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記憶:1987-1990

冷記憶:1987-199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讓·波德裏亞 著,張新木,王晶 譯
圖書標籤:
  • 迴憶錄
  • 個人經曆
  • 時代變遷
  • 冷戰
  • 曆史
  • 社會
  • 文化
  • 80年代
  • 中國
  • 記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5103926
版次:1
商品編碼:1119495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棱鏡精裝人文譯叢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冷記憶:1987-1990》書中充滿瞭冥想與詩意的沉思,其凝練的光芒來自以下話題沉默的智慧,客觀進程的智慧,既有自然的也有社會的;充盈於世界中的神秘,政治、藝術與科學等各界的虛無;歐洲、東歐陣營、澳大利亞與紐約;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事物頑固的無意義。

作者簡介

  讓·波德裏亞(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法國哲學傢、社會學傢、後現代理論傢。先後任教於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寫瞭一係列分析當代社會文化現象、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著作,産生瞭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其代錶作主要有《消費社會》、《物體係》、《生産之鏡》、《象徵交換與死亡》、《冷記憶》、《美國》、《完美的罪行》等。《論誘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錶作。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除瞭醫學和軍事,擬像感興趣的還有宗教和神:“我不允許任何擬像(simulacrum)在神廟中齣現,因為賦予自然以生命的神是無法象徵的”。然而,事實上是可以的。但是,當聖像在眾生麵前展現齣神的麵目,當這種展現日漸增多,神將麵臨怎樣的遭遇?神學通過聖像將神實體化,成為可見的人物,那麼,神還能保持她至尊無上的權威嗎?或者說,神依附於聖像,以獨一無二的方式展現她們的奇特魅力——用聖像這樣一種可見的形式替代純粹的、隻可意會的上帝的旨意?這正是反對崇拜聖像者所擔心的,直到今天,為此而引發的上韆年的爭論還一直伴隨著我們。他們之所以憤怒地搗毀聖像正是因為他們認識到瞭擬像(simulacra)的無所不能。它們(simulacra)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上帝從人們的意識中抹去,推翻和摧毀他們所堅持的真理:根本就沒有上帝;隻有擬像(simulacra)是存在的;實際上,上帝從來就隻有自己的擬像(simulacra)。假使他們能夠相信聖像隻是隱藏或掩飾瞭柏拉圖式的上帝的旨意,那麼他們就沒有理由搗毀聖像。人可以承認歪麯的事實。但是令他們絕望的是,聖像根本就沒有隱藏任何東西,事實上它們也不是那種根據原型而創造齣來的聖像,它們是世上最完美的擬像(simulacra),它們以自身的魅力嚮萬物放射光芒。然而,這種“神是沒有參照的”想法必須不惜任何代價加以驅除。

評分

  尼采的名字在二戰之後再次被人提起,恐怕要歸功於超人哲學的流行。伴隨著好萊塢的娛樂化解讀,超人變成瞭那個在電話間換裝然後拯救地球的普通白領。但是既然連凱魯亞剋(Jack Kerouac)都開始潛心禪學,那麼當年熱衷嗑藥飆車的小混混也隻能紛紛打好領帶走進車水馬龍,萬傢燈火,為老婆的LV和孩子的學費埋單。這時的人們依舊懷疑理性,然而社會生活依舊需要道德和準則去維持。

評分

京東就是好。有速度有效率。基本都是京東購買的瞭!!!!!

評分

整本書不是通篇,一段一段的,語言簡練內涵深奧,很有可讀性。之前買過第一本,這次趁活動湊齊冷記憶。

評分

1976年齣版的《象徵交換與死亡》(又譯為《符號交換與死亡》)是其代錶作,該書被公認為後現代理論與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最經典的闡述之一。而他的《消費社會》一書,從消費的意義上解釋瞭時下的社會,則讓他風靡於大眾。《消費社會》是他使用政治經濟學方法批判消費社會狀況的作品,但是其描述卻直接指嚮瞭以大眾傳媒為基礎的後現代社會圖景。

評分

書不錯,送貨速度很快,滿意。

評分

評分

  在此之前七年,1882,這一年度可能最值得尼采本人銘記的是他生平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失戀,對象是作傢、行為藝術傢莎樂美(現在的脫衣舞娘還被人稱作莎樂美舞者)。但是很多年後,更多人關心的是他在《快樂的哲學》裏試圖傳達的信息,包括那句著名的“上帝死瞭”。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