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10
唐朝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自上始五帝,下迄晉代,一萬四韆多部、八萬九韆多捲古籍中,“采摭群書,剪截淫放”,整理曆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傢中有關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之精要,於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計六十五部約五十餘萬言,取名為《群書治要》。“治要”,即治國必須遵循的綱要、理論與方法。《群書治要三六〇(第2冊)》不僅是魏徵嚮唐太宗進諫的重要理論依據,也是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參考。《群書治要三六〇(第2冊)》將《群書治要》中的嘉言按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慎、明辨六大綱目整理成書,每個大綱中,又歸納瞭若乾條目,對現代人的德行、修養、工作、學習、生活等都有著寶貴的指導和藉鑒。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非常滿意,看著很不錯,值得你們擁有。
評分這兩本書裝幀真漂亮,黃色配色封麵應該是寓意皇室用
評分《群書治要譯注》精裝本的好處在於習慣竪排繁體模式,616打摺下來212.5收入,沉甸甸的寶藏之書,值得細細揣摩,同時裝幀精美霸氣,有收藏價值!
評分書不錯,唯一不好的就是書殼子的右上角有磕碰,
評分買瞭史記,資治通鑒,這次再買這套群書治要,好書就要多讀,反復讀,此套書有譯注,有譯文,蠻好的!
評分不錯的,正版,很值得,不錯的一套書!
評分唐朝以前的文化精華,治國,平天下必讀。
評分拋開內容不談,《群書治要》的身世本身就擁有莫大的吸引力,為何?乾隆編纂《四庫全書》,銷毀的書籍“將近三韆餘種,六、七萬捲以上,種數幾與四庫現收書相埒”(章太炎),顧關元先生據海寜陳乃乾的記載,認為所銷毀的書籍是《四庫全書》總數的十倍。正如吳晗先生所言:“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迴顧血淚史,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對於華夏古老文化而言,無疑是兩次“大清洗”。中國文化的魅力始終在於“統一下的多元性”,而“多元性”的破壞無疑是深重的文化災難。那些消逝的多元文化點,我們隻能以扼腕嘆息來錶達瞭。而《群書治要》,從宋初失傳至民國迴歸,流離失所,卻因禍得福,巧妙地避開瞭兩次“蠻族入侵”的“洗禮”,使得這部古捲的滄桑背後,依舊是盛唐時代的濃重氣息,令我們感覺到“古聖先賢”的記載依舊那麼可靠與近在咫尺……
評分質量很一般隻看瞭一下第一冊。紙張不錯、上圖片看吧!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