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避讳字汇典

历代避讳字汇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彦坤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699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146299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历代避讳字汇典》避讳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避讳实际包括敬讳、忌讳与憎讳三种情况。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的原因,而不敢直称尊长名字,以至讳用与尊长名同或仅音同之字的,这是敬讳。如汉武帝名彻,汉人讳“彻”为“通”,而《史记》、么漠书》并称“蒯彻”作“蒯通”等。
  出于迷信畏忌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利字眼或音节的,这是忌讳。如吴人讳言“离散”,称“梨”为“圆果”,称“伞”为“竖笠”等。
  出于厌恶憎恨心理而不愿名姓、物称与仇家或鄙夷之人姓若名同的,这是憎讳。如唐肃宗恶安禄山,郡县名带“安”字的多加更改等。
  狭义的避讳专指敬讳一类情况。这是我国古代史上特有的现象,其俗起于周,成于秦汉,盛于唐宋,延及清末,历时两千多年,它不但是我国古代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一切需要利用古书材料的研究工作者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敬讳之初,但避君主、上司、父祖、尊者、长者、敬重者之名及名之相同字而已,此所谓避正讳。三国以后,开始有连与名音同、甚至音近之字也回避的,即所谓避嫌名。如晋羊祜为荆州守,州人讳其名,皆称户为“门”,又改“户曹”为“辞曹”。后世讳避嫌名的风气愈演愈烈,至宋颁布文书令,竟有一帝应避嫌名超过五十字的。

目录

凡例 讳字目录 正文 附录 秦以来历代帝王庙谧名字墓号年号表 征引书目表 工具书及史书中不明避讳致误举隅 略论敬讳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四角号码综合索引 拼音检字表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可是,《伤寒论》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医籍?直至现在尚缺乏一致意见:伤寒学家大多强调《伤寒论》所论是广义伤寒,主要根据是《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与《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的论述,从而肯定《伤寒论》是一部讨论多种外感热病的专著。温病学家则认为《伤寒论》所论是狭义伤寒,侧重于风寒性质的外感病,因而把《伤寒论》与温病学完全对立起来。前者忽视了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补充,后者贬低了《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其实《伤寒论》并不是专论外感病,明代方中行就曾指出:“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论伤寒之一病也。”柯韵伯说得尤其明确:“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业师陈亦人教授是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学者,从事《伤寒论》教学、研究数十年,力倡“《伤寒论》非外感病专著”之论,他说:“《伤寒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是一部经典,是一部圣人的著述,是一部中医史上承前启后的巨著,是几乎所有的成名医家共同推崇的一部最最重要的典籍,是伐山之斧,是入道之津梁,而在我看来,更是一部论述疑难病证的专著。”他主持编写的《伤寒论译释》是当代研究《伤寒论》的划时代的巨著,问世半个世纪,仍享有盛誉而无有替代,虽经多次重印,仍供不应求。1990年,我曾协助老师对《伤寒论译释》进行第三次修订,负责“三阴病篇”的审定,此即《伤寒论译释》(第三版)。《伤寒论译释》(第三版)问世后,老师发现仍有一些差错,当获悉出版社对该书还将加印时,遂于1996年对该书又进行了认真的审阅、校正,以便在加印时改正。近来,出版社要对《伤寒论译释》(第三版)进行再版了,为了实现老师的遗愿,应出版社商请,在老师1996年校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阅、校对,以尽可能减少差错,完成老师未尽之心愿,报答老师培育之恩,以作为对老师的怀

评分

好书好价,觊觎已久,活动购入,好评!

评分

四角号码综合索引

评分

编辑本段

评分

拼音检字表《历代避讳字汇典》内容简介:避讳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避讳实际包括敬讳、忌讳与憎讳三种情况。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的原因,而不敢直称尊长名字,以至讳用与尊长名同或仅音同之字的,这是敬讳。如汉武帝名彻,汉人讳“彻”为“通”,而《史记》、么漠书》并称“蒯彻”作“蒯通”等。

评分

评分

?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评分

评分

秦以来历代帝王庙谧名字墓号年号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