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铸成日记

徐铸成日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徐铸成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Loading...

正在下载信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20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376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59044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徐铸成作品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0
字数:2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先后在《大公报》、《文汇报》工作的徐铸成先生,在几十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由于生活颠沛和工作繁忙,他的日记时断时续。这些日记有的在早年的战乱流离中遗失,有的在政治运动中被查抄而未发还。《徐铸成日记》就是从作者现存的日记中选取了1947年、1949年、1951年、1957年、1958年、195年、1966年这七个片段,参与、见证了国共内战、建国大业、朝鲜战争、中苏友好、“反右”运动、整理文史资料和“文革”初期等大事件,具有相当典型的历史代表性。日记原文均据作者手迹实录,不做删改。原文中涉及的人与事,整理者都在可能查找的范围内作了大量注释,使得《徐铸成日记》的资料性和可读性都大大增强,极具史料价值,是读者走进20世纪中国、触摸历史时不可多得的读物。

作者简介

  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和新闻学家。
  1927年进入国闻通信社从事新闻工作,后在《大公报》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桂林和上海版总编辑,系上海和香港《文汇报》主要创办人,先后任总主笔、总编辑和社长,是中国现代报业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参与者,亦是半个多世纪政海波澜中许多重要人物及活动的见证人。一生著述颇丰,撰写了大量新闻评论和通讯、游记和杂文,晚年除了撰有不少回忆新闻生涯中亲历亲闻的文字外,还从事传记文学创作,并致力于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兼任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教授,主持创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对一些新闻理论问题和实践活动做了回顾和总结。

目录

前言

1947年

1949年

1951年

1957年

1958年

1965年

1966年


前言/序言


徐铸成日记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徐铸成日记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铸成日记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徐铸成日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来 ,否定鲁迅风式的杂文 ,否定鲁迅的杂文 , 甚至否定 、贬损鲁迅的猖狂议论 ,时有出现 。 这需要从厘正史实入手 ,嫠现否定 、贬损鲁迅 的根源 ,剖析对鲁迅非议的实质 ,对继承 、弘 扬鲁迅精神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

评分

此书与《通鉴》、《续通鉴》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此前的陈鹤《明纪》、《通鉴纲目三编》都十分简略,《明实录》、《国榷》等书,史料丰富,而不便于观览阅读,《明通鉴》却妙得其中,继承了《通鉴》的传统。惟文章稍嫌板滞,与《明朝那些事儿》等现代人所写的通俗史书相比,虽然多了史家的严谨,但人性的关怀却显得颇为不足。寻行数句,栉次考索之间,多正统天命之辩,于重大决策之历程颇少描绘,对政治也缺乏深入刻骨之分析,流于肤泛的诏诰辞令的汇编。   然此系中国古代史籍之通病,不独此书为然。。作者并非缺乏史识,他曾著有《中西纪事》,对当时的世界大势还比较了解,但执笔续作通鉴,似乎不知不觉间受了官修史书风格的影响。      此书之优点,在此书与《通鉴》、《续通鉴》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此前的陈鹤《明纪》、《通鉴纲目三编》都十分简略,《明实录》、《国榷》等书,史料丰富,而不便于观览阅读,《明通鉴》却妙得其中,继承了《通鉴》的传统。惟文章稍嫌板滞,与《明朝那些事儿》等现代人所写的通俗史书相比,虽然多了史家的严谨,但人性的关怀却显得颇为不足。寻行数句,栉次考索之间,多正统天命之辩,于重大决策之历程颇少描绘,对政治也缺乏深入刻骨之分析,流于肤泛的诏诰辞令的汇编。   然此系中国古代史籍之通病,不独此书为然。。作者并非缺乏史识,他曾著有《中西纪事》,对当时的世界大势还比较了解,但执笔续作通鉴,似乎不知不觉间受了官修史书风格的影响。      此书之优点,在于详略得当,事实丰富。文笔虽与《通鉴》大有差距,但较之《续通鉴》亦不遑多让。总之,夏夑诚《通鉴》之功臣也。于详略得当,事实丰富。文笔虽与《通鉴》大有差距,但较之《续通鉴》亦不遑多让。总之,夏夑诚《通鉴》之功臣也。

评分

三联出的这套日记,确切的讲应该是“日记摘录”,非全部。想起《文汇报》这段光辉的历史,应该永久在他上面刻上徐铸成先生的名字。……我们不应忘记,徐铸成先生是《文汇报》的创始人,是坚持着报人精神的创始人。抗战时期,桂林新闻界的蓬蓬勃勃虽不说是绝后,但确已是空前。领导群伦的是《大公报》,主持《大公报》桂版笔政的是徐铸成。他敢于说真话,也善于说真话,几十年来,他写的文章,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书生论政而大义凛然……1926年徐铸成凭借他人文凭进入清华,不久作弊一事败露,被学校除名,为此校长梅贻琦曾与其面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为沪、港两地《文汇报》创办者之一,以及桂林、上海《大公报》总编辑,徐铸成先生1949年2月应邀从香港北上,参加新政协及稍后的开国大典,以进步报人之姿步入新社会,任上海《文汇报》社长兼总编辑。他原以为将一展抱负,发挥所长,不料随着一波波政治运动兴起,却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去年10月作为“徐铸成作品系列”丛书之一,由三联书店出版的《徐铸成自述:运动档案汇编》,收录了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检讨、认罪交代以及对他人的检举揭发。这些都不是正儿八经的文章,既不属工作所需,更非乐意而为,因而不难揣测作者本人如若健在,是否愿意原封不动地发表出来,其中终究牵扯到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极易勾起记忆里的伤痛和无奈,有些内容甚而有损形象。然而,又确如该书封底介绍所言,“这样的历史档案,既具第一手史料价值,为1950-1970年代的历次运动保存一套独特的文本,又从一个侧面呈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心路历程,有着超越个体‘立此存照’的社会意义。”与前些年出版的聂绀弩、邵燕祥以及最近面世的李慎之的运动档案一样,这本书对研究徐铸成本人乃至一代文化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脉络不可或缺,而且对探讨随各类政治运动衍生的检讨、认罪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文本依据。

评分

作为沪、港两地《文汇报》创办者之一,以及桂林、上海《大公报》总编辑,徐铸成先生1949年2月应邀从香港北上,参加新政协及稍后的开国大典,以进步报人之姿步入新社会,任上海《文汇报》社长兼总编辑。他原以为将一展抱负,发挥所长,不料随着一波波政治运动兴起,却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去年10月作为“徐铸成作品系列”丛书之一,由三联书店出版的《徐铸成自述:运动档案汇编》,收录了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检讨、认罪交代以及对他人的检举揭发。这些都不是正儿八经的文章,既不属工作所需,更非乐意而为,因而不难揣测作者本人如若健在,是否愿意原封不动地发表出来,其中终究牵扯到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极易勾起记忆里的伤痛和无奈,有些内容甚而有损形象。然而,又确如该书封底介绍所言,“这样的历史档案,既具第一手史料价值,为1950-1970年代的历次运动保存一套独特的文本,又从一个侧面呈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心路历程,有着超越个体‘立此存照’的社会意义。”与前些年出版的聂绀弩、邵燕祥以及最近面世的李慎之的运动档案一样,这本书对研究徐铸成本人乃至一代文化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脉络不可或缺,而且对探讨随各类政治运动衍生的检讨、认罪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文本依据。

评分

预备给儿子看了涨姿势的

评分

史料价值有限,但是研究反右史还是要备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徐铸成日记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正在搜索視頻,請稍後...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