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世界大文豪雨果的第一部小说。
2.作品充满怪诞的想象并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作者大量采用对比的写法,很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反映了少年主人公的灵魂、想象和心灵的特殊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善与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维克多·雨果原先以笔名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感受到了的东西只有一个:男主人公奥尔齐涅的爱;作者观察到了的东西也只有一个:女主人公艾苔尔的爱。其他的全部由想象与推测产生,因为一个十八岁阅历很浅的青年,只能凭空构想,所以有些评论家,如诺蒂埃,认为这本书“很怪”,充满“神秘、恐怖”色彩。奥尔齐涅可视为对作者本人的写照,而艾苔尔则是他于1822年10月12日与之成婚的新婚妻子阿黛尔·傅歇。维尼对该书作过很高的评价,说它“紧张”、“动人”,“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还对每一章节前国内外名家像内容提要似的奇特而神秘的题词大加赞赏。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文学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政论、散文随笔以及文学评论,卷帙浩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及《九三年》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可怜的母亲!”奥丽大娘又说,“这完全是那年轻人的错,干吗要去雷拉斯当矿工呀?”
“确实,我看这些该死的矿井用点儿铜板就换去我们一条人命,”尼尔斯说,“您说是不,布罗尔老伙计?”
“矿工都是疯子,”渔夫又说,“为了活命,鱼儿就不该离开水,人就不该钻到地下去。”
“但是,”人群中有个年轻人问,“要是吉尔·斯塔特为了得到他的未婚妻不得不去矿上千活呢?”
“绝不能为了根本不值得的、幸福不了的爱而拿性命去冒险,”奥丽插言道,“吉尔确实替他的古特挣回了一张漂亮的喜床。”
“这年轻女子,”另一个好奇者问道,“是因为这年轻男子的死而绝望投海的吗?”
“这是谁说的?”一名士兵刚挤了进来,高声大气地嚷道,“这个年轻女子我很熟,确实是一名年轻矿工的未婚妻。那矿工最近在雷拉斯附近的斯托瓦格鲁勃地下坑道里被砸死了。但这年轻女子也是我的一位伙伴的情人,前天,她想偷偷混进孟哥尔摩堡,好与她的情郎庆贺她未婚夫的死,但她坐的小船撞上了暗礁,她便淹死了。”
突然响起一片嘈杂声。只听见老太婆们嚷道:“不可能,兵大爷。”年轻人却一声不吭,而尼尔斯乡邻则狡黠地冲着渔夫布罗尔重复了后者的那句警句:“这就是爱情的结局!”
那军人正要冲着反驳他的老太婆们大发火,他已经称呼她们“奎拉戈特洞穴的老巫婆”了,而她们也已忍受不了如此严重的侮辱。只听见一个尖厉威严的声音在喊:“好了,好了,饶舌的娘儿们!”争吵便平息下去。一片静寂,仿佛一只雄鸡突然啼唱,止住了母鸡的咕咕乱叫。在叙述以下情景之前,也许有必要先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描述一番。读者想必已经猜到,故事发生在一个阴森可怕的建筑物内,这类建筑物是因公众的怜悯和社会的远见而建来收容无名尸的,是大部分生前痛苦无着的死者的最后归宿,是无动于衷的好奇者、阴郁或好心的旁观者趋之若鹜之地。而且,还常有一些哭哭啼啼的亲戚朋友,他们经受了长久的悲痛欲绝之后,怀着一丝痛苦的希望赶来此地。在离我们很遥远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我带读者去的还不很开化的地方,人们还根本没有想到像我国的那些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城市那样,把这种停尸场建成不祥却优美之建筑,雅致的丧仪之所。屋顶有一冢形天窗,但阳光并不能透过它沿着精雕细刻的拱顶,射在一些人们像是要让死者有点儿舒适生活的床台上。台上还雕有枕头,便于死者安睡。如果看守的屋门微微启开,他那看厌了丑陋裸尸的眼睛,就像今天这样,已没有兴趣去注意一些漂亮家具和快乐的孩子们了。这儿,死亡奇丑无比,可怕之极,而且,人们还根本没有想过替这些瘦骨伶仃的尸体饰以绒球和缎带。
我们的那些交谈者待的那个大厅很宽敞,但很阴暗,使它更显得宽阔。阳光只能从朝向特隆赫姆港的方形矮门透进来。另外,天花板上草草地开了一个天窗,漏进来一点儿白中带暗的光线,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幻,还飘进点儿雨水、冰雹或雪花来,落在正下方躺着的尸体上。大厅被一道齐肘高的铁栏杆前后隔断。公众通过方形门可进到前厅,可以看到后厅里一溜排整齐地摆放着六个长形黑花岗岩石板。看守及其助手住在大厅的最里头,背靠大海,从一个个侧门可进到每个石床旁。矿工及其未婚妻占了两张花岗岩石床;年轻女子的四肢血管上满是蓝紫色大斑点,表明尸体在腐烂。吉尔面部严厉阴郁,但尸体已严重残缺,无法判断他生前是否真的像奥丽大娘说的那么英俊。
我们如实地反映的那番对话,就是在沉默的人群中,在这两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前进行的。
……
前言/序言
雨果文集·小说卷(第2卷):冰岛的凶汉(最新修订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