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9
《国内名院、名科、知名专家临床诊疗思维系列丛书: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思维》以临床常见心血管病为基础,论述了80个疾病及病症。全书约50万字和200余插图。每种疾病均以病例形式展现,病例主要选自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近10年的住院病历,每个病例5000字左右,展现作者从接诊到患者出院全过程的诊疗思维,启发和引导读者建立起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提高读者对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能力。
病例1 发现血压升高5年
病例2 持续性血压升高3年
病例3 发现血压高20年,加重半年
病例4 血压升高7年,阵发性血压升高伴颜面潮红1年
病例5 反复胸闷心慌5年,再发伴双下肢乏力半年
病例6 发现血压升高4年,视物模糊1月余
病例7 血压升高伴双下肢水肿
病例8 视物模糊15天,间断头晕、呕吐5天
病例9 高血压10年,加重伴胸痛、呼吸困难2小时
病例10 反复头昏、头痛3年,加重2月
病例11 反复胸闷心慌2年余
病例12 间断胸痛3年,再发加重1天
病例13 间断胸痛半年,再发加重15小时
病例14 突发胸痛3小时余
病例15 突发胸痛4小时
病例16 胸痛、胸闷一年,加重一月
病例17 突发胸闷伴出汗5小时
病例18 间断胸闷6天,加重1天
病例19 突发胸痛4小时余
病例20 发作性胸闷10天,再发加重3天
病例21 胸痛四天伴晕厥一次
病例22 反复胸痛、胸闷、心慌一周,伴晕厥一次
病例23 反复胸闷、胸痛半年,再发加重伴气促10余天
病例24 劳力性呼吸困难5年,加重3月
病例25 活动后气短、乏力3年伴下肢水肿半年
病例26 反复胸痛、心悸1年
病例27 活动后气促10年,加重伴胸痛1周
病例28 胸闷、气促1年余,加重1月
病例29 反复胸闷、气促2年,加重伴咳嗽1周
病例30 劳力性呼吸困难伴胸闷3年,加重1周
病例31 反复心慌,头晕一年
病例32 活动时气促2年
病例33 胸闷1年余
病例34 反复咳喘20余年,再发加重伴气促、不能平卧2月
病例35 发现心包积液半月余,喘憋伴端坐呼吸2天
病例36 反复心慌、气促6年,再发加重伴咳嗽、腹胀1月
病例37 发作性晕厥伴血压下降15小时
病例38 发热伴乏力、体重下降1周
病例39 间断发热伴体重下降、腹胀、双下肢水肿3月
病例40 复杂先心术后3月,低热1月,阵发呼吸困难4天
病例41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3月余,间断性发热1月余
病例42 胸闷胸痛1月
病例43 间断心悸、黑朦2月,突发晕厥1次
病例44 反复胸闷2年,再发加重10天
病例45 间断性发作胸痛3年,再发加重1天
病例46 劳力性气促12年,腹胀、下肢水肿4个月
病例47 反复呼吸困难伴咳嗽3天
病例48 反复心慌、心跳快两年,加重1周伴晕厥1次
病例49 反复劳力性呼吸困难三天,发现心脏扩大半天
病例50 反复胸闷气短三周伴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51 突发持续性胸背痛伴恶心呕吐3小时
病例52 反复胸闷气短五月加重伴下肢水肿两周
病例53 活动后呼吸困难及乏力1月
病例54 双下肢水肿、乏力9个月
病例55 发作性晕厥9天
病例56 活动后胸闷三年,胸痛伴心悸两天
……
国内名院、名科、知名专家临床诊疗思维系丛书·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国内名院、名科、知名专家临床诊疗思维系丛书·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京东的东西,一直很信赖。就是黑号不能领卷这个让人很不爽。。。太伤老顾客的心了。
评分还没有看,看了呼吸病、消化分册非常好,这本应该也不错的
评分医学专业学书,没有开始读
评分 评分看了一下内容 值得购买 值这个价
评分呼吸科必备。。。。。
评分很好的很实用
评分一、诊断学的内容 1.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即问诊,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 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只要患者神志清晰,无论在门诊或住院的场合下均可进行。许多疾病 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即可提出初步诊断(primary diagnosis)。 2.症状和体征 症状(symptom)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 觉。如瘙痒、疼痛、心悸、气短、胀闷、恶心和眩晕等,这种异常感觉出现的早期,临床 上往往尚未能客观地查出,但在问诊时则可由患者的陈述中获得。症状是病史的重要组成 部分,研究症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对作出初步诊断或印象(impression),可发挥重要 的作用。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心脏杂音和肺部哕音等。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体征对临床诊断的建立可发 挥主导的作用。 3.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 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 象的临床诊断方法。进行体格检查时应做到既不使患者感到不适,又能获得准确结果,以 期尽早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4.实验室检查(1aboratory examination) 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 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 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 方法。当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应结合临床慎重考虑或进行必要的复查。实 验室检查偶尔阳性或数次阴性的结果,均不能作为肯定或否定临床诊断的依据。 5.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如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以及临床 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等,这些辅助检查在临床上诊断疾病时,亦常发挥重要的 作用。 二、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医学生学习诊断学时,临床课程尚未开始讲授,仅在学习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时初步地了解到某些疾病发生时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态的改变,或仅能应用一些病理生理基础知 识对临床上出现的某些症状和体征作出一定的解释。因此,在这个最初阶段不应该也不可 能要求医学生在学习诊断学时对临床上各种疾病作出准确而全面的诊断。诊断学的任务更 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接触病人,如何通过问诊确切而客观地了解病情,如何正确地运用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方法来发现和收集患 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阐明哪些征象为正常生理 表现,而哪些属于异常病态征象。联系这些异常征象的病理生理基础,通过反复推敲和分 析思考,便可得到诊断疾病的某些线索,从而提出可能发生的疾病。
评分非常实用适合年轻医生,权威出版
国内名院、名科、知名专家临床诊疗思维系丛书·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