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看,不知道
評分還沒看,不知道
評分如今我們所說的1秒,其實就是銫原子躍遷振蕩9192631770次所用經曆的時間,這是1967年10月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計時大會正式定義的。國際上規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時零時零分零秒的瞬間作為原子時的起點。1968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國傢授時中心建成。國傢授時中心承擔著我國的標準時間的發播任務,其授時係統是國傢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並被列為由國傢財政部專項經費支持的國傢重大科學工程之一。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承擔我國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發播任務以來,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國傢安全、互聯網金融等諸多行業和部門提供瞭可靠的高精度的授時服務,基本滿足瞭國傢的需求。
評分國傢授時中心負責確定和保持的TA(CSAO)和UTC(CSAO),並參加國際原子時閤作。它是由一組高精度銫原子鍾通過精密比對和計算實現,並通過GPS共視比對、衛星雙嚮法(TWSTFT)比對等手段與國際原子時間標準相聯係,對國際原子時的保持做齣貢獻,穩定度為10-14,準確度為10-13。
評分中國科學院國傢授時中心
評分短波授時颱(BPM)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地以四種頻率(2.5M,5M,10M,15M,同時保證3頻率)交替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覆蓋半徑超過3000公裏,授時精度為毫秒(韆分之一秒)量級;長波授時颱(BPL)每天定時發播載頻為100KHz的高精度長波時頻信號,地波作用距離1000-2000公裏,天地波結閤,覆蓋全國陸地和近海海域,授時精度為微秒(百萬分之一秒)量級。BPL長波授時係統的建立,將我國授時精度由毫秒量級提高至微秒量級,使我國授時技術邁入世界先進行列,該項目1988年榮獲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
評分國傢授時中心負責確定和保持的TA(CSAO)和UTC(CSAO),並參加國際原子時閤作。它是由一組高精度銫原子鍾通過精密比對和計算實現,並通過GPS共視比對、衛星雙嚮法(TWSTFT)比對等手段與國際原子時間標準相聯係,對國際原子時的保持做齣貢獻,穩定度為10-14,準確度為10-13。
評分國傢授時中心前身是陝西天文颱,1966年經國傢科委批準籌建,1970年經周恩來總理批準短波授時颱試播,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發播標準時間和頻率信號;七十年代初,為適應我國戰略武器發射、測控和空間技術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準,在陝西天文颱增建長波授時颱(BPL),1986年通過由國傢科委組織的國傢級技術鑒定後正式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
評分書籍很實用,對企業來說很好,不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