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一个门口停下来想这问题。他没找到满意的答案,下结论说:在那种情况下撒谎说到底没任何错。后来他如此描述这件事:“这一经历,就算不是对我未来的生活方式有决定意义,至少也典型地体现了我那时的本性。” 这件事在一个方面典型地体现了他的整个一生。他之所以转向哲学,与 (比如说)伯特兰·罗素不同;罗素转向哲学,是希望在之前只有怀疑的地方找到确定性,而维特根斯坦,则是上述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可以说,是哲学找的他,而非他找的哲学。在他的体验里,那个问题的两难是讨厌的侵扰和费解的谜,强加于他、俘虏了他,令他不能好好过日常生活,除非哪天能用一个满意的解答将其驱除。
评分很好的科普读物。
评分读过世界的琴弦,再看本书,理解的层面更深了
评分好书,京东的价格还很实惠
评分量子之谜,物理学遇到的意识。
评分活动时买的,超级划算!
评分推荐书,小孩子看,好像不是太感兴趣
评分科学丛书较深,慢慢学习用。
评分棒棒哒,物流非常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