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繁体版)(套装上下册)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繁体版)(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国瑜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012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14630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10
字数:9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繁体版)(套装上下册)》所说西南地区的范围,即现在云南全省,又四川省大渡河以南、贵州省贵阳以西,这是自汉至元代我国的一个重要政治区域——两汉为西南夷,魏晋为南中,南朝为宁州,唐为云南安抚司,沿至元代为云南行省,——各时期疆界虽有出入,而大体相同。到明代成立贵州省,又把金沙江以北划归四川省,故明、清限于云南一省。

内页插图

目录

弁言
略例
一、范围
二、分篇
三、地名
附:今云南设县名号表

第一篇 上古至漠初西南地区部族考释
A.远古人类与有史以来的居民部族
甲、西南地区远古人类遗迹
乙、有史以来西南地区居民的族属
B.战国至汉初的部族社会
甲、上古部族分布与年代
乙、各部族的地域及文化
夜郎
牂牁
句町
进桑

劳浸、靡莫
邛都
筰都
昆明、叶榆
西荧
鲎唐
滇越
哀牢、濮
附:辨证
百濮
产里
州靡

第二篇 西汉至南朝时期西南地理考释
A.概说
一、设置郡县与改变
一、郡县地名之依据资料与前人考释
附:设郡分合表
B.郡县地名考释
甲、建宁郡
晋宁
建宁
建都
乙、兴古郡
粱水
兴古
西平
丙、云南郡
云南
……

第三篇 北周至初唐时期西南地理考释
第四篇 唐代后期云南安抚司地理考释
第五篇 五代两宋时期西南地理考释
第六篇 元明清时期云南省地理考释

前言/序言

  历史是人们结成社会组织在一定空间活动进行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陈迹,要具体了解历史事实,必须掌握地理情况,起码也要能指出见于纪录的地名的空间位置。早年涉猎西南史事之书,碰到古地名,求助于辞典,有很多查不着,查到的也大都模糊,颇以为苦。后来多读地方志书,记载建置沿革,而各家所说往往不同,未能取决;不得已,批记各家之说;亦片断不实不备,遇到问题也讲不清楚。思得有全面解释地名之专着,以供随时查阅,决所疑难,岂非快事,但无这样的书。
  在一九三八年冬,瑜参加云南通志的编纂工作,分任数门,其中有疆域沿革,黾彪从事,编写成沿革志、沿革考、沿革表、沿草图共十卷,粗具规模,已收入新纂云南通志中。后来多作云南史地之学,前所撰稿置诸案头,以备查翻;因缺谬甚多,随手添改,有新知,辄批记;积之既久,行里眉端,朱墨殆满,望能安排时间重加整理,而无暇顾及。
  到一九六一年秋,参加改绘杨守敬历代疆域图的工作,分担西南部份,即大渡河以南、贵阳以西,主要为云南地区。在旧稿的基础上修改及新作,结合全图编例,作了规划。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历史编辑

评分

元和郡图志,是唐朝地理名著,为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写成于唐宁宗元和八年(公元八二一一年》,因以当代年号为称,并非是元和时实际控制的疆域地志。它的体例,和初唐魏王李泰地志相同,是正史地理志的扩充,但较为简括,在某些方面又超越于括地志的内容形式,为后来的太平寰宇记等书开创了先例。元和郡县围志,原有图和志共四十卷,又旧录二卷,总四十二卷。它以贞观十三年《公元六三九年》大簿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的四十七镇,每镇一图一志,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图的部分,在北宋时就亡佚了,志的部分,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限隘仲首刻此书时亦有缺佚,大体上还保持四十二卷之数,宋以后目录亡佚,又缺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一十五三一十六卷,今天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四卷了。因为图已亡佚,故宋陈振孙直主齐绿懈题称为元和郡县志,现传各本仍用[图志]旧称,今仍题为元和郡县图志。

评分

3 相关著作

评分

日驻长安城,望得青春花几季轮回,秋菊残殇,不遇汝影;伫足春畔侯,侯得春暖花开,潮汐转圜,不逢一抹浅笑颜。

评分

相关著作编辑

评分

方国瑜 (1903~1983)

评分

1963年,方先生发表《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一文,指出中国各民族由于社会生活的共同要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且相互融合,发展共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成一个稳定的紧密联系的整体;政权形式的统一和分裂,从未改变中国历史的整体性。这一理论贯穿于方先生的民族研究中,并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理解、认同、赞赏,是20世纪阐述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发展的两大理论流派之一。1935年,方国瑜先生亲履滇西地区,对傣族、拉祜族、佤族社会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抗战期间,与凌纯生等编辑出版了《西南边疆》杂志,编辑出版《西南文化研究丛书》,刊载了大量的民族学研究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又参加了国家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担任云南民族调查组副组长,深入楚雄、大理、西双版纳、德宏、凉山等地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