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同学买的,问她此书如何,答曰很烂,买了就后悔。
评分评分
在方先生的描述里,Haus Wittgenstein位于维也纳市中心东侧一处闲静的住宅区,楼房高三层,钢筋混凝土柱梁,水平屋顶,外部造型是简单的几何形状组合,乍看跟现代主义建筑先驱阿道夫•洛斯的作品有几分相似。不过一当进入里面,就会发现空间运用极为明晰独立,内部与外部非常统一,迥异于洛斯建筑内部那种复杂的空间构造。通过现场考察,作者指出维氏可能更多受到英国建筑家麦金托什(Mackintosh)的影响,譬如那些修长垂直的铁制门窗框架(除了体量/空间比例的精确计算分割,笔者以为这恐怕是“房子”予人感觉形貌气质特异的最重要的元素了),或许就是自麦氏那里脱胎提炼而来。
评分吴藕汀先生自幼家道殷实,过着左琴右书的生活,但成年之后,太半人生处动荡之世,个人命运便如一叶处江流之中。即便如此,先生仍能保持“自由之思想,人格之独立”,这于生者而言,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孤灯夜话》是吴藕汀先生的又一本随笔集。由于时代的原因,先生的大部分文字都是写在烟盒纸上,或小学生的方格本上,字体大小不一,他人难以辨认,整理这些文字的繁重任务,大部分由其哲嗣吴小汀先生承担。小汀先生说:“先父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曾表示,就这样随意地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为尊重藕公的想法,保持作品原貌,编辑只根据文字量的多少简单分了九卷,修正了一些整理稿中明显的错讹文字,通过查询相关资料补充了一些整理稿中缺失的文字。《夜话》内容涉及金石书画、版本考据、填词赋诗、种药养虫、人物故实、京昆弹词、社会变迁,可谓琳琅满目。文字处处见性情,像日记,又像时评。面对这样一位知识渊博又有真知灼见的文化老人,就如同坐拥一座格调不俗、藏品丰富的图书馆,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打开这本书,安安静静地读下去。
评分大师之作,值得购买,推荐
评分已记不起第一次看到Haus Wittgenstein照片是何年何月了,不过当时立即直觉其造型的极简——建筑完全以矩形与正方形几何体组成,墙体上几乎没有任何装饰——这种国际化风格显然体现了20世纪初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普遍原则:“偏爱轻型技术,现代合成材料与标准模制的部件,以利制作与装配”,形式上则“被打扮成洁白的,均一的,像是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外形”,追求纯粹的几何学性,有意摒弃繁复的装饰。
评分【智力最好只用在一些让自己安心的地方】
评分维氏虽非职业建筑师,却曾在伦敦和柏林学习过机械工程和航空力学,超强的比例感觉使他对建筑部件设计加工要求的精美不下于对待工业仪表——不允许有二分之一毫米的误差——上述对空间和细部的极限追求(精准的比例,考究的细部,整饬的形式造就出内敛、禁欲的秩序与风格),乃是以技术建构秩序的完整过程,建筑最终成为了一个可视的哲学装置。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