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3册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成大事者不纠结 罗振宇 逻辑思维

罗辑思维3册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成大事者不纠结 罗振宇 逻辑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振宇 著
图书标签:
  • 知识焦虑
  • 思维方式
  • 国情分析
  • 个人成长
  • 成功学
  • 罗振宇
  • 逻辑思维
  • 自我提升
  • 社会观察
  • 读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慧泉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等
ISBN:5739321
商品编码:11257214705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罗振宇首度全面分享:在知识焦虑的时代,如何成为一个高手。切换思维,升级认知,参与未来!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越来越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个时代,唯yi限制我们的是什么?是认知。认知差距的本质就是我们能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完成思维方式的切换。这个时代已经快到不允许我们有任何思维定式,就是没有定式。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关注事实,升级认知。世界上的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复杂,我们只有不断发现、看到、认知到更多的事实,才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跨越者。

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1.《罗辑思维》头部解读2016—2036时代大势的重磅作品。
  中国会不会有前途?这个问题攸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只要你在读书,在思考,这就是你心中排遣不去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如何把握机遇,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会被带向何方……罗振宇大声告诉*世界: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会一路向好,会达到我们今天完*没有办法想象的高度。
  2.迷茫时代,我们怎么当一个“理性乐观派”?
  2015年是令人揪心的一年,珠三角的传统制造企业纷纷倒闭,东三省房价大崩盘,股市经历大泡沫,互联网创业遭遇资本寒冬……我们该怎样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要如何迎难而上?
  我们在猜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时候,要有一个基本的思路:过去30多年来支撑我们发展到今天的那些总趋势不逆转,中国经济就会好下去。
  罗振宇站在时间维度上,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帮你看清中国的挑战与机遇,帮你找到个人前进的方向标。
  3.《罗辑思维》与675万爱智求真的年轻人一起成长,探索未知,快速更新你对世界的认知与判断。
  这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我们看到的现象太多、太复杂;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你可以自由选择信什么。
  《罗辑思维》强调的是:*一,这个世界无比美好,而且会越来越美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正在给每一个国人打开崛起的大门。第二,应该让爱的人、气味相投的人一起玩,不要跟别人去斗争和抗争。第三,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才是创造力的源泉。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1、罗振宇,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曾任CCTV《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等。2012年底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
  他对商业和互联网的独到见解,影响了80后90后的知识结构和对互联网的认识:人类正在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新的时代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未来将属于基于用户体验的“手艺人”经济。
  2、罗辑思维是目前影响力巨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以“有种、有料、有趣”凝聚350+万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是国内社群运作的典范。
  罗辑思维社群目前有350万+年轻人,《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是互联网上众多人喜爱的知识脱口秀。
  3、《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从《罗辑思维》志在缓解当代迷茫年轻人的成长焦虑。
  每一个时代都有迷茫,每一代人都在寻求出路。我们现在遇到的所有问题,在历史上也曾一次次出现。回到历史的具体情境中,去看当时的大人物们如何解决如何解答,启发自己换个姿势奔跑,活出自由主义的人生。
  《罗辑思维》是一张人生船票,通往自由的彼岸。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内容简介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本书是罗振宇和《罗辑思维》全新洞见的集中表达:

1.用经济学思维看世界:我们普通人容易把道德、愿望当作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而这个世界上的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经济学思维能帮助我们去认知更多事实,把世界的真实面貌多看透几层,我们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高手。

为什么经济学家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

从愿望到事实的距离有多远?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你搞混了吗?

文科生思维应该被彻底放弃吗?

……

2.创新是升级认知的工具:坚持做,持续地做,系统地做,用死磕的匠心精神去做,这本身恰恰就是创新。

万众创新是痴人说梦?

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创新和创造?

中国式创新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

为什么创新是树也是网?

……

3.商业思维的突破与升级: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做绝,“一针顶破天”,这才是未来个人和企业的成长方向。

如何理解现在商业竞争的实质?

商业新物种的出现值得警惕

别再把公司当成家

每个员工都应有创始人心态

……

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中国的未来到底怎么样?珠三角的传统制造企业纷纷倒闭,东三省房价大崩盘,股市经历大泡沫,互联网创业遭遇资本寒冬……种种负面信息充斥周遭,我们到底要如何判断?我们如何找到前行的方向?如何抓住潜在的机会迎难而上……罗振宇分享自己认知世界的框架,帮你看清:这个时代正走向哪里,我们个人能走到哪里。
  1.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500年间大国崛起的两大动力——创新和规模
  加入世界分工,中国的“内功”大提升
  美国经济的罩门——产业空心化,大有大的难处
  中印发展战略的比较——制造业让中国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加入世界分工
  我们能从保守主义中汲取什么
  ……
  2.悲观派的预言为什么会破产
  人类倾向接受坏消息,我们要做一个“傻帽悲观派”还是“理性乐观派”
  对资源问题的担忧,源自于知识的匮乏
  市场经济,不需要阴谋论
  投机让工业社会获得一种稳定性
  数据是观察现代社会的一个角度
  中国经济这30年来走对了路
  ……
  3.中国将走向何方
  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我们在现代化上走了多远
  国营经济,到底怎么搞
  土地私有化,到底有多痛
  王安石变法——互联网转型的反面参照
  我们面对的,也许是一条通向窄门的道路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市场交易将越来越自由,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开放
  ……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我们从《罗辑思维》众多节目中,精选出如下典型案例:
  活在妄念中的张廷玉,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
  专注当下的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妄图恢复拿破仑一世光荣的拿破仑三世,别被过去绑架;
  作为读书人的卢梭,换个姿势有新活法;
  英明伟大到一事无成,死守正确不敢犯错的loser嘉庆;
  不沉浸在于过去恩怨,不跟未来较劲,不被人际关系绑定的李鸿章,成为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的胡适,孤独而独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
  每一个时代都有迷茫,每一代人都在寻求出路。迷茫时代,怎么当个明白人?


   作者简介

罗振宇,人称罗胖,1973年1月生,安徽芜湖人,摩羯座。

知识社群《罗辑思维》创始人。

主讲的知识型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累计播放超过6亿次。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拥有900多万用户,是中国互联网知识社群。


   目录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第yi章 知识焦虑的时代

每个人都被空间和时间这两堵大墙,死死地压缩在肉身的牢笼中,唯yi能够让我们越狱的就是知识。

01 只有改变才能看见未来 / 003

楔子:我的朋友张泉灵 / 003

直播平台为什么这么火? / 004

传播方式已经发生转变 / 007

融资的本质是什么? / 014

选择“有把握”还是“冒险”? / 019

你真的了解用户的痛点吗? / 022

02 现代世界的诞生 / 029

阅读的唯yi目的是升级自己的认知 / 029

牛顿到底有多重要 / 031

回到1642那一年 / 035

牛顿构筑了现代社会的观念地层 / 038

1666年:科学发现的奇迹之年 / 040

科学方法与精神病 / 044

其他民族都没有的际遇 / 047

z后一位魔法师 / 049

为什么牛顿能够构建出观念地层? / 050

不是每一代人都这样幸运 / 053


第二章 从经济学开始升级认知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越来越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禀赋和优势发挥出来。这个时代唯yi限制我们的是什么?是认知。

01 聪明人怎么看世界 / 059

经济学鬼才——史蒂芬·列维特 / 059

纽约的犯罪率为什么会突然下降? / 060

用经济学底层思维看相扑运动 / 063

用经济学思维寻找恐怖分子 / 068

用经济学底层思维看点球 / 070

为什么经济学家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 / 072

社会结构的复杂度 / 073

协作的复杂度 / 075

人心的复杂度 / 077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你搞混了吗? / 079

从愿望到事实距离到底有多远? / 081

聪明人就是能看到更多事实的人 / 084

02 认知差距的本质 / 085

经济学思维奇葩在哪儿? / 085

我们为什么要补足经济学思维? / 086

邓巴数字——150人定律 / 088

文科生思维的缺陷 / 092

越来越重要的机会成本 / 094

没有什么是值得不顾代价地去追求的 / 097

文科生思维应该被彻底放弃吗? / 101

我们唯yi的生存策略:相信专家 / 102

03 经济学改变世界 / 105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 105

“光辉道路”兴起之路 / 107

经济学家完胜“光辉道路” / 110

产权保护为什么这么重要? / 115

德索托的另一条道路 / 116

秘鲁的日裔总统藤森 / 119

藤森总统PK“光辉道路” / 122

三个主人公,命运各不同 / 124

怎么做才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 / 127


第三章 创新,升级认知的工具

只有放眼于整个人类的创造之网,独具慧眼地发现很多小创新之间的关系,然后把它连接起来,才是伟大的创新。什么是重要的革新和创造?它是一堆小革新、小创造的中间关系。

01 创新就是这么简单 / 135

万众创新是痴人说梦? / 135

借用医学故事来说创新 / 137

洗手:创新并非都是重大突破 / 138

产钳:创新不等同于高科技 / 144

疾病也是副产品 / 147

对系统进行优化也是一种创新 / 149

治病不是科学,而是技术 / 154

医生只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工种 / 155

怎么当一个好的创新者? / 158

02 创新:是树,也是网 / 162

智商越高,社会竞争力就越强? / 162

优生学真的成立吗? / 166

智商测试靠谱吗? / 168

创造就是一连串的事件 / 169

胰岛素:班廷和麦克劳德 / 172

宇称不守恒定律:杨振宁和李政道 / 174

功劳到底应该属于谁? / 176

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创新和创造? / 178

从可口可乐看现代创新的两个维度 / 181

关于诺贝尔奖的预测 / 184

03 认知升级与摆脱窘境 / 190

楔子:我的朋友王煜全 / 190

硅谷已经out了,大家要硬起来 / 191

积木式创新 / 200

算法没有专利 / 204

开放式创新 / 205

开放式创新的两个特点 / 207

中国式创新的挑战 / 210

中国式创新的机会 / 214

制造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大优势 / 217

不需要每个部分都创新 / 222


第四章 商业思维的升级

创业不是一个人上街耍大刀,它是整合周边所有的资源,包括自己团队内的资源,去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系统。创业者不是去做孤胆英雄,而是要让所有人在你的事业中都能看到自己发展的希望。

01 物种战争:重新理解商业社会 / 227

人类——自然界z大的杀手 / 227

《上帝的跳蚤》 / 228

黑死病肆虐欧洲始末 / 229

黑死病到底是怎么来的? / 234

细菌和病毒有什么分别? / 239

天花病毒到底厉害在哪里? / 240

病毒启示录一:千万不要小看小物种的崛起 / 244

病毒启示录二:重新理解现在商业竞争的实质 / 247

病毒启示录三:商业新物种的出现z值得警惕 / 251

02 如何打造你的联盟 / 254

别再把公司当成家 / 254

职场中两个常见的谎言 / 255

招聘时z应该问的两个问题 / 257

你的价值取决于什么? / 258

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261

第yi种情况:员工想要留下怎么办 / 265

第二种情况:员工要跳槽怎么办 / 266

每个员工都应有创始人心态 / 270

第三种情况:员工要创业怎么办 / 272

所有员工都要如此对待吗? / 275


第五章 这个世界会好吗?

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做绝,“一针顶破天”,这才是未来个人和企业的成长方向。

01 重新理解人类社会 / 279

《物演通论》 / 279

共识一:打破知识领域的界限 / 281

共识二:人类的任何思想结果都是必然的 / 284

共识三:人的生存境况是越来越惨的 / 285

人类会像恐龙一样灭绝吗? / 287

什么是递弱? / 289

什么是代偿? / 291

结论一:对外的依存条件越来越多 / 293

结论二:对环境的感受力越来越强 / 296

结论三:自由度会越来越高 / 297

结论四:结构度越来越复杂 / 299

人是万物演化z悲惨命运的承担者? / 302

递弱代偿是终ji 真理吗? / 303

02 理性乐观派 / 305

什么是递弱代偿? / 305

递弱代偿原理的两点颠覆性 / 308

我们对世界到底应该抱什么态度? / 312

这对我们当下的生存有什么用? / 317

原因一:总规律不可逆 / 319

原因二:人性不可违 / 320

原因三:分工总趋势不会逆转 / 321

推论一:社群经济不可避免 / 323

推论二:中间环节不可去掉 / 324

推论三:“共享经济”中的某些结论并不成立 / 326

推论四:未来的企业竞争将以群团化的状态进行 / 327

推论五:新的商机已经到来 / 329

推论六:想要做大、做强,就要与更强的企业进行合作 / 330

推论七:越小而美,就越稳定 / 331

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第yi章 理性乐观派
这个世界上z好的生存态度不是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而是当一个理性乐观派。
01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 003
“希望美国政府变成中国政府” / 003
中国经济会好到我们不敢相信的程度 / 004
美国第yi个罩门:陷入产业空心化 / 008
美国第二个罩门:大有大的难处 / 009
500年间大国崛起的两个动因 / 012
下一个世界霸主会是谁 / 013
我赌中国赢的几个理由 / 015
中国是如何加入世界分工中的 / 017
中国、印度的发展战略比较 / 020
中国未来的两个不确定性 / 023
02 傻帽悲观派 / 026
煽动者的逻辑 / 026
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还是理性乐观派呢 / 027
我们现在是z糟糕的? / 029
我们为什么倾向于接受坏消息 / 032
我们对资源有大量的误解 / 037
停止发展,不行 / 039
省着点使,也没用 / 042
继续想办法往前冲 / 043
03 中国从哪里来 / 046
为什么人类会有身份社会 / 046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 / 048
孝的政治意义 / 050
礼的政治意义 / 053
皇权社会诞生记 / 056
皇权社会的逻辑缺陷 / 058
对等关系解体之后 / 063
以法治国 / 067
第二章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费正清说:“中国可能做出的选择,中国一切历史事件可能流经的渠道,也许是一条比我们可以轻易想象的更窄的路。”
01 阴谋是可能的吗 / 073
源远流长的阴谋论 / 073
构建阴谋论的一些手法 / 076
阴谋论可以论证一切观点 / 077
市场经济中,阴谋论还管用吗 / 081
价格是由消费者自己来决定的 / 084
阴谋论为什么会破产 / 088
02 中国窄门 / 093
既重要又看不懂的事 / 093
大一统:中国文明的内核 / 095
自由派市场经济大师——管仲 / 097
管仲式经济政策的复活 / 101
收放之间,无限循环 / 104
“桑弘羊之问”的现实意义 / 105
中国历史始终逃不开的死循环 / 107
中国要面对的也许是一扇窄门 / 109
03 是非功过说泡沫 / 112
经济不能没有泡沫——从荷兰“郁金香泡沫”说起 / 112
因稀缺而引发的泡沫 / 114
被行为赋予的价值 / 117
顺理成章的炒作与泡沫 / 120
价格是自愿交易定出来的 / 123
有钱人对投资风险心知肚明 / 126
泡沫的本质是财产的非正常转移 / 127
投机泡沫什么情况下会引发经济危机 / 128
投机让工业社会获得一种稳定性 / 130
什么样的泡沫是坏泡沫 / 135
04 大国不能不识数 / 137
数据是观察现代社会的一个角度 / 137
回避对人命的计算,恰恰是对人命的轻贱 / 138
如何计算人命才算合理 / 145
数据是一个会生长的生物 / 147
数据文明奠定了现代化的基础 / 153
数据文明的三大好处 / 156
第三章 现代化的本质
中国会不会有前途?这个问题不仅中国人关心,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可不是个政治话题,这是和地球上此时此刻所有活着的人命运攸关的话题,尤其攸关我们中国人。我们关心的是,每一个活在这个领土上的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成败利钝要把握住什么样的机会,这个国家会把我们的命运带向何方,这是基本的坐标系问题。所以,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你在读书,在思考,这就是你心中排遣不去的问题。
01 土地私有化,到底有多痛 / 161
把土地分给农民的四个好处 / 161
反对派的三个理由 / 163
朝代兴衰与土地兼并无关系 / 164
把土地分给农民,土地的交易成本就会变高 / 169
没有产权和自由交易,就会直接导向奴隶制 / 173
贫民窟不是城市的牛皮癣 / 175
贫民窟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 / 178
02 反贪到底反什么 / 181
道德教育和严刑峻法都不能根治腐败 / 181
腐败不是个人现象,是系统性问题 / 183
贪污腐败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现象 / 185
官僚系统自查有用吗?No  / 190
监察系统有用吗?No  / 192
君臣一起来分赃 / 194
乾隆皇帝的逻辑误区 / 198
道光皇帝正式认输 / 200
阳光是z好的杀毒剂 / 202
03 权力与生意 / 204
国企到底搞不搞得好 / 204
国企的百年发展史 / 205
民营企业家胡雪岩真正的发家故事 / 209
文人做生意会一样吗 / 210
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商关系 / 212
优秀的政治权力下结果会不一样吗 / 218
现代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 220
04 谁绑架了团结 / 224
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工会 / 224
美国资本家的窘境 / 228
工会到底是在欺负谁 / 232
西方的工会不是工人利益的坚定保障 / 234
西方工会的本质是什么 / 237
我就是要替富人说话 / 239
挥手告别强硬工会时代 / 241
工会的结盟策略已不合时宜 / 244
05 一次体制改革的反面标本 / 249
毁灭北宋的千古罪人? / 249
三代以下唯yi的完人? / 251
变法失败是人品问题? / 252
变法失败是政策问题? / 254
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56
单目标系统和多目标系统 / 259
效率型变法和活力型变法 / 260
第yi步:获得顶端权力的支持 / 262
第二步:反对者统统一边去 / 263
第三步:唯有小人z好用 / 267
第四步:制度成本知多少 / 268
第五步:坏人发起反攻 / 271
第六步:贻害无穷的党争 / 272
改革开放:活力型改革的好教材 / 276
第四章 成长的坐标
我常说,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哲学就是“要享用,但是不一定去占有”。因为占有是存量逻辑,而享用是靠自己的本事去挣钱,然后享用它,是一个增量逻辑。
01 中国经济到底是向好还是向坏 / 281
6.9%的背后 / 281
我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三个理由 / 284
中国经济发展有独特的历史机缘 / 288
产权与“18亿亩耕地红线” / 289
产权逐步落实的总趋势不会变 / 295
市场交易会越来越自由 / 298
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开放 / 302
02 被排斥的中国人 / 306
中美就是同床异梦的夫妻 / 306
为什么美国人只排斥华人 / 308
到底是谁在歧视中国人 / 313
美国白人精英排华的四个原因 / 318
疯狂的中国人 / 320
切换竞争优势,真正融入全球化 / 322
03 西方的右派为什么这么横 / 325
威丝曼法案和洛克纳时代 / 325
右派其实是一种思想传统 / 327
右派有自己的道德高地 / 330
保守主义者的知识论 / 332
保守主义者从来不相信革命 / 338
我们能从保守主义中汲取什么养料 / 342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就是人生的分水岭 / 344
为什么大家会投票给保守党 / 346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第yi章未来不迎,过往不恋
01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张廷玉
雍正一朝,"配享太庙"的荣誉
圣眷不衰,看真本事
乾隆爷的"移动说明书"
想退休怎么就这么难
一时糊涂,丢了伯爵
难关彻底结束,落寞而死
"卿不死,孤不安"
自由主义的反面
02成大事者不纠结:曾国藩
太平天国是如何滚雪球的
曾国藩复出后的困境
六字心法打天下:"结硬寨、打呆仗"
处理人际关系:就事论事
总防范别人,自己先犯错
破纠结z好的法门:专注于当下
一个"诚"字走天下

第二章除了你自己,没人靠得住
01别被过去绑架:拿破仑三世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王子
流离失所的"四有青年"
登上帝位
一时的辉煌
妄念:恢复拿破仑一世时代的荣光
死跟英国,远攻近交
普法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
陷入情势与虚荣的牢笼
02换个姿势奔跑:卢梭
博士们的生存现状分析
博士毕业以后怎么活
工业社会的分工逻辑
三个当代人的新活法
参考卢梭蹚出来的新活法
两个世界的人:卢梭VS伏尔泰
卢梭的不妥协
卢梭的两条活路
卢梭的干法
实例分析:怎样借鉴卢梭
.........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洞察时代脉搏,解锁未来密码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民族都曾经历过辉煌的瞬间,也难免会遭遇曲折与挑战。中华民族,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拐点上。过往的荣光与深沉的忧思交织,未来的期许与现实的困境并存。我们不禁要问:在当下错综复杂的全球格局和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中国究竟凭何走向复兴?又将以何种姿态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一书,并非空泛的乐观主义宣言,也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它是一次深入而精细的时代透视,一次对中国发展逻辑的深刻剖析。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穿越迷雾,直击中国发展的核心动能与内在韧性,试图为每一个关心中国命运的人提供一个清晰而深刻的答案。 一、 超越“中国崩溃论”:理解中国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长久以来,一些西方观察家常常沉浸在对中国“崩溃”的预测中,他们试图用单一的西方视角来衡量中国的体量和复杂性,却往往忽略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规律和强大韧性。本书将首先打破这种刻板印象,深入剖析中国经济为何能够克服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规模与体量的优势: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完整的产业链。这种“基本盘”的稳固性,是许多国家难以比拟的。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到如今的“世界市场”,中国经济的内需潜力被极大地释放,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改革开放的红利与演进: 改革开放四十年多来,中国每一次的重大制度变革,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书将追溯改革开放的历程,分析其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这些改革如何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社会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将探讨中国在深化改革,特别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揭示改革的“二次创业”能力。 独特的治理模式与国家能力: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模式,中国独特的治理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展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政策执行力。本书将审慎地分析这种模式的优势与局限,重点探讨其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投入、应对重大危机(如疫情)等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这并非为某种模式辩护,而是力求客观理解中国如何在自身环境下,最大化地发挥国家能力,推动发展。 二、 科技创新: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在21世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投入到这场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跃升: 本书将详细梳理中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成就。我们将看到,中国不再仅仅是技术的跟随者,而是正在成为某些领域的引领者。从华为的通信技术到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从中国在高铁领域的领先到在空间探索上的突破,这些成就绝非偶然。 强大的研发投入与人才储备: 中国对研发的持续高投入,以及不断壮大的工程师和科研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本书将分析中国研发经费的构成,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揭示“中国智造”的背后逻辑。 制度性创新对科技的驱动: 除了技术本身的突破,中国的制度性创新也在为科技发展提供土壤。例如,国家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战略规划、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等,都在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三、 “中国式现代化”:全球视野下的发展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关键词。它意味着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现代化路径的参照。 人口规模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实现富裕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课题。本书将探讨中国在解决温饱、消除贫困、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方面的巨大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结构变化等挑战。 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 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全球性难题,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新能源的普及到污染治理的成效,中国在能源结构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中国式现代化”并非孤立的发展,而是与全球紧密相连。本书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四、 文化自信与文明复兴:中国未来的精神内核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在于经济和科技的强大,更在于其精神力量的充盈和文化底蕴的深厚。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国正积极地从自身悠久的文明史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融入现代社会。本书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复兴,以及如何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当代中国价值体系的构建: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中国也在不断探索和构建一套适应时代需求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融合了现代社会的进步理念。 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本书将分析中国如何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让世界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中国。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是一本邀请读者进行深度思考的书。它鼓励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理解中国发展的复杂性,并对未来保持一份审慎而坚定的信心。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是开启我们理解当下中国、展望中国未来的一扇重要窗口。无论您是身处中国,还是远在海外,这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个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发展逻辑的全新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这本书,我一开始拿到手里,感觉它肩负着一种非常宏大的使命感。阅读的过程中,我被罗胖那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深深吸引。他不是那种空泛地赞美中国,而是用一种非常理性的、数据化的方式,去剖析中国的发展逻辑和内在驱动力。书中涉及到很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让我对我们这个国家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他关于中国市场规模的解读,以及这种规模如何催生出独特的创新模式,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的一些“中国式”的打法,在西方可能行不通,但在中国却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思考的现象。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讲“为什么”,也探讨了“如何才能更有前途”。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鼓励我们去拥抱变化,去创造新的可能。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这种信心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建立在对现实深刻理解之上的理性判断。它让我更愿意去思考自己能为这个国家的进步贡献什么,让我觉得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我们是有机会、有能力去创造更美好未来的。这种宏大叙事和个人价值的结合,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

一口气把罗辑思维这三本书都看完了,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都被刷新了。尤其是《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这本,简直就是给我的“信息过载”症状开出的良方。之前总是觉得好像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每天都在追逐各种新概念,但到头来却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扎实。这本书就帮我理清了思路,让我明白,与其盲目地“知道”很多,不如有选择地“深度理解”一些。它提供的方法论,比如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地图,如何辨别信息的价值,都非常实用,让我觉得学习这件事可以更有方向感,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搜集。然后,《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这本书,真的是一次视野的拓展。我之前对国家发展的一些看法可能比较片面,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宏观、也很具象的方式,解释了中国崛起的内在逻辑和巨大潜力。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各个领域独特的优势,以及这种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它不是那种空洞的口号,而是基于扎实的分析,让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觉得作为普通人,我们在这个时代能做些什么,也能贡献一份力量。最后,《成大事者不纠结》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我一直是个容易犹豫不决的人,常常因为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而错失良机。这本书就系统地分析了“纠结”的原因,并给出了非常有效的应对方法。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所谓的“完美选择”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做出一个“足够好”的决定,然后坚定地执行下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也更敢于去尝试和冒险了。总的来说,这套书的质量真的很高,内容丰富,而且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让人越读越有味。

评分

这次收到的这套“罗辑思维”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和力量。在读《我懂你的知识焦虑》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学习路上的许多影子。信息爆炸时代,我们都渴望掌握更多知识,但常常陷入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这本书就很好地指出了这一点,它教会我们如何辨别知识的真伪,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知识不是堆砌,而是融会贯通。而《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则让我看到了国家发展的宏大图景。它不是那种空洞的口号式宣传,而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深入分析了中国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模式。读完之后,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更加理解了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独特地位。这种宏观视野的拓展,让我受益匪浅。最后,《成大事者不纠结》这本书,更是像一位人生导师,它直击了很多现代人的痛点——选择困难。书中提出的关于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非常实用,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果断地做出选择,如何拥抱不确定性。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不是外部的困难,而是内心的纠结。这套书的整体风格都非常吸引人,语言通俗易懂,但内容却发人深省,每一本都能在不同层面给我带来启发和思考。

评分

这次一口气收了罗辑思维的这三本书,感觉就像挖到宝了!《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这本书,名字就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啊!现在信息爆炸,每天感觉学也学不完,但又好像什么都没真正掌握。读了这本书,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罗胖不仅仅是把市面上流行的知识点罗列出来,更多的是在探讨这种“焦虑”的根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应对它。他讲到“知识的碎片化”和“深度学习”的区别,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那种浅尝辄止的学习方式。书中很多例子都非常生动,比如用历史上的学者来类比今天的知识追求者,让你觉得那些古人的智慧跨越时空仍然适用。而且,它不只是告诉你“焦虑”,更告诉你“怎么办”,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论,比如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从“知道”到“做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心里踏实了很多,不再盲目地追逐热点,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真正有用的知识框架。它帮助我摆脱了那种“知道很多,但用不上”的窘境,真正学会了如何让知识为我所用,成为我解决问题、提升自我的有力武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舒服,不生硬,不枯燥,像是在和一个聪明的朋友聊天,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

评分

《成大事者不纠结》这本书,简直就是给我这个“选择困难症”患者量身定做的!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回荡着自己过去那些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的时刻。罗胖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拆解了“纠结”的本质,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选择困难,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惯性,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书中有很多关于决策的心理学分析,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倾向于“纠结”,以及如何打破这种僵局。他提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聚焦原则”、“成本收益分析”、“预演失败”等等,这些都像是一套套工具,帮助我学会如何更果断、更有效地做出选择。我尤其喜欢他讲到的“有限理性”这个概念,让我们明白,追求绝对的完美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在当下做出“足够好”的决策,然后快速行动。书中还分享了很多历史上、现实生活中成功人士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然后坚定执行的,这些故事非常有启发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很多心理包袱,不再因为担心出错而裹足不前,而是更有勇气去尝试,去冒险,去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它让我明白,成大事的关键,不在于永远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于能够承受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并为之努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