积到勃发的过程。唐诗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例子真是俯拾皆是,如何与山水同乐?如何令心灵安宁?古人给出很多绝妙的答案。唐代留下的中国画很少很少,大多是宗教和神仙画。一般认为国画应该从王维开始,诗与画相融合。这里面有中国最称傲于世的精髓,可惜现在能发挥的人很少很少。从明代起中国画便陷入定式,以致于有个云南的旅美画家在美国教书,把至明以来的中国画一一挂出,老外们竟然都说是一个人画的,真是悲哀。贝聿铭在建筑上的中式探索,虽然饱受争议,但毕竟走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路数,令人敬佩。最近所做苏州博物馆,虽然与拙政园相邻,某曾远观,感觉很是协调,虽然用的还是他惯用的三角形母题。不知比天安门边的椭圆形鸡蛋超过几尺? 中国画已难有突破,近代的齐白石笔下的点点盎然的生活情趣也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活的太快太紧张,以致于忘了自己是谁?那种缓慢精致的古人生活何时回来?也许,只有在唐诗里慢慢找寻了。
评分 评分最近一直读唐诗,感觉里面有博大的中国式审美意境,令我深深陶醉。从汉到唐大约1000年,这一段时间应该是中国审美意境从厚积到勃发的过程。唐诗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例子真是俯拾皆是,如何与山水同乐?如何令心灵安宁?古人给出很多绝妙的答案。唐代留下的中国画很少很少,大多是宗教和神仙画。一般认为国画应该从王维开始,诗与画相融合。这里面有中国最称傲于世的精髓,可惜现在能发挥的人很少很少。从明代起中国画便陷入定式,以致于有个云南的旅美画家在美国教书,把至明以来的中国画一一挂出,老外们竟然都说是一个人画的,真是悲哀。贝聿铭在建筑上的中式探索,虽然饱受争议,但毕竟走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路数,令人敬佩。最近所做苏州博物馆,虽然与拙政园相邻,某曾远观,感觉很是协调,虽然用的还是他惯用的三角形母题。不知比天安门边的椭圆形鸡蛋超过几尺? 中国画已难有突破,近代的齐白石笔下的点点盎然的生活情趣也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活的太快太紧张,以致于忘了自己是谁?那种缓慢精致的古人生活何时回来?也许,只有在唐诗里慢慢找寻了。
评分很好,但是不是全部评点。。。很遗憾没说明白
评分《花之绘2:二十四节气花卉的色铅笔图绘》的正文根据节气划分为二十四个部分,而每个节气又列举出两种花卉。各个部分的内容又分成三个小部分,第一部分用图例展示花与节气之间的联系,并附以文字对节气进行简单的介绍,丰富读者对花与节气的认识;第二部分对代表本节气的花卉从线稿绘制到上色过程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步骤讲解,利于读者学习各种绘画技巧;第三部分则是本节气其他花卉的展示。
评分有鉴赏系列,看着有滋味多了。多读书, 可以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启迪智慧, 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多读书, 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进一步懂得生活, 可以提高自己的文采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可以变“下里巴人”为“阳春白雪”, 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挺好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