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聲名傢插畫版)梁羽生作品集_瀚海雄風(42_44)(全三冊)

(朗聲名傢插畫版)梁羽生作品集_瀚海雄風(42_44)(全三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羽生 著
圖書標籤:
  • 武俠小說
  • 梁羽生
  • 瀚海雄風
  • 插畫版
  • 名傢
  • 古典文學
  • 曆史小說
  • 全集
  • 套裝
  • 朗聲齣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山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6043740
版次:1
商品編碼:1117881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梁羽生作品集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36
套裝數量:3
正文語種:中文簡體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對照多個曆史版本精心編校,查漏補缺
  特彆收錄圖書插畫大師、嶺南畫派名傢盧延光、濛復旦等手繪插畫近韆幅,彌補大陸梁羽生武俠小說無插畫之憾,具有收藏和閱讀價值
  著名書法傢黃苗子題寫書名,印裝精美,具有曆史感和藝術性

內容簡介

  少年英雄李思南藝成之後,遵老母之囑,孤身往濛古尋找二十年前被濛古兵擄去的父親李希浩。大漠中遇濛古金帳武士,一番惡鬥,幸遇江南大俠孟少剛及其女孟明霞齣手援救方得脫險。李思南對孟明霞一見鍾情,但當孟少剛得知李思南的父親是李希浩之後,態度逐漸冷淡,乃至父女雙雙不辭而彆,給李思南留下瞭一個難釋的疑團……

作者簡介

  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陳文統,廣西壯族自治區濛山縣人。1949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生前任職於香港《大公報》和《新晚報》。他博聞多見,涉獵甚廣,對曆史頗有研究,在古典詩詞方麵造詣也很深,還下得一手好棋,寫過不少棋評。
  在梁羽生的文學生涯中,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影響廣泛,五十多年來,在海內外讀者中曆久不衰。從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在香港《新晚報》上連載開始,直到1984年宣布“封筆”。其中,《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是他的代錶作。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自成一傢,不落俗套。他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精彩書評

  “《梁羽生——笑看雲霄飄一羽,曾經滄海慨平生》”
  ——羊城晚報


  “《名傢插畫重現梁羽生經典作品》”
  ——晶報


  “《看或不看,武俠就在那裏?》”
  ——山東商報


  “《奇正相生講述政治童話-評梁羽生新派武俠小說》”
  ——新華書目報


  “《梁羽生作品集》插畫完整版本全新上市”
  ——新浪讀書


  “《(朗聲插畫版)梁羽生作品集》全新上市”
  ——網易讀書


  “《梁羽生作品集》再推朗聲插畫版”
  ——新華書目報

目錄

第01迴 單騎一劍江湖客 萬裏西風瀚海沙
第02迴 留書示警疑真幻 揮劍誰知是友仇
第03迴 綿帳團圓傷變節 殘篇未續憶前塵
第04迴 欲謀策馬圖中土 隻識彎弓射大雕
第05迴 要從字跡分真僞 細聽前情識友仇
第06迴 骨肉團圓如隔世 親恩須慰締良緣
第07迴 疊鼓清笳空引劍 落花飛絮總無心
第08迴 公主有情空惹恨 襄王無夢各分飛
第09迴 忍聽悲歌紅袖濕 持為信物綉巾香
第10迴 荒村午夜驚奇變 巧計金牌退敵騎
第11迴 相見爭如仍不見 多情卻似總無情
第12迴 故國路遙歸夢渺 天涯人隔客魂消
第13迴 良友相逢徒悵悵 夫妻離散恨綿綿
第14迴 賊子幾番施詭計 錢鏢一擲破奸謀
第15迴 木蘭敢共鬍騎去 崔護空尋故侶來
第16迴 破鏡舊衣撩妒恨 殘肴剩酒惹疑猜
第17迴 虎悵有心留俠女 羈圖未遂殞天驕
第18迴 棱棱風骨驚雄主 惘惘情懷悵慧姬
第19迴 苦酒又添豪傑淚 春波未逝故人情
第20迴 虛傳謝女心如鐵 盼到蕭郎眼欲穿
第21迴 奸相求和傳聖旨 群豪聚會定雄盟
第22迴 鐵掌爭雄嗟老將 飛刀巧擲摺強人
第23迴 雙雄比劍驚心魄 少俠傷情動殺機
第24迴 席上群英同祝賀 場邊一女獨愴然
第25迴 揭開迷霧明真相 始識冰心屬敵人
第26迴 魚躍鳶飛尋故侶 龍潛豹隱有玄機
第27迴 人間煙煙知何限 心底波濤或更深
第28迴 各自有情成眷屬 未知何處覓裙鉻
第29迴 比翼淩空悲鎩羽 連枝大地感同憐
第30迴 公主逃婚情悵悵 蕭郎避麵意茫茫
第31迴 太息容顔非往日 隻須心地勝從前
第32迴 嚴親不諒心茹苦 愛侶輕離意自傷
第33迴 妒火攻心揮利劍 情場失意走他鄉
第34迴 鴛侶分飛悲喪誌 恩師訓誨醒癡迷
第35迴 陌路相逢挑惡鬥 同門會閤振雄風
......

精彩書摘

  少年英雄李思南藝成之後,遵老母之囑,孤身往濛古尋找二十年前被濛古兵擄去的父親李希浩。大漠中遇濛古金帳武士,一番惡鬥,幸遇江南大俠孟少剛及其女孟明霞齣手援救方得脫險。李思南對孟明霞一見鍾情,但當孟少剛得知李思南的父親是李希浩之後,態度逐漸冷淡,乃至父女雙雙不辭而彆,給李思南留下瞭一個難釋的疑團。
  李思南在濛古軍營與父親相認,得知李希浩已在濛古身居高官。李思南以大義見責,力勸其父棄官逃走,李希浩卻屢找藉口推搪,李思南一時陷入忠孝兩難的境地。在此期間,李思南因武功見識過人,深受成吉思汗賞識,更得明慧公主青睞。但李思南卻不慕名利,一心促其父歸國,與此同時,他也漸漸發覺眼前的“父親”疑點頗多。
  李思南得俠客楊滔指引,終於在柏風榖見到瞭真正的父親。原來假扮李希浩,想騙取李思南隨身攜帶傢傳兵書之人真名餘一中,正是陷害李希浩的元凶。其時李希浩已病重垂危,臨終前替李思南和楊滔之妹楊婉訂下瞭婚約,正當三人準備離開濛古返迴中原之時,濛古金帳武士追蹤而至,一場惡鬥,楊滔不幸罹難。李思南夫婦掩埋父兄屍骨,含熱淚忍悲憤迴到中原。
  不料這一路艱難重重,屢曆奇險,夫妻雙雙輾轉於瀚海風沙刀光劍影之中,遇已故綠林盟主屠百城之女屠鳳,相鬥成友;逢江南大俠孟少剛之女孟明霞,妒意心生;經濛古兵衝撞龍捲風襲擊,夫妻離散;受屠鳳之兄屠龍欺騙,楊婉受窘;李思南覓愛妻陰差陽錯,誤會陡生。後終因明慧公主屢次相助,夫妻二人纔得以各自逃離濛古。
  李思南逃離濛古後,獨自迴到山東老傢,纔知老母已逝,悲傷之際又遇強敵,再度巧遇孟明霞,雙劍閤璧力抗頑敵。其後屠鳳承其父業召開綠林大會,李思南憑高超武功力服群雄,挫敗通敵的淳於周、屠龍篡奪綠林盟主之位的陰謀,在少俠褚雲峰和孟少剛父女相助下繼任綠林盟主,肩負起抗濛、抗金的重責。
  此後李思南在琅玡山安營紮寨,廣集天下武林俠士,對外抗擊濛金,對內懲治叛賊。其時楊婉得屠百城弟子石璞相助,易容換貌在義軍中充當嘍兵。與此同時,以金國國師陽天雷為首的武林敗類,認賊作父,唆使其爪牙白萬雄、竇安平等在飛龍山設下詭計,企圖陷害李思南,剪除義軍勢力。李思南虎穴探險,匹馬單槍隻身趕赴飛龍山,楊婉示警之後情意絲連而尾隨相從,孟少剛暗中相隨竭力保護,褚雲峰得遇同門師弟榖涵虛,同仇敵愾。最終在眾英雄閤力下,將計就計,粉碎瞭飛龍山的陰謀。竇安平亂中斃命,白萬雄乘機逃脫,飛龍山收歸義軍。在這一過程中,李思南和楊婉誤會消除,恩愛如初,褚雲峰和孟明霞長途相伴産生瞭感情,榖涵虛也與孟明霞的錶姐嚴浣再續前緣。
  飛龍山一役後,李思南得知殺父仇人餘一中奉濛古大汗之命來到中原,正躲在白萬雄傢中,與金國國師陽天雷相勾結。李思南和楊婉當即決定夜襲白傢莊,久戰之後剛占上風,不料屠龍暗中趕來,突施詭計,使李思南報仇之舉受阻。幸虧明慧公主及時趕到,巧設計策,使李思南得以手刃餘一中,報瞭殺父之仇,而陽天雷等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此後眾俠士各負其責,李思南和楊婉雙雙北上,褚雲峰、榖涵虛師兄弟聯袂同行,尋找師父,準備閤力去金京尋找陽天雷,清理門戶。孟少剛父女趕迴琅玡山,幫助屠鳳主持山寨局務。
  其後金國嚮濛古求和,濛古四皇子攜武功超絕的濛古國師龍象法王入金京,居於陽天雷府中,這時李思南亦已入京。不久拖雷設計擒捕李思南、楊婉夫婦,武林俠士為營救李思南夫婦,紛紛進京,褚雲峰隻身探虎穴,正邪雙方一場大戰,正在危難之際,明慧公主及時趕到,捨己為人助李思南等擺脫睏境。
  拖雷班師迴京至劈天崖,又遇孟少剛、李思南等中原俠士阻擊。此一戰中,褚雲峰等終於誅殺瞭陽天雷,清理瞭“天雷派”門戶。武林異人榖平陽、武當掌門玉虛子先後力挫龍象法王,迫使龍象法王自嘆技不如人,中原俠義之士大捷而歸。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的書,慢慢看,京東是個不錯的買書地! “知識就是力量”,這是英國著名學者培根說的。誠然,知識對於年青一代何等重要。而知識並非生來就有、隨意就生的,最主要的獲取途徑是靠讀書。在讀書中,有“甘”也有“苦”。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簡潔而極富哲理地概括瞭人生的意義。雖說讀書如逆水行舟,睏難重重,苦不堪言;但是,若將它當作一種樂趣,沒有負擔,像是策馬於原野之上,泛舟於西湖之間,盡歡於遊戲之中。這樣,讀書纔津津有味、妙不可言。由此,讀書帶來的“甘甜”自然而然浮齣水麵,隻等著你采擷瞭。 讀書,若隻埋首於“書海”中,長此以往,精神得不到適當地調節,“懨倦”的情緒彌滿腦際,到終來不知所雲,索然無味。這種“苦”是因人造成的,無可厚非。還有一種人思想上存在著問題,認為讀書無關緊要,苦得難熬,活受罪。迷途的羔羊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等待死亡;另一種能迴頭是岸,前程似錦 我的房間裏有一整架書籍,每天獨自摩挲大小不一的書,輕嗅清清淡淡的油墨香,心中總是充滿一股歡欣與愉悅。取齣一冊,慢慢翻閱,怡然自得。   古人讀書有三味之說,即“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佳肴,諸子百傢,味如醯醢”。我無法感悟得如此精深,但也癡書切切,非同尋常。   記得小時侯,一次,我從朋友那兒偶然藉得伊索寓言,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讀書心切,迴傢後立即關上房門。燈光融融,我倚窗而坐。屋內,燈光昏暗,室外,燈火輝煌,街市嘈雜;我卻在書中神遊,全然忘我。轉眼已月光朦朧,萬籟俱寂,不由得染上瞭一絲睡意。再讀兩篇纔罷!我挺直腰闆,目光炯炯有神,神遊伊索天國。   迷迷糊糊地,我隱約聽到輕柔的叫喊聲,我揉瞭揉惺忪的睡眼,看不真切,定神一聽,是媽媽的呼喚,我不知在寫字颱上趴瞭多久。媽媽衝著我笑道:“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用功瞭?”我的臉火辣辣的,慌忙閤書上床,倒頭便睡。   從此,讀書就是我永遠的樂事。外麵的世界確實五彩繽紛,青山啊,綠水啊,小鳥啊,小貓啊,什麼也沒有激發起我情趣,但送走白日時光的我,情由獨鍾——在幽靜的房間裏伴一盞燈,手執一捲,神遊其中,任思緒如駿馬奔騰,肆意馳騁,飽攬異域風情,目睹曆史興衰榮辱。與住人公同悲同喜,與英雄人物共沉共浮,罵可笑可鄙之輩,哭可憐可敬之士。體驗感受主人公艱難的生命旅程,品嘗咀嚼先哲們睿智和超凡的見解,讓理性之光粲然於腦海,照亮我充滿荊棘與坎坷之途。在書海中,靜靜地揣摩人生的快樂,深深地感知命運的多舛,默默地慨嘆人世的滄桑。而心底引發陣陣的感動,一股抑製不住的激動和靈感奔湧。於是乎,筆尖不由得顫動起來,急於想寫什麼,想說什麼……   閑暇之餘,讀書之外,仍想讀書寄情於此,欣然自愉。正如東坡老先生所雲:“此心安處吾鄉。”   早晨,我品香茗讀散文,不亦樂乎!中午,我臨水倚林讀小說,不亦樂乎!晚上,我對窗藉光吟詩詞,不亦樂乎!整天都是快樂,因為我有書,我在!

評分

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走入社會後,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文史知識,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為他以後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瞭牢固的基礎。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傢中,梁羽生最欣賞白羽(宮竹心)的文字功力,據說“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變化而來的。

評分

給父親買的,很少有這些書的摺扣,碰巧買到瞭,父親喜歡梁金的,希望他滿意!

評分

《瀚海雄風》為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所著的武俠作品。作品講述瞭少年英雄李思南闖蕩江湖時所發生的事跡。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陳文統,廣西壯族自治區濛山縣人。1949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生前任職於香港《大公報》和《新晚報》。他博聞多見,涉獵甚廣,對曆史頗有研究,在古典詩詞方麵造詣也很深,還下得一手好棋,寫過不少棋評。在梁羽生的文學生涯中,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影響最廣,五十多年來,在海內外讀者中曆久不衰。從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在香港《新晚報》上連載開始,直到1984年宣布“封筆”,他創作的武俠小說有48種之多。其中,《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是他的代錶作。梁羽生的武俠小說自成一傢,不落俗套。他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走入社會後,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文史知識,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為他以後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瞭牢固的基礎。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傢中,梁羽生最欣賞白羽(宮竹心)的文字功力,據說“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變化而來的。從1954年開始,到1984年“封刀”,30年間,梁羽生共創作武俠小說35部,160冊, 1000萬字。除武俠外,梁羽生還寫散文、評論、隨筆、棋話,筆名有陳魯、馮瑜寜、李夫人等,著有《中國曆史新活》、《文藝新談》、《古今漫話》等。真是好品質,最近在這裏連續買瞭十多套梁羽生的作品瞭,再有六七套就全配齊瞭,很喜歡。

評分

四、淩雲鳳

評分

第25迴 揭開迷霧明真相 始識冰心屬敵人

評分

主人公李思南來到濛古,遇到冒充他父親的漢奸,疑點重重。本以為會將懸念繼續下去,然而卻很快地揭開瞭謎底。 李思南身上有一本重要的兵法。本以為會成為日後眾人爭奪的“寶物”,然而兵法一事卻很快地淡化。 李思南奉遺命與楊婉成婚,心中卻放不下孟明霞。本以為李思南和楊婉的內心都會無盡地猶豫與糾纏,卻不料重逢後李思南的一句“咱們是拴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把一切心結都化為無影。當讀到李、楊二人重逢後李思南的這句“咱們是拴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時,我禁不住大聲叫好。叫好的原因是——梁老是在做減法。通篇都沒有懸念,沒有復雜的心裏描寫,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甚至沒有武俠小說中稱得上“大戰”的對決,淡的如同一杯白開水。隻有兩處算是比較激烈,一是榖涵虛被毀容一段;一是劉瓊姑殺屠龍一段。這兩段也僅僅是寥寥數筆的描寫。寫《瀚海雄風》時,梁老已不需要再證明什麼。古龍那樣的懸念,梁老已經寫過;神雕俠侶那樣的愛情童話,梁老也已經寫過;甚至連“奇情”,梁老也都已經寫過。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減法瞭,這是正確的選擇。寫懸念,梁老寫不過古龍,寫武功,梁老寫不過金庸。然而梁老有他的長處,那就是細膩的文筆和情感。 我所說的細膩並不是羅嗦,相反,梁老的細膩體現在他的簡潔,寥寥數筆,一段話,幾個場境,時常讓人拍案叫絕,迴味無窮。《瀚海雄風》中,簡簡單單的文字,並不激烈的矛盾衝突,處處體現著梁老的細膩。不是狂風暴雨,沒有雷電交加,《瀚海雄風》的文字就如春夜的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細雨無聲,卻滋潤萬物,文字簡單,一個個角色卻躍然紙上。 楊婉與孟明霞和屠鳳同樣是巾幗不讓須眉,但前者與後兩者氣質卻又不同;屠龍的好色狡猾卻又次次失敗……劉瓊姑從發現屠龍的陰謀到殺掉屠龍前後隻有短短幾段的描寫,但精彩到令人叫絕,果斷、聰明、剛毅的劉瓊姑令人難忘。 梁老做瞭減法,《瀚海雄風》是本好書,但也有一些遺憾。 雖然對武打場麵的描寫減瞭不少筆墨,我想若能再減一些會更好。這或許有些苛刻,武俠小說的作者往往被“武”所纍,常常是為武而武為打而打,然而,若少瞭武,讀者或許就不會看瞭。主人公李思南來到濛古,遇到冒充他父親的漢奸,疑點重重。本以為會將懸念繼續下去,然而卻很快地揭開瞭謎底。李思南身上有一本重要的兵法。本以為會成為日後眾人爭奪的“寶物”,然而兵法一事卻很快地淡化。李思南奉遺命與楊婉成婚,心中卻放不下孟明霞。本以為李思南和楊婉的內心都會無盡地猶豫與糾纏,卻不料重逢後李思南的一句“咱們是拴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把一切心結都化為無影。當讀到李、楊二人重逢後李思南的這句“咱們是拴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時,我禁不住大聲叫好。叫好的原因是——梁老是在做減法。 通篇都沒有懸念,沒有復雜的心裏描寫,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甚至沒有武俠小說中稱得上“大戰”的對決,淡的如同一杯白開水。隻有兩處算是比較激烈,一是榖涵虛被毀容一段;一是劉瓊姑殺屠龍一段。這兩段也僅僅是寥寥數筆的描寫。 寫《瀚海雄風》時,梁老已不需要再證明什麼。古龍那樣的懸念,梁老已經寫過;神雕俠侶那樣的愛情童話,梁老也已經寫過;甚至連“奇情”,梁老也都已經寫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減法瞭,這是正確的選擇。寫懸念,梁老寫不過古龍,寫武功,梁老寫不過金庸。然而梁老有他的長處,那就是細膩的文筆和情感 我所說的細膩並不是羅嗦,相反,梁老的細膩體現在他的簡潔,寥寥數筆,一段話,幾個場境,時常讓人拍案叫絕,迴味無窮。《瀚海雄風》中,簡簡單單的文字,並不激烈的矛盾衝突,處處體現著梁老的細膩。 不是狂風暴雨,沒有雷電交加,《瀚海雄風》的文字就如春夜的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細雨無聲,卻滋潤萬物,文字簡單,一個個角色卻躍然紙上。 楊婉與孟明霞和屠鳳同樣是巾幗不讓須眉,但前者與後兩者氣質卻又不同;屠龍的好色狡猾卻又次次失敗……劉瓊姑從發現屠龍的陰謀到殺掉屠龍前後隻有短短幾段的描寫,但精彩到令人叫絕,果斷、聰明、剛毅的劉瓊姑令人難忘。 梁老做瞭減法,《瀚海雄風》是本好書,但也有一些遺憾。雖然對武打場麵的描寫減瞭不少筆墨,我想若能再減一些會更好。這或許有些苛刻,武俠小說的作者往往會被“武”所纍,常常是為武而武為打而打,然而,若少瞭武,讀者或許就不會看瞭。 還有,若能減少一些說明性的文字,譬如,為瞭錶現楊婉與孟、屠相同之外的不同,書中幾次提到類似的話:“要知楊婉的齣身和屠鳳、孟明霞都不同,氣質也自然兩樣。因此盡管她給她們那種巾幗須眉的氣質所吸引,內心不由得不對她們佩服,但也總感到自己和她們不是同一類的,即使不至於格格不入,也絕不能水RU交融。”若能將這樣直接說明的文字減掉,而是在楊、孟、屠三人的語言、動作、心理的文字描寫上多下些功夫,讓讀者自己讀齣那些說明性文字想要錶達的東西,會更加高明。當然,中國白話小說中能做這一點的,恐怕隻有曹雪芹一人。

評分

第七迴 疊鼓清笳空引劍

評分

喜歡梁羽生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