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傢(套裝共3冊)

金粉世傢(套裝共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恨水 著
圖書標籤:
  • 金庸
  • 武俠
  • 古典
  • 曆史
  • 小說
  • 名著
  • 香港文學
  • 武林
  • 恩怨情仇
  • 傢國天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國際文化齣版公司
ISBN:9787512505230
版次:1
商品編碼:11279908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頁數:1127
套裝數量:3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張恨水的作品有以俗為雅,雅中藏俗;注重傳承,勇於創新;大量使用第三人稱敘事模式的特點。他吸取瞭西方小說和傳統小說寫作手法的優點,創作齣適閤自己寫作風格的獨特手法,他的作品新舊交融,既有傳統章迴小說的形式,又將現代的敘事內容融入傳統的小說形式中。形式上也非常的現代化,他在著重景物描寫與心理描寫的同時,也注重風俗描寫和傳統因緣。

內容簡介

  20世紀風雨飄搖的二十年代他,北洋軍閥內閣總理金銓之子——金燕西,她,清貧傢庭齣生的孤女冷清鞦,愛情的種子在他們的心裏曾經滋生發芽和生根,愛情和反叛的精神把他們連在一起,他們因為相愛而結閤,可是殘酷的封建意識將他們的愛情摧毀,他們最後選擇瞭背棄和分離。

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年~1967年),中國現代作傢。原名張心遠,筆名愁花恨水生、恨水,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祖籍安徽潛山,生於江西廣信。1919年以處女作《南國相思豆》登上文壇。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其代錶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傢》、《啼笑因緣》等風靡全國,傾倒無數男女。在長達五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張恨水創作瞭一百多部世情小說,總計近3001萬字,是當之無愧的“民國流行小說作傢”。其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數量和次數均列現代作傢之首,長紅不衰,至今仍有大量粉絲和讀者。

精彩書評

  在近三十年來,運用“章迴體”而能善為揚棄,使“章迴體”延續瞭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
  ——中國當代著名作傢 茅盾
  
  《金粉世傢》如果不是章迴小說,而是用的現代語法,它就是《傢》;如果不是小說,而是寫成戲劇,它就是雷雨。
  ——民國時代著名報人 張友鸞

目錄

第一迴
陌上閑遊墜鞭驚素女
階前小謔策杖戲嬌嬛

第二迴
月夜訪情儔重來永巷
綺宴招膩友雙款幽齋

第三迴
遣使接芳鄰巧言善誘
通幽羨老屋重價相求

第四迴
屋自穴東牆暗驚乍見
人來盡鄉禮共感隆情

第五迴
春服為親籌來供錦盒
歌颱得小聚同坐歸車

第六迴
倩影不能描棗花簾底
清歌何處起楊柳樓前

第七迴
空弄嬌嗔看山散遊伴
故藏機巧贈婢戲青年

第八迴
大會無遮艷情鬧芍藥
春裝可念新飾配珍珠

第九迴
題扇通情彆號誇高雅
修書祝壽隆儀慰寂寥

第十迴
一隊詩人解詩兼頌禱
半天韻事鬥韻極酸麻

第十一迴
獨具慧心詩媛疑醉語
彆饒興趣閨秀有歐風

第十二迴
花月四圍盡情吐心事
竹城一戰有意作調人

第十三迴
約指勾金名山結誓後
撩人杯酒小宴定情時

第十四迴
隔戶聽閨嘲漏傳消息
登堂難客問怒起風波

第十五迴
盛會伴名姝夫人學得
令儀誇上客吉士誘之

第十六迴
種玉問侯門尺書求友
係繩煩情使杯酒聯歡

第十七迴
歌院重逢自慚真麵目
綉花獨賞暗寓愛根苗

第十八迴
謹謝主人憐不為綠葉
難明女兒意終惜明珠

第十九迴
初議佳期快談銀幕下
又濛厚惠釋慮白鏹中

第二十迴
傳字粉奩會心還密柬
藏身花架得意聽嬌聲

第二十一迴
愛海獨航依人逃小鳥
情場彆悟結伴看閑花

第二十二迴
眷眷初逢尋芳過夜半
沉沉晚醉踏月到天明

第二十三迴
芳影突生疑細君興妒
閑身頻作樂公子呼窮

第二十四迴
遠交近攻一傢連竹陣
上和下睦三婢鬧書齋

第二十五迴
一扇想遮藏良人道苦
兩宵疑阻隔少女情癡

第二十六迴
屢泄春光偕行露秀色
彆翻花樣說古聽鄉音

第二十七迴
玉趾暗來會心情脈脈
高軒乍過握手話綿綿

第二十八迴
攜妓消愁是非都不白
醵金獻壽授受各相宜

第二十九迴
小集騰歡舉傢生笑謔
隆儀敬領滿目喜琳琅

第三十迴
粉墨登場難為賢伉儷
黃金論價欲組小傢庭

第三十一迴
藕斷絲連揮金營外室
夜闌人靜倚枕泣空房

第三十二迴
婦令夫從笑煞終歸鶴
弟為兄隱瞞將善吼獅

第三十三迴
筆語欺智囊歌場秘史
饋肴成畫餅醋海微波

第三十四迴
紈絝聚豪傢滅燈醉月
艷姬伴夜宴和索當歌

第三十五迴
佳節動襟懷補遊郊外
鞦光撲眉宇更入山中

第三十六迴
山館留賓歸途行不得
月窗尋夢旅捨夜如何

第三十七迴
兄弟各多情叢生韻事
友朋何獨妒忽絕遊蹤

第三十八迴
擁翠依紅無人不含笑
勾心鬥角有女乞垂憐

第三十九迴
情電逐蹤來爭笑甜蜜
小星含淚問故示寬宏

第四十迴
勝負不分鬥牌酬密令
老少鹹集把酒鬧新居

第四十一迴
當麵作醉容明施巧計
隔屏說閑話暗泄情關

第四十二迴
雲破月來良人避傢婦
鶯嗔燕吒嬌妾屈傢翁

第四十三迴
綠暗紅愁嬌羞說秘事
水落石齣惆悵蔔婚期

第四十四迴
水乳樽前各增心上喜
參商局外偏嚮局中愁

第四十五迴
瓜蔓內援時狂施舌辯
椿萱淡視處忽起禪機

第四十六迴
手足情深蕓篇誑老父
夫妻道苦蓮舌弄良人

第四十七迴
屢數奇珍量珠羨求鳳
一談信物解佩快乘龍

第四十八迴
諧謔有餘情笑生彆墅
咄嗟成盛典喜溢硃門

第四十九迴
吉日集群英眾星拱月
華堂成大禮美眷如仙

第五十迴
新婦見傢人一堂沆瀣
少年避眾客十目弛騁

第五十一迴
頃刻韆金詩吟花燭夜
中西一貫禮彆縉紳傢

第五十二迴
有約斯來暢談分小惠
過門不入辣語啓微嫌

第五十三迴
永夜湧心潮新婚味苦
暇居生口角多室情難

第五十四迴
珍品分輸付資則老母
債颱暗築濟款是夫人

第五十五迴
齣入一人錢皺眉有自
奔忙兩傢事慰醉無由

第五十六迴
授柬示高情分金解睏
登堂瞻盛澤除夕承歡

第五十七迴
暗訪寒傢追恩原不忝
遣懷舞榭相見若為情

第五十八迴
情種恨風波醉真拼命
嚴父嗤豚犬忿欲分居

第五十九迴
絕路轉佳音上官籌策
深閨成秘畫浪子登程

第六十迴
渴慕未忘通媒煩說客
墜歡可拾補過走情郵

第六十一迴
利舌似聯珠誅求無厭
名花成斷絮浪漫堪

第六十二迴
叩戶喜重逢誰能遣此
登門求獨見人何以堪

第六十三迴
席捲香巢美人何處去
躬參盛會知己有因來

第六十四迴
若不經心清談銷永日
何曾有恨閑話種深仇

第六十五迴
鷹犬亦工讒含沙射影
芝蘭能獨秀飲泣吞聲

第六十六迴
含笑看蠻花可憐模樣
吟詩問止水無限情懷

第六十七迴
一客遠歸來落花早謝
閤傢都忭悅玉樹雙輝

第六十八迴
堂上說狂歡召優誌慶
車前驚乍過仰伴留痕

第六十九迴
野草閑花突來空引怨
翠簾綉幕靜坐暗生愁

第七十迴
救友肯馳驅彌縫黑幕
釋囚何慷慨接受黃金

第七十一迴
四座驚奇引觴成眷屬
兩廂默契墜帕種相思

第七十二迴
苦笑道多財難中求助
逍遙為急使忙裏偷閑

第七十三迴
扶榻問黃金心醫解睏
並頭嘲白發蔗境分甘

第七十四迴
三戒異時微言寓深意
百花同壽斷句寫哀思

第七十五迴
日半登樓祝嘏開小宴
酒酣謝席赴約賞濃裝

第七十六迴
聲色無邊群居春夜短
風雲不測一醉泰山頹

第七十七迴
百藥已無靈中西雜進
一瞑終不視老幼同哀

第七十八迴
不惜鋪張慎終成大典
慢雲長厚殉節見真情

第七十九迴
蒼莽前途病床談事業
淒涼小院雨夜憶傢山

第八十迴
發奮笑空勞尋書未讀
理財謀悉據藉箸高談

第八十一迴
飛鳥投林夜窗聞憤語
杯蛇幻影晚巷走奔車

第八十二迴
匣劍帷燈是非身外事
素車白馬冷熱個中人

第八十三迴
對簿理傢財群雛失望
當堂爭遺産一母傷心

第八十四迴
得失愛何曾憤來逐鹿
逍遙咬自己喪後遊園

第八十五迴
衰服近優伶不虧好友
紅顔計柴米貽笑方傢

第八十六迴
白玉锡佳名二花爭艷
黃金供濫用一客無愁

第八十七迴
私念故鄉偏房興去意
忽翻陳案記室背崇恩

第八十八迴
故主宣言群奴半日散
旁人屈指一子八月生

第八十九迴
臨榻看新孫難言此隱
懷金窺上客願為誰容

第九十迴
露影太荒唐封金預告
懷詩忽解脫對月長嗟

第九十一迴
泉水齣山殘文留舊跡
衣衫刺目烈火滅餘痕

第九十二迴
伏枕染重屙母懷戚戚
傳箋盼一顧郎趾匆匆

第九十三迴
半夜馳車娓娓談浮海
清晨破鏡淒涼蔔下場

第九十四迴
病榻起疑團乍驚慘色
情場增裂縫名動離懷

第九十五迴
強奪珠針病狂懷璧遁
永離鴛帳封步閉樓居

第九十六迴
風景不殊遊蹤增感慨
情懷莫逆閑話自纏綿

第九十七迴
冰炭人情失官求內助泥
雲身世訪主憶前情

第九十八迴
院宇見榛蕪大傢中落
主翁成骨肉小婢高攀

第九十九迴
談笑弄嬌嗔新裝十索


言行失常態情局孤忙

第一百迴
慘語斷生平小樓伴佛
狂呼驚夜半烈焰衝霄

第一百一迴
兩老慟慈懷共看瓦礫
同胞作憤語全沒心肝

第一百二迴
對客道煩憂初嘗苦境
替人流急淚重見殘裝

第一百三迴
對坐無卿愁城生怨色
遠來有意情海起新瀾

第一百四迴
上室迎賓故談風土好
大庭訓子嚴斥羽毛豐

第一百五迴
得意讓花驕權門夜叩
失蹤驚屋閉舊巷空來

第一百六迴
亦假亦真舊鄰傳噩耗
疑非疑是勝地覓芳蹤

第一百七迴
決絕一書舊傢成隔世
模糊雙影盛事憶當年

第一百八迴
寄愛寫小詩投郵有意
對親作快語析産何慚

第一百九迴
巨室瓜分最憐孺子去
情場球戲難受美人狂

第一百十迴
航海倚英雌更謀捷徑
棄傢付兒輩獨隱名山

第一百十一迴
驢背遇窮途曇花一現
禪心傷晚節珠淚雙垂

第一百十二迴
金粉各飄零情場永彆
輪蹄相馳逐舊事重提

尾聲
消息索哀詞人悲鞦扇
生涯寄幻影夢老春婆
附:《金粉世傢》原序

精彩書摘

  楔子
  燕市書春奇纔驚客過
  硃門憶舊熱淚嚮人彈
  人生的歲月,如流水地一般過去。記得滿街小攤子上,擺著泥塑的兔兒爺,忙著過中鞦,好像是昨日的事。可是一走上街去,花爆攤,花燈架,宜春帖子,又一樣一樣地陳設齣來,原來要過舊曆年瞭。到瞭過年,由小孩子到老人傢,都應得忙一忙。在我們這樣一年忙到頭的人,倒不算什麼,除瞭焦著幾筆柴米大賬,沒法交代而外,一律和平常一樣。到瞭除夕前四五日,一部分的工作已停,反覺消閑些啦。這日是廢曆的二十六日,是西城白塔寺廟會的日子。下半天沒有什麼事情,便想到廟裏去買點梅花水仙,也點綴點綴年景。一起這個念頭,便不由得坐車上街去。到瞭西四牌樓,隻見由西而來,往西而去的,比平常多瞭。有些人手上提著大包小件的東西,中間帶上一個小孩玩的紅紙燈籠,這就知道是辦年貨的。再往西走,賣曆書的,賣月份牌的,賣雜拌年果子的,漸漸接觸眼簾,給人要過年的印象,那就深瞭。快到白塔寺,街邊的牆壁上,一簇一簇的紅紙對聯掛在那裏,紅對聯下麵,大概總擺著一張小桌,桌上一個大硯池,幾隻糊滿瞭墨汁的碗,四五支大小筆。桌子邊,照例站一兩個穿破舊衣服的男子。這種人叫作書春的。就是趁著新年,寫幾幅春聯,讓人傢買去貼,雖然不外乎賣字,買賣行名卻不差,叫作書春。但是這種書春的,卻不一定都是文人。有些不大讀書的人,因為字寫得還像樣些,也作這行買賣。所以一般人對於書春的也隻看他為算命看相之流,不十分注意。就是在下落拓京華,對於風塵中人物,每引為同病,而對於書春的,卻也是不大注意。
  這時我到瞭廟門口,下瞭車子,正要進廟,一眼看見東南角上,圍著一大群人在那裏推推擁擁。當時我的好奇心動,丟瞭廟不進去,走過街,且嚮那邊看看。我站在一群人的背後,由人傢肩膀上伸著頭,嚮裏看去,隻見一個三十附近的中年婦人,坐在一張桌子邊,在那裏寫春聯。旁邊一個五十來歲的老婦人,卻在那裏收錢,嚮看的人說話。原來這個婦人書春,和彆人不同,彆人都是寫好瞭,掛在那裏賣;她卻是人傢要買,她再寫。人傢說是要貼在大門口的,她就寫一副閤於大門的口氣的,人傢說要貼在客堂裏的,她就寫一副閤於客堂的口氣的。我心裏想,這也罷瞭,無非賣弄她能寫字而已。至於聯文,自然是對聯書上抄下來的。但是也難為她記得。我這樣想時,猛抬頭,隻見牆上貼著一張紅紙,行書一張廣告。
  上麵是:
  飄茵閣書春價目
  諸公賜顧,言明是貼在何處者,當麵便寫。文用舊聯,小副錢費二角,中副三角,大副四角。命題每聯一元,嵌字加倍。
  這時候我的好奇心動,心想,她真有這個能耐?再看看她,那廣告上,直截瞭當,一字是一字,倒沒有什麼江湖話。也許她真是個讀書種子,貧而齣此。但是那飄茵閣三字,明明是飄茵墜溷的意思,難道她是潯陽江上的一流人物?我在一邊這樣想時,她已經給人寫起一副小對聯,筆姿很是秀逸。對聯寫完,她用兩隻手撐著桌子,抬起頭來,微微噓瞭一口氣。我看她的臉色,雖然十分憔悴,但是手臉洗得乾淨,發理得齊整,一望而知,她年青時也是一個美婦人瞭。我一麵張望,一麵由人叢中擠瞭上前。那個桌子一邊的老婦人,早對著我笑麵相迎,問道:“先生要買對聯嗎?”我被她一問,卻不好意思說並不要對聯。隻得說道:“要一副,但是要嵌字呢,立刻也就有嗎?”那個寫字的婦人,對我渾身上下看瞭一看,似乎知道我也是個識字的人。便帶著笑容插嘴道:“這個可不敢說。因為字有容易嵌上的,有不容易嵌的,不能一概而論。若是眼麵前的熟字眼,勉強總可以試一試。”我聽她這話,雖然很謙遜,言外卻是很有
  把握似的。我既有心當麵試她一試,又不免有同是淪落之感,要周濟周濟她。於是我便順手在衣袋裏掏齣一張名片來。這些圍著在那裏看的人,看見我將名片拿齣來,都不由得把眼睛射到我身上。我拿著名片,遞給那個老婦人,那個老婦人看瞭一看,又轉遞給那書春的婦人。我便說道:“我倒不要什麼春聯,請你把我的職業,做上一副對聯就行,用不著什麼頌揚的口氣。”那婦人一看我的名片,是個業餘新聞記者的,署名卻是文丐。笑道:“這位先生如何太謙?我就把尊名和貴業做十四個字,行麼?”我道:“那更好瞭。”她又笑道:“寫得本來不像個東西,做得又不好,先生不要笑話。”我道:“很願意請教,不必客氣。”她在裁好瞭的一疊紙中,抽齣兩張來,用手指甲略微畫瞭一點痕跡,大概分齣七個格子。於是分瞭一張,鋪在桌上,用一個銅鎮紙將紙壓住瞭。然後將一支大筆,伸到硯池裏去蘸墨。一麵蘸墨,一麵偏著頭想。不到兩三分鍾的工夫,她臉上微露一點笑容,於是提起筆來,就在紙上寫瞭下去。七個字寫完,原來是:
  文章直至飢臣朔。
  我一看,早吃瞭一大驚,不料她居然能此。這分明是切文丐兩個字做的。用東方朔的典來詠文丐,那是再冠冕沒有的瞭。而且直至兩個字襯托得極好。飢字更是活用瞭。她將這一聯寫好,和那老婦人牽著,慢慢地鋪在地下。從從容容,又來寫下聯。那七個字是:
  斧鉞終難屈董狐。
  這下一聯,雖然是個現成的典。但是她在董狐上麵,加瞭終難屈三個字,用的是活對法,便覺生動而不呆闆。這種的活對法,不是在詞章一道下過一番苦功夫的人,決不能措之裕如。到瞭這時,不由得我不十二分佩服。叫我當著眾人遞兩塊錢給她,我覺得過於唐突瞭。雖然這些買對聯的人,拿齣三毛五毛,拿一副對聯就走。可是我認她也是讀書識字的,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這樣藐視文人的事,我總是不肯做的。我便笑著和老婦人道:“這對聯沒有乾,暫時我不能拿走。我還有一點小事要到彆處去,迴頭我的事情完瞭,再來拿。如是晏些,收瞭攤子,到你府上去拿,也可以嗎?”那老婦人還猶疑未決,書春的婦人,一口便答應道:“可以可以!捨下就住在這廟後一個小鬍同裏。門口有兩株槐樹,白闆門上有一張
  紅紙,寫冷宅兩個字,那就是捨下。”我見她說得這樣詳細,一定是歡迎
  我去的瞭,點瞭一個頭,和她作彆,便退齣瞭人叢。
  其實我並沒有什麼事,不過是一句遁詞。我在西城兩個朋友傢裏,各坐談瞭一陣,日已西下,估計收瞭攤子瞭,便照著那婦人所說,去尋她傢所在。果然,那個小鬍同裏,有兩株大槐樹,槐樹下麵,有兩扇小白門。我正在敲門問時,隻見那兩個婦人提著籃子,背著零碎東西,由鬍同那頭走瞭過來。我正打算打招呼,那個老婦人早看見瞭我,便喊著道:“那位先生,這就是我們傢裏。”她們一麵招呼,一麵已走上前,便讓我進裏麵去坐。我走進大門一看,是個極小的院子,僅僅隻有北房兩間,廂房一間。她讓進瞭北屋,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帶著一個上十歲的男孩子,在那裏圍著白泥爐子嚮火。見瞭我進來,起身讓坐。這屋子像是一間正屋,卻橫七竪八擺瞭四五張桌椅,又仿佛是個小小的私塾。那個老婦人,自去收拾拿迴來的東西。那書春的婦人,卻和那個老頭子,來陪我說話。我便先問那老人姓名,他說他叫韓觀久。我道:“這裏不是府上一傢住嗎?”韓觀久道:“也可以說是一傢,也可以說是兩傢。”便指著那婦人道:“這是我傢姑奶奶,她姓冷,所以兩傢也是一傢。”我聽瞭這話不懂,越發摸不著頭腦。那婦人知道我的意思,便道:“不瞞你先生說,我是一個六親無靠的人。剛纔那個老太太,我就是她喂大的,這是我媽媽爹呢。”我這纔明白瞭,那老婦人是她乳母,這老人是乳母的丈夫呢。這時我可為難起來,要和這個婦人談話瞭,我稱她為太太呢,還是稱她為女士呢?且先含糊著問道:“貴姓是冷?”對道:“姓金,姓冷是娘傢的姓
  呢。”我這纔敢斷定她是一位婦人。便道:“金太太的纔學,我實在佩服。濛你寫的一副對聯,實在好。”金太太嘆瞭一口氣,說道:“這實在也是不得已纔去這樣拋頭露麵。稍微有點學問有誌氣的人,寜可餓死,也不能做這沿街鼓闆一樣的生活,哪裏談到好壞?本來呢,我自己可以不必齣麵,因為托我媽媽爹去賣瞭一天,連紙錢都沒有賣齣來,所以我想瞭一個下策,親自齣去。以為人傢看見是婦人書春,好奇心動,必定能買到一兩副的。”說著臉一紅。又道:“這是多麼慚愧的事!”我說:“現在潮流所趨,男女都講究經濟獨立,自謀生活,這有什麼作不得?”金太太道:“我也隻是把這話來安慰自己,不過一個人什麼事不能做,何必落到這步田地呢?”我道:“賣字也是讀書人本色,這又何妨?我看這屋子裏有許多小書桌,平常金太太也教幾個學生嗎?”金太太指著那個男孩子道:“一來為教他,二來藉此混幾個學費;其實也是有限得很,還靠著晚上做手工來補救。”我說:“這位是令郎嗎?”金太太淒然道:“正是。不為他,我何必還受這種苦,早一閉眼睛去瞭。”便對那孩子道:“客來瞭,也不懂一點禮節,隻躲到一邊去,還不過來鞠躬。”那孩子聽說,果然過來和我一鞠躬。我執著那孩子的手,一看他五官端正,白白淨淨的。
  手指甲剪得短短的,身上穿的藍布棉袍,袖口卻是乾淨,並沒有墨跡和積垢。隻看這種小小的習慣,就知道金太太是個賢淑的人,更可欽佩。但是學問如此,道德又如彼,何至於此呢?隻是我和人傢初交,這是人傢的秘密,是不便於過問的,也隻好放在心裏。不過我替她惋惜的觀念,就越發深瞭。我本來愁著要酬報她的兩塊錢,無法齣手。這時我便在身上掏齣皮夾來,看一看裏麵,隻有三張五元的鈔票。我一想,像我文丐,當這歲暮天寒的時候,決計沒有三元五元接濟彆人的力量。但是退一步想,她的境遇,總不如我,便多送她三元,念在斯文一脈,也分所應當。一刹那間,我的惻隱心,戰勝瞭我的慳吝心,便拿瞭一張五元鈔票,放在那小孩子手裏。說道:“快過年瞭,這個拿去逛廠甸買花爆放罷。”金太太看見,連
  忙站起來,將手一攔那小孩,笑著說道:“這個斷乎不敢受!”我說:“金太太你不必客氣。我文丐朝不保夕,決不能像慷慨好施的人隨便。我既然拿齣來瞭,我自有十二分的誠意,我決計是不能收迴的。”金太太見
  我執意如此,諒是辭不瞭的,便叫小孩子對我道謝,將款收瞭。那個老婦人,已用兩隻洋瓷杯子斟上兩杯茶來。兩隻杯子雖然擦得甚是乾淨,可是外麵一層琺琅瓷,十落五六,成瞭半隻鐵碗。杯子裏的茶葉,也就帶著半寸長的茶葉棍兒,浮在水麵上。我由此推想他們平常的日子,都是最簡陋的瞭。我和他們談瞭一會,將她對聯取瞭,自迴傢去,把這事也就扔下瞭。
  過瞭幾天,已是新年,我把那副對聯貼在書房門口。我的朋友來瞭,看見那字並不是我的筆跡,便問是哪個寫的?我抱著逢人說項的意思,隻要人傢一問,我就把金太太的身世,對人說瞭,大傢都不免嘆息一番。也是事有湊巧,新正初七日,我預備瞭幾樣傢鄉菜,邀瞭七八個朋友,在傢裏盡一日之樂。大傢正談得高興的時候,金太太那個兒子,忽然到我這裏來拜年,並且送瞭我一部木版的《唐宋詩醇》。那小孩子說:“這是傢裏藏的舊書,還沒有殘破,請先生留下。”他說完,就去瞭。我送到大門口,隻見他母親的媽媽爹在門口等著呢。我迴頭和大傢一討論,大傢都說:“這位金太太,雖然窮,很是介介,所以她多收你三四塊錢,就送你一部書。而且她很懂禮,你看她叫媽媽爹送愛子來拜年,卻不是以尋常人相待呢。”我就說:“既然大傢都很欽佩金太太,何不幫她一個忙?”大傢都說:“忙要怎樣幫法?”我說:“若是送她的錢,她是不要的,最好是和她找一個館地。一麵介紹她到書局裏去,讓她賣些稿子。”大傢說:“也隻有如此。”又過瞭幾天,居然和她找到一所館地。
  我便親自到金太太傢裏去,把話告訴她。她聽瞭我這話,自然是感激,便問:“東傢在哪裏?”我說:“這傢姓王,主人翁是一個大實業傢,隻教他傢兩位小姐。”金太太說:“是江蘇人嗎?”我道:“是江蘇人。”金太太緊接著說:“他是住在東城太陽鬍同嗎?”我道:“是的。”金太太聽說,臉色就變瞭。她頓瞭一頓。然後正色對我道:“多謝先生幫我的忙,但是這地方,我不能去。”我道:“他傢雖是有錢,據一般人說,也是一個文明人傢。據我說,不至於輕慢金太太的。”金太太道:“你先生有所不知,這是我一傢熟人,我不好意思去。”她口裏這樣說,那難堪之色,已經現於臉上。我一想,這裏麵一定有難言之隱,我一定要追著嚮前問,有刺探人傢秘密之嫌。便道:“既然如此,不去也好,慢慢再想法子罷。”金太太道:“這王傢,你先生認識嗎?”我說:“不認識,不過我托敝友輾轉介紹的。”金太太低頭想瞭一想,說道:“你先生是個熱心人,有話實說不妨。老實告訴先生,我一樣地有個大傢庭,和這王傢就是親戚啦。我落到這步田地……”說到這裏,那頭越發低下去瞭,半晌,不能抬起來。早有兩點眼淚,落在她的衣襟上。這時,那個老婦人端瞭茶來,金太太搭訕著和那老婦人說話,背過臉去,抽齣手絹,將眼睛擦瞭一擦。我捧著茶杯微微呷瞭一口茶,又呷二口茶,心裏卻有一句話要問她,那麼,你傢庭裏那些人,哪裏去瞭呢?但是我總怕說瞭齣來,衝犯瞭人傢,如此話到瞭舌尖,又吞瞭下去。這時,她似乎知道我看破瞭她傷心,於是勉強笑瞭一笑,說道:“先生不要見怪,我不是萬分為難,先生給我介紹館地,我決不會拒絕的。”我道:“這個我很明瞭,不必介意。”說完瞭這兩句話,她無甚可說瞭,我也無甚可說瞭。屋子裏沉寂寂
  的,倒是鬍同外麵賣水果糖食的小販,敲著那銅碟兒聲音,一陣陣送來。我又呷瞭幾口茶,便起身告辭,約瞭過日再會。
  我心裏想,這樣一個人,我猜她有些來曆,果然不錯。隻是她所說的大傢庭,究竟是怎樣一個傢庭呢?後來我把她的話,告訴瞭給她找館地的那個朋友。那朋友很驚訝,說道:“難道是她呢?她怎樣還在北京?”
  我問道:“你所說的她,指的是誰?”我那朋友搖搖頭道:“這話太長,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的。若真是她,我一定要去見見。”我道:“她究竟是誰?你說給我聽聽看。”我的朋友道:“現在且不必告訴你,讓我見瞭她以後,哪一天晚上你扇一爐子大火,沏一壺好茶,我們聯床夜話,我來慢慢地告訴你,可當一部鼓兒詞聽呢。”他這樣說,我也不能勉強。但是我急於要打破這個啞謎,到瞭次日,我便帶他到金太太傢裏去,作為三次拜訪。不料到瞭那裏,那冷宅的一張紙條,已經撕去瞭。門口另換瞭一張招租的帖子。我和我的朋友都大失所望。我的朋友道:“不用說,這一定是她無疑瞭。她所以搬傢,正是怕我來找她呀。既然到此,看不見人,進去看看屋子,也許在裏麵找到一點什麼東西,更可以證明是她。”我覺得這話有理,便和他嚮前敲門。裏麵看守房子的人,以為我們是賃房的,便打開門引我二人進去。我們一麵和看守屋子的人說話,一麵把眼睛四周逡巡,但是房子裏空空的,一點什麼痕跡都沒有。我的朋友,望著我,我
  望著他,彼此微笑瞭一笑。隻好走齣來。走到院子裏,我的朋友,看見牆的犄角邊,堆著一堆字紙。便故意對著看屋子的人道:“你們把字紙堆在這裏,不怕造孽嗎?”說時,走上前便將腳撥那字紙。我早已知道他的命意,於是兩個人四道眼光,像四盞摺光燈似的,射在字紙堆裏。他用腳撥瞭幾下,一彎腰便撿起一小捲字紙在手上。我看時,原來是一個紙抄小本子,燒瞭大半本,書麵上也燒去瞭半截,隻有“零草”兩個字。這又用不著猜的,一定是詩詞稿本之類瞭。我本想也在字紙堆裏再尋一點東西,但是故意尋找,又恐怕看屋子的人多心,也就算瞭。我的朋友得瞭那個破本子,似乎很滿意的,便對我說道:“走罷。”
  我兩人到瞭傢裏,什麼事也不問,且先把那本殘破本子,攤在桌上,趕緊地翻著看。但是書頁經火燒瞭,業已枯焦。又經人手一盤,打開更是粉碎。隻有那兩頁書的夾縫,不曾被火熏著,零零碎碎,還看得齣一些字跡,大概這裏麵,也有小詩,也有小詞。但是無論發現幾個字,都是極悲
  哀的。一首落真韻的詩,有一大半看得齣,是:
  ……莫當真,浪花風絮總無因。燈前閑理如來懺,兩字傷心……
  我不禁大驚道:“難道這底下是押身字?”我的朋友點點頭道:“大概是吧?”我們輕輕翻瞭幾頁,居然翻到一首整詩,我的朋友道:“證據在這裏瞭。你聽,”他便念道:
  銅溝流水齣東牆,一葉芭蕉篆字香,不道水空消息斷,隻從鴉背看
  斜陽。
  我說道:“胎息渾成,自是老手。隻是這裏麵的話,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我的朋友道:“你看這裏有兩句詞,越發明瞭。”我看時,是:
  ……說也解人難。幾番嚮銀燈背立,熱淚偷彈。除是……
  這幾句詞之後,又有兩句相同的,比這更好。是:
  ……想當年,一番一迴腸斷。隻淚珠嚮人……
  我道:“詩詞差不多都是可供吟詠的,可惜燒瞭。”我的朋友道:“豈但她的著作如此,就是她半生的事,也就夠人可泣可歌呢。”我道:“你證明這個金太太,就是你說的那個她嗎?”我的朋友道:“一點不
  錯。”我說道:“這個她究竟是誰?你能夠告訴我嗎?”我的朋友道:“告訴可以告訴你。隻是這話太長瞭,好像一部二十四史,難道我還從三皇五帝說起說到民國紀元為止嗎?”我想他這話也是,便道:“好瞭,有瞭一個主意瞭。這迴過年,過得我精窮,我正想做一兩篇小說,賣幾個錢來買米。既然這事可泣可歌,索性放長瞭日子乾,你緩緩地告訴我,我緩緩地寫齣來,可以做一本小說。倘若其中有傷忠厚的,不妨將姓名地點一律隱去,也就不要緊瞭。”朋友道:“那倒不必,我怎樣告訴你,你怎樣寫得瞭。須知我告訴你時,已是把姓名地點隱去瞭哩。再者我談到人傢的事,雖重繁華一方麵,人傢不是嚴東樓,我勸你也不要學王鳳洲。”我微笑道:“你太高比,憑我也不會作齣一部《金瓶梅》來,你隻要把她現成的事跡告訴我,省我勾心鬥角,布置局麵,也就很樂意瞭。”我的朋友道:“設若我造一篇謠言哩?”我笑道:“當然我也寫上。做小說又不是編曆史,隻要能自圓其說,管他什麼來曆?你替我搜羅好瞭材料,不強似我自造自寫嗎?”我的朋友見我如此說,自然不便推辭。而且看我文丐窮得太厲害瞭,也樂得贊助我做一篇小說,免得我逢人藉貸。自這天起,我們不會麵則已,一見麵就談金太太的小史。我的朋友一天所談,足夠我十
  天半個月的投稿。有時我的朋友不來,我還去找他談話。所幸我這朋友,是個救急而又救窮的朋友,立意成就我這部小說,不嫌其煩地替我搜羅許多材料,供我鋪張。自春至夏,自鞦至鼕,經一個年頭。我這小說居然作完瞭。至於小說內容,是否可歌可泣,我也不知道。因為事實雖是夠那樣的,但是我的筆笨寫不齣來,就不能令人可歌可泣瞭。好在下麵就是小說的正文,請看官慢慢去研究罷。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東西不錯。質量挺好,下次再說

評分

從小時候看董潔演的冷清鞦就一直想著要去看這本書,希望能耐心看完

評分

包裝是沒話說,這是真的漂亮,收藏用的。

評分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

評分

以前在看完《金粉世傢》電視劇後寫過一篇文章,文中描述金燕西和冷清鞦的婚姻,金燕西有錯,冷清鞦也有錯,但金燕西一直是愛著冷清鞦的,而且隻愛她一個。看完書以後纔發現,在結尾上麵,電視劇還是修改瞭很多,悲劇總是悲劇,是不會以悔恨迴頭為結局的,這纔是真是的人生。

評分

大打摺,滿200減100,滿滿的一箱書,大贊!

評分

包裝很好,裝點門麵。。

評分

送貨速度快,不錯,已經看上瞭

評分

可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