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觀、人生態度?一,要堅信“人之初,性本善”。二,麵對任何的境界,都要時時明白它的原因在哪裏。三,要能夠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四,“物有本來,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不能過本來倒置的人生。
蔡禮旭,1973年齣生於颱灣,國際儒學聯閤會會員。畢業於師範教育和信息專業,曾任小學教師,課餘從事兒童經典教學。在教學相長中,有感於聖賢教育為社會首要教育,遂辭去公職,遠赴澳洲研習傳統文化,多年來一直專精研修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
2003年年底擔任“海口孝廉國學啓濛中心”主講教師。此後,在各地為教師、傢長、學生、企業人士和社會團體(包括高校、監獄等)演講。2004年年底,在香港舉辦10天的“幸福人生講座”,以德行教育為主題,獲得熱烈反響。
2006-2008年,蔡禮旭老師在湯池鎮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擔任訓導長、常務副主任首倡以《弟子規》為基礎,嚮世人展現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幸福”。2009年至今,擔任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主講教師。
蔡禮旭老師先後在國內許多省市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澳大利囊等地成功舉辦瞭300餘場傳統文化演講,聽眾均受益良多。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已著手將他的演講稿翻譯成6種文字嚮全世界推薦。
隻想著如何做到,從不想做不到
我們剛剛提到,“以父母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友之兄弟”。我們在修學聖教,真的是要學一句,做一句,就好像如貧得寶。以前我們沒有遇到正法,糊裏糊塗的,真是小人冤枉做小人。不是我們不願意立身行道,不願意發揮我們人生的價值,是不懂得怎麼樣去成就自己,成就他人。而現在既有這個機緣,真的是要非常非常地珍惜,“如貧得寶”。“改往修來”,好好地把我們錯誤的態度、觀念修正過來;“洗心易行”,人要改命從心上改;“自然感降,所願輒得”。所以難是難在自己不相信,不肯依教奉行,絕對不是外麵的睏難,是被自己的一些固執給障礙住。怎麼修學?第一個態度,隻要是經典上的教誨,隻要是師長的教誨,隻想著如何做到,從不想做不到。一想做不到,那個叫浪費生命,那個叫不進則退,所以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
因為一個不好的念頭,很可能我們三天、五天的修為、修行那種定力,一個念頭起來,就被打垮瞭。所以正念-定要守得住。你看孔老夫子講“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一個人行善就好像爬山一樣,一步一步登上去,而且還有地心引力拉他。地心引力是什麼?是我們以前幾十年來積纍的壞習慣,它會拉我們;所以要加把勁,一步一步提升自己。“從惡如扇”,爬山的時候假如一腳沒踩好,到哪兒去瞭?前功盡棄。所以經典告訴我們,“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修行一定要謹慎到自己的起心動念處,所謂從根本修行。我們時時期許自己一定能做到,想著如何做到,不要想著做不到。聖哲人、師長他們能做到,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得到。當我們是這樣的信念,我們往後麵對每一句經句都是這個信念,隻想著如何做到。
剛剛我們提到的這一句,真的,我們以父母之心為心,兄弟姐妹不可能不和諧。
……
值得推薦
評分前一陣子,其實自己過的非常痛苦,內心十分掙紮和糾結。說到是哪些事情,有朋友所指引給我的。 《苦纔是人生》,我隻讀瞭一遍,我想這本書我一定會再會讀上個韆萬遍吧 ,上師寫的文字簡單易懂,道理真的很簡單,但是有大智慧。我的理解,它主要是講述,人生來都是苦的,再富有的人,再有地位的人,生活對他而言還是有痛苦的,比起窮人的肉身之苦,他們所要承受的可能是精神之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何在人生苦旅中,獲得快樂?他書中寫到,人怎麼活纔能不痛苦:苦樂皆由心造、安忍的智慧等;佛是怎樣為人處事的:不求以心換心,但求將心比心、為彆人著想是最 最想要說的,是佛法中說到的因果輪迴。說道,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多行善會有福報,而多作惡自然會自食其惡果。佛法中說的惡,並不是我們理解的如搶銀行,盜竊,強奸等為我們所熟知的犯罪纔叫做惡,比如你口齣惡語,挑撥離間,心生貪念,嫉妒之心,氣憤生嗔恨之心都是人可能會種下的惡因,甚至是你自私自利、甘於墮落、貪圖享樂,雖沒有害他之心,但也是替自己種下瞭惡因。那有些人問:我們就看到好人沒好報,惡人照樣吃喝玩樂開心的不得瞭。佛法說,人都受著輪迴之苦,今生生命用完瞭,來世會繼續投胎,至於投入人道,畜生道還是鬼道,就要看你的功德福報瞭。有些惡人,作惡多端但看似好像沒有報應,可能他前世的功德保佑他現在能夠免遭惡報,但功德不是一直存在的,前世積纍的功德用盡瞭,又造瞭如此大的罪孽,必定有惡果。人在不停的輪迴中痛苦著,解脫輪迴之苦,纔能登極樂。對於這一點,我半信半疑,因為似乎有些神呼,但是書中也寫到不能因為科學解釋不瞭的東西,我們就否定它,認為是不存在的,就如同人類第一次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地球是圓的,那時候的科學並不能證明著就是真的,那我們能否認嗎?因為地球確實現在被證明是圓的,並且繞著太陽轉。對於因果報應和生命輪迴,現在的我隻能成不解狀態,並不是完全相信,但也不是完全不信。 書中還有一點,是我著重去思考瞭的,就是說道:人對於自我的執著。因為太過於執著於自我,而會産生各種各樣的痛苦。比如彆人是富二代有房有車,自己什麼也沒有就會多多少少感到失落;彆人天生麗質,臉蛋好身材好,自己沒有,當看到彆人能穿很漂亮衣服時,總有些恨自己鐵不成鋼的感覺…包括由於對自己太執著,一心想著自己和自己的利益,就會産生恨、嫉妒、貪、哀等等情緒。俗話有說,錢財乃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當初聽到這樣的話,完全沒有感覺,甚至覺得風涼話誰不會說?但是,接觸瞭佛法後,這句話的真諦很少人能真正懂得,更少人能真正做到。姑且視作是我相信輪迴一說。人活著,難道就是為瞭金錢、地位和過奢侈的生活(這裏說的有錢有勢人是那些隻為瞭自己享受的人),這就是人所謂的快樂,但是有金錢,有地位,過著奢侈生活的人就真的天天像活神仙一樣一點痛苦都沒有?既然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有著痛苦,你拼命用盡各種手段成為瞭那樣的人後,你麵對的還是痛苦,永遠不會滿足,試問你終於買到自己夢想已久的名牌包後,愉悅一時,那之後呢?你就因為你得到瞭這個名牌包而一直快樂下去瞭嗎?沒有,你還有新的追求,産生新的痛苦。人活著的這幅皮囊,錢財都是空的,唯有自己的心是一直跟隨自己到死和甚至是死亡後的世界。佛法中說的今生,它隻是輪迴中的一輪,太渺小瞭,人的一生過的很快,你過的再奢侈又怎樣,過完瞭,你就離開又從頭開始。那有人問,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呢?不追求這些確實可以給人帶來一時快樂的東西,我們又能追求些什麼呢?我的感悟是,追求人心的修行,因為心是能一直跟隨你的東西,跟隨你輪迴的東西,而不是錢財地位權勢。想著,人有時候真的很可惜,為瞭自己買名牌、爭地位、比權利、甚至姐妹間那麼一點點的矛盾,或無聊的看不順眼而勾心鬥角,忙的“不亦樂乎”,而錯過瞭今生自己心靈修行的如此短暫時間,真的很可惜。心靈的修行為瞭什麼,我們暫且不說為瞭積攢功德福報,修成正果,永登極樂這種難以理解的大話,就說為瞭我們的心活的真正的快樂、自在。 不禁要迴想之前的我,想想自己真的做過許多錯事,我想是種下瞭不少惡因吧。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有位同學一直看我不順眼,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天生的強生的,對他再容忍對他再好,都沒有用。所以在幾個月的相處中,很多事情覺得自己被侮辱瞭,到我發現他還在彆人麵前假裝可憐,挑撥離間的證據後,一下子火冒三丈,嗔恨之心大發,那時候的情緒真如洪水猛獸,雖沒有正麵和他發生衝突,但是在朋友麵前開始怒斥他的惡行和缺點,而且在幾個同學麵前也數落過他的德行,當時有些同學早已有這樣的感覺,還覺得産生瞭共鳴心裏仿佛很高興,現在想想我真是大錯特錯!一個人無緣無故討厭你,注意重點是討厭排斥而不是當你是空氣,當然很多時候確實想把我當空氣,無論他承不 點,我半信
評分haohaohaohaohaohaohaohaohaohao
評分提高效益,亦可謂“教學相長”。
評分親愛的,彆再離開我瞭,我已經不會再受到虛榮的誘惑瞭;親愛的,彆再丟下我瞭,我一定會聽從你的勸告;親愛的,彆在一個人漂泊,,什麼名利,權勢都不能阻擋我們在一起。
評分溝通中達成共識。
評分那天,我終於打聽到你的消息。當我看到你時,你還在一個人孤苦地編織著夢的簾子,你臉上的愁容,絲毫未減。
評分快遞好慢……
評分還沒看,不過質量不錯,送貨也快,送貨員態度也還行,基本滿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