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意图法则
要想成长必须有明确的意图
成长借口的陷阱
1. “假定”借口——假定我会自然而然地成长
2. “知识”借口——“我不知道该如何成长”
3. “时间选择”借口——这不是开始成长的适当时机
4. 错误借口——“我担心我会犯错误”
5. 完美主义借口——“在开始成长之前我必须找到最好的方法”
6. 动力借口——“我不想成长”
7. 比较借口——“别人比我强”
8. 期望借口——“我原以为成长会很简单”
实现到有意图地成长的转变
1. 现在问自己人生的重大问题
2. 现在就做
3. 勇敢直面自己的恐惧心理
4. 从不经意地成长到有意图地成长
把意图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二章 自我认知法则
要想成长你必须了解自己
失去记忆
你有方向感吗?
1.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
2.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却不行动的人
3.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真正去做的人
怎样发现你的兴趣和目标
1. 你喜欢现在做的事吗?
2. 你想做什么?
3. 你能做你想做的事吗?
4. 你知道你为什么想做你想做的事吗?
5. 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6. 你认识做你喜欢做的事的人吗?
7. 你愿意跟他们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吗?
8. 为了做你想做的事你会付出代价吗?
9. 你什么时候能开始做你想做的事呢?
10. 如果你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会怎样呢?
把自我认知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三章 镜子法则
只有看到自身的价值才能给自己增值
踩碎的潜力
自我反省
自信的能量
1.自信是影响个人行为的首要因素
2.自信不足限制个人潜力
3.自我评价往往是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塑造自我形象的方法
1. 坚守自我
2. 不要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
3. 突破自我限制的思维
4. 为别人增值
5. 做正确的事情,即使很难
6. 每天都在具体的生活领域恪守纪律
7. 每个细小的成功都要庆祝
8. 以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
9. 单一词汇策略
10. 承担生命的责任
把镜子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四章 反思法则
学会停下来反思能够让“成长”赶上你
改变范式
停留的意义
1. 思考将经验转变为洞察力
2.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时间和空间去思考
3. 有针对性的静止利于开拓思维
4. 停下脚步思考时,遵循以下四点
好问题是思考的核心
具有自我意识的问题
1. 我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2. 我最大的责任是什么?
3. 我的最高追求是什么?
4. 我最低的期望是什么?
5. 我最珍贵的情感是什么?
6. 最不可要的情绪是什么?
7. 我最好的习惯是什么?
8. 我最差的习惯是什么?
9. 我最有成就的事情是什么?
10. 我最重视什么?
苦难有所值
把反思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五章 坚持法则
激励让你行动——自律让你成长
如何在坚持中成长
1. 你是否知道自己需要提高的是什么?
2. 如何提高自己?
3. 知道进步的原因吗?
4. 是否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进步?
或许该停止制定目标了
不断创作
把坚持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六章 环境法则
良好的环境促使你迅速成长
改变的时机
因你而变
1. 评估你现在的环境
2. 改变自己,改变环境
3. 交些新朋友
4. 在新的环境里挑战你自己
5. 聚焦当下
6. 勇往直前
一个领导者的笔记
把环境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七章 规划法则
要想最大限度地成长,你必须有明确的规划
回顾历史,继往开来
生活经验
1. 生活很简单,但要维持这种生活却很难
2. 规划生活比规划职业更重要
3. 生活不是演出彩排
4. 做计划时,凡事乘以两倍
系统性发展策略
什么是方法
1. 高效的方法有一个宏大的目标
2. 有效的方法有侧重点
3. 高效率的方法包含衡量体系
4. 高效的方法包含实践
5. 有效的方法都很有条理
6. 有效的方法提升相容性
一个打高尔夫球的人的策略
把规划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八章 痛苦法则
战胜逆境让你迅速成长
难以想象的痛苦
我对痛苦经历的认识
1. 每个人都曾有过痛苦的经历
2. 没有人喜欢痛苦经历
3. 很少有人能将不好的经历变成积极的经历
我的痛苦记录
如何让痛苦成为收获
1. 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
2. 拥抱和培养你的创造力
3.拥抱糟糕经历的价值
4.从糟糕的经历中学习,然后做出好的改变
5. 担起生活的责任
把痛苦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九章 梯子法则
性格成长决定了你个人成长的高度
无师自通的雄心
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成功人士的思维
那些原则开始四处传播
性格的价值
我的性格之梯上的横杆
1. 我将专注于拥有更好的内心,而非更好的外表——性格很重要
2. 我将遵循黄金法则——人很重要
3. 我只教我相信的东西——激情很重要
4. 在所有美德中,我最看重谦卑——视角很重要
5. 我会努力做到“有始有终”——忠实很重要
你的性格越完善,你的成长潜力越大
把梯子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十章 橡皮筋法则
当你失去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张力时,成长就会停止
一系列拉伸
1. 选择我的第一个牧师
2. 专注于传授领导力
3. 学会国际化沟通
4. 跨越到一个新的读者群
5. 专注于创建一份遗产
紧张的好处
1. 很少有人愿意拉伸自己
2. 安于现状最终将导致不满
3. 拉伸总是由内而外
4. 拉伸总是需要改变
5. 拉伸让你与众不同
6. 拉伸自己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7. 拉伸给了你一个做到不凡的机会
向极限拉伸
把橡皮筋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十一章 折中法则
你必须学会放弃才能成长
实现美国梦
从全球副总裁到汉堡厨师
我对折中法则的一些见解
1. 我们一生都会用到折中法则
2. 我们必须把交易看做是成长的机会
3. 交易迫使我们艰难地改变自己
值得做的交易
1. 我愿意为了更好的明天放弃今天的经济保障
2. 为了实现个人成长,我愿意放弃近期的满足
3. 放弃过快速成功的生活,去过美好生活
4. 为了生活得有意义我愿意放弃安全感
5. 有时候我会为了做乘法而放弃做加法
把折中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十二章 好奇心法则
只有会问“为什么”才能成长
好奇心从哪而来?
怎样培养好奇心
1. 相信你能够变得有好奇心
2. 永远把自己当做初学者
3. 让“为什么”成为你最喜欢用的一个词
4. 多跟有好奇心的人在一起
5. 每天都学习新东西
6. 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7. 不要总是试图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
8. 战胜自己
9. 突破限制你思维的盒子
10. 享受你的生活
好奇心是钥匙
他的好奇心没有止境
把好奇心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十三章 榜样法则
如果没有榜样的话你将很难进步
我应该向谁学习
1. 一个好的导师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2. 一个好的导师是可以找到的
3. 一个好的导师有丰富的经验
4. 一个好的导师是有智慧的人
5. 一个好的导师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提供支持
6. 一个好的导师可以改变别人的生活
把榜样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十四章 扩展法则
成长会提升你的能力
怎样提高你的思维能力
1. 不再想着做更多工作而是开始考虑哪些工作是有效果的
2. 不要再想我能不能做而是想我应该怎样做
3. 不再想着只有一扇门而是努力寻找很多扇门
如何提高你的行动能力
1. 不要只做你以前做过的事情,而是尝试做你以前没做过,但是又能做和应该做的事
2. 不要只做别人期望你做的事,而是做超出别人期望的事
3. 不要偶尔做重要的事,而是要每天都做重要的事
扩展他的能力和影响力
把扩展法则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第十五章 奉献法则
你的成长能够促使你帮助更多的人成长
早期鼓励
好榜样
做一条河流,而不是一个水库
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太好啦!
评分加拿大英语使用各种地方的英语方言,当然最多的还是美国英语。许多正式的加拿大英语词汇的用法,却以正统的英国英语作为标准,而不是和大多数美国人的说法相同。多数情况下,一个词汇的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两种用法并存。比如“holiday”(中译:'假日')这个词,经常与另一个同义词“vacation”互相换用。有时候,加拿大英语也用来解决其他地方见不到的词,如拉丁文引进词。作为一个英联邦国家,加拿大使用很多法令条文用词的时候,都需要参考到英国王室用词。比如,治安官(constable),用来指基层警员;又比如,特许会计师(chartered accountant)。
评分不错的书籍,公司经常采购
评分既然你现在在读这本书,就说明你一定想充分发挥你的潜力。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你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呢?
评分"[ZZ]的这本[SM]真挺不错的,很好的书,正版价格也划算,满意!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BJTJ] 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NRJJ] 书不错,买得值!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在灿烂的阳光中,在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薄薄的纸上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的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风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妈妈为了熏陶我爱读书的品性,在家的墙壁上安装了一个红色的小书架,我总是站在前面,仰着头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小册子,我知道,对书的喜爱,从那时起,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无论是厚重肃穆的字典、精巧感人的小说、空灵芳馨的散文集,抑或是精辟真挚的小故事,他们或让我了解了人生的至真至纯,或使我懂得了世界的广大、知识的无限。[QY] 性价比很高 书是正版的,之前有过担心滴。内容还行吧,尽管我没觉得有多充实。冲着是名人写的,书的质量还行就不挑剔了。卖家发货挺快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书还是不错的,精装外壳,发货速度真心的快,评价晚了,书不错,应该再早点看的。推荐看,只是粗浅认识了一下,已经感觉到自己逻辑思维更加清晰。好书,受益匪浅,如果不好好研究一下此书,绝对是人生一大遗憾。这天女友打电话问我借本书,说她写作需要参考,我说我家没有,但我可以帮你找。我一边接电话一边就上网搜索,很快找到,立马告诉她网上京东有。她说我不会在网上买书啊。我嘲笑她一番,然后表示帮她买。很快就写好订单写好她的地址发出去了。果然第二天,书就送到她那儿了。她很高兴,我很得意。过了些日子,我自己又上网购书,但下订单后,左等右等不来。以前从来不超过一星期的。我正奇怪呢,刘静打电话来笑嘻嘻地说,哎,也不知道是谁,心眼儿那么好,又帮我订了好几本书,全是我想要的,太好了。我一听,连忙问她是哪几本?她一一说出书名,晕,那是我买的书啊。原来我下订单的时候,忘了把地址改过来,送到她那儿去了。这下可把她乐死了,把我先前对她的嘲笑全还给我了。不过京东送货确实很快。我和女友都很满意。好了,废话不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坐得冷板凳,耐得清寂夜,是为学之根本;独处不寂寞,游走自在乐,是为人之良质。潜心学问,风姿初显。喜爱独处,以窥视内心,反观自我;砥砺思想,磨砺意志。学与诗,文与思;青春之神思飞扬与学问之静寂孤独本是一种应该的、美好的平衡。在中国传统文人那里,诗人性情,学者本分,一脉相承久矣。现在讲究“术业有专攻”,分界逐渐明确,诗与学渐离渐远。此脉悬若一线,惜乎。我青年游历治学,晚年回首成书,记忆清新如初,景物历历如昨。挥发诗人情怀,摹写学者本分,意足矣,足已矣。[SZ]"
评分这才是真正的好书!厉害 客观
评分最先是朋友推荐我看(美)约翰·麦克斯韦尔写的这本书个人成长力15法则,作者(美)约翰·麦克斯韦尔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后来就非常喜欢,他的书了。他的书我都买了,看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晓玲叮当、方洲、冰心、叶圣陶、金庸,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个人成长力15法则,很值得看,看了收益很大,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运费。书的内容直得一读只要你是一个期待成长,渴望成功的人,这本个人成长力15法则就适用于你!致力于帮助你理解个人成长的含义,助你成为一个更高效,更成功的人!,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只要你是一个期待成长,渴望成功的人,这本个人成长力15法则就适用于你!只要你学习、实践书中的法则,你就会成为一个更高效,更成功的人。有没有一种经过验证的法则能够帮助一个人成长享誉世界的领导力和人际关系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说有——50年来,他一直关注于个人成长。个人成长力15法则是他第一次把自己积累的关于实现个人成长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他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成长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含义。要想明确你的目标,你的自我意识必须成长。为了成为品质更好的人,你的性格必须成长。为了在事业上有所进步,你的职业技能必须成长。为了变成更好的配偶或父母,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必须成长。为了你的投资能够成功,你在投资方面的知识必须成长。为了丰富你的内心,你的精神世界要成长。每个人想要实现成长的方面不尽相同,但是成长的方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这本个人成长力15法则为你提供成长的法则,教会你如何成长。它是一把开门的钥匙。要想真正地成长,你必须付出努力,掌握这个法则。个人成长力15法则是享誉世界的领导力和人际关系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继超级畅销书领导力21法则和团队协同力17法则之后从关注领导人、团队转向个人成长的重要作品,也是最后一本法则系列丛书。这本书将会帮助你在你的一生中不断地成长,实现自己的潜力。,内容也很丰富。约翰·麦克斯韦尔不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让世界各国的很多人在他们的人生中达到了新的高度。在他的新书个人成长力15法则中,约翰帮助人们找到了一种发掘并实现自身潜力的方法。不管你现在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这本书中的法则可以帮助你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在精神上有所成长,从而实现自身的潜力。——乔尔·欧斯汀,畅销书活出美好作者,一位迅速崛起的新世代牧师我向约翰·麦克斯韦尔致敬。他是领导力领域的先驱。在这本新书中,他成功地阐释了15条最有价值的个人成长法则。这本书蕴含了约翰个人成长理论的精髓,将使你的个人成长更上一个台阶。——斯特德曼·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正版的书比系统买要优惠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