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
作者 :李兆良
齣版社:聯經齣版事業(股)公司
ISBN :9789862169773
分類 :曆史
齣版日期 :2012/04/01
語言版本 :中文(繁)
頁數: 223頁
裝幀 : 平裝
內容簡介:
歷史真相往往「隱藏」在明顯的地方
隻是被經典學說的「想當然」誤導和濛蔽
李兆良的《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是一本關於世界史研究的專著,從不同角度重新審查幾百年來關於世界地理大發現的歷史經典學說,從而得齣新的演繹。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可以看作是有趣的歷史偵探個案,也是嚴肅的研究論文集,在繁多的徵引中,夾以趣味性片段,希望提供史學界一點新思考,起普及史學的作用。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
挑戰瞭世界史三大經典學說:
1. 明代鄭和下西洋止於東非洲
2.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3. 利瑪竇把西方的世界地理知識帶來中國
本書發現:
利瑪竇進獻給明神宗的圖,
實際上是中國人繪製的。
而《坤輿萬國全圖》是明代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
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中國文獻。
本書也說明瞭世界地理大發現始於鄭和時代,
明代中國人測繪的份世界地圖。
六百年的鄭和懸案,終點在哪裡,一直是懸疑。同時,美洲開發的史料有不少矛盾,也無法解決。本書聚焦在《坤輿萬國全圖》,比較瞭14至19世紀間六百多份地圖,綜閤世界史原始資料,分析地名、語源、地形、按語。數據顯示:1602年的《坤輿萬國全圖》的主要訊息與利瑪竇時代的歐洲並不相容,而是源自一百六十年前中國已有的訊息。由此得齣難以反駁的、驚人的結論:明代中國人首先到達美洲和澳洲,並繪製地圖,是明代中國人開拓瞭世界地理大發現的局麵。西方15、 16世紀的世界地圖,在某種程度上來自鄭和時代中國散佚在外的地理資料。作者用刑偵推理,質疑世界史三大經典理論,還原歷史真相,補充瞭鄭和下西洋的結局,破解瞭中西交通史六百年的懸案。
過去四百餘年,尤其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在「西學東漸」的衝擊下,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力,創造力,由懷疑到抗拒,有人甚至要全盤推翻本國文化、科學、宗教、藝術、政治、經濟,競以西洋為宗。這本書不隻為歷史翻案,更重要的是掙迴民族自尊和自信。麵對東西文化的融閤,以一種不亢不卑,去蕪存菁的態度,尋找閤理的發展道路。
這本書絕對是一次令人振奮的閱讀體驗。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專著,雖然內容嚴謹,但敘述方式卻充滿瞭故事性和引人入勝的魅力。書名中的“解密”二字,就已經點明瞭其核心的探索性質。我一直覺得,曆史研究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發現那些被遺忘的細節,以及那些顛覆常識的真相。“坤輿萬國全圖”,僅僅是這個名字就足夠吊人胃口,而書中對它的詳細解讀,更是讓我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也化身偵探,與作者一同搜尋綫索,拼湊曆史的碎片。書中對圖上各種地理元素的考證,以及作者提齣的關於其來源和影響的獨到見解,都讓我耳目一新。我特彆喜歡書中在分析過程中展現齣的那種嚴謹而不失激情的學術態度,它讓我感受到瞭作者對曆史研究的熱愛和執著。這本書不僅拓展瞭我的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用一種更開放、更批判的眼光去審視曆史,去發現那些潛藏在文本和圖畫背後的深刻含義。
評分這本書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是看書名就足夠讓人心潮澎湃。“坤輿萬國全圖解密”,光這幾個字就透露齣一種探尋未知、揭開曆史謎團的宏大敘事。我一直對古代的地理知識和繪圖技術充滿好奇,尤其是明代,那是一個東西方交流日益頻繁的時代,有沒有可能當時已經有瞭超齣我們想象的全球視野?書中提到的“明代測繪世界”,如果屬實,那將是對現有曆史認知的一次顛覆。我非常期待能從書中找到關於這張“坤輿萬國全圖”的更多信息,它究竟是如何繪製齣來的?所使用的測量技術和資料來源是什麼?它的齣現對當時的人們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反映瞭明代士人對世界的認知邊界?這本書的作者李兆良先生,我知道他是一位在曆史地理領域深耕多年的學者,他的研究必然有其嚴謹之處。聯經齣版又是颱灣地區曆史學術著作的重鎮,這些都讓我對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內容深度充滿瞭信心。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跟隨作者的腳步,一同穿越時空,去解開那張古老地圖背後的秘密,看看那時的中國人是如何看待我們頭頂這片廣袤的“坤輿”的。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曆史的厚重與意外。我們常常以為古代中國的地理知識是相對封閉的,直到近代與西方接觸後纔逐漸打開眼界,但這本書卻提齣瞭一個截然不同的視角。“坤輿萬國全圖解密”,這個書名下的內容,就像是在曆史的長河中投下瞭一顆石子,激起瞭層層漣漪。作者李兆良先生以紮實的考證和嚴密的邏輯,一步步拆解瞭這張圖的奧秘,讓我看到瞭明代士人對於世界的認知,可能比我們以往認為的要深刻得多。書中對地圖繪製細節的分析,對不同地域名稱的考據,以及對當時中西方交流史的梳理,都令人拍案叫絕。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測量技術和天文知識在地圖繪製中的運用所吸引,這簡直就是古代版的“大數據”分析和“空間信息技術”。它不僅僅是一張地圖,更是一份關於當時人類智慧和探索精神的寶貴遺産。這本書顛覆瞭我很多既有的認知,讓我重新思考明代在全球地理認知史上的地位,也讓我對中國古代科技的創新能力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遠不止於曆史知識的增長,更在於它重新點燃瞭我對未知的好奇心和對古人智慧的敬畏。李兆良先生用他嚴謹的學術研究,為我們揭示瞭《坤輿萬國全圖》背後隱藏的巨大信息量,也讓我們看到瞭明代測繪世界的非凡能力。“解密”二字,一點也不誇張,書中對地圖細節的解讀,對曆史文獻的考證,都如同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最終呈現齣一個令人驚嘆的明代地理認知圖景。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解讀過程中所展現的嚴謹態度,他不僅僅是展示成果,更是將自己的研究過程、思考邏輯一一呈現,讓我能夠跟隨他的腳步,一起走進那個充滿未知的世界。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曆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最不經意的地方,需要我們用耐心、用智慧去發掘。它不僅讓我對明代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世界”這個概念有瞭更廣闊的想象。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也值得與人分享的佳作。
評分讀完《坤輿萬國全圖解密》這本書,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那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作者李兆良先生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將一張看似簡單的古地圖,解讀齣瞭一個宏大的世界圖景,也展現瞭明代中國在地理學上的驚人成就。書中對“坤輿萬國全圖”的逐一剖析,從地理位置的標注,到各國風土人情的描述,再到對繪製者意圖的揣摩,都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邏輯。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這張圖如何融閤瞭中西方地理知識的論述印象深刻,這說明在那個時代,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認識並非孤立發展,而是相互影響、相互藉鑒的。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明代士人超越時空的視野,也讓我反思瞭我們對於古代中國曆史研究的局限性。它不僅是一本關於地圖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曆史、關於人類探索精神的書。它挑戰瞭我們固有的曆史敘事,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重新認識明代世界、認識中國古代地理學的新窗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