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维克多·布奈尔 著,李平沤,狄玉明 译
图书标签:
  • 巴黎公社
  • 法国历史
  • 1871年
  • 历史文献
  • 革命史
  • 社会运动
  • 马克思主义
  • 历史研究
  • 公报集
  • 译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3828
版次:1
商品编码:11245358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5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巴黎公社公报集(第1集)》是巴黎公社在这段期间的一切举措的忠实纪录。它收录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及公社所发布的重要文告和所做的重大决定,记载了公社各委员会、各区政府及广大公社战士经历的艰苦斗争,报道了公社社员与广大群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事迹,汇集了国内外舆论的反映和有关的要闻。《集》中所收,都是当时的原始材料,有些材料,非他书所有,弥足珍贵,是研究巴黎公社历史和无产阶级革命经验教训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内页插图

目录

1871年
重印公社公报之缘起
3月20日星期一
3月21日星期二
3月22日星期三
3月23日星期四
3月24日星期五
3月25日星期六
3月26日星期日
3月27日星期一
3月28日星期二
3月29日星期三
3月30日星期四
3月31日星期五
4月1日星期六
4月2日星期日
4月3日星期一
4月4日星期二
4月5日星期三
4月6日星期四
4月7日星期五
4月8日星期六
4月9日星期日
4月10日星期一
4月11日星期二
4月12日星期三
4月13日星期四
4月14日星期五
4月15日星期六

精彩书摘

  国家复兴的征兆和保证,因为它表明了在这个由于中央集权而弄得虚弱不堪的大躯体上,局部已恢复了它的生气。总之,单就巴黎的运动来说,我们认为,真正的政治解决办法,是让巴黎享有充分的自由,让它对它想做的事情负完全的责任,使国家有从运动中取得成功的种种机会,这就是说,在紧急时期尚未过去之前,起码可以在巴黎建立法国的政治中心。
  我们感到满意的是,我们的意见受到了右翼议员的注意听取,而且在几件事情上赞同我们的观点,在分权问题和地方自治问题上,右翼的倾向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还接近于巴黎公社的观点。
  不过,我们提出的解决办法,在这些先生们看来,似乎太过激了,因而无法商谈;至于法国政府和巴黎公社之间目前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是属于政府的职权范围,要我们去找梯也尔先生解决。据这些先生们说,梯也尔先生完全赞成双方加以妥协。
  我们辞别了右翼议员;在安排和梯也尔先生会面之前,我们在当天晚上和议会的左翼议员进行了联系。接着,我们到了网球场大厅(这是他们平常集会的地方);我们受到了一个由7人组成的委员会的欢迎;他们是被派来听取我们的意见的。这7个人是:卡尔诺、波策里安、多里安、迪加赫、迪居因、马格兰和昂利·马丁。
  我们向这个委员会陈述了我们向议会另一翼陈述的观点。我们应当承认,在巴黎的权利和公社自治这两个大问题上,我们在这里听到的保留意见,比别处听到的多。
  在共和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法国的统一是革命的光辉的和不可转让的胜利果实;而我们则认为,法国的统一完全是法兰西君主政体长期努力的巨大成就。
  ……

前言/序言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色当最后一战,法军败绩,法皇路易一拿破仑·波拿巴被俘,普军乘胜进围巴黎。1871年1月28日,以特罗胥为首的法国国防政府与普军签订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和坚决反对;3月18日,巴黎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拿起武器,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市政厅,以梯也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逃往凡尔赛。3月26日,巴黎人民举行选举,28日正式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建立在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新的国家政权形式。它采用普选的办法产生公社即政府的主要行政人员;它宣布政教分离,实行非宗教的世俗教育,以国民自卫军代替旧有的常备军,并做出了一系列保护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决定。但与此同时,巴黎公社及其前身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也犯了一系列重大的错误:它们一开始就没有以占领首都,号令全国,夺取全国政权为目标,没有直捣凡尔赛,彻底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相反,在战事频仍之际,却忙于选举,追求自己政权的合法性,甚至曾一度把斗争的目标偏重于争取巴黎享有法国其他城市所享有的市政权,选举自己的市长,而且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于无止无休地讨论房租、到期债券的清偿和典当物品的发还等非政权建设所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这就给了凡尔赛政府喘息的机会,得以纠集力量,与普军勾结,于5月28日把巴黎公社颠覆于血泊之中,使这个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只存在了72天。
  《巴黎公社公报集》是巴黎公社在这段期间的一切举措的忠实纪录。它收录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及公社所发布的重要文告和所做的重大决定,记载了公社各委员会、各区政府及广大公社战士经历的艰苦斗争,报道了公社社员与广大群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事迹,汇集了国内外舆论的反映和有关的要闻。《集》中所收,都是当时的原始材料,有些材料,非他书所有,弥足珍贵,是研究巴黎公社历史和无产阶级革命经验教训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须要说明的是,这个译本的书名《巴黎公社公报集》,是根据后来重印时加的标题译出的,而《公报》原来的报头名称为《法兰西共和国公报》①,是梯也尔政府的机关报。
黎明前的呐喊:一段被淹没的革命序曲 在人类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漫长历史洪流中,总有一些事件,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短暂却耀眼,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们可能未能彻底改变时代的面貌,但其精神火种却薪火相传,激励着后来的抗争与变革。本书所要讲述的,便是这样一段被历史的潮水淹没,却从未真正熄灭的革命序曲。 故事的背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一个民族主义思潮涌动、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而在法兰西,这位曾经辉煌的共和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普法战争的惨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溃败,更是帝国主义者对民族尊严的践踏,将法国推入了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危机。巴黎,这座世界闻名的艺术与文明之都,在战争的硝烟散尽后,并没有迎来和平的曙光,反而被饥饿、贫困和统治阶级的腐朽所笼罩。 正是这样的土壤,孕育了前所未有的激进思想与行动。本书聚焦的,正是这场席卷巴黎的政治风暴中,一群不甘沉默的民众所发出的最直接、最响亮的声音。他们是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失业的工人、疲惫的士兵、愤怒的市民,以及那些怀揣着革命理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倦了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压迫,对共和国的软弱与妥协感到失望,渴望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公正平等的社会。 他们的行动,并非毫无征兆。在普鲁士围城期间,巴黎人民就曾表现出顽强的抵抗精神。然而,当战争结束,当临时政府与凡尔赛的保守势力开始清算革命者的资产、压制民众的诉求时,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1871年的春天,巴黎的街头涌动着不满的人潮,他们要求拥有对自己命运的发言权,要求改革,要求社会公正。 本书所呈现的,便是这场风暴中最具代表性的记录。它并非来自宏大的历史叙事,也不是官方的史书,而是来自那个特定时期、特定群体所发出的最原初的声音。想象一下,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面对着国家的危机、社会的失序,人们是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组织起来的。他们的言语,或许粗糙,或许激昂,却充满了真实的激情与迫切的渴望。 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尘封的门,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段被官方话语所遮蔽的历史。它收集的是来自革命者最直接的言论、最迫切的呼吁、最详尽的行动纲领。在这里,你不会看到后世对历史事件的冷静分析与评价,也不会读到经过删减与美化的官方记录。你将直接面对的是,一群在绝望与希望边缘挣扎的人们,他们所发出的呐喊,他们所描绘的理想蓝图,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血与火的努力。 本书的内容,将带你走进那个特殊的时代,感受巴黎人民的呼吸。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在那个动荡的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当时的政治局势,他们是如何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又是如何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你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国家主权、人民权利、经济分配等议题的思考,他们的声音,是如此的急切,又是如此的充满力量。 或许,在后世的历史长河中,这场运动的结局并不如其参与者所期望的那般圆满,其政治理想也未能立即实现。但历史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最终的成败,更在于那些为之奋斗过的努力,以及那些在奋斗中留下的思想火花。本书所珍藏的,正是这些宝贵的火花,它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依然能够点燃我们对于自由、平等与正义的思考。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有机会深入了解: 时代的脉搏: 深入理解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面临的深层矛盾,包括政治上的不稳定、经济上的不平等以及社会阶层间的尖锐对立。 革命的逻辑: 探究普通民众在何种情况下会被激发出反抗的勇气,他们是如何形成集体意志,又是如何组织起来进行政治行动的。 理想的雏形: 了解那个时代革命者对于理想社会形态的构想,包括他们对于民主治理、经济公平、教育普及等方面的具体设想。 失落的声音: 倾听那些在历史记录中常常被忽略的底层声音,理解他们的诉求、他们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史料的堆砌,它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它邀请你与那些曾经站在历史舞台中央,却又被后世渐渐淡忘的人们进行对话。他们的言语,或许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或许存在着局限性,但它们所蕴含的对自由的渴望,对公正的追求,却是永恒的。 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历史并非是帝王将相的独角戏,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声音,即使微弱,也能够汇聚成强大的力量。他们的理想,即使遥远,也能够指引前行的方向。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巴黎的街头曾回荡着无数的口号与誓言。本书所收集的,便是这些口号与誓言中最真实、最原始的记录。它们是历史的碎片,但每一片碎片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记录着人类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如果你对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感到好奇,如果你对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感到兴趣,如果你渴望倾听那些来自社会最深层、最真实的声音,那么,本书将是你不可错过的一扇窗口。它将带你走进一段被历史尘封的记忆,让你感受那段黎明前的呐喊,并从中汲取关于人类自由与平等的深刻启示。 这并非一部讲述胜利者的宏大叙事,而是一次对那些曾经的探索者、抗争者最真诚的致敬。它们的声音,如同那些被大海淹没的古老灯塔,虽然不复昔日的光芒,却依然在历史的海底,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壮丽与不甘。翻开本书,你将有机会聆听那段被淹没的序曲,感受那份属于黎明前的激昂与澎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深入了解巴黎公社这段历史的背景和具体实践。然而,这本书所呈现的,远不止我最初的设想。它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原始资料汇编,那些布告、宣言,虽然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与现代社会有很大差异,但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理念,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我尝试去理解那些具体的政策是如何制定的,它们在当时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以及最终的结局。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也伴随着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我常常需要对照其他资料,才能更清晰地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但正是这种抽丝剥茧式的阅读,让我体验到了历史研究的魅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那个时代人民思想的载体,它让我看到了不同政治思潮的碰撞,以及理想主义者们为之付出的努力。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不低。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逐渐适应那种年代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逻辑。但一旦克服了最初的障碍,你会发现里面蕴藏着巨大的信息量。我尤其关注书中那些关于行政管理、财政经济以及社会秩序的布告。它们详细地描述了公社是如何尝试运作一个国家的,在资源匮乏、外部威胁不断的情况下,他们做出了哪些决策,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我能从中看到那个时代政治家们的智慧和局限,也能理解为什么巴黎公社最终未能成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政治实践的复杂性远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它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档案,为研究者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

评分

这本书以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将我带回了19世纪末的巴黎。读着那些充满激情、有时甚至有些激进的文本,我仿佛能听到当年那些工匠、市民、知识分子在街头巷尾慷慨陈词的声音。那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公平、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旧世界秩序的挑战,至今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它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但它迫使你去思考,去审视历史的进程,去理解那些看似遥远的革命是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我特别被那些关于组织、关于动员、关于如何在混乱中建立新秩序的论述所吸引。虽然我并非历史学专业,但这些文献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知,远超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这本书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历史洪流中那些勇敢、却又充满挣扎的身影。

评分

对于一个对政治理论和社会革命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研究范本。它不是那种经过二度解读、高度提炼的理论总结,而是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你能从中看到不同派别的观点是如何在公开场合被表达和辩论的,你能感受到那种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社会的迫切愿望。虽然有些文本可能显得过于理想化,甚至带有某种乌托邦色彩,但这正是历史的真实之处。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是如何凭借信念和勇气去尝试改变世界的。我个人对那些关于工人权利、教育改革、甚至关于艺术和文化如何在新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论述特别感兴趣。它们展示了巴黎公社并非仅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读着那些来自19世纪末的文字,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焦虑、希望与抗争。它让我明白,那些看似激进的政治口号,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人民的真实诉求。我尤其被那些关于解放、关于平等的呼声所打动。这些文本不仅仅是历史的碎片,更是人类对更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的证明。虽然这本书的内容有些沉重,甚至充满了历史的遗憾,但它也激励着我去思考,去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

士经历的艰苦斗争,报道了公社社员与广大群众不怕牺牲、前仆后

评分

续原来的编号出版发行,直到4月28日的公社会议上方有人提议

评分

没有以占领首都,号令全国,夺取全国政权为目标,没有直捣凡尔

评分

能就改名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评分

份作为公社喉舌的报纸对公社事业的重要性,编辑部大部分时间

评分

人认为“没有必要让一位公社委员去领导《公报》的工作。”甚至

评分

把报名改为《巴黎公社公报》,但立即有人表示反对,各执己见,未

评分

还有人主张“《公报》的社长,应当找公社以外的人担任。”由此可

评分

如果说民粹派为了实行“主义”可以不择手段,"巴黎公社公报集"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地改变“主义”!"巴黎公社公报集"本书中的精彩论断比比皆是,但估计很多读者会对书中最后的一篇反驳文章更感兴趣,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知察了一个被秦晖拂去了光环的“同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