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華明代戲麯、散麯作傢。字實甫,江蘇吳縣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無考。約生活於正德、嘉靖前後,以劇作《南西廂記》聞名。宋元南戲中已有《張珙西廂記》(或稱《崔鶯鶯西廂記》),明代前期的李景雲(一說係元代人)亦作有傳奇戲麯《崔鶯鶯西廂記》。上述劇本均已失傳,僅存少量麯文。最晚在嘉靖初年,海鹽人崔時佩又將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通稱《北西廂》)改編為傳奇,李日華再加以增補,成為長達38摺的大型劇作,嘉靖時已行於世。《南西廂記》人物情節與《北西廂》幾乎完全相同,並大量襲用《北西廂》的詞句,思想平庸,藝術錶現上缺乏獨創性,所以"時論頗弗取"(《衡麯麈譚》)。明代另一位作《西廂記》傳奇的陸采認為李氏此作“取實甫之語,翻為南麯,而措詞命意之妙幾失之矣”,且“悉以己意自創,不襲北劇一語”。(《陸天池西廂記序》)清初李漁甚至比之為"韆金狐腋,剪作鴻毛;一片精金,點成頑鐵"(《閑情偶寄》)。然而,明中葉北雜劇已經漸趨衰落。《南西廂記》的齣現,使膾炙人口的西廂故事仍能長
評分蘇偉綱先生主編的《嘉興文獻叢書》在第二輯的選目中敏銳地把握瞭李日華研究的這一動嚮,而李日華《恬緻堂集》的這一選題在立項之初也得到上海古籍齣版社的積極響應與緊密配閤,並很快申請到2012年國傢古籍齣版資助。與此同時,《嘉興文獻叢書》編委會力邀國學大師錢仲聯先生的得意門生、對明清江南詩學深有研究的蘇州大學趙杏根教授加盟文獻整理工作。趙教授主要負責李日華《恬緻堂集》的整理,在曆時兩年的工作中,趙教授與上海古籍齣版社的責編占旭東編審備嘗艱苦而精誠閤作,矢誌不渝地為嘉興文獻的整理工作殫精竭慮。可以毫不誇大地說,煌煌八十多萬字的《恬緻堂集》能在兩年內化繭為蝶,以全新整理本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麵前,首要肯定的是趙教授學富五車、舉重若輕的學問與他春蠶縛絲般的細密功夫,趙教授一諾韆金而盡心盡責工作作風更值得揄揚。同時,《恬緻堂集》整理本齣版還要感謝《李日華年譜》的作者上海大學李丹文女史及山東大學文學院王小舒教授,正是有他們的齣手奧援,趙教授纔最終獲得颱灣齣版的《明代藝術傢集匯刊續集》中的文德翼序的《恬緻堂集》足本影印件,此本的獲得不但解決瞭作為底本的四庫禁毀本大量漶漫不清的缺陷,更為最終的對校工作提供瞭堅實的基礎,從而確保上海古籍能及時推齣整理本的李日華《恬緻堂集》,進而填補瞭李日華研究的學術空白,極大推動瞭李日華研究。
評分還不錯的,書的品相也好。
評分快遞非常給力~~~~~~~~~~~~~~~~
評分 評分明代戲麯作傢
評分在晚明猶如群星璀璨一般的小品文作傢中,以閑逸筆調寫書畫品鑒類文章,李日華(1565-1635)堪稱是一位巨擘級的人物。他並不像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等人那樣有“開宗立派”的雄心,他隻是將書畫鑒藏當作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已。雲煙供養,陶冶性靈。他在晚明文人鑒藏界中的地位,就鑒賞的眼力而言,僅次於董其昌。而且李日華是當時鑒藏界中少有“銅臭氣”的鑒藏傢,就這一點而言,項元汴、董其昌、陳繼儒、汪珂玉、張醜等人皆不免有些遜色。李日華在書畫方麵的品鑒文章,從嚴格意義上說,並非是真正的書畫著錄文章,而是文人的品鑒性質的筆記體文章,因為他所注重和有興趣的是作品上的詩文題跋。李日華的身份頗多:清官、文學傢、鑒藏傢、書畫理論傢、養生傢、旅行傢、園藝傢等,但是他留名於中國書畫史和鑒藏史上的則是書畫理論傢和鑒藏傢
評分李日華是萬曆十九年(辛卯,1591)浙江鄉試第二十五名;萬曆二十年(壬辰,1592)三甲二十二名進士,可謂連捷高中。時年二十八歲。但在辛卯鄉試時,因初場的文章“畸解”和“跎弛”,也就是不閤規則約束,而幾不售。但其他幾場的文章,卻被當時主考官郝敬、李庭機兩人大為激賞。郝曰:“天下那得如此好秀纔!”李曰:“幾何年而讀爾許書也!”此二人是李日華一生都為之感恩的“座師”。李日華的“開濛之師”是他的外伯父、文學傢、鑒賞傢和名士周履靖(號梅墟子)。科舉“業師”是馮夢禎,巧藝(主要是書畫方麵)的“業師”是陳繼儒。周、馮、陳都是江南著名鑒賞傢,李日華後來也成為著名書畫傢、鑒藏傢和書畫理論傢,並名傳後世,此三人的影響可謂至深。
評分介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